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关于听美文古诗的好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听美文古诗的好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听美文古诗的好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听美文古诗的好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29) 语录(42) 说说(44) 名言(30) 诗词(328) 祝福(34k+) 心语(3)

  • 清明节踏青的好处美文

  • 踏青,清明节,经典
  • 清明节踏青的好处美文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或一段能让人会心而笑的笑话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踏青的好处美文,欢迎大家分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即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俗之一。

      *的踏青*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春和景明,正是人们出户郊游胜日寻芳的好时节,所以国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俗。不过,这一*俗的形成最初却不是因清明节,而是与早于清明的上巳节有关。

      所谓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时风俗因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另据《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可知,曹魏以后,上巳节固定为每年的三月三日。

      上巳日,古人多到水边春游祭祀,除灾求福,主要是祈求人类的繁衍。这天,已经憋闷了整整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集体在水边举行仪式,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所以,这个时候也是那些多情男女相会求偶的春宵一刻。此外,两个氏族之间也往往借上巳节日在野外相聚,搞些对歌、跳舞的活动,沟通彼此的感情。后来,上巳节演变成郊外踏青游春,水边宴饮赏春的节日。

      由于上巳距寒食、清明皆较*,上巳郊外踏青的*俗便延续到清明节后。你想,谁不喜欢醉身于自然去漫赏无边的春色呢?所以,清明踏青寻春便成为历代文人下笔的题材。

      实际上,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清明踏青好处多多。

      改善血液循环。清明时节,气温转暖,郊野春游,做些轻微活动,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和筋键的活力,灵活百骸,使气血运转,冠状动脉血循环得到改善,是强心最佳法。

      按摩人体脏器。清明时节,芳草萋萋,心恋崎岖,信步闲游,全身都会受到震荡,这种震荡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现沉淀物,加速里面渣滓的散退;有节奏的步行,低频、适度的颤动,对内脏器官更能起到按摩的作用。

      调整人体代谢。清明时节,春和景明,大地绿遍,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大气中的长寿素阴离子较多,是调整人体代谢的天然药物,更是治疗精神紧张的理想解毒剂。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即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俗之一。

      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清明节踏青的`好处

      1、表达哀思

      无论是否相信有来生、来世、冥界、天堂,人人都会因亲人去世而悲伤惋惜,同时希望去世的亲人真有灵魂,在“阴间”生活幸福。人们对于已逝亲人的怀念之情,在清明节扫墓活动中宣泄出来,有利于身心健康。唐代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生动形象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缅怀先人、表达哀思的情景。

      2、踏青赏景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山野翠绿。《岁时百问》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时节,外出扫墓,到大自然里走动走动,赏心悦目,是一次很好的春游锻炼活动。古人就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体育活动的*俗。古时候,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每到“踏青”这一天,都市之人无论贫富,都要到郊外省坟、祭祖、踏青。有条件的文人雅士则“春郊驰马”,游乐赏景,韵诗作对。宋人欧阳修有词云:“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阮郎归踏青》)。宋人吴惟信词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

      3、言传身教,传*孝道

      扫墓活动可以培养后人对长辈的孝敬之心和对已逝先人的尊敬怀念之情。在一些地方,每年农历七月上中旬要举行接祖先回阳世家里探亲的仪式,七月初期接回家,七月十四、十五送祖先回“阴间”。民间有云:“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后人不要忘记先人之苦、先人之功、先人之德。清明节扫墓,一般要带上孩子,也有这个意义。许多孩子,通过扫墓这个活动,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

      4、家人团聚

      趁清明扫墓之机,家人亲友团聚一次,说说家事,体验亲情,增进感情,其乐融融。在追忆和缅怀去世先人的时候,家人团聚,更能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亲情的可贵。

      春游踏青注意事项

      1、饱带干粮热拿衣

      “饱拿干粮热拿衣”中的前半句现在好象有点过时,但带点增强体力的小食品还是有利的,以备爬山体力不支时补充糖份。这后半句恐怕长盛不衰,因为春天最易冷暖无常。出门带件外套,省得感冒好几天。

