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关于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61) 说说(155) 名言(23)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关于描写扬州的古诗词

  • 写作
  • 关于描写扬州的古诗词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描写扬州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

      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

      白居易

      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

      陈羽

      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

      广陵诗

      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

      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

      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

      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夜看扬州市

      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扬州春词三首

      姚合

      (一)

    [阅读全文]...

2022-05-12 10:08:23
  •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古诗词

  • 写作
  •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作者简介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揄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4-11 00:20:36
  • 关于扬州的诗句古诗词唯美(赞美扬州的美句子)

  • 唯美,赞美
  • 从扬州回来几日了,想要写得太多。满大街放着“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歌,回来以后这首歌 一直在耳边回响,在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有些绕梁三日的感觉。

    瘦西湖

    扬州别名叫邗、广陵、维扬、江都,这都是我以前学历史学过的,原先总以为历史学的还可以,能应付一阵子,这次到扬州栽了几次跟头,脸都丢进了,闹的笑话至今在夫君面前颜面扫尽,但是我也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

    瘦西湖

    中午从镇江坐汽车,过了长江大桥,当时夫君问我这个大桥叫什么名字,我说叫扬子大桥,当时我还抢白了夫君一阵子,说大桥都建这么多少年了,怎么才知道呢,真是少见多怪,我说的这些话到了傍晚时分,在一个饭店厅堂里,被老板娘的话证实得一塌糊涂,原来这座大桥叫润扬大桥,刚建两年左右,“润”是取镇江的古称,在记忆里我只记得镇江叫京口,因为王安石有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诗句,还有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句,和老板娘锵锵了一阵,老板娘慢慢地给我讲述,“润州是镇江的故称,扬州是*的老家,所以前几年修了这么一座长江大桥,大桥的名字各取两城市的名字”,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扬州古迹遍地,稍不留心就会错过。它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喜爱的地方,也是他们风流潇洒的场所。像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姓名”的各种风月场所。还有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

    扬州的夜晚也十分美丽,月光柔柔地洒在静谧的瘦西湖上,月色朦胧催人醉。在初春,水面之上夹杂着嫩柳的倒影,桃花、杏花、樱花、玉兰花竞相开放,让人赏心悦目,又令人低吟高歌。唐代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句成了千古绝唱。

    瘦西湖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黄慎的《维扬竹枝词》“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郑板桥的诗句“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扬州让历代诗人如痴如醉,所以诗人们喜欢把自己强烈的情感融入到诗词之中,有些是惆怅,有些是欢喜,有些是悲伤。虽然事已境迁,但如今的扬州今非昔比,它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如今看到它却依然会让我想起那些流传千古的古诗词。

    [阅读全文]...

2022-06-19 18:59:51
  • 描写扬州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扬州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扬州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扬州慢》

      作者: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忆扬州》

      作者: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5.《解闷十二首》

      作者: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6.《维扬竹枝词》

      作者:黄慎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

      7.《扬州》

      作者:郑板桥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8.《登岸见新秧弥望》

      作者:黄文阳

      水田漠漠碧如油,遍插新秧卜有秋。

      一望青青青不断,绿杨回首忆扬州。

      9.【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0.【题扬州禅智寺】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1.【赠别二首(其一)】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长柳青石水连延,亭台莲绽月月芳,

      船送一曲扬州事,醉忘吾乡是浦江。

      12.《颂瘦西》

      瘦西湖上几明月?谁更桥穹深处寻;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阅读全文]...

2022-03-07 19:32:10
  • 形容扬州瘦西湖的诗词

  • 阅读,文学
  • 形容扬州瘦西湖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容扬州瘦西湖的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____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____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____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____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____苏轼《卜算子·感旧》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____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____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____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____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____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____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____赵孟頫《岳鄂王墓》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____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____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____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____吴文英《风入松·桂》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____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____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阅读全文]...

2022-05-12 16:43:09
  • 题扬州禅智寺古诗翻译(题扬州禅智寺古诗赏析)

  • 历来写景的各种方式方法,如正侧写法,点面写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这些都是文学基本常识,我们这里就不作普及了。

    我们找一首写景色的诗,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完成写景这个工作的,同时也对比着找一下为什么我们今天很难写出唐诗味道的原因。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唐诗,仄起不入韵,押*水韵“十一尤”部,第三句和第七句都使用了“鲤鱼翻波”的变格。这些我们前面都讲过,我们这里主要聊景色描写,就不做*仄详析,有需求的可以去看本人其他关于*仄的文章。

