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关于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10) 说说(235) 名言(9) 诗词(9k+) 祝福(67) 心语(1)

  • 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 语文
  • 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学*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A案

      第一课时

      学*《望天门山》

      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饮湖上初晴后雨》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阅读全文]...

2022-02-20 13:49:20
  • 《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

  • 《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四课古诗两首,板书课题(要求学生抬起右手,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师对“首”作强调:下面是“自”不是“白”),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上我们在识字一学过的成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景色。(生回答:层林尽染,山河壮美……)不光我们现代人喜欢秋天,赞美秋天,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苏轼他也写了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送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题目叫:赠刘景文(板书)齐读。大家想读读吗?快快打开语文书第15页。

      二、初读古诗

      1、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生自由读3~4遍)

      2、同桌互相读古诗,互相纠正。(生互读1~2遍)

      3、四人小组轮读,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词语或者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交流字词理解,形成一定自主学*的能力。)

      三、识字

      1、出示本课6个生字,带拼音。生自由练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朋友,读完以后,有哪些字比较难读,你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就读错了,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生自由读,全班交流,师做重点指导,必要时领读)

      2、组词、读准字音。(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刘景文菊花残枝君子橙色橘子(齐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练读词语。

      4、保留生字,抽读。

      5、这些生字大家都读的`非常准确,相信大家也有自己能很快的记着这些生字,你把哪个字记的最牢?在小组里跟同伴说说。(小组合作记着生字)然后全班交流。(鼓励好的识字方法)

      6、齐读生字。(师檫掉生字)这些生字现在跑到古诗里去了,赶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四、学*古诗

      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听听老师哪里读的最美。(师有感情的范读,以夸张的节奏、韵律来感染学生。)生评价老师。师:“大家想不想学学老师,把古诗读的有感情?”生齐读,抽读(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师作评),模仿读。

      2、师作意境的渲染。

      请同学们把书合上,(师在黑板上一边进行简笔画——焉而低垂的荷叶、枯萎的菊枝、黄澄澄的橙子、绿油油的橘子,一边用赞美的语言描述这美丽的景色。)

      (运用图画的直观效果,想像古诗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

      3、面对这么美的景色,同学想怎么表达?那就快快读读古诗吧,边读边看看黑板上的画。(师放古典的轻音乐)

      4、多种形式的朗读。(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

      5、诵读:①看着黑板,边看图画,边跟老师一起背诵。②生自由练背。③比赛背诵,看谁背既准确又有感情。(采用激励方式。)

      五、写字

      1、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3个生字:首、刘、记。生自由认读,抽读,小老师带词语教读。

      2、我们看到一个生字能不能马上就动笔写?对,要先观察。观察什么呢?(生:观察它是什么结构,观察它的重要的笔画,观察发生变化的笔画……)那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吧,呆会儿看谁观察的仔细,提醒大家的最好。(生观察生字,并全班交流。)

      3、师范写生字(边写边指导)

      4、生练*,师作评价、展示。(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乐于写字。)

      修改意见:

      备注

    [阅读全文]...

2022-01-19 21:56:20
  • 《古诗两首》课堂教案设计

  • 《古诗两首》课堂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阅读全文]...

2022-02-16 16:03:15
  • 大班诗歌教案设计

  • 诗歌
  •   导语: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诗歌教案:《家》,供各位参考。

      大班诗歌教案:《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并学会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背景挂图: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地、红红的花儿、幼儿园。

      2.图片: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

      3.人手一份:纸和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欣赏一些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地方是哪里(揭开三幅图片),问:小朋友你觉得这些地方漂亮吗?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地方吗?(蓝蓝的天空 、密密的树林 、绿绿的草地),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继续往下看,(揭开三幅图片)这些地方又是哪里呢?(青青的河水、红红的花儿、快乐的幼儿园)。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么美丽的地方吗?

      2.这里的小主人知道小朋友们要来,早早的就出来欢迎了。(小朋友们好,你们好)。看看它们是谁?(教师一一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并请小朋友一起模仿它们的动作、声音等。

      3.师:小主人们都来欢迎小朋友了,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困难,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它们送回家,你们愿意吗?(请个别幼儿分别把白云、小鸟、小羊等贴到相应背景中,并说出完整的句子。比如: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4.小朋友们把小主人都送到了自己的家,小主人们为了表达对小朋友们的谢意准备了一首诗歌送给大家。

      二、学*诗歌《家》。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主人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家》。(老师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2.请幼儿说说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诗歌里说什么?现在我们一起念念这首诗歌。(老师、幼儿一起念)