      2、花粉过敏别忽视

      春天是花粉过敏症的高发期,此时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的多为种子植物,以枸树、柏树、杨柳、蓖麻、梧桐居多,这些植物的花粉量大而体积小,在有风的天气下很容易扩散和传播,因此有花粉过敏体质的人一是要远离花粉源,二是要选择无风的天气春游踏青。除此之外还需吃点抗过敏症的药。还可以选择细雨霏霏的日子出游踏青,因为这种天气下空气中花粉浓度最小而有益健康的负离子最多,且别有一番情趣,不妨一试。

      3、防晒措施做仔细

      春天是阳光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危害比较严重的季节。据科学研究,波长达290—320纳米时,即可灼伤人的皮肤,诱发皮炎;波长达320—400纳米时,可使人的皮肤黑色素陡然增多,并有可能诱发雀斑。因此,在紫外线照射指数大3—5时,就必须采取防晒措施,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或干脆选择天空中云彩比较多的日子出游。

    [阅读全文]...

2022-06-10 09:08:29
  • 英语美文欣赏的好处

  • 英语,欣赏,文学
  • 英语美文欣赏的好处

      我们学*英语的过程都离不开阅读美文,英语美文欣赏的好处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美文欣赏的好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 Mental Stimulation

      刺激神经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taying mentally stimulated can slow the progress of (or possibly even prevent) Alzheimer’s and Dementia, since keeping your brain active and engaged prevents it from losing power. Just like any other muscle in the body, the brain requires exercise to keep it strong and healthy, so the phrase “use it or lose it” is particularly apt when it comes to your mind. Doing puzzles and playing games such as chess have also been found to be helpful with cognitive stimulation.

      研究表明通过保持大脑活力和专注力,可有效防止大脑衰退,这样的持续精神刺激能够有效减缓(甚至可能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正如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大脑也需要通过锻炼来保持强壮和健康,所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用就失去”,这对脑力尤其适用。猜谜以及玩游戏如下国际象棋也能有效刺激认知。

      2. Stress Reduction

      减缓压力

      No matter how much stress you have at work, in you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or countless other issues faced in daily life, it all just slips away when you lose yourself in a great story. A well-written novel can transport you to other realms, while an engaging article will distract you and keep you in the present moment, letting tensions drain away and allowing you to relax.

      无论工作、人际关系还是其他杂七杂八的日常琐事中遇到多大的压力,一个好故事绝对能让你把这些都抛在脑后。一本优质小说绝对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而一篇好的文章足以把你牢牢吸引无暇顾其他,帮你去除紧张让你得以放松。

      3. Knowledge

      知识

      Everything you read fills your head with new bits of information, and you never know when it might come in handy. The more knowledge you have, the better-equipped you are to tackle any challenge you’ll ever face.

      你所阅读的都会充斥大脑,让其得到新的信息,你绝对不知道啥时候就会派上用场,知识越多,面对挑战时你的底气就越足。

      Additionally, here’s a bit of food for thought: should you ever find yourself in dire circumstances, remember that although you might lose everything else—your job, your possessions, your money, even your health—knowledge can never be taken from you.

      另外,这是你的精神食粮,哪怕发现自己处在这样可悲的境地,即使你失去了一切——工作,财产,金钱甚健康——你绝不会失去知识。

      4.Vocabulary Expansion

      扩大词汇量

      This goes with the above topic: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words you gain exposure to, and they’ll inevitably make their way into your everyday vocabulary. Being articulate and well-spoken is of great help in any profession, and knowing that you can speak to higher-ups with self-confidence can be an enormous boost to your self-esteem. It could even aid in your career, as those who are well-read, well-spoken, and knowledgeable on a variety of topics tend to get promotions more quickly (and more often) than those with smaller vocabularies and lack of awareness of literature,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and global events.

