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关于西北荒山乡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北荒山乡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北荒山乡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西北荒山乡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4) 语录(3) 说说(20) 名言(589)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60)

  • 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赏析

  • 文学
  • 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仕宦失意士子听曲感心的诗。充分表现了黑暗时代所带给一切被压抑者内心伯乐不在、知音难觅的苦闷与悲哀,以及他们不甘於现实的想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译文】

      在西北方向有座高楼啊,

      巍峨高耸就象插入了浮云一样

      雕刻精美的窗户上张挂着绮制的窗帘啊,

      四周有着曲檐的阁楼就矗立在层叠三重的台阶上。

      从楼上飘下来的弦歌声啊,

      那曲调和歌声是多么的悲苦和忧伤。

      谁能弹唱这样悲伤的曲调啊,

      莫非她就是那位哭倒城墙的杞梁的妻子?

      清商的乐调随风传来啊,

      中曲部分旋律回环就象人原地行走一样徘徊不前。

      一曲虽然弹完了但歌声还在反复地吟唱啊,

      那抑郁不*的情绪好象仍在余音中流淌不息。

      我不叹惜歌者在歌声中表现出来的痛苦啊,

      只是悲伤懂得歌者心中痛苦的知音太过稀少!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啊,

      一起结伴从此自由地奋翅高飞!

      【赏析】

      第一层(1-4)句,着重描写诗中主人公之一“歌者”所居之环境。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首句点明诗中主人公之一“歌者”居所的方位,第二句点明其居所的高大巍峨。首起两句,简要介绍“歌者”居所的特点。在都市的西北位置上,有座高大巍峨的高楼,这是一座什么样的高楼呢?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高楼。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交疏结绮窗”:“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说“交疏”: “疏”,镂刻。“交疏”,交错缕刻。虽解说不同,但均指窗的制造精致。“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结”,张挂。“结绮”,张挂著绮制的帘幕,指窗的装饰的华美。“阿阁三重阶”:“阿”: 这里作曲隅,角落讲。指屋极四面有曲檐。“阁”:就是楼。阁有四阿,叫做“阿阁”。《周礼·考工记》:“四阿重屋”,是古代最考究的宫殿式的建筑。“三重阶”:三重(台)阶梯。这一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形容楼阁之高。三、四句具体描写居所高楼的外观。从诗句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绝不是一般的*常百姓人家居住的建筑,而是一座建筑考究,装饰华美的宫殿式的建筑。

      笫二层(5-12)句,具体描写楼中“歌者”弹唱的情形和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弹唱的感受。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弦歌声”:就是有琴弦之类乐器伴奏的歌声。“音响”:音,指歌声;响,指琴声。“一何”:副词,作何其,多么讲。五、六句是诗人对楼上传出来的弦歌声的总体的'感受。在诗人看来楼中“歌者”弹唱的曲调和歌声是非常悲苦哀伤的。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无乃”:犹言大概、莫非、岂不是。是一种不能肯定的揣测的语气。“杞梁妻”:齐国杞梁的妻子;杞梁名殖,字梁,春秋时齐国大夫。征伐莒国时,死于莒国城下。他的妻子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杀。传说死前谱有琴曲《杞梁妻叹》。七、八两句是紧承上句,进一步具体地描写诗人对楼中“歌者”弹唱的曲调和歌声的感受和评价。意思是说,谁能弹唱出这样悲伤的曲调呢?莫非是那位内心深处蕴藏着无限悲哀的杞梁的妻子吧?

      在诗中诗人虽然并没有点明那“弦歌”之声从高楼处飘下的时间,但从情理来说应当是在深夜才是。因为如果是在喧嚣的白天,高楼中随风飘下的弦歌和咏叹是不可能如此地清晰可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诗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忽闻西北高楼上随风飘来的阵阵弦歌,于是披衣户外来到高楼下静心倾听。那情那景是多么地凄清哀惋啊!于是,我们不仅要问诗人你为何夜不能寐?你有何烦心之事?

