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关于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8) 说说(163) 名言(2) 诗词(9k+) 祝福(47) 心语(3)

2022-03-10 13:56:42
  • 望月思乡的古诗

  • 思乡
  • 望月思乡的古诗

      古代诗人最常用的.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下面是关于望月思乡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阅读全文]...

2021-12-02 01:42:27
  • 望月怀远古诗朗读(望月怀远古诗赏析)

  • 望月怀远[1]

    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2]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3],竟夕[4]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5],披衣觉露滋[6]。

    不堪盈手[7]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2]生:升起。

    [3]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致抱怨夜长。遥夜:长夜。

    [4]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

    [5]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怜:爱。

    [6]滋:湿润。

    [7]盈手:双手捧满。盈:满。

    【作者】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代诗人。张九龄少年时就有神童之名,他七岁能诗文,十三岁就被广州刺史王方庆赞为“神童”。唐中宗景龙初年(707年)中进士,累官至中书侍郎同*章事,迁中书令。后受李林甫排挤,罢政事,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在位时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玄宗朝一代名相。他的古诗劲练质朴,寄意深远,洗尽六朝铅华,有人评为“首创清淡之派”。唐玄宗也曾对左右大臣说:“九龄文章,自有唐各公皆弗如也。此人真文场之帅也。”

    【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罢相,遭贬荆州长史,这首诗应该写于这一时期。

    清风朗月之夜,最易牵动乡思,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对远人的思念。一轮明月在海上冉冉升起,不久,它的清辉就洒遍了大地。诗人心里想:这时,远在天涯的亲人也许与我一样,正在仰头望月吧。但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诗人怀念着远方亲人,难以入睡,整夜都在思念。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这一地清辉;披衣出外,感到露水沾湿衣襟。户内户外,一进一出,展现出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无限思念!这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抓一把赠送给远方之人,诗人只好踱进室内,期望在卧室里寻一个美好的梦,梦中能与远方之人相见!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阅读全文]...

2022-04-01 12:15:28
  • 望月有感古诗原文(关于月亮表达思念的诗句)

  • 月亮,思念
  • 笔者相信,多数唐诗的爱好者都会知道,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

    笔者记得在少儿时,最喜欢读白居易的诗《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且还有《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的诗,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形式多样,通俗易懂。今天我们一起来赏读并解析白居易的《望月有感》。

    配图来自百度 鸣谢原创作者

    据考证,此诗应作于贞元十五年春,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叛军。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也就是此诗在【题记】开篇里所说的“自河南经乱”。这首诗,大约也就是写的当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又在长安考中进士,随即便东归省亲时的那段心路历程。

      望月有感  作者:(唐)白居易

    【题记】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笔者译成白话文】因为当时的战乱,导致关内地区爆发饥荒,祖先产业荡然一空,我们兄弟也天各一方。在战乱过后田园已经荒芜无人耕种,在逃亡的沿途中有许多家庭骨肉流落离散。顾影自怜,流民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那无根的秋蓬,所以逃难之人看到月亮便伤心流泪。由于一夜思乡的心情与分散在五地的家人相同,我便写成这首诗记录此时的感想,再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以及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同看。应当不难读懂,这应该是一首感情悲伤的抒情诗。它着意于描写历经战乱之后,诗人怀念分散于五地的兄弟姊妹思念之苦。读之,令人感同身受。【笔者解析】诗的前两联,便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背景开篇续以亲身经历,并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芜、手足离散的这一苦难现实生活。尤其是诗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这两句,最能彰显其战乱中的离人之苦,所以才会被后世人口口相传至今不衰。诗人以“雁”与“蓬”比喻兄弟姊妹离散天各一方,一个个都似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顾影自怜;他们极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飘飞远去,踪迹无定。待到战乱纷争终于结了,然而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骨肉亲人仍然流离失所。作者用亲身经历描写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历来,战争带给人民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而其所有的不幸又都得由人民来承担。国家是兴还是亡,最苦的也都是百姓。全诗的结尾,诗人别出心裁地用“明月”这一自古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境,画龙点睛般地摆明了此诗的题意,从而使全诗收到了“豹尾”这一完美结束。