      这和上面的话题其实差不多:你读的越多,获得的词汇就越多,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增加你的日常词汇量。语言表达流利对任何职业都大有好处,有自信的与上级交流可是对自尊的`大大增加,甚至对职业都是个帮助。相比词汇量小、文学素养匮乏、科技知识小白、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而言,那些读书多、口才好、博学的人似乎升职更快(更频繁)哦。

      Reading books is also vital for learning new languages, as non-native speakers gain exposure to words used in context, which will ameliorate their own speaking and writing fluency.

      学*新语言,阅读也是个不可或缺的。这样非母语的学生才能了解语境中单词的使用,促使自己在口语和写作中更加自然流畅。

      1、阅读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

      学*英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着你说出的语言是否纯正地道。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感知和把握。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是一样的。

      阅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读的多了,日积月累,语感就慢慢地产生了。

      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克服英汉句子中词序的差异,才能讲纯正地道的英语。

      此外,良好的语感对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大有帮助。作为一种隐形的英语能力,语感能使学生跨越语法困难的障碍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解题的时候,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根据,却能选出正确答案就是这个缘故。

      2、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抛开词汇来学英语就像用空气建大楼一样不切实际,因而词汇学*是英语学*的基础。

      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培养和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

      如何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又是让许多学生头疼的事情。很多学生是通过背单词书背字典来记单词,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非常枯燥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而且很容易忘。

      事实上。除了死记硬背,扩大词汇量还有很多方法,其中阅读是掌握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最佳手段。

      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就是把单词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学*。结合上下文认识单词,这样就避免了孤立地记单词,使单词更便于被识记、理解和掌握。不仅词义记得准确、清楚,单词的用法也得以掌握。

      此外,大量的阅读增加了我们学*单词的机会,对于一个单词,第一次见我们可能不认识,但借助工具书我们能查到它的发音和意思,根据语境我们能推断出它的大意;第二次第三次见到这个单词时既使记不清楚,我们脑海里也会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当这个单词见上十次八次之后,我们对它就像熟悉自己的姓名一样熟悉了,根本不再需要刻意地去记了。

      3、阅读能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

      英语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英语学*水*。在英语学*中,写作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怎样才能用英语写出好文章?除了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一定词汇、语法基础外,大量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些都详细阐述了中文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英义同样如此,只有读得多了,见得广了,才能写出精彩的东西。

      通过大量阅读,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积累大量优美的词句、英语格言、警句、固定表达、*惯用语、修辞常识等,将其吸收消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在文章中写出来;另一方面在揣摩作者意图,把握文章整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模仿作者谋篇布局、文章衔接、遣词造句等建构篇章的技能。

      此外,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培养提高文本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用英语来思考我们的文章才会避免汉语式的英语出现,才能创造出优美地道的英文作品。

      4、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风俗文化,开阔眼界

      语言与文化之问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又影响着语言。

      美国语言学家Lado曾指出,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一种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的学*这门语言。

      由此可见,要学好英语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而阅读则是了解西方风俗文化的最佳手段。

      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宗教、科技等,从而不仅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学*,还增长了知识,增加了阅历,丰富了生活,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英语阅读是提高英语学*兴趣,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

      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阅读量就会不断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部分转移到阅读材料的内容上。

      对题材,内容发生了兴趣,英语学*者在英语阅读上感到了英语学*的进步与成就,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英语学*兴趣。

      通过广泛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学*者猎取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进一步促进了英语学*动机的增强。

    [阅读全文]...