      同样,我们不仅也要问那楼中“弦歌”的女子,你有啥烦心之事深夜了还要弹唱如此悲伤的曲子?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女子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子?她有着什么样的身世和遭遇?是什么原因使她如此悲苦哀伤?从诗的前四句的描写来看,居住在如此建筑考究,装饰华美的宫殿式的高楼中,照常理来看应该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不应该弹唱这样哀伤的曲调才是啊?对此,不由人不生发出无限的想象,而由此而引发出听者和读者的无穷想象,又正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

      下面四句,紧接着进一步对乐曲的旋律、节奏等方面变化进行了描写,刻画出了一种空灵缥渺,疾徐有致,低徊变化,清婉悠扬的音乐效果。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清商”:乐曲名,是汉代民间最流行的乐调。曲调清婉悠扬,适宜表现忧愁哀怨的感情。“商”本是古代的五音之一。按照古代的乐理,“商”是金行之声(即在五行中对应着金),对应着四季中的秋季。《管子地员篇》中就说:“凡听商,如离群羊。”足见清商音乃是一种悲凉哀怨的调子。“发”:传播。“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这里借以形容乐曲旋律回环往复。笫九句首先点明“歌者”弹唱的曲调名称,是对乐曲开头的描写。笫十句是描写乐曲弹唱到中段的情景。从这两句的描写来看,楼中“歌者”弹唱的是清商的曲调,“歌者”弹奏的技艺又是非常的熟练自然和高超,随着乐曲的弹奏,到了乐曲的中段部分,曲调的旋律慢慢地缓慢起来,把一个曲调反复回环地弹唱着,如同人在原地徘徊往复不在前行一样。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弹”:弹奏。指琴声。“叹”:叹息;但亦有人认为这里指“歌者”的歌声,不应作叹息讲。“再三叹”,即同一段歌词无复呤唱之意。“慷慨”:指不得志的心情。“余哀”,指“歌者”通过弹唱表现出来的悲哀的意绪,对别人的感染,并没有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马茂元先生认为诗人“用‘慷慨’来形容‘余哀’,不仅表现情感的强度,而且从实质上显示出这一悲哀的属性,它在忧伤太息之中,深深寓有抑郁不*之感。”这两句写一曲终结,充分地表现了“歌者”内心深处的痛苦。而楼中“歌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又被敏感的诗人(楼外听歌者)捕捉感受到了。从对诗句对“歌者”琴曲和叹息声的描写中,在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女子的身影。这真是佳人凄清,令人悯惜啊!

      第三层(13-16)句,写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的无限同情,愿意成为她的知音,并与她比翼高飞,同她一道逃出樊笼,飞向自由快乐幸福的新天地。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惜”:悲,叹惜。“不惜”,这里并不是说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歌者弦歌声中表现出来的痛苦不同情,而是为了强调对其内心真正的痛苦—“知音稀”的哀伤而故意反说罢了。“苦”:指曲调的哀怨缠绵。“知音”:不仅指精通音律,而是通过音律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内在涵义,奏乐者的心情。“知音”典出《列子·汤问》,说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来。这二句是说,我所痛惜的不仅仅是歌者弦歌声中表现出来的痛苦,而是痛惜哀伤其内心的痛苦(即伯乐不在、知音难觅)不被人所知晓理会和了解。这两句,既是全诗的一个转折,也是整首诗的点题之笔。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双鸿鹄”:“鸿鹄”,鸟名,善于高飞的大鸟。这两句是说,愿我们(诗人(楼外听歌者)和楼中的“歌者”)像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自在地翱翔吧! 因该说楼中的“歌者”通过她的弦歌声所表达出来的内心抑郁不*的痛苦之情,已深深地打动了诗人(楼外听歌者),引起了诗人(楼外听歌者)内心强烈的共鸣。为什么能打动并引引起诗人(楼外听歌者)内心强烈的共鸣?显然,诗人(楼外听歌者)和楼中的“歌者”一样,有着类似的遭遇和处境,也是一位内心有着同样抑郁不*的痛苦。所以他幻想,愿与她化身为一双鸿鹄,展翅自由高飞!

      当然诗中对高楼中歌者弦歌的描写,可能不过是一种虚拟之笔,是诗人借弦歌者知音不遇的境遇,来抒写自已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诗末的“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的幻想,也不是诗人一时的自我宽慰罢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这一理想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念及此情,难怪乎吴淇说《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确实如此啊!