    配图来自百度 鸣谢原创作者

    据考证,此诗应作于贞元十五年春,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叛军。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也就是此诗在【题记】开篇里所说的“自河南经乱”。这首诗,大约也就是写的当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又在长安考中进士,随即便东归省亲时的那段心路历程。

      望月有感  作者:(唐)白居易

    【题记】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笔者译成白话文】因为当时的战乱,导致关内地区爆发饥荒,祖先产业荡然一空,我们兄弟也天各一方。在战乱过后田园已经荒芜无人耕种,在逃亡的沿途中有许多家庭骨肉流落离散。顾影自怜,流民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那无根的秋蓬,所以逃难之人看到月亮便伤心流泪。由于一夜思乡的心情与分散在五地的家人相同,我便写成这首诗记录此时的感想,再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以及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同看。应当不难读懂,这应该是一首感情悲伤的抒情诗。它着意于描写历经战乱之后,诗人怀念分散于五地的兄弟姊妹思念之苦。读之,令人感同身受。【笔者解析】诗的前两联,便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背景开篇续以亲身经历,并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芜、手足离散的这一苦难现实生活。尤其是诗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这两句,最能彰显其战乱中的离人之苦,所以才会被后世人口口相传至今不衰。诗人以“雁”与“蓬”比喻兄弟姊妹离散天各一方,一个个都似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顾影自怜;他们极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飘飞远去,踪迹无定。待到战乱纷争终于结了,然而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骨肉亲人仍然流离失所。作者用亲身经历描写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历来,战争带给人民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而其所有的不幸又都得由人民来承担。国家是兴还是亡,最苦的也都是百姓。全诗的结尾,诗人别出心裁地用“明月”这一自古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境,画龙点睛般地摆明了此诗的题意,从而使全诗收到了“豹尾”这一完美结束。

    [阅读全文]...

2022-02-13 10:24:30
  • 望月思乡古诗

  • 思乡
  • 望月思乡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月思乡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月

      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

      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阅读全文]...

2022-06-28 17:34:23
  • 中秋望月的诗句

  • 中秋
  • 中秋望月的诗句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半人间,家家团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唯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秋桂飘香时,秋色此正浓。秋波碧波荡,秋月映苍穹。

      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同一个世界,观同一片晴空,赏同一轮满月,拥同一个中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阅读全文]...

2022-04-13 23:20:08
  • 十五月望月寄杜郎中(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及翻译 )

  • 五月
  • 秋天,风景如诗如画,而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满天皎洁的月光。澄澈的秋天,万物沐浴在月光里,分外清明,也分外宁静。虽然四季皆有月亮,但秋月美得那样特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这首浅显的小诗,却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傍晚时分,残阳未尽,倒映在水中,被余晖笼罩的江面,是明媚的鲜红色,十分醒目,而未被照耀的地方,则是绿波涌动。九月初三的夜晚,清新又可爱,路旁草茎上的露水像珍珠一样,天边的月亮如细细的弓。夕阳与上弦月同时在天空出现,这画面太美了。

    秋夜美丽动人,因为月光的笼罩,更觉如梦似幻,让人沉醉不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山色,映着明朗的秋天月色,相互融合,宛若仙境,湖面没有一丝风,*滑明亮得就像未打磨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山山青水秀,满是葱茏绿意,湖面泛着银色月光。就好像一只青螺放在了白色银盘里,煞是好看。

    洞庭的月色是出了名的,秋水与月光俱明净无尘,真是世间极致的美景!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李白《陪族叔晔及贾至游洞庭.其二》

    南湖秋天的湖水澄净,无一丝烟波水汽,怎样才能乘着水流直上九天呢?这是不能实现的。但诗人并不遗憾,还可以向洞庭借来几分月色,将船驶到白云边,无比自在地赏月饮酒,真是神仙生涯了!