2022-04-11 08:24:15
  • 描写读书的诗句古诗(读书的好处优美古诗词)

  • 读书,优美
  • 1.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韦编三绝。——司马迁《史记》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4.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9.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10.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11.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赵恒《劝学诗》

    12.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1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14.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5.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汪洙《神童诗》

    16.男儿若遂*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赵恒《劝学诗》

    17.丈夫富贵自有期,映雪读书徒白首。——权德舆《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

    18.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高适《行路难二首》

    19.读书云阁观,问绢锦官城。——杜甫《送窦九归成都》

    20.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21.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2.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叶采《暮春即事》

    23.满屋读书声,万事不到耳。——方回《留吴田霜崖吴居士宅予仲女许其孙姻》

    24.武子耽书不暂忘,练囊终夜照凄凉。——郑思肖《车武子聚萤读书图》

    25.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归有光《项脊轩志》

    26.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27.十五好诗书, 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 出入章华里。——颜之推《古意·十五好诗书》

    28.唯应静向山窗过,激发英雄夜读书。——薛能《雁和韦侍御》

    29.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刘禹锡《送李庚先辈赴选》

    30.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朱熹《朱子家训》

    31.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

    32.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33.生涯无一物,谁与读书粮。——朱庆馀《题任处士幽居》

    34.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杜甫《孟氏》

    35.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36.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柳宗元《读书》

    37.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韩愈《符读书城南》

    38.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叶采《暮春即事》

    39.直须读书破万卷,始用子笔如有神。——方回《赠范君用笔工五首·世上岂无千里马》

    40.读来读去东方白,笑杀流萤数点光。——郑思肖《车武子聚萤读书图》

    41.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

    42.闭户不求如意事,读书自得养心方。——丘葵《闭户·芝兰岂是为人香》

    43.作赋凌屈原, 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 或侍朝云祀。——颜之推《古意·十五好诗书》

    44.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45.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刘禹锡《秋萤引》

    46.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白居易《郡中即事》

    47.白头留得吟诗友,每见郎君勉读书。——刘克庄《过永福精舍有怀仲白二首·一树梅花掩旧居》

    48.读书过万卷,尽以资於诗。——释文珦《哭李雪林》

    49.扫叶雪霜湿,读书唇齿干。——齐己《赠刘五经》

    50.闻读书声,杀伐灾仿佛。——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51.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李商隐《骄儿诗》

    [阅读全文]...

2022-02-10 23:53:00
  • 听音乐的十大好处

  • 音乐,知识
  • 听音乐的十大好处

      很多人都喜欢听音乐,但听音乐有什么好处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听音乐的十大好处,欢迎阅读。

      1、音乐改善机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音乐能降低肌张力并改善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对那些有运动功能障碍的人,音乐在恢复、维持和发展和机体的运动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

      2、音乐能抵御疲劳

      聆听那些乐观向上的音乐是一种“加油”(补充能量)的好办法。音乐能有效地消除运动疲劳,以及那些单调的工作所引起的疲劳。

      但是要知道,如果总是听那些流行音乐或“硬摇滚”音乐,则会使你惴惴不安,而不是精力充沛。你应该先试听各种不同的音乐,从中找出对你做有益的。例如,第一天听古典音乐,第二天听流行乐,第三天爵士乐,等等,轮流下去,进行选择。

      3、音乐提高工作效率

      许多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我也这样,你呢?你知道吗,听着音乐,工作可以做得更好。在工作时听音乐,的确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无论背景音乐播放的是摇滚乐还是古典音乐,人们对于视觉形象(包括字母和数字)的辨识,在听音乐时会更快些。

      4、音乐令人镇静、放松,有助于睡眠

      对付失眠的既安全又便宜良药就是那些轻松的古典音乐。许多失眠的人发现巴赫的音乐很有效。研究人员发现,在睡前听四十五分钟轻松的音乐,能让你安睡一夜。

      轻松的音乐减轻交感神经的张力,减轻焦虑,降低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同时通过放松肌张力和消除杂乱的思绪而有助于入睡。

      5、音乐改善情绪,减轻抑郁

      音乐是对付忧郁的良药,无论哪种文化,音乐都被认为是“心灵的鸡汤”。大家都能体会到音乐能使人精神矍铄。现代研究已经证实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明亮、乐观的音乐,犹太音乐,萨尔萨舞曲,瑞格舞都是对付忧郁的良药。

