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关于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10) 说说(235) 名言(9) 诗词(9k+) 祝福(67) 心语(1)

  • 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 语文
  • 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学*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A案

      第一课时

      学*《望天门山》

      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饮湖上初晴后雨》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阅读全文]...

2022-02-20 13:49:20
  • 《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

  • 《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四课古诗两首,板书课题(要求学生抬起右手,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师对“首”作强调:下面是“自”不是“白”),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上我们在识字一学过的成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景色。(生回答:层林尽染,山河壮美……)不光我们现代人喜欢秋天,赞美秋天,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苏轼他也写了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送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题目叫:赠刘景文(板书)齐读。大家想读读吗?快快打开语文书第15页。

      二、初读古诗

      1、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生自由读3~4遍)

      2、同桌互相读古诗,互相纠正。(生互读1~2遍)

      3、四人小组轮读,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词语或者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交流字词理解,形成一定自主学*的能力。)

      三、识字

      1、出示本课6个生字,带拼音。生自由练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朋友,读完以后,有哪些字比较难读,你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就读错了,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生自由读,全班交流,师做重点指导,必要时领读)

      2、组词、读准字音。(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刘景文菊花残枝君子橙色橘子(齐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练读词语。

      4、保留生字,抽读。

      5、这些生字大家都读的`非常准确,相信大家也有自己能很快的记着这些生字,你把哪个字记的最牢?在小组里跟同伴说说。(小组合作记着生字)然后全班交流。(鼓励好的识字方法)

      6、齐读生字。(师檫掉生字)这些生字现在跑到古诗里去了,赶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四、学*古诗

      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听听老师哪里读的最美。(师有感情的范读,以夸张的节奏、韵律来感染学生。)生评价老师。师:“大家想不想学学老师,把古诗读的有感情?”生齐读,抽读(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师作评),模仿读。

      2、师作意境的渲染。

      请同学们把书合上,(师在黑板上一边进行简笔画——焉而低垂的荷叶、枯萎的菊枝、黄澄澄的橙子、绿油油的橘子,一边用赞美的语言描述这美丽的景色。)

      (运用图画的直观效果,想像古诗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

      3、面对这么美的景色,同学想怎么表达?那就快快读读古诗吧,边读边看看黑板上的画。(师放古典的轻音乐)

      4、多种形式的朗读。(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

      5、诵读:①看着黑板,边看图画,边跟老师一起背诵。②生自由练背。③比赛背诵,看谁背既准确又有感情。(采用激励方式。)

      五、写字

      1、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3个生字:首、刘、记。生自由认读,抽读,小老师带词语教读。

      2、我们看到一个生字能不能马上就动笔写?对,要先观察。观察什么呢?(生:观察它是什么结构,观察它的重要的笔画,观察发生变化的笔画……)那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吧,呆会儿看谁观察的仔细,提醒大家的最好。(生观察生字,并全班交流。)

      3、师范写生字(边写边指导)

      4、生练*,师作评价、展示。(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乐于写字。)

      修改意见:

      备注

    [阅读全文]...

2022-01-19 21:56:20
  • 《古诗两首》课堂教案设计

  • 《古诗两首》课堂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阅读全文]...

2022-02-16 16:03:15
  • 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 二年级
  • 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对话*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复*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阅读全文]...

2022-03-27 21:34:16
  • 大班诗歌教案设计

  • 诗歌
  •   导语: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诗歌教案:《家》,供各位参考。

      大班诗歌教案:《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并学会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背景挂图: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地、红红的花儿、幼儿园。

      2.图片: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

      3.人手一份:纸和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欣赏一些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地方是哪里(揭开三幅图片),问:小朋友你觉得这些地方漂亮吗?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地方吗?(蓝蓝的天空 、密密的树林 、绿绿的草地),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继续往下看,(揭开三幅图片)这些地方又是哪里呢?(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儿、快乐的幼儿园)。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么美丽的地方吗?

      2.这里的小主人知道小朋友们要来,早早的就出来欢迎了。(小朋友们好,你们好)。看看它们是谁?(教师一一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并请小朋友一起模仿它们的动作、声音等。

      3.师:小主人们都来欢迎小朋友了,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困难,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它们送回家,你们愿意吗?(请个别幼儿分别把白云、小鸟、小羊等贴到相应背景中,并说出完整的句子。比如: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4.小朋友们把小主人都送到了自己的家,小主人们为了表达对小朋友们的谢意准备了一首诗歌送给大家。

      二、学*诗歌《家》。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主人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家》。(老师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2.请幼儿说说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诗歌里说什么?现在我们一起念念这首诗歌。(老师、幼儿一起念)

      3.小朋友念得真好,这一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有节奏再朗诵一遍。(教师指图,幼儿拍手、朗诵诗歌)。