    至于修辞手法从古到今都差不多,这里默认大家都知道对比、重复、比喻、夸张之类的写作技巧,我们只看唐诗如何展开写景。

    标题《提扬州禅智寺》点名了地理位置,这就在扬州城外禅智寺写的诗。

    首联“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两句从环境写起,顺便交代时令。“雨过一蝉噪,”是什么意思?刚刚雨停,就有一只蝉聒噪起来了。注意为什么是“一”蝉?蝉鸣的时候不都是很多一起吗?这说明天已经凉了,进入了秋天。而一个“噪”字则反衬出寺庙里原本的幽深、清净。这正是“鸟鸣山更幽”的味道。“飘萧松桂秋。”飘萧是松、桂树叶旋转萧条下落,“秋”字则点明季节。

    这一联通过杜牧对几个意象的选择,我们立刻接触到了他当时的心情——正如秋天般萧瑟冷清,略带一丝丝的烦恼。

    我们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来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诗,所有的诗词创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和意气。“诗言志”,即便是写景诗,背后一定有感情支撑,哪怕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特别美的景色,想记录下来,那也是因为景色引发了我们创作的冲动,要表现我们当时的快乐——那么我们在意象选择上,自然就会选择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东西。

    而杜牧这首诗一开篇就定下了清冷、幽寂的主色调。就好像咱们的照片,通过意象选择已经装上了一个偏蓝色的滤镜。

    颔联“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依然是写景,但是就开始细化了。因为前面已经交代过大的情境和色彩定调,那么颔联的笔墨就可以用在细致描写。我们看到诗人在对仗的要求下选取的意象“青苔”、“白鸟”依旧是滤镜之下的颜色,寡淡如水墨青烟。“青苔满阶砌”,阶梯上布满青苔,这说明什么呢?这地方少有人来。“白鸟故迟留”,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和出句是动静相对的。青苔砌,少足迹,白鸟留,无人惊。

    首联、颔联就完成了一个景色从远到*,从粗到细的视觉变换,有声音、有温度、有颜色,算是非常丰富的场景描写,而且选取意象是统一的,为整体的色调添砖加瓦。

    颈联“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依然是写景,但是和前面的画面描写有差异了。“暮霭生深树”,因为山高树深,阳光不充沛,所以到了傍晚,就雾气腾腾,暮霭升起来了。“斜阳下小楼”,但是斜阳偶尔也会照进寺中的小楼,上下移动。这里“生”、“下”两个字用得极好,动态的变化让整个寺院在夕阳下灵动起来,我们不再是观察照片,而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时光的流逝下的美景。

    同时出句和对句的的景色也是对比的,就好像蝉鸣更静,暮霭的流动幽冷和偶尔出现的温暖阳光也是通过对比来加深整个禅智寺的冷寂。写寂静,需要蝉鸣来打破,而写幽暗,杜牧则给了一束阳光来衬托。这种巧妙的写法不但没有破坏大环境的幽暗,反而更加深了主旨。

    我们写景要学的太多了,从这一联中可以看到诗人动态写景、对比写景的高妙,不但将景色真实地再现,还提炼出了意象之间的映衬联系,实在是神来之笔。

    即使写到这里,景色美则美矣,却仍然不能称为一首好诗。

    因为杜牧的主题没有表达。为什么这么一幅好山水亭台在他的眼中幽冷空寂?这才是诗人写诗的目的。但是诗之所以为诗,并不是纯粹的大白话。

    写诗,就是不好好说话。但是不等于不说,一般情况下律诗会在颈联转换,大致表明主题。但杜牧选择了在尾联带过一笔,但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并不明言。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谁又知道如此的寂寞的竹西路,再过去没多远就是扬州呢?还隐隐传来弦歌之声。

    那些俗世的快乐,为何会干扰到身在禅智寺的杜牧呢?因为他心不静。而以杜牧的成长和当时状况来看,他根本不是一个静下心来的人。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就是他最好的写照。

    那么他为什么会在禅智寺呢?

    当时他在东都洛阳任监察御史,并侥幸逃过了“甘露寺之变”。而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杜顗患眼疾,都快瞎了,临时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枚连忙请了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不过唐朝公务员请假有个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

    结果耽搁了些日子,杜牧连官都丢了。弟弟眼睛不好,自己官也没了,心情如何好得起来,想起在扬州的那些欢歌艳宴,心中自然万般不甘,又无可奈何,只好将满腔思绪放到禅智寺的幽静景色之中。

    所谓“寓情于景”是也。现在我们能读懂杜牧这首诗了吗?

    这也是所有风景诗最重要的一点。就好像风景照片、风景视频,如果里面没有人的存在,就缺乏灵魂。人只有将自己的感情附着在诗内的景色之上,才会让景色活起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才是一首真正的好风景诗。

    什么是“有感而发”?就是要找到主题,抒发感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论什么诗,这都是最重要的一点,然后再讨论其他写景技巧。

    [阅读全文]...