      6、音乐有助于病痛痊愈

      音乐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总体上来说,音乐对缓解疼痛是非常有效的。对于慢性疼痛和手术后疼痛,音乐都能减轻患者的痛觉感受和紧张情绪。

      7、音乐改善免疫功能

      音乐有促进免疫功能的效果,科研人员说,那些产生乐观向上情绪的.音乐,能引发体内促进免疫功能的激素分泌增加,这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听音乐或唱歌也能降低体内皮质醇的水*,这是一种与应激性相关激素。皮质醇激素水*升高,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8、音乐增强记忆力

      音乐是如何增强记忆的,对此人们十分好奇。莫扎特的音乐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其节拍是每分钟六十次,这使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激活。左右大脑同时工作,使学 *和记忆存留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学*过程输入的信息激活了大脑左半球,而音乐激活大脑右半球。同样地,使二侧大脑半球同时工作,如演奏乐器或唱歌,能是大 脑对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听音乐促进信息的回忆。有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音乐对于勾起回忆十分重要。听某一首歌时同时所学*的信息,常常在心里暗自唱那首歌时,从脑子里冒出来。

      学*音乐的效果比单纯欣赏古典音乐更好。有十分确切的证据表明,与那些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孩子相比,上音乐课的孩子,其记忆力要好得多。

      注意:对于学*时同时播放音乐以期提升记忆力这个办法,主要原因是音乐没有文字的成分,否则,你就更容易记住歌词,而不是你应该回忆起的学*内容。

      9、音乐使注意力更集中

      无论你多大年纪,无论你健康或卧病,听那些令人放松的音乐都能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虽然尚不清楚那种类型的音乐更好,或者那种曲式更有益,但有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注意力集中有明显的效果。

      10、音乐提高运动成绩

      选个刺激的音乐有助于让你动起来,健走、跳舞,或其它任何你喜欢的运动。音乐能使锻炼活动更象是玩起来,而不是辛苦地运动。此外,音乐还能增进运动成绩。那些戴着iPod长跑或者跳操的人,都知道音乐令练*时间过得飞快。

      听音乐的10大好处有益身心。已经讲完了,那么大家在学*或工作之余,多听听音乐吧,音乐可以让我减轻压力,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让生活充满快乐,那么伴着音乐,轻轻起舞,更是一件更美不过的事情。最后祝大家全都开心快乐

    [阅读全文]...

2022-04-15 08:03:27
  • 古人言读书的好处

  • 读书,语录
  • 古人言读书的好处

      孔老夫子在《中庸·博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古人言读书的好处,希望大家喜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0、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1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3、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6、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9、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0、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2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2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8、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29、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3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务于精熟”。

      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2、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3、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治世之道”,第二遍学*“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

      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5、郑板桥:“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阅读全文]...

2022-05-22 12:15:51
  • 美文欣赏:古诗中的雨

  •   中的雨

      ——张新毅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中的诗中雨,更是令人动容。

      呼啦!呼啦!每当我听到窗外这些欢快地在雷与电的交相辉映中飞奔的雨滴怒号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会响起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每当我看见那阴沉的天洒下如豆粒般可爱的浑圆的雨珠时,心中总是会浮出苏显祖的《风雨归舟图》。

      雨啊,你早已融入历史,浸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下雨了,吸入牛毛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我独倚窗前,看着窗外朦胧的世界,渐渐地,雨大了,屋檐上的水珠接连不断地落下,形成一道水帘,虽没有花果山水帘洞的气势磅礴,却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雨踏着轻快的步伐,和着叮叮咚咚的音乐,偷偷地落到田野里,落到草地上,落到花丛中。春风和着细雨,与杨柳一阵耳语,杨柳就抽出了嫩芽;轻轻抚着小草嫩嫩的发梢,小草就轻轻地抽出了身子,抖一抖泥土,绿得那么羞涩;轻吻过花儿的脸,花儿的脸就红了。这一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这一切都是那么寂静,那么无声地唤醒了沉睡的生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拴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也看不见。但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冒出头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春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春雨赶走了寒冷而凛冽的冬风,春雨携来了无穷的生机,无尽的绿,但却又是那么容易令人忽视。

      春雨就好似泰戈尔说过的话: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

    [美文欣赏:古诗中的雨]

    [阅读全文]...

