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关于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1) 语录(9) 说说(54) 名言(1k+) 诗词(1k+) 祝福(26) 心语(183)

  • 关于梅兰竹菊的古诗及寓意介绍

  • 中考
  • 关于梅兰竹菊的古诗及寓意介绍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花中四君子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梅兰竹菊的古诗及寓意介绍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一、梅

      *原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二、兰

      唐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三、竹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四、菊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拓展阅读:梅兰竹菊随笔散文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深得文人喜爱。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梅、兰、竹、菊成为*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一、梅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梅花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共有的一种品质,因而诗人倍加珍爱。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二、兰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宋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中(今苏州),为表示自己不忘故国,坐卧都朝南方。常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兰花的根茎园艺,不着泥土,隐喻大好河山为异族践踏,表现自己不愿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

      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倪瓒曾为其题诗: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所以,诗人爱兰咏兰画兰,是透过兰花来展现自己的`人格襟抱,在兰花孤芳自赏的贞洁幽美之中,认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清翠欲滴,婆娑可爱,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三、竹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四、菊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财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阅读全文]...

2022-01-10 10:41:03
  • 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及寓意

  • 高考
  • 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及寓意

      导语: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花中四君子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一、梅

      *原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寓意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二、兰

      唐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寓意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三、竹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寓意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四、菊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寓意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阅读全文]...

2022-02-28 16:54:03
  • 关于修竹的诗句

  •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杨万里《好事*·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宋之问《绿竹引》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嫩节留馀箨,新业出旧阑。 ——王维《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

    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 ——白居易《题西亭》

    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仇远《题赵松云竹石幽兰》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籍养花天。——钱谦益《西湖杂感》

    隔岸好山罗数峰,绕檐修竹添深丛。——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苏轼《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安。——唐寅《落花诗》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杨万里《好事*·月未到诚斋》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纳兰容若《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修竹齐高树,书斋竹树中。——李频《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午庵聊拂偃月床,卧听春飚过修竹。——毛滂《孙使君见招以不苕荤得醉因过南禅老饭小休庵》

    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高适《宋中十首》

    鸟倦知还羽翮垂,修竹茂林欣有长。——毛滂《出都寄二苏》

    归欤旧隐连修竹,幽鸟窥檐*有尘。——赵蕃《暑甚有怀山居》

    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天修竹倚庭除。——苏辙《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古松香满径,修竹叶参天。——王夫之《山居杂体药名》

    君不见玉川先生洛阳宅,修竹萧萧独为客。——晃冲之《同鲁山韩丞观女灵庙前险石》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开窗对修竹,笔墨得具陈。——赵蕃《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麏窜修竹。——苏轼《二十七日自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屠隆《长安明月篇》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头。——陈与义《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池光修竹里》

    入门何所见,修竹出墙邻。——陆文圭《三月旦日出游》

    思之不可见,破宅余修竹。——苏轼《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苏轼《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岁晚河水留画船,一轩修竹喜萧然。——苏辙《答颜复国博》

    岁晚河冰留画船,一轩修竹喜萧然。——苏辙《答颜复国博》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杜甫《滕王亭子》

    摇落江山客途里,石门修竹梦林丘。——郑善夫《忧》

    恰有古苔三亩绿,都来修竹万竿青。——吴宽《怀修竹书隐》

    茂林修竹翠光中,那得披蘘一老翁。——杨万里《留题筠庵以茅盖,层出如蘘衣然》

    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苏轼《书林逋诗后》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东方朔《七谏》

    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号此君。——徐夤《松》

    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孟郊《蓝溪元居士草堂》

    老树围修竹,清流浸白沙。——徐瑞《李田道中》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刘炳《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雨止修竹间,流萤夜深至。——范梈《苍山感秋》

    [阅读全文]...

2022-01-01 01:02:40
  • 生活寓意美好的古诗词

  • 美好,生活,古诗文
  • 生活寓意美好的古诗词

      换了个环境,就换了种心情。觉得天那么蓝,树那么绿,生活是那么的安宁和美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活寓意美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遍地铁牛跑,人人都欢笑, 甜从苦中来,岁岁红花开。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坟头岭修个发电站,家家都把电灯安。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红旗渠水进田间,禾苗长的绿艳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太阳一落电门开,广播筒子唱起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希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腰系绳索把钎打,炮震山河水自来。

      樱桃好吃把树栽,想享幸福把渠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1、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1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1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1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2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2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27、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3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阅读全文]...