    秋夜,洒下如水的月光,温柔,宁静,也让人觉得,不管生活多忙碌,世间总有动人的诗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空旷的青山,经历过一场新雨,秋凉阵阵,空气分外清新。明亮的月光从松树的缝隙里洒落,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动。竹林里发出声响,是洗衣的姑娘回来了,莲叶摇摆,是渔船靠岸了。春天的芳菲任它消歇,这秋天的山里,值得逗留。这既美好,又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秋夜,会让人更加热爱生活。

    秋月,分外皎洁,静静的,清清的,好像生怕打扰到这世界。而人们,其实并没有歇息。如此美丽月色,总让人流连。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一》

    碧绿的湖水好像将月亮也洗得更洁净了,月光明朗,白鹭惊起飞旋。少年郎听着采菱女的歌唱,不禁被吸引了去,也便和她一道唱着歌,沐浴着皎洁月光,划船而归。不用说,今晚的月光一定是最美的,月光下的人儿也是最美的。

    在秋天的月光下,感受着凉凉的秋意,季节更替后,连月光也似乎更凉了。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天的夜空悬挂着一轮明月,照着人间,露水染湿了一切。鹊鸟被惊动,刚刚栖息,却还有声响,萤火虫飞进了卷起的帘内。庭院里槐树投下稀疏的影子,邻居家舂打声正急。诗人望着夜空,久久地伫立,不能约定相聚的日子,只好望着月亮,聊以*。

    旅途中的月亮,更是增添了几许诗意的忧愁。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将船小停在烟水茫茫的小洲旁,已是傍晚,羁旅之客的愁情又增加了几分。原野空旷,天空低垂,压着树木,连树也显得更低了。清澈的江水上,倒映着明亮的月光,好像要和人亲*。诗人看着夜景,不觉更加孤独。只有那月亮,能带给人一点温暖。

    若说月亮,就不能不提到中秋节,它既是人间的节日,也是月亮的节日。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老天用今晚的月光,将天宇人世都清洗了一遍。暑热尽褪,天空明净,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星辰的璀璨也比不过月光,就连金风玉露也散发着动人的光芒。人间之事常常变迁,而月亮却是永恒的!

    秋天本让人易感,而月光,更让人们变得敏感起来,最容易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庭院里月光染白了地面,树上栖着乌鸦,清冷的露水染湿了桂花,幽香暗浮。今晚月光分外明朗,人们都举头仰望,不知道那秋天的情思落在了谁家?只有月亮知道吧?

    [阅读全文]...

2022-04-12 13:52:09
  • 关于思乡的古诗有哪些(望月思乡的古诗20首)

  • 思乡
  • 想家是一种什么感受?

    李益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想家是永恒的主题,当我们从家乡走向远方时,思乡的种子就在这一刻种下。

    下面20句经典的思乡诗词,一定有你想家的心情。

    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我们固执的认为,家乡的月亮才是最圆的。

    2.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梅花又开了吧?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流浪者,又一次想起了故乡?此时若有人自故乡来,万千心情,或许也将化作淡然一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未?

    3.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共看一轮明月,都会落泪的,怀念家乡的心情,这五个地方是相同的。

    抬头望见了这极美的月亮,寒气四溢,流云飘散。秋夜微凉,想回家了。

    4.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马戴《灞上秋居》

    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

    故人应无恙;不知故园风物!可还是旧时模样!

    5.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李觏《乡思》

    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小时候想逃离的地方,是长大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6.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即使是战场上铁骨铮铮的汉子,对家乡也是无比柔情的。

    7.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一年又一年,万家灯火时,人又老了一岁,思乡的情绪总是更加强烈。

    8.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

    自从离家后,都不想站得太高,怕看见家乡的方向而忍不住落泪。

    9.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阅读全文]...

2022-04-28 19:47:31
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 句子
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 语录
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 说说
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 名言
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 诗词
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 祝福
诗句里面有望月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