    [阅读全文]...

2022-03-13 15:36:13
  •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翻译(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古诗答案)

  • 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被贬柳州任刺史,至元和十四年(819年)病逝于柳州刺史任上,在柳州一共待了四年。此诗即作于贬官柳州时期。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注释:

    手种黄柑(gān)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yú)。

    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

    黄甘:即黄柑。柑的一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黄甘,橘属而味精。”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jīng)州利木奴。

    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皇树:即橘树。木奴:指柑橘的果实。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不学”句: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这句话是从反面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

    喷雪:形容白花怒绽。垂珠:悬挂的珠串。这里比喻柑果。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坐待:渐渐地等待。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滋味:美味。《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

    柳宗元的主要作品有:

    江雪、小石城山记、捕蛇者说、冉溪、始得西山宴游记、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渔翁、黔之驴、小石潭记、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梓人传、箕子碑、桐叶封弟辨、种树郭橐驼传、愚溪诗序、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溪居、钴鉧潭西小丘记、零陵春望、新植海石榴、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早梅、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别舍弟宗一、红蕉、郊居岁暮、首春逢耕者、重别梦得等。

    [阅读全文]...

2021-12-17 02:17:23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1、疏:镂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这句是说刻镂交错成雕花格子的窗。

      2、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

      3、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4、清商:乐曲名,声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5、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6、慷慨:感慨、悲叹的意思。《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7、惜:痛。

      8、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9、鸿鹄:据*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10、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象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

      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

      正是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

      谁能弹此曲,

      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

      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

      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

      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

      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

      从此结伴高飞,

      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赏析: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能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罢。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意谓: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长云!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伤心的佳人呵,你可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甚是。

    [阅读全文]...

2021-12-31 01:54:26
  • 东南西北评课稿

  • 语文
  • 东南西北评课稿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东南西北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学期听了岳老师的《东南西北》一课,收获颇丰。现把听课所感简单记录。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方向,了解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听完这节课之后,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本节课岳老师以童话故事贯穿整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学生通过帮助小红帽辨别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整节课设计活动性强,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同时通过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提高学*效果。在本节课的实施当中,岳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采取了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方式,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教学中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价,使整个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童话故事的直观播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课件的演示,还便于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东南西北”一课,让学生分清四个方向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就具有难度,在帮助学生建立四个方向的表象时,岳老师采用儿歌一种方式帮助记忆,方法略显单一。所以在实地活动中,学生反应较慢,而且充满不自信,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气氛有些紧张。

      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到每个环节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让学生搞清楚每一个问题,不应急于进行新的内容,否则就会影响整个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要教会学生会交流合作,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交流合作、自主探索的学*。教学中应不断增强学生的团结精神,相互合作,相互鼓励探索,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学*的作用。

      本次听课,使我对概念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轻松、愉悦的学*氛围,有趣、好玩、创意无限的活动这就是周燕燕老师的课。围绕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来展开设计的,主要采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形式,使学生学会在学*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制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美术学*的乐趣。这是给我最大的感受。

      周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

      一、创设情境,分享周老师这一代人的七彩童年(怀旧——美好回忆):折各种有趣的东西,纸飞机、小纸船、纸青蛙、纸气球、“东西南北”……

      二、游戏表演,特别大的“东西南北”, 幸运大抽奖的游戏有趣的游戏情景导入情景的导入设计不仅能满足孩子们好玩、好动、爱幻想的心理,同时也紧紧抓住了孩子们对课程学*的注意力,激发了创造美的求知欲,同时也调动起了美术学*的积极性。

      三、他人作品欣赏,提醒学生(细心——一丝不苟)边和角都要折整齐。非常的贴心及实用。

      四、教师示范:(周老师自拍的折纸录像) 折“东西南北”和变身青蛙。三步解析:(变身方法:剪、贴、画。)采用直观演示和观察、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的通过教师范作直观演示的辅助,学生们都能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了折纸的方法。同桌团结合作也融进了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操。

