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霞洛的古诗

关于关于霞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霞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霞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霞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 语录(1) 说说(5k+) 名言(539) 诗词(30) 祝福(1k+) 心语(52)

  • 描写春天晚霞的古诗

  • 晚霞,春天,文学
  • 描写春天晚霞的古诗

      红日西沉,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西边,烧起了一片火红的晚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春天晚霞的古诗,欢迎参考!

      《元日早朝》

      耿湋

      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远珂时接韵,攒炬偶成花。

      紫贝为高阙,黄龙建大牙。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

      羽扇纷朱槛,金炉隔翠华。微风传曙漏,晓日上春霞。

      环佩声重叠,蛮夷服等差。乐和天易感,山固寿无涯。

      渥泽千年圣,车书四海家。盛明多在位,谁得守蓬麻。

      作者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唐代诗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西江月》

      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暮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 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吴文英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题表丈三大夫书斋》

      杨巨源

      盛府自莲花,群公是岁华。兰姿丈人圃,松色大夫家。

      素卷堆瑶*,朱弦映绛纱。诗题三百首,高韵照春霞。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以及莘县*原副*杨巨源。

      《少年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作者介绍:

      令狐楚、令狐绹父子在唐代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是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令狐楚是中唐重要的政治人物,与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著名的骈文家和诗人,令狐绹则是牛党后期的领袖人物,父子俩与当时文坛名家都交游甚密。令狐楚骈文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 老,老去有谁怜 。

      身瘦带 频减 ,发稀冠 自偏。

      废书 缘惜眼,多灸 为随年 。

      经事还谙 事,阅人如阅川 。

      细思皆幸 矣,下此 便翛然 。

      莫道桑榆 晚,为霞 尚满天。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1、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2、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3、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4、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5、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6、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7、几百黄昏声称海,此刻红阳可人心。

      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9、东方红阳再度起,何时落入青山后。

      10、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阅读全文]...

2021-12-08 22:41:15
  • 古诗《洛阳女儿行》赏析

  • 女儿
  •   原文

      《洛阳女儿行》

      唐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沙。

      注释

      1、才可:恰好。

      2、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3、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富豪。

      4、九微:《汉武内传》记有“九光九微之灯”;

      5、花: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6、曾无:从无;

      7、理:温*。

      8、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两家。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译文

      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

      颜容十分俏丽,年纪正是十五有余。

      迎亲时,夫婿乘骑的是玉勒青骢马;

      侍女端来的金盘,盛着脍好的鲤鱼。

      画阁朱楼庭院台榭,座座相对相望;

      桃红柳绿垂向屋檐,随风摆动飘扬。

      她打扮好了,被送上丝绸香木车子;

      精美宝扇遮日,迎归鲜艳的九华帐。

      丈夫年纪青青有权有势,富贵轻狂;

      意气骄奢,大大超过了富豪石季伦。

      自己怜爱娇妻,亲自教她练*歌舞;

      把稀世罕有的珊瑚送人,毫不可惜。

      彻夜欢娱,春窗拂晓才灭九微灯火;

      灯花片片飘落,掉在雕花环形窗格。

      嬉戏之后,她从无温*曲子的功夫;

      梳妆好了,只坐在香炉边熏透衣裳。

      洛阳城中认识的人,尽是富贵豪华;

      日夜往来的,都是赵李般大户人家。

      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

      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

      赏析

      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

      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尽是贵戚。并以西施出身寒微作为反衬,发抒作者的感慨。

    [《洛阳女儿行》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3-04 16:48:44
  •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

  • 柳树
  •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及注释】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前部分简析文字载自“潼江小屋”,有删改)

      热爱故乡历来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主义情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长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他的形象尤其令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虽然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描写音乐,更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首诗感人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2-05 05:21:09
  • 含有霞字的古诗词 带霞字的诗词名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苏轼《江城子·江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李商隐《隋宫》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朱放《题竹林寺》

    月明千里照*沙。——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韦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李商隐《花下醉》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韩偓《晓日》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夏竦《喜迁莺·霞散绮》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曾棨《维扬怀古》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徐凝《牡丹》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 / 晚春别》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夏竦《喜迁莺·霞散绮》

    *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七律·答友人》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惟觉时之枕*,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施闰章《山行》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晚日金陵岸草*,落霞明,水无情。——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李白《题元丹丘山居》

    岸远沙*,日斜归路晚霞明。——欧阳炯《南乡子·岸远沙*》

    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温庭筠《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夏竦《喜迁莺·霞散绮》

    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夏竦《喜迁莺·霞散绮》

    愿将天上云霞服,换作人间锦绣衣。

    [阅读全文]...

