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关于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71) 说说(190) 名言(23) 诗词(660) 祝福(1k+) 心语(3)

  • 初三政治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教育
  • 初三政治全一册知识点归纳

      初三的政治内容很丰富,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增加了,想学好政治就要熟悉每个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政治全一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责任与角色同在:

      1、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谁在对我负责,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4、用合理合法的方法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5、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6、承担责任既有代价也有回报。

      7、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

      8、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可能因做得不好受到责备或处罚。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2、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3、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望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一、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2、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科学技术是是第一生产力。

      4、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关键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7、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损失、浪费严重。

      8、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形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9、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它包括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道德伦理等。

      2、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3、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6、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成立后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7、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一、参与政治生活

      1、各级*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力的机关。

      2、全国*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4、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公民必须依法办事。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A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7、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利。

      8、行使建议、监督权的三渠道:A可通过*或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B可用电话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C可通过电视等媒体进行监督。

      9、公民行使监督权时,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正确行使,应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聚众闹事等方法。

      二、关注经济发展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①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②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

      4、展具有重要作用。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阅读全文]...

2021-12-02 05:35:20
  • 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 初三,语文,初中
  • 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huì 瓦楞léng 猹chá 五行xíng缺土

      jiàng 秕bǐ谷 鹁鸪bó gū 獾huān猪 潮汛xùn 颧quán骨 愕è然 嗤chī笑 瑟sè索 寒噤jìn 折shé本 黛dài色 惘wǎng然 恣睢zī suī

      2、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荒凉、冷落的意思。萧索

      (2)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瑟索

      (3)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惘然

      (4)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膜

      (5) 看不起。鄙夷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故乡,同学们要认真笔记了。接下来的语文知识更加有吸引力,请同学们关注了。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

      同学们对于最后一课的语文知识点还记得吧,下面我们来学*哦。

      《最后一课 》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 赚zhuàn钱 哽gěng住 祈qí祷dǎo 气氛fē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 注释① 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以上对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黄河颂》

      关于语文课本中《黄河颂》的内容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下面的内容。

      《黄河颂》 新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 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阅读全文]...

2022-03-14 16:25:42
  • 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三,语文,初中
  • 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在初三语文学*的过程中,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知识点: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语文知识点: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语文知识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语文知识点:赏析表达技巧

      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说明: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描写: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记叙: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例:《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交代了时代背景。)

    [阅读全文]...

2022-05-21 22:12:59
  • 初三政治知识复*要点归纳

  • 知识,初三,教育
  • 初三政治知识复*要点归纳

      初三的学生在复*政治学科的知识时,要力求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梳理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政治知识复*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三政治知识复*要点归纳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我国的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特点: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

      2、生产力三要: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技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 (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4、“*制造”和“*创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自主创新) 应如何提高“*创造”的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5、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

      6、我们该如何做? 1)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科学技术知识; 2)积极宣传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和学*中提高创新意识。 3)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A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B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C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国情)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 、损失严重。

      初三政治知识总结

      1、什么是公*?

      公*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2、列举我国*几年采取的哪些政策体现了社会公*?

      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制度;实行公务员选拔制度;实行廉租房制度等。

      3、维护社会公*的意义有哪些?

      (1)有利于合作成功和不断延续;(2)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和社会的长消费品市场久安。

      4、我们如何维护社会公*?

      (1)要靠*和社会组织的力量(2)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3)具体做法:树立社会公*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5、判断正义的标准是什么?

      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相反,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6、正义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现代社会典型正义人物代表:任长霞(打击黑势力)、魏青刚(奋不顾身救人)、徐洪刚(英勇同歹徒作斗争)等等。

      7、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要为人正直(2)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3)要坚持正义的标准(4)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的要求(5)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8、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随之产生一定的责任。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

      些事的要求。承诺是责任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

      9、不同的人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变化,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便不断扩展变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发生改变。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承担好各种社会责任。

      10、承担责任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1)耗费时间,影响兴趣和爱好(2)承受压力,影响健康(3)利益受到损失(4)甚至危及生命。

      11、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责任意义)

      (1)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对个人来说)承担责任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潜能,支实现奋斗目标,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帮助和支持,可以获得自尊和自信,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与赞誉。

      (3)(对社会来说)承担责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12、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

      (1)会给个人、他人和社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2)会受到道德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帮助和支持,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13、如何让社会投给我们赞成票(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承担起自己的责任,A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B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C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要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统筹兼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阅读全文]...

