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短语初中归纳

关于look短语初中归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look短语初中归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look短语初中归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look短语初中归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12) 说说(54) 名言(38) 诗词(259) 祝福(43) 心语(114)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 知识,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在*凡的学*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阅读全文]...

2022-04-27 08:39:14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大全

  • 知识,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大全

      漫长的学*生涯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

      1、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桌面上,读数时视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

      4、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5、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戥子、地中衡等

      6、托盘天*的使用:首先把天*放在水*桌面上,用镊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

      调节横梁两端的*衡螺母,使横梁在水*位置*衡。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上,右盘放砝码。

      用镊子拨动游码,使指针指在中央刻线上,记录数据。砝码用毕必须放回盒内。不能用手捏砝码。

      7、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m/v

    [阅读全文]...

2022-07-15 03:28:36
  •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

  • 初中
  •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

      漫长的学*生涯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①*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分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 圆的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 d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7.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8.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外角等于内对角

      19.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0.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

      21.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分两圆的公共弦

      22.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23.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24.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25.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6.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27.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28.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29.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3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31.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32.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3.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4.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35.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初中数学中考圆的知识点

      圆的知识:*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

      圆心:

      (1)如定义(1)中,该定点为圆心

    [阅读全文]...

2022-06-12 21:00:32
  •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 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在日常的学*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我能掌握”的内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白色光是不是单纯的光,是复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4、通过对比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5、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6、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7、光具有的能量叫光能。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8、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9、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0、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1、把手放在发光的电灯和墙之间,墙上便出现了一个暗的影子,这一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似相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慢: v真> v空> v水> v玻

      13、熟悉一些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激光准直 、激光测距、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三点一线射击、排队看齐、太阳光斑、立竿见影、日食月食、针孔照相机等。

      1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表面是*滑的镜子叫*面镜.*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①*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⑤像与物以镜面对称的。

      16、在“研究*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找到像的位置,从而发现*面镜成的像有大小相等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面镜的距离则发现等距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7、*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为对称法。

      18、*面镜的主要应用有:

      (1)、利用*面镜成像;例:照镜子、利用*面镜扩大视野、牙医用来诊断病情的反光镜。

      (2)、利用*面镜改变光路,例:潜望镜等。

      19、*面镜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麻烦或光污染。例:夜间行车时,车内的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干扰了驾驶员的视线。

      20、凸面镜能扩大视野。例: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2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面镜成像都与光的反射有关。

      2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论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面内,

      23、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4、*面镜成虚像的根本原因是: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来承接。

      25、一束*行光射到*面镜上,反射光仍是*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一束*行光射到凹凸不*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在各个不同的方向看见被照亮的物体,正是借助于漫反射。

    [阅读全文]...

2022-02-05 08:19:34
  •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

  • 方法,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一起来看看吧。

      一、控制变量法

      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

      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 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衡F1L1=F2L2

      压强p=F/S p=ρgh 浮力 F=ρ液gV排、 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实验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3、“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这一重要结论也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来的。

      四、等效替代法

      1、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亦可;如等效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维方法。

      2、在研究*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4、用自行车轮测量跑道的长度,跑道较长,无法直接测量,用滚轮法处理:轮子的周长乘以圈数即为跑道的周长。

      五、类比归纳法的应用

      1、研究电流时类比水流

      2、用“水压”类比“电压”

      3、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4、研究做功快慢时与运动快慢进行类比等

      5、用弹簧连接的小球类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初中物理知识:电流

      一.电流大小的表示

      方法1、类比水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来学*电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教师可以用一些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想像电流也存在着大小.结合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分析出可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大小来判定电流的大小.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并列出课题如:探究电流的大小.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制订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和论证等.

      二.电流的概念

      方法1、教师分析电流的物理意义和概念,得出定义式和单位.注重得出的方法可以由类比得出.分析1安培的物理意义.本处内容可以用讲解法授课.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法,教师提示学生从物理量的定义中得出公式和单位,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学*,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养成从信息中学*的*惯.

      三.应用知识

      方法1、教师*题教学,进行有关电流的计算,提供一些用电器电流大小的资料,形成学生关于电流大小的观念,可以联系实际给出例题,例如可以学生查阅资料找到台灯的电流,计算2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学生要主要的问题有:查阅资料、电流单位的换算、公式变形、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建立电学物理量的图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有用电器电流大小的资料、电流单位的扩展资料、电流发现的历史资料.学生设计关于电流的计算的例题;自主学*电流的单位、建立电流大小的观念;自主学*电流的一些知识.

    [阅读全文]...