      3.小朋友念得真好,这一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有节奏再朗诵一遍。(教师指图,幼儿拍手、朗诵诗歌)。

      4.现在,老师来问,你们来回答。(比如:师:蓝蓝的天空,幼儿:是小鸟的家),再让幼儿问,家长回答。

      5.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抽去几张图片,看你们能不能把诗歌念出来。再一起念一遍。(请爸爸妈妈评一评,我们小朋友念得好吗,给点掌声)

      三、仿编诗歌

      1.师: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太阳、星星、 月亮),树林、草地、河水、 花儿、幼儿园还可以有其他小主人去住呢?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笔和纸,请你想一想、画一画,还有谁可以住在这些漂亮的地方?画好后带上你的画回到座位上。(幼儿按照小组到座位上画一画)

      2.幼儿操作,老师巡视。

      3.(幼儿操作回座位),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画了什么,什么地方是它的家?(把幼儿的画贴在相应的家里)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朗诵仿编的诗歌。如: 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时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蝌蚪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老师的家。

      四、教师小结

      我们小朋友可真能干,今天不但学会了朗诵诗歌,而且还学会了仿编诗歌。现在请小朋友带上你的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编诗歌。

      附: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反思:

      这次家长开放日我上的课是大班诗歌《家》。上课前我备了三次课,第一次是自己设计的教案,第二次是听了大一班薄老师之后将设计好教案进行了修改,第三次是自己在大五班试上后再一次进行修改,这样听一次反思一次,上一次修改一次,我尽量在备课方面做到准备充分、考虑周到。下面是我上家长课的教学反思。

      诗歌《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学*诗歌的重点应放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方面。在教学中,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思考,确定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并学会朗诵诗歌。诗歌中的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羊与草地、小鱼与河水、蝴蝶与花儿等是一对对有依恋关系的事物。于是我想运用美丽的图画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接着我对图片的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了仔细的构思,尽量呈现的图片要美丽,使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帮助幼儿大胆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幼儿始终是学*的小主人。

      这次家长课幼儿学*诗歌学得轻松有趣,幼儿与家长之间互动热烈,幼儿创编诗歌大胆想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我自己觉得挺满意的,家长也觉得满意的。但活动中一定有很多不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

     

    [大班诗歌教案设计]

    [阅读全文]...

2022-02-23 16:25:29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 优秀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所见》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1、读《识字4 》中的儿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蝉)

      3、出示图,认记“蝉”,理解“捕鸣蝉”。

      4、揭题,读题。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情景图,师范读(感知课文)。

      2、自由读《所见》,要求读准字音。

      3、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

      5、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牧、闭、立、捕、蝉”。

      2、认读生字(各种形式)。

      3、小老师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组长考察大家。

      5、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4、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

      5、当一当诗人(配乐读)。

      五、指导背诵《所见》。

      六、指导写字“诗、闭、童、立”。

      第二课时

      《小池》

      课时目标:

      1、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池、惜、阴、晴、柔、露”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背《所见》。

      二、出示课题《小池》,读题。

      三、自学古诗《小池》。

      个体自学

      1、学生自主读古诗。

      2、自主圈出生字,学一学。

      3、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合作学*

    [阅读全文]...

2022-06-19 10:10:37
  • 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 三年级
  • 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

      (学*《春日》)

      一、复*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阅读全文]...

2022-04-22 10:03:54
  •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

  • 语文
  •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构想】

      借助本课两首诗歌的学*,引导学生感悟幸福,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基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本堂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突破。

      1.反复朗读。

      诗歌音韵美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朗读魅力。首先,我设置了教师的范读。教师准确地把握好诗歌的感情,用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这是诗歌教学的魅力之源。

      2.感悟形象。

      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换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补充完整,从而融入诗歌的艺术世界中去。诗歌里的形象是诗人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凝聚和升华的艺术表现,鉴赏时把握诗歌的形象是体味诗歌意境的必由之路。

      3.写出自己心灵的诗篇。

      我在教学最后设计了师生共同创作一首小诗。这一环节旨在鼓励学生用这样的文学样式来表达自己,稚嫩不怕,应重在表达、宣泄。学生尝试用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对问题的见解、对世界的看法,当心灵的诗篇写就之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成就感、满足感会激励学生产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两首诗的构思及作者对幸福的深刻理解。

      2.学*透过意象,体会诗歌意境,领会作者感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

      3.反复诵读诗歌,品析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学*透过意象,体会诗歌意境,领会作者感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

      2.启发学生调动个*验赏析诗歌,理解“幸福”的内涵。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上课前,我想做个调查,觉得自己生活很幸福的同学举手。