2022-03-25 08:37:02
  • 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

  • 文学
  • 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例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风波·杜鹃花》

      “杜鹃”“鹧鸪”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扩展资料:

      生活*性

      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像其他鸡类那样善于结群。飞行的速度很快,常作直线飞行。它们的警惕性极高,总是隐藏在草丛或灌木丛里,极难发现。受惊后大多飞往高处,这一点与其他鸡类不同。

      鹧鸪为杂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灌木的嫩芽、叶、浆果和种子,还有农田中散落的谷粒、稻粒、花生、黄粟等粮食颗粒和甘薯、半夏、槐树果、油菜花等。

      雄鸟还有着美妙的歌喉。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在晨曦照耀下,雄鸟们飞落在高高的岩石上或树枝上,放声歌唱,往往是一鸟高唱,群鸟响应,此起彼落,遍及山野,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都具有十分善斗的性格,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巢区而表现得很强悍的种类,所以鹧鸪的产地有“一个山头一只鹧鸪,越界比斗”的说法。这种对巢区的保护,使营巢的鸟类有较均匀的分布,保证了繁殖期中的成鸟和雏鸟都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唐代诗人郑谷因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鹧鸪》诗,被人们称为“郑鹧鸪”。

      李白写过“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商隐写过“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苏轼写过“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秦观写过“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古代交通不发达,那些出行的游子,客居他乡,不知自己的归期,不知自己的未来,他们思乡恋亲,于是,他们把浓浓的长长的情思寄托给了林中飞翔的这只小鸟——鹧鸪。在夕阳古道中,在衰柳长堤下,断肠人听到了断肠声:行不得也哥哥。它们在哀求,不能去啊,哥哥,前方有荆棘,有险滩,有狂风,有暴雨,有无边无际的相思……。在古人眼中,鹧鸪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已经是古人灵魂的一种写照,是古人情思的一种寄托。

      *文化中与鹧鸪相关的古诗词著名的当属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喻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鹧鸪 ,在古典诗词里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含义或象征 - …… 鹧鸪在诗词中代表离愁、悲情、爱情、相思.鹧鸪属禽,与杜鹃、鸳鸯、燕子、鸿雁等齐名,皆为诗词之所宠爱.多产于南方,其形如母鸡,鸣曰:“哥哥,哥哥”,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一为离别.唐朝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

      鹧鸪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古诗里常提到,有何象征意义? - …… 鹧鸪主要分布在*的南方,并且数量较多(古代应该更多),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

      在古代鹧鸪鸟象征什么 - …… 古代鹧鸪鸟象征思乡之情.鹧鸪是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据说鹧鸪的叫声嘶哑,但也有认为其叫声婉转悠扬,不管怎样,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哥哥,哥哥,你别走)”,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故在...

      鹧鸪一般在诗词里代表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 离愁,伤感,呼唤哥哥,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多雌雄对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 鹧鸪属禽,与杜鹃,鸳鸯,燕子,鸿雁等齐名,皆为诗词之所宠爱.多产于南方,其形如母鸡,鸣曰:“哥哥,哥哥”,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迁客骚人寓鹧鸪以深情,表已之意也

      古诗“鹧鸪”的赏析

      鹧鸪 朝代:唐代 作者:郑谷 原文: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赏析: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

      鹧鸪在诗词里有什么别称么? -

      花豸,怀南,首南鸟,越雉,蛮禽,遂隐.不一定是诗词里的.,但以上都是鹧鸪的别称. 杜鹃和鹧鸪不是同一种鸟,当然不是啦……

      鹧鸪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有什么深厚含义? -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唐代诗人郑谷因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鹧鸪》诗,被人们称为“郑鹧鸪”.李白写过“宫女如花满春殿...