2022-02-04 01:48:10
  • 初三政治责任知识点的归纳

  • 责任,初三,教育
  • 初三政治责任知识点的归纳

      漫长的学*生涯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政治责任知识点的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2)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来源:责任可以来自

      ①对他人的承诺;

      ②分配的任务;

      ③上级的任命;

      ④职业的要求 ;

      ⑤法律规定;

      ⑥传统*俗;

      ⑦公民身份;

      ⑧道德原则。

      2、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1)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2)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及意义(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

      (1)表现: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

      ①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

      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③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4、承担责任有什么代价与回报?

      (1)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中,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5、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6、承担责任的意义(作用)。

      (1)对社会: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2)对个人: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正因为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具有奉献精神,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我们的生活才更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1、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2、“两个100”的目标: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到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5、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8、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9、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10、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2、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4、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阅读全文]...

2022-01-27 01:34:59
  •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 初三,教育,初中
  •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阅览。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1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kg/m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2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

      托里拆利实验:在长约1m,一段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下降,这 时管内外水银高度差约为760mm,把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测量结果表明这个高度是由当时 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

      标准大气压(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符号为1atm(非法定单位),1atm*约为1.013×10的5次方Pa。

      测量压强方法

      液U形管压强计体压强的测量

      液体压强的测量的仪器叫U形管压强计,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phg,h为两液面的高度差,计算液面差产生的压强就等于液体内部压强。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水银柱高。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3

      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场和磁感线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电与磁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 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阅读全文]...

2022-04-19 08:52:56
  •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

  • 初一,英语,初中
  •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

      在日常的学*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标题: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记忆口诀:

      "我"用am, "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6、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twen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seventy,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one hundred and one。

      一般疑问句及特殊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一般疑问句句尾读升调。

      2、特殊疑问句: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特殊疑问句句尾读降调。

      、可数名词变复数

      可数名词变复数时,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1、规则变化:

      (1)一般情况直接在词尾加"-s ",如:cake-cakes, bag-bags, day-days, face-faces, orange-oranges等;

      (2)以s, x, sh, ch结尾的词,要在词尾加"-es ",如:bus-buses, watch-watches, box-boxes等;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es ",如:baby-babies, country-countries, family-families等;

      (4)部分以f (e)结尾的词,变f (e)为"ves ",如:knife-knives, half-halves等;

      (5)以o结尾的词,加"-s "或"-es ",如:zoo-zoos, photo-photos, 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等。记忆口诀:除了"英雄"hero外,凡是能吃的,加"-es ",不能吃的加"-s "。

      2、不规则变化:

      (1)改变单数名词中的元音字母:man-men, woman-women, foot-feet, tooth-teeth等;

      (2)单、复同形:

      -sheep,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等;

      (3)其他形式:mouse-mice, child-children等。

      简单句的成分及主谓一致原则

      最基本构成:主语+谓语+宾语,其中谓语由动词来充当。

      主谓一致原则,就是句子的谓语要始终与主语保持数量上的一致性。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简称"三单")时,谓语动词也要相应变成单数形式;当主语非"三单"时,谓语动词就用原形。实意动词变"三单"的规则如下:

      (1)一般动词在词尾加"-s ",如:like-likes, tell-tells, play-plays等;

      (2)以字母s, x,ch, sh结尾的动词加"-es ",如:guess-guesses, teach-teaches, watch-watches等;

      (3)以o结尾的动词一般加"-es ",如:do-does, go-goes等;

      (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先变y为i,再加"-而是",如:fly-flies, carry-carries等;

      (5)have的三单形式是has。

      冠词的用法(名词前面必须要有冠词)

      冠词分为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 an)两种。

      1、定冠词the表示"特指",可译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

      2、不定冠词a, an用来表明(可数)名词的数量是"一个"。an用于以元音开头(注意不是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a则英语非元音开头的单词前。

      3、不定冠词a, an与基数词one的区别是:不定冠词不是刻意强调"数量",而基数词则强调"数量"。

      助动词(do, does )的用法

      只有实意动词作谓语时才涉及使用助动词。以like为例:

      (1)当句子为肯定句时不涉及使用助动词,只涉及"主谓一致"原则。

      eg : I like English a lot.