      五、展评作品:分别评出:1.造型最独特2.做工最精致3.色彩最漂亮

      与学生一起举着“东西南北”纸偶表演让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同学之间的相互赏识和激励。

      六、课后拓展:最后的作品拓展设计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创意空间,更唤起了学生对折纸这一古老而传统艺术的喜爱和认同。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紧紧相扣,教学目标明确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努力探索着以自主学*、自主探究为前提的美术实践活动,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围绕主题积极地展开思索、大胆地进行想象创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

      下面是我的一点小小想法

      对于教学难点:

      1、大嘴巴的巧妙粘贴,

      2、对生动有趣 的“东西南北”形象的夸张再创造。折纸造型的可塑性、多变性,在学生掌握了主题创作大嘴巴动物的基本制作方法后,再鼓励学生跳一跳来摘果子。比如你还可以把“东西南北”设计成有趣的大嘴巴人,想象中的拟人物品,还可以通过变换角度联想,添加或添画成有趣的小花篮、翘翘板等作品。这种多角度、多功能的启发性联想教学法为学生的想象搭建了*台,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思路也变得开阔起来。

      周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角,上课环节合理游戏精彩,展示出彩。是我绝对要学*的谢谢周老师。

    [阅读全文]...

2022-04-12 23:28:19
  • 关于西北的诗句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江上吟》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朱元璋《庐山诗》

    长城西北万重山,无数征人若个还。——薛蕙《塞下曲·长城西北万重山》

    昆仑西北星连海,瀑布高低汉倒流。——汪道昆《九龙潭》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千里思》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西北有高楼》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李白《古风其七·五鹤西北来》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

    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歇鞍问徒旅,乡关在西北。——宋之问《早发大庾岭》

    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杜甫《又作此奉卫王》

    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

    惊风西北吹,飞落南溟去。——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吴文英《齐天乐·齐云楼》

    退不见后,进不睹先,发西北而造制,启东南以为门。——阮籍《大人先生传》

    金城西北郡,夕阳紫色,番马不鞍鞯。——何振岱《渡江云·送浣桐之兰州》

    水去东南地,气凝西北天。——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朝来好风色,旗尾西北掷。——苏轼《迁居临皋亭》

    清漪衔苑,御水分流,阿阶西北青红。——吴文英《声声慢·清漪衔苑》

    西北风吹数纸诗,神门枢钥鬼关机。——王令《寄满子权·西北风吹数纸诗》

    西北有*路,运来无相轻。——孟郊《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曹丕《杂诗二首》

    东西北南,咸锡予之。——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西北有高楼,怀仙扁其所。——白玉蟾《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

    须臾黑云西北来,如盖如轮覆厅屋。——仇远《州厅设醮即事》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龛山西北水溶溶,白鹤桥边小梵宫。——喻良能《点检朝陵内人顿递至西兴道中纪事》

    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欧阳修《菱溪大石》

    夷山青青汴水绿,西北高楼咽丝竹。——汪元量《夷山醉歌·呜呼再歌兮花满台》

    风云西北起,天地忽改色。——尤袤《张公洞》

    群峰郁崔嵬,西北天壁竦。——郭印《登致爽阁观山用种字韵同赋一首》

    旄头黑云坠西北,两两比色明三台。——岳珂《饯紫微高侍郎朝天》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水方轩眉大灵智,见我西北天门傍。——梅尧臣《送寿州司理张元舆》

    东南地阙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阳。——释文珦《山居·身寄孤猨野鹤乡》

    赭白西北来,本是天马种。——梅尧臣《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羽檄西北飞,交城日夜围。——沈佺期《送卢管记仙客北伐》

    参差西北数行雁,寥落东方几片云。——韩偓《山驿》

    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阅读全文]...