2022-01-13 22:09:54
  • 晚霞的诗句古诗唯美(赞美晚霞的诗句)

  • 晚霞,唯美,赞美
  • 文/善泽(韩忠芳)

    一、秋月照两厢(*水韵)

    梦幻初秋日昊扬,

    沧桑遍地野花香。

    沟塘芦苇羞飘穗,

    山间欢歌赛正忙。

    处暑炎炎雷畅噪,

    寒来急欲换衣裳。

    多情燕子桥飞架,

    皓月为君照两厢。

    2020年8月10日

    二、沐浴夕阳(新韵)

    夕阳西下落庐圆,

    暮日无暇畅满天。

    柒月星繁莲华醉,

    清茶一盏点江山。

    2020年8月7日

    三、落霞(新韵)

    夕阳西下落霞圆,

    沐浴黄昏暮满天。

    遥看苍穹春欲醉,

    茗茶一盏享清闲。

    2020年8月8日

    四、知音难觅(新韵)

    琴弦慢弹涧盈蓝,

    云雾缭氳鸟叫喧。

    知罄难寻春百雪,

    溪流带汝觅音缘。

    2020年8月2日

    五、秋意凉(*水韵)

    夜深秋意降,

    阵阵感风凉。

    微冷潜清梦,

    回笼觉更香。

    2020年8月9日

    六、池塘(新韵)

    池塘清水绿,

    静观满浮萍。

    荷叶托莲子,

    鸳鸯戏藕红。

    2020年7月20日

    作者韩忠芳(善泽),黑龙江人,1974年12月入伍,1981年1月退役。吉林一汽轻型车厂工作,现退休居吉林市。

    [阅读全文]...

2022-06-09 18:30:08
  •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及翻译(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译文)

  •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

    笛声喑哑,作者不得不努力寻找它来自何处;客观上来看,笛声如果散入春风,极有可能就飘散不见了,但作者把笛声想象成有形的事物,散入春风并且飘满了整个洛阳城。

    后两句,作者想象洛阳城中的客居之人听到了这首《折杨柳》的笛声,没有一个人不在想起故乡,这也是一种想象和夸张的表达,作者客观上看不到这种景象,也不可能每一个听到的笛声的人都会想起家乡。

    综合来看,笛声随风散满全城,听闻此曲的人都想起故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作者“说谎”了,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想象和夸张,但正是在这想象和夸张的景象里,藏着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每一个听到《折扬柳》曲子的人都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这份故乡之思变得浩大而又厚重。

    整首诗并没有一个字直写思乡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1-08 21:15:55
  •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春夜洛城闻笛名句赏析)

  • 洛城,便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市,在唐代时,是一所非常繁华的大都市,当时被称为东都。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前后,李白曾经游于洛城。作为大诗人的李白,自然会留下一些诗歌来,这首著名的《春夜洛城闻笛》便是在这时写成的。

    当时李白客居洛阳客栈,在一个春风宜人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静夜来临之际,突然,一个嘹亮的笛声传来,李白听到了,客栈的人听到了,似乎整个洛阳的人都听到了。于是,作为游子的李白,倚窗而立,静静听着这首感人的古笛曲,情不自禁的吟咏出了下面这首著名的七绝。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来写,表现了李白听到笛声后的真切感受,读来令人感动。诗的第一句便给人奇峰突起之感,“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用的极妙。这个笛声从何而来?由谁演奏?作者全都不说明,只是听到笛声,听到这样感人的曲子,一切便都足够了。

    接着,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写这首曲子打动了洛阳城中千千万万的听众,“散入春风满洛城”,作者自己听到了,深受感动,就联想起整个洛阳的人,或许也都听到了吧!因为这笛声借着春风,在夜深人静之时,一定是能够飞过层层屋宇,传到有心人耳中的。

    李白静静听了一会,才听出这首曲子,正是那感人动情的《折杨柳》古曲,所以才在第三句中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古人离别,折柳相送,杨柳依依,正是不舍之情。

    但是李白这里,却用词巧妙,折柳二字,大有双关之意,不仅是听到了这首《折杨柳》古曲,而且是表现了一种离别的情绪,一种离别的*俗,所以才会激起人们内心的激荡和共鸣,才会有最后“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这看似是在说别人,其实正是说李白自己啊!

    思乡,一直是人类最为美好的感情之一,我们从小长大的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是繁华盛世,还是落后小村,都一定是最令人难忘的地方,尤其是身在远方的游子,思乡之情,浓重醇厚。李白这首诗,虽然写的事情是深夜听到笛曲,但是所写的意境,却早已不仅是音乐,而是那种浓重的思乡之情,那种夜深人静之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才是诗中最为感人的地方。清代的周珽(tǐng)曾经评价这首诗说,“意远字精,炉锤巧自天然”,此言中肯。

    [阅读全文]...

2022-06-10 08:05:17
关于霞洛的古诗 - 句子
关于霞洛的古诗 - 语录
关于霞洛的古诗 - 说说
关于霞洛的古诗 - 名言
关于霞洛的古诗 - 诗词
关于霞洛的古诗 - 祝福
关于霞洛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