      “鹧鸪”是什么东东?是鸳鸯吗?为什么古代的诗词经常出现?什么“鹧鸪飞”、“鹧鸪天”

      鹧鸪是一种鸟,但在代的诗词经常出现是有这特殊意义的!鹧鸪是诗歌中常见意象.鹧鸪鸟.凄凉哀怨.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非常特别,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鹧鸪天”是词牌.“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这回明白了吗?希望可以帮得到你!Catch you leter!

      什么叫鹧鸪诗?

      《鹧鸪》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深得读者好评,作者也因此诗而时誉远播,人称“郑鹧鸪”.郑谷(约851—约910),唐末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诗歌中鹧鹄的意象是啥?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阅读全文]...

2022-04-02 01:36:03
  • 立夏寓意古诗(精选30首)

  • 立夏
  • 立夏寓意古诗(精选30首)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寓意古诗(精选30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2、《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3、《纳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4、《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

      时有微凉只是风。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6、《夏意》

      宋代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7、《幽居初夏》

      南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8、《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阅读全文]...

2022-07-07 02:08:44
  • 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

  • 文学
  • 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

      在古诗中,月亮通常是一种怎样的意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以“残月”写忧愁

      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

      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仲殊《南柯子·忆旧》

      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以“明月”写忧愁

      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三、以“淡月”写忧愁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

      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

      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

      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卢祖皋《安清都·初春》

      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四、借“新月”写忧愁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作者借助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新愁,写得淋漓尽致。

      五、借“缺月”写忧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之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带月的古诗句

      1、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7、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0、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1、五月渔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1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14、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15、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16、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阅读全文]...

2021-11-30 18:50:32
  •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 文学
  •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

      (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

      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燕子(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2)燕子眷恋旧巢的*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取的意象有: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有关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古诗十九首:明月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自然类:白云、明月、水、冰雪

      1、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场所类:南浦、灞陵、长亭、西楼(借代)

      1、西楼: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辛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阅读全文]...

2022-01-05 03:15:17
  • 古诗中的客舍意思100句

  • 经典
  •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翻译赏析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前言】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时的写怀之作。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大历四年(769)成都客舍,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

      【注释】

      ①客舍:旅馆。两省,唐时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指中书、门下两省。旧游,旧友。幕,指剑南节度使幕府,治所在今成都。

      ②“三度”两句,说自己五次出任郎官便已年老,自从出任刺史以来,也已五年了。岑参自广德元年(七六三)至永泰元年(七六五),曾先后五次出任郎官。这里说“三度”是言其为多数,且不与下文“五”字重复。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

      ③“莫言”两句:意思是不要说皇帝长久不重用自己,百姓尚未安宁又怎么办呢?说自己关心的不是作官,而是济世。那,奈何的'合音,对……怎么办。未休,未得安宁。莫言:不必说。其那:怎奈。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④“人间”两句:说岁月如流,秋日又至。

      ⑤“不知”两句:说满腹心事不知向谁倾诉,只有江上蝉叫伴着自己。空,徒然。

      【翻译】

      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赏析】

      大历四年,诗人旅居成都一年余,终未及北归,病殁于成都客舍。此诗如诗人的一生经历的感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诗人回忆自己五度为郎、二次出塞、三年嘉州的出仕经历,虽没有力拔千钧、扭转乾坤之才,却也已尽绵薄之力,尽职尽责,忠义持身。微官卑职,忝居朝列,自己虽有长风破浪、济世扶危之心,不能施展,又怎可怨声载道,叹世艰难?客舍独坐,凄然北望,诗人百感交集,满腹心事,无人倾诉。全诗写得苍凉悲郁,格调高远,深衷浅貌,句*意远,脱弃繁缛而丰华古韵,天然呈现。诗人晚年诗苍凉*淡中更见老成和浑圆,意境浑涵,更耐人沉思吟咏,回味咀嚼。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诗人在同时期所作《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上引均见此诗)一诗中写道:“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生*未得意,览镜心自惜”,是“叹春”。本诗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阅读全文]...

2022-05-12 08:59:54
当前热门
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 句子
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 语录
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 说说
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 名言
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 诗词
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 祝福
修竹在古诗中的寓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