2022-02-22 17:32:09
  • 西北的故事(组诗)

  • 故事
  • 【洋 芋】

      遍地依春裹,纯贞随夏死。

      白花渗钟情,拳实是遗子。

      为报耕耘苦,合家全殉职。

      来年又葱茏,碧血尽乳汁。

      【山 路】

      山涧流石枯,万木待做橹。

      花下蹿几刺,羽毛被逮去。

      云厚挡前路,雾重湿布鞋,

      密林正怯步,一只乌鸦哭。

      【夏 雨】

      晓日未晴瓷云横,杂树鸟蝉净乱鸣。

      铿锵七月落青针,满地黄花婆娑疼。

      醉卧临窗饮雨风,沁脾顿爽唤暑身。

      望破蜃楼弥漫仍,千幢巅岭乳中朦。

      泥泞郊路竞瓜藤,一片青涩胶沙尘。

      池溢湖满渠涔声,坡塬氤氲焕娇情。

      无尽僻壤凌厉根,为浸天水默恳诚。

      天公赏剪滂沱鬓,潇潇茫水下九重。

      作者:何正功

    [阅读全文]...

2021-12-06 09:20:21
  • 《西北有高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 《西北有高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西北有高楼》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北有高楼》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北有高楼》原文:

      佚名(东汉)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西北有高楼》简介:

      《西北有高楼》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全诗融情于景,语言形象生动,风格朴素浑厚,运用典故以及比喻、寄托等手法,从高楼写起,以高飞作结,当中交错描画弦歌之声及听者感受,写得缥缈空灵。

      《西北有高楼》注释:

      1、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指窗制造的精致。疏,镂刻。

      2、结绮(qǐ):张挂着绮制的帘幕。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3、阿(ē)阁:四面有檐的楼阁。三重阶:指台。楼在台上。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形容楼阁之高。

      4、弦歌声:歌声中有琴弦伴奏。

      5、一何:何其,多么。

      6、无乃:莫非,岂不是。杞梁妻:杞梁的妻子。杞梁,即杞梁殖,春秋时齐国大夫。征伐莒国时,死于莒国城下。他的妻子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杀。传说死前谱有琴曲《杞梁妻叹》。

      7、清商:乐曲名,曲调清越,适宜表现哀怨的感情。发:指乐声的发散、传播。

      8、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这里借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9、一弹(tán):弹奏完一段。再三叹: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

      10、慷慨:指不得志的心情。余哀:哀伤不止。

      11、惜:悲,叹惜。

      12、知音: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这里引申为知心好人。

      13、鸿鹄(hú):大雁或天鹅一类善于高飞的大鸟。

      《西北有高楼》翻译: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纹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

      谁能弹奏这曲子,莫非是那因夫为齐战死而悲恸长哭竟使杞城倾颓的杞梁妻吧?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

      《西北有高楼》赏析:

      此诗作者的失意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在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的。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是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了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传说杞梁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有多么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根据那琴韵和“叹”息声推测,楼中当是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吴淇《选诗定论》)罢了。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定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希望伤心的佳人,能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唏嘘感怀、聊相慰藉——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透露出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

      《西北有高楼》创作背景:

      《西北有高楼》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作为一个文人,他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面对的却是东汉末年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却没有识马的伯乐;善琴秦,但缺乏钟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海,已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因此,当听到高楼的弦歌之音时,他心生感慨而作此诗。

      【拓展内容】

      《西北有高楼》读后感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读罢释卷,数夜难眠。我努力不去回想,可那个身影仍固执地淹留脑中,他的美,他的情和他的毁灭。好心疼,心疼他被辜负,被亵渎,心疼他的美难常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也许美注定要被毁灭。

      《俄狄浦斯王》中索福克勒斯告诫人们:“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它以其独特的落差警示世人。于是,穆卿衣撕碎了容家,撕碎了容雅的手,撕碎了容嫣的爱情、骄傲、嗓子、信仰和美。

    [阅读全文]...

2022-05-27 04:04:33
  • 西北大学有几个校区

  • 大学
  • 西北大学有几个校区

      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西北大学有几个校区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西北大学有几个校区

      西北大学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南校区和北校区

      西北大学校区地址及简介

      1、西北大学北校区

      地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邮编:710069、经过、西北大学、的线路:、10路、16路、21路、K205路空调、206路、311路、402路、504路、506路、521路、604路、K631路空调、720路、722路、900区间、900路。西北大学坐落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科齐全、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现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西部地区“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

      2、西北大学南校区

      西安*安区郭杜镇学府大道1号西北大学长安校区,邮编710127。2015年陕西省大学排名第三位。截至2015年,西北大学共有太白校区(西北大学研究生院、校本部)、长安校区(西北大学南校区)、桃园校区(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与职工家属区),共占地面积2360余亩。