      4.现在,老师来问,你们来回答。(比如:师:蓝蓝的天空,幼儿:是小鸟的家),再让幼儿问,家长回答。

      5.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抽去几张图片,看你们能不能把诗歌念出来。再一起念一遍。(请爸爸妈妈评一评,我们小朋友念得好吗,给点掌声)

      三、仿编诗歌

      1.师: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太阳、星星、 月亮),树林、草地、河水、 花儿、幼儿园还可以有其他小主人去住呢?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笔和纸,请你想一想、画一画,还有谁可以住在这些漂亮的地方?画好后带上你的画回到座位上。(幼儿按照小组到座位上画一画)

      2.幼儿操作,老师巡视。

      3.(幼儿操作回座位),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画了什么,什么地方是它的家?(把幼儿的画贴在相应的家里)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朗诵仿编的诗歌。如: 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时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蝌蚪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老师的家。

      四、教师小结

      我们小朋友可真能干,今天不但学会了朗诵诗歌,而且还学会了仿编诗歌。现在请小朋友带上你的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编诗歌。

      附: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反思:

      这次家长开放日我上的课是大班诗歌《家》。上课前我备了三次课,第一次是自己设计的教案,第二次是听了大一班薄老师之后将设计好教案进行了修改,第三次是自己在大五班试上后再一次进行修改,这样听一次反思一次,上一次修改一次,我尽量在备课方面做到准备充分、考虑周到。下面是我上家长课的教学反思。

      诗歌《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学*诗歌的重点应放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方面。在教学中,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思考,确定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并学会朗诵诗歌。诗歌中的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羊与草地、小鱼与河水、蝴蝶与花儿等是一对对有依恋关系的事物。于是我想运用美丽的图画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接着我对图片的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了仔细的构思,尽量呈现的图片要美丽,使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帮助幼儿大胆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幼儿始终是学*的小主人。

      这次家长课幼儿学*诗歌学得轻松有趣,幼儿与家长之间互动热烈,幼儿创编诗歌大胆想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我自己觉得挺满意的,家长也觉得满意的。但活动中一定有很多不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

     

    [大班诗歌教案设计]

    [阅读全文]...

2022-02-23 16:25:29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 优秀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所见》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1、读《识字4 》中的儿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蝉)

      3、出示图,认记“蝉”,理解“捕鸣蝉”。

      4、揭题,读题。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情景图,师范读(感知课文)。

      2、自由读《所见》,要求读准字音。

      3、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

      5、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牧、闭、立、捕、蝉”。

      2、认读生字(各种形式)。

      3、小老师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组长考察大家。

      5、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4、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

      5、当一当诗人(配乐读)。

      五、指导背诵《所见》。

      六、指导写字“诗、闭、童、立”。

      第二课时

      《小池》

      课时目标:

      1、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池、惜、阴、晴、柔、露”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背《所见》。

      二、出示课题《小池》,读题。

      三、自学古诗《小池》。

      个体自学

      1、学生自主读古诗。

      2、自主圈出生字,学一学。

      3、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合作学*

    [阅读全文]...

2022-06-19 10:10:37
  • 古诗春晓教案(春晓教学设计一等奖)

  • 今天为大家带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晓》的原文课文、ppt课件、教案等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的教学和学*带来帮助!

    1《春晓》古诗原文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4、“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话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2《春晓》ppt课件

    《春晓》ppt课件汇总

    https://www.renjiaoshe.com/xiaoxueyuwen/yixia/934/ppt.html

    3《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https://www.renjiaoshe.com/xiaoxueyuwen/yixia/934.html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学生读,并让学生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学生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学生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学生看图。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一、二两句诗。

    ①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 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 学生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三、四句。

    ①师范读,学生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阅读全文]...

2022-04-22 09:47:13
  •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

  •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春晓》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背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1、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

      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

      板书:春晓 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⑴ 加笔画、加偏旁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烟 口──知

      ⑵ 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岁──多 放──散

      4、读词语巩固读音

      两首 古诗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

      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

      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

      ⑴ 晓:是天刚亮的时候。“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 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 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 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 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教师: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为什么?

      学生:春眠不觉晓。

      教师:刚一醒,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叫声,声音真好听。

    [阅读全文]...

2022-06-30 20:07:31
  •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

  • 语文,优秀
  •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

      我们先来学*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①指名读诗。

      ②范读(出示课件)。

      ③分组读诗。

      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

      板书设计

      清明

      [唐]杜牧

      解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景:雨纷纷

      知作者路上行人欲断魂。人:欲断魂

      释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情:怅然若失

    [阅读全文]...

2021-12-12 02:31:11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 语文,外国,优秀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4、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林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独运。

      3、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1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方法:诵读法 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常的昆虫的 叫声,在 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今天,我们将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区倾听生命的赞歌。

      二、 学*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 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 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 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 课后练*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 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 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 结合课后练*二训练:

      1、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 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题三的 写作训练。

      ......

    [阅读全文]...

2022-06-04 19:35:08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句子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语录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说说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名言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诗词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祝福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