2022-04-23 22:30:17
  • 含有资字的古诗词 带资字的诗词名句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资治通鉴·汉纪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八》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八》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晋纪十八》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资治通鉴·魏纪五》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后周纪五》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七》

    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二》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二》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资治通鉴·周纪·周纪四》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章》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资治通鉴·周纪一》

    不怕念起,惟恐觉迟。——《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九》

    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

    不可同日而语也。——《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七十三》

    举大事必有所资——《南史·列传·卷五十三》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围炉夜话·第十则》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如掌。——《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二》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七》

    疾风知劲草——《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

    贵易交,富易妻——《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十七》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十六》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续资治通鉴·元纪·元纪三十》

    贫不学俭,卑不学恭。——《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疑则勿任,任则勿疑。——《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四十》

    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勃,可备药石之资。——《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有志者事竟成——《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三》

    不虚美,不隐恶——《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三》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一》

    两姑之间难为妇——《资治通鉴·陈纪·陈纪四》

    猛兽不如群狐——《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四十》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八》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得矣。——《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八》

    前车覆,后车诫。——《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六》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三》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

    [阅读全文]...

2021-12-24 21:26:31
  • 含有扬字的古诗词 带扬字的诗词名句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佚名《野有蔓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纵游淮南》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02章 修身》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子·扬权》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曾棨《维扬怀古》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荀子·不苟》

    山色有无中。——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佚名《野有蔓草》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文天祥《扬子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大风歌》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徐凝《忆扬州》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阅读全文]...

2021-11-26 11:31:52
  • 含有料字的古诗词 带料字的诗词名句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杜甫《泊岳阳城下 / 泊岳阳楼下》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在知兵,举动必先料敌。——《百战奇略·第十卷·变战》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福满须防有祸,凶多料必无争。——《增广贤文·下集》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兵家胜败全难料,卷土重来未可知。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乐·怀人》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凡与敌战,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百战奇略·第五卷·轻战》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白居易《江楼月》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唐寅《把酒对月歌》

    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料也觉、人间无味。——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苏轼《浪淘沙·探春》

    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王沂孙《眉妩·新月》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纳兰性德《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王安石《桃源行》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杜甫《杜鹃行》

    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辛弃疾《念奴娇·洞庭春晚》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王寂《望月婆罗门引·元夕》

    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苏轼《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料彼此、魂消肠断。——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阅读全文]...

2022-06-17 15:14:27
  • 忆扬州的诗意

  • 诗意
  •   《忆扬州》

      作者:徐凝

      原文: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注释:

      1、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2、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的男子所恋的女子常被称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

      3、脸薄:容易害羞,这里形容女子娇美。

      4、胜:能承受。

      5、桃叶: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笃爱之,故作《桃叶歌》(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载)。后常用作咏歌妓的典故。这里代指所少女的代称或指思念的佳人。

      6、觉:察觉。

      7、天下三分:《论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8、无赖: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有“韦曲花无赖,家家恼*”句,本意是可爱,反说它无赖,无赖正是爱惜的反话。陆游诗:“江水不胜绿,梅花无赖香。”也有可爱、可喜意。

      诗意:

      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

      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

      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

      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

      无赖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赏析:

      《忆扬州》是一首怀人的作品,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说怀地。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的情重,衬出诗人自己情怀的不堪,这是深一层的写法。

      前两句“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极写当日的别离景象。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用一个“难”字和一个“易”字表达出来,不但不显得累赘,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别离后无穷的思念。

      后两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这思念殷切的时候,诗人唯觉一片惆怅,没有可以诉说的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但它曾照过离人的泪眼,好比对人有情,而离别后偏偏照着愁人,又好像无动于衷,这便显得“可憎”。诗人在深夜抬头望月的时候,原本欲解脱这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所以说“明月无赖”。“无赖”二字,原本有褒和贬的两重意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抱怨的意思。但后世因为惊赏这种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离开了诗人原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古人律体绝句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种叫做“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说愁眉,说泪眼,虽然作者余情未尽,而其他的事情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的情态,体现了构思的险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实际上则是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不是仅在月色。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无赖”的奇幻设想,也有它的渊源与影响。(m.ju.51tietu.net)《论语》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不过这是赞颂周文王的句子,没有半点诗意。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徐凝这首诗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诗意的,而且是新奇的。这些数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论,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致使后世之人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此后宋人苏轼的《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也不逊色。至于“月色无赖”,后世如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中的“春色恼人”,即运用了同一手笔。

      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使人向往扬州的美好。这也许是诗人有意的安排,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的效果,令人为之惊叹。

    [阅读全文]...

2022-07-08 12:00:20
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 句子
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 语录
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 说说
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 名言
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 诗词
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 祝福
关于扬州的古诗词的资料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