      专业介绍

      销售是市场流通领域的主体,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目前销售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加快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与*市场学会联合推出销售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销售管理专业水*证书”一考多证“的.教育模式(简称SMAT项目)。

      经*市场授权,国家教育部备案。销售管理专业陕西省主考院校为西北大学。本专业旨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结构化思路和本土化经验的中高级销售管理精英英才。

      就业优势

      销售是企业的灵魂,销售是企业实现价值转换的唯一途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销售,每年大学毕业生在其他专业就业率很低的情况下,唯有销售方面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在各类招聘职位中,销售管理人才的需求占招聘总比例30%以上,市场空间大,就业前景广阔。

      专业优势

      学制短

      1、一年共有4次考试,全部课程考试和教学计划可在一年内完成。

      2、在读专科、本科的同学,可同时进行本专业的学*,在毕业是同时取得2张学历证书,还可免修多门课程。

      3、一考5证在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还能获得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市场学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销售助理、销售经理、销售总监)和世界最具权威的美国市场营销学会资格证书。

      文凭过硬

      自考文凭,国家承认,极具权威,西北大学毕业证证书,社会认可度高。学历证书由陕西省自考办和西北大学共同颁发,学位证书由西北大学授予。

      简单易考

      本专业为2013年新开设专业,较其他自考专业,考试通过率更高。专业设置独特,证书考试简单,一次通过率高达90%以上。无高数,英语

      (二)可以用公共英语3级(PETS3)笔试成绩单代替,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可用NIT证书代替。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

      (1)跨专业加考后科目共计14门,科目全部为文史类科目,无高数,考试简单,过关率高,更容易毕业;

      (2)在读专业的同学,可以同时进行本专业的学*,在毕业时同时取得2张学历证书;

      (3)自考文凭,国家承认,极具权威性,学历证书由陕西省自考办和西北大学共同颁发,学位证书由西北大学授予。

    [阅读全文]...

2022-05-20 15:27:47
  • 喝第一口西北风的说说(没钱喝西北风的说说)

  • 没钱
  • 1.FUCK!今天咋又刮东北风?!这下又没饭吃了。

    2.快乐剩一人分享快乐就只剩一半

    3.成长就是你哪怕难过的快死掉了,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班。

    4.打字都不敢带符号怕费流量。

    5.要是没什么反响那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6.我妈真逗,跟我说让我在外面不要露富,她要是真的了解我的经济状况,只会劝我别犯法

    7.请问是现金还是刷卡那个能刷碗吗

    8.每个人有自己的宿命,一切又与他人何干。

    9.都不敢养狗,怕它和我抢饭吃。

    10.不能给你摘天上的星星太阳月亮只能给你捡捡地上的空瓶瓶来维持点生活了

    11.屎我只敢拉一半,不敢拉完!怕饿。

    12.我刚扇了我的钱包一个耳光,其实没什么,就是希望它能肿起来。

    13.只想和收入差不多的人一起玩,有没有要饭的

    14.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15.成功决不喜欢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

    16.每次路过奶茶店然后去隔壁商店买了瓶矿泉水

    17.太好了下雨了我终于又可以洗头发了再来个全身SPA了

    18.有些人可能只是嘴里说着吃土,兜里还有很多钱,我就不一样,我嘴里说吃土,其实已经喝西北风了

    19.离五百万最*的一次是在一个下午,我和一辆运钞车并排堵在了一起

    20.想跟别人分享下自己的快乐或者喜悦突然发现不知道该告诉谁。。

    21.小时候多好,哭完就睡,现在哭完还要上班。

    22.我不是大方的人,从没想过要跟别人分享我喜爱的东西

    23.刚刚抓了只小强md这半年来终于开荤了!

    24.我问一下,我现在要清理手机内存了。不会把我微信零钱包里的0.11元钱也清理掉吧?

    [阅读全文]...

2021-11-28 16:26:03
当前热门
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 句子
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 语录
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 说说
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 名言
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 诗词
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 祝福
西北荒山乡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