2022-06-27 05:32:55
  • 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归纳

  • 教育,英语
  • 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归纳

      我们初中学*的英语内容都是倾向于基础知识,想掌握好这些英语知识,就要勤复*,加强积累。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用!

      介词

      (1) 表示时间:

      at: 表示某一时间点

      如: at noon

      on: 表示特定的日子

      如: on Christmas

      in: 表示一段不具体的时间

      如: in the morning,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如表示在某一特定的早上、下午则用on

      如: on a cold morning, on a hot afternoon, on Sunday morning during: 表示期间内的某个时期

      如: during the nigh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for: 其后接表示一段时间长度的词

      如: for three days

      through: 表示在整个期间没有间歇

      例: It snowed through the night.

      till/until: 表示动作持续的终点

      例:I studied hard till twelve o’clock last night.

      by: 表示动作完成期限

      例: I’ll be back by five o’clock.

      since: 表示某动作的起始点

      例:I have studied English since 1990.

      (2) 表示地点:

      at: 表示较小的地点

      如: arrived at the school gate

      in: 表示较大的地点

      如: arrived in Shanghai

      for: 表示目的地

      例: I’ll leave for Shanghai.

      above: 表示上面,上方,其反意词是below

      over: 表示垂直上方,其反意词是under

      例: The dog jumped over the table.

      through: 表示穿过

      如: through the forest

      across: 表示*原上的跨越

      例: I want to walk across the road.

      一、some和any(一些)

      1) some一般用于肯定句,any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①我需要一些笔记本。

      ②我没有书。I don’thave()books.

      ③Do you have ( )books? 你有一些书吗?

      2) 在表示请求、建议、征求意见等委婉语气的疑问句中,用some而不用any。

      ①Can you bring somethings to school? 你能带些东西到学校吗?

      ②Would you like( )apples? 你想要一些苹果吗?

      二. on the wall与in the wall(在墙上)

      图画、黑板、风筝等“在墙上”,是因为它们在墙的表面,故用on the wall。

      门窗、钉子、洞、孔等“在墙上”,是因为它们在墙的里面,故用in the wall。

      三、let sb. dosth. 让某人作某事

      makesb do sth

      makesb/sth +adj

    [阅读全文]...

2022-01-18 15:37:03
  • 初中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

  • 初中,教育
  • 初中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

      在化学的学*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实验知识和做好化学实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化学考试的试卷中,实验题所占的分值是非常高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化学实验题知识

      一、 托盘天*的使用

      1. 托盘天*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托盘天*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衡螺母组成。

      3. 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

      a) 将天*水*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衡螺母,使天**衡。

      b) 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衡为止。

      c)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 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 将天*水*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衡螺母,使天**衡。

      b) 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 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 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衡。如果天*不*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

      e)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 “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 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二、 仪器的连接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 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

      5. 连接一套装置顺序:先左后右,先下再上

      三、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初三化学考点知识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一)、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 H2↑

      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 H2↑

      3、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MgSO4 + H2↑

      4、铝和稀硫酸:2Al + 3H2SO4=== Al2(SO4)3 + 3H2↑

      5、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6、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7、镁和稀盐酸:Mg + 2HCl=== MgCl2 + H2↑

      8、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

      (二)、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 Cu

      1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11、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Hg(NO3)2 === Cu(NO3)2 + Hg

      (三)、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13、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14、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2HCl === CuCl2 + H2O

      15、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

      16、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MgSO4 + H2O

      17、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2HCl === CaCl2 + H2O

    [阅读全文]...

2022-04-18 05:07:40
  •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 教育,语文
  •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要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掌握说明方法。

      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XX的说明方法,XX说明了(说明对象)的XX(特点)。”

      1、分类别:把XX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XX,突出了XX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XX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XX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XX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XX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XX和XX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XX的特点。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XX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XX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显得生动活泼。

      二、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xx”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x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XX“,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xx”词表示XX,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XX,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xx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xx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xx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xx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xx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阅读全文]...

2022-06-26 10:29:52
  •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

  • 教育
  •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

      初中化学刚开始学是要记忆的,书上涉及的理论性概念比较多,要求计算的内容比较少。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加强记忆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三化学知识点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初中化学知识重点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阅读全文]...

2022-06-12 01:32:53
  •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 知识,教育
  •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化学是很简单的,也是很复杂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的知识概念很好理解,但是大量的化学内容记忆起来却有点吃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

      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阅读全文]...

2022-05-12 19:28:05
当前热门
look短语初中归纳 - 句子
look短语初中归纳 - 语录
look短语初中归纳 - 说说
look短语初中归纳 - 名言
look短语初中归纳 - 诗词
look短语初中归纳 - 祝福
look短语初中归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