      Michael likes Chinese food very much.

      (2)当句子为否定句时,要根据主语的人称来决定使用相应的助动词:当主语为"三单"时,要使用does;当主语为"非三单"时,用助动词原形do。例如把下列句子变否定句:

    [阅读全文]...

2022-02-15 09:14:00
  • 初一英语知识点及语法归纳

  • 教育,英语
  • 初一英语知识点及语法归纳

      在日常过程学*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英语知识点及语法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英语知识归纳

      一、词类:英语词类分十种:

      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1、名词(n.): 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如:ball, class, orange.

      2、代词(pron.): 主要用来代替名词。 如:who, she, you, it .

      3、形容词(adj..):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如:good, right, white, orange .

      4、数词(num.):表示数目或事物的顺序。 如:one, two, three,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5、动词(v.):表示动作或状态。 如:am, is,are,have,see .

      6、副词(adv.):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等。 如:now, very, here, often, quietly, slowly.

      7、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 如:a, an, the.

      8、介词(prep.):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 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

      9、连词(conj.):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 如and, but, before .

      10、感叹词(interj..)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 如:oh, well, hi, hello.

      初一英语语法知识

      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分为七种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1、主语是句子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谁”或者“什么”。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担任。

      如:I’m Miss Green.

      2、谓语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回答“做(什么)”。主要由动词担任。

      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3、表语在系动词之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特征,回答是“什么”或者“怎么样”。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形容词担任。 如:My name is Ping ping .

      4、宾语表示及物动词的对象或结果,回答做的是“什么”。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担任。

      如:He can spell the word.

      有些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指人的叫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如:He wrote me a letter

      有时可把介词to或for加在间接宾语前构成短语,放在直接宾语后面,来强调间接宾语。 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

      5、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通常由形容词、代词、数词等担任。

      如: Shanghai is a big city .

      6、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通常由副词担任。如:He works hard .

      7、宾语补足语用来说明宾语怎么样或干什么,通常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如:They usually keep their classroom clean. He often helps me do my lessons. The teacher wanted me to learn French all by myself.

      同位语通常紧跟在名词、代词后面,进一步说明它的情况。

      如:Where is your classmate Tom ?

      初一英语知识

      构词法:合成法、派生法和转换法。

      1、合成法:如:spaceship, headache, basketball, playground等等。

      2、派生法:

      (1)派生名词:①动词+er/or ②动词+ing ③动词+(t)ion ④形容词+ness ⑤其他,如:inventor, learner, swimming, congratulation, kindness, carelessness, knowledge

      (2)派生形容词:①名词+y ②名词+ful ③动词+ing/ed ④friendly ⑤dangerous ⑥Chinese; Japanese ⑦English ⑧French ⑨German ⑩国名+(i)an 如:snowy, sunny, hopeful, beautiful, interesting, follwing, daily(每日的),nervous, delicious

      (3)派生副词:①形容词+ly ②其它,如:slowly, angrily, full→fully, good→well,

      possible→possibly等等。

      3、转换法:

      (1)形容词→动词,如:dry(干燥的)→dry(弄干), clean(干净的)→clean(打扫,弄干净),等等。

      (2)动词→名词,如:look, walk, rest, work, study, swim, go, talk等等。

      (3)名词→动词,如:hand(手)→(传递),face(脸)→(面对)等等。

      (4)形容词→副词,如:early→early, fast→fast等等。

      (5)副词→连词,如:when(什么时候)→(当……时候),等等。

      (6)介词→副词,如:in(到……里)→(在里面;在家),on(在…上)→(进行,继续),等等。

    [阅读全文]...

2022-02-01 09:15:08
  •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教育,初中
  •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

      必修三生物的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组织水*、器官水*,还是个体水*,甚至包括种群水*和群落水*,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必修三生物的学*技巧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中,有很多相*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阅读全文]...

2022-07-08 21:30:02
  •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 初一,历史,初中
  •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在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原成为“天府之国”。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P47?P49第三章秦、西汉、东汉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阅读全文]...

2022-07-02 23:20:06
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 句子
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 语录
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 说说
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 名言
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 诗词
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 祝福
初一到初三的古诗归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