      随机请两名同学回答幸福或不幸的原因。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如何才能将幸福抓在手里呢?今天我们听听我国当代诗人李瑛想告诉我们些什么。

      (课前的小调查可以快速导入“幸福”这一话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李瑛《幸福》,学生完成两个任务

      1.扫清字词障碍。注意圈点出自己没读准的字,正音。

      瞩(zhǔ)望茑(niǎo)萝颤(chàn)动眸(。móu)子苦涩(sè)林莽(mǎng)旷(kuàng)野

      2.思考:本文副标题为“告诉我们的孩子”,在听读中,你认为作者要告诉你你们什么?

      明确:作者从“幸福在哪里”的角度诠释幸福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必苛求完整,能大致把握诗的内容即可。

      (这一次的朗读旨在落实基础知识,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学生的回答应该能明确诗的写作角度,对于主旨的理解不做要求,留待后面再做解答。)

      三、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把握全诗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能读准字音,力求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初读诗歌,在要求上给出能力层级,既让学生明确朗读目标,又不给学生带来太大压力。)

      2.找出作者表现“幸福”的事物(勾画出关键词),尝试为前五节诗的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1节:写收获之后的劳作者。

      第2节:写静立田间的果树。

      第3节:写疾飞的归鸟。

      第4节:写雨中的浆果。

      第5节:写劳作者团聚的温馨。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诗歌的内容,找出诗中的意象,为下面的赏析做准备。对于学生拟的标题要给予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创意。)

      四、分小组活动,再现诗中的画面。

      1.学生分小组承担电视诗歌的导演任务。教师招标,每一个大组承接一个诗节的任务,有两个有能力的小组将多承担一个诗节的任务。

      要求:(1)从备选音乐中,挑选适合本诗节诗意的曲目作为背景音乐,也可自己推荐音乐。

      (备选音乐:唢呐《步步高》、小提琴曲《沉思》、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萨克斯《回家》、莫扎特《小夜曲》等。)

      (2)细读每一节诗的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将诗的内容变成画面。

      2.小组讨论。

      3.集体展示小组对诗的理解与创意。

      要求:每一个小组推荐两名代表,一名朗读这一一一诗节,一名代表描绘小组构思的画面。一个小组发言后,其他小组可说出不同的创意,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补充自己的想法。

      (诗歌的赏读离不开诵读,同时更离不开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这一环节用导演电视诗歌的方式,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鼓励他们找出诗中的意象,大胆联想、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感受到学*诗歌独有的快乐。教师特意加入选取背景音乐一任务,一方面使用音乐营造气氛,更好地带学生入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阅读全文]...

2021-11-24 19:35:19
  •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

  • 语文,优秀
  •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

      我们先来学*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①指名读诗。

      ②范读(出示课件)。

      ③分组读诗。

      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

      板书设计

      清明

      [唐]杜牧

      解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景:雨纷纷

      知作者路上行人欲断魂。人:欲断魂

      释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情:怅然若失

    [阅读全文]...

2021-12-12 02:31:11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 语文,外国,优秀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4、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林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独运。

      3、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1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方法:诵读法 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常的昆虫的 叫声,在 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今天,我们将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区倾听生命的赞歌。

      二、 学*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 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 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 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 课后练*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 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 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 结合课后练*二训练:

      1、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 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题三的 写作训练。

      ......

    [阅读全文]...

2022-06-04 19:35:08
  •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山行》教案设计

  • 三年级,语文
  •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山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有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今天,我们将学*他的《山行》。

      2、板书:山行杜牧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自由朗读

      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

      3、齐读

      4、出示学*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收集的资料,学*古诗。

      6、小组汇报交流。

      (1)、简介诗人杜牧;

      (2)、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

      (3)、字词解释:

      a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b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c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d红于:比……更红。

      (4)、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说说诗句意思。(大致了解即可)

      (5)、教师点拨:

      a、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b、第4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于”不仅点出色彩鲜艳,而且显得更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c、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d、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但作者最爱的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

      小结:

      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图,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白谈不厌。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创设情景,男女生交替朗读,品悟诗歌表达情感。

      2、设置导语,配置音乐、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诗人)。

      3、反复吟唱,强化记忆。

      四、选择性作业。(任选一道完成)

      1、画一幅秋*。

      2、改写《山行》(以第一人称,把古诗改成一篇记叙文)

    [阅读全文]...

2022-07-07 16:58:42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句子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语录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说说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名言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诗词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祝福
名师的古诗词教案设计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