2022-03-20 02:49:59
  • 读书的好处的诗句

  • 读书
  • 读书的好处的诗句

      1、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6、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7、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0、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1、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16、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7、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9、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2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1、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22、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23、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4、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7、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8、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2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0、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1、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33、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34、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5、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阅读全文]...

2022-06-26 08:10:40
  • 听琴古诗原文

  • 听琴古诗原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听琴古诗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听琴

      *现代卢青山

      羲皇建木荫人寰,娲皇结丝神桑蚕,彼岂有意肇其端。

      后之奇圣心桓桓,舌不得语如钥关,合此丝木聊相宣。

      试拂以指声空然,袅袅如断如连环,此非其魂飏而翻。

      万年一瞬不可攀,死者已死传者传,我来犹及观奇观。

      老翁默坐垂长髯,焚香静直躯不弯,举座恭穆如朝参。

      长河渺渺生孤帆,渐*而前兴微澜,既渐而逝天之缘。

      琵琶艳薄徒浮繁,二胡凄抑谁能堪,唯此古拙舒以宽。

      君不见此流水与高山,山齿齿兮水潺潺,渔樵容裔全其天。

      山中伐木声檀檀,短桨细与波周旋,此呼彼答回苍岚。

      朝携同出暮同还,慈严妻子守门椽,相随者谁鸟关关。

      廿年流泊思归船,不循此去更何川,感我双泪下流丸。

      泪不能止曲已完,眼前车马奔惊湍。人嚣尘捲鬼狂欢,唯予块立魂如删。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遣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和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风,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阅读全文]...

2021-11-24 07:33:03
  • 背唐诗的好处有哪些

  • 唐诗
  • 背唐诗的好处有哪些

      第一,记忆力明显强于同龄孩子,而记忆力在这么大的孩子学*方面,是占很重要的地位的。翩翩已经上学,除了学*很轻松外,她可以完整地记叙在学校发生的大事小情。而忘事忘作业之类,往往是初入学孩子最令人烦恼的事情。

      第二,迷恋有节奏的东西,翩翩没有音乐天份,唱歌荒腔走板,但节奏感很强,后来学了钢琴,这让老师印象深刻。

      第三,对文言有领悟力。也是偶然,我在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翩翩问我在看干什么,也抓过去看了几行,并很顺畅地念了出来,我有点惊讶她念得如此流利,我让她解释,因为这个版本的注释夹在正文当中,所以她连看带猜,居然也解释得差不多。当然也有笑话,她把“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译成“虢叔死在那里,他(指共叔段)去了也会没命的。”让我笑了好半天。不过,她把这段对初中生也有一定难度的.古文念诵了几遍,就基本背下来了。我仔细想,这份颖悟一定与她二到四岁时背唐诗大有关系。小时背的唐诗,六岁的翩翩已忘了大半,但影响仍在。就如一个孩子婴幼儿时期在英美国家,后来回来把原住国的语言都忘掉了,改说中文,但他大起来学英文仍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比别人学得快而好。

      所以,用让孩子有兴趣的方式,给孩子一些古诗的熏陶,是有意义的事。事实上,就是不说其他意义,中国的古诗词对音律的讲究到了过分的地步,比之现在一些胡编的儿歌的音韵节奏不知要好多少。

    [阅读全文]...

2022-02-21 11:31:04
当前热门
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 句子
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 语录
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 说说
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 名言
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 诗词
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 祝福
听美文古诗的好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