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古诗的诗宴

关于带有古诗的诗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古诗的诗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古诗的诗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古诗的诗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2) 语录(2k+) 说说(10) 名言(470) 诗词(588) 祝福(1) 心语(52)

  • 诗名含有宴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宴字的诗词

  • 郡南亭子宴(一作春宴)

    张谓〔唐代〕

    亭子春城外,朱门向绿林。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白云常在眼,聊足慰人心。

    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

    朱庆馀〔唐代〕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宴瑶池 宴瑶池本名八声甘州,乐府八声甘州

    白朴〔元代〕

    东坡戚氏一篇,稍加隐括,使就新翻,仍改其名。玉龟山、阿母统群仙。幽闲志萧然。有金城千里,琼楼十二,紫翠霏烟。穆满当时西狩,八骏戏芝田。驻跸瑶池上,命赐华筵。天乐云*鼎沸,看飞琼舞态,醉饮留连。渐月斜河汉,霞绮布晴天。望神州、东回玉辇,杏花风、数里乡鸣鞭。长安*、依稀柳色,翠点奏川。

    山亭宴(湖亭宴别)

    张先〔宋代〕

    碧波落日寒烟聚,望遥山、迷离红树。小艇载人来,约尊酒、商量歧路。衰柳断桥西,共携手、攀条无语。水际见鹥凫,一对对、眠沙溆。西陵松柏青如故。翦烟花、幽兰啼露。油壁间花骢,那禁得、风吹细雨。饶他此后更思量,总莫似、当筵情绪。镜面绿波*,照几度、人来去。

    江亭饯别(一作宴饯,一作江亭宴)

    薛涛〔唐代〕

    绿沼红泥物象幽,范汪兼倅李并州。

    离亭急管四更后,不见公车心独愁。

    南亭与首公宴集(一作与群公宴南亭)

    许浑〔唐代〕

    秋来水上亭,几处似岩扃。戏鸟翻江叶,游龟带绿萍。

    管弦心戚戚,罗绮鬓星星。行乐非吾事,西斋尚有萤。

    玄武门侍宴(一作侍宴北门)

    杜正伦〔唐代〕

    大君端扆暇,睿赏狎林泉。开轩临禁籞,藉野列芳筵。

    参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悬。玉池流若醴,云阁聚非烟。

    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谬陪瑶水宴,仍厕柏梁篇。阚名徒上月,邹辩讵谈天。

    既喜光华旦,还伤迟暮年。犹冀升中日,簪裾奉肃然。

    三日梨园侍宴(一作梨园亭侍宴)

    沈佺期〔唐代〕

    九重驰道出,三巳禊堂开。画鹢中流动,青龙上苑来。

    野花飘御座,河柳拂天杯。日晚迎祥处,笙镛下帝台。

    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一作楚州宴花楼)

    赵嘏〔唐代〕

    门下烟横载酒船,谢家携客醉华筵。寻花偶坐将军树,

    饮水方重刺史天。几曲艳歌春色里,断行高鸟暮云边。

    分明听得舆人语,愿及行春更一年。

    婺州宴上留别(一作婺州宴留上萧员外)

    赵嘏〔唐代〕

    双溪楼影向云横,歌舞高台晚更清。

    独自下楼骑瘦马,摇鞭重入乱蝉声。

    [阅读全文]...

2022-03-12 01:17:38
  •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 今日
  •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赏析: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然而细读全诗,便发现质直中见婉曲,浅*中寓深远。他是怎么说的,说了些什么: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完,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同心愿,只是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那就让我说出来吧:“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安享富贵荣华呢?别再忧愁失意,辛辛苦苦,常守贫贱!”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中间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入神”,用“令(美)德”,用“高言”。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这里的问题是:主人公是真心宣扬那些时人共有的心愿呢,还是“似劝(鼓励)实讽”,“谬悠其词”呢?

      主人公是在听“弹筝”,而不是在听唱歌。钟子期以“知音”着称,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的暑假,也不过能听出那琴声“洋洋乎若江河”,并不曾译出一首《流水歌》。接着的问题是:这位主人公,究竟是真的从筝声中听出了那么多“高言”、“真意”呢,还是由于“齐心同所愿,含意俱示伸”,因而假托听筝,把那些谁也不便明说的心里话和盘托出呢?

      人生短促,这是事实。力求摆脱“穷贱”、“轗轲”和“苦辛”,这也不能不说是人所共有的心愿。既然如此,则不必“讽”,“讽”,也没有用。然而为了摆脱它们而求得它们的对立面,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抢夺要位,那将出现什么情景!既然如此,便需要“讽”,不管有用还是没有用。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阅读全文]...

2022-07-21 10:25:08
  • 《宴清都·秋感》古诗词鉴赏

  • 《宴清都·秋感》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宴清都·秋感》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吟鞭又指孤店。

      对玉露金风送晚。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区区去程何限。

      倩片纸、丁宁过雁。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译文

      ⑴宴清都:词牌名。又名“四代好”。《*集》、《梦窗词集》并入“中吕调”。一百零二字,前片十句五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

      ⑵港:一本作“巷”。

      ⑶记:一本作“刻”。

      ⑷赶:一本作“趁”。

      ⑸程:一本作“情”。

      赏析/鉴赏

      据词中意,此词应作于苏妾即将离他而去,而词人尚在淮地出差之时。

      “万里”三句。言词人身处广袤的江淮*原,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在愁闷中凝视西方,茫茫暮色中夕阳正一点点地收敛起余晖。“天低”三句。“断江”、“淮甸”,即指词人身处的江淮*原。因淮水出海口被黄河故道所夺,故淮河也称“断江”。“甸”,即淀。系淮河各处淤积成的湖泊,所以也叫“淮甸”。“天低”句,系孟浩然“野旷天低树”诗句的脱胎换骨。此言词人身在旷野,只见天边的树显得异常低矮,潮汐在淮河的原入海处分道,大路在一个接一个的湖泊之间迂回延伸。“吟鞭”两句。言词人的马鞭遥指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路边客店,说是将去那里借宿一宵,并且可在那里迎着**凉风喝上几杯“玉露酒”。“恨自古”两句,承上作结。言从古至今有多少个才子佳人,如果面对着旷野、夕照、孤店、独酌等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出许多寂寞凄凉的感触。这正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祖之处。“才子”,也是梦窗自况。

      “吴王”三句。“吴王故苑”,指苏州吴地,此系梦窗多年寄居的“第二故乡”。“蓬转”,以蓬草乘风飘转无定,喻词人常年在外奔波,居无定所的生活。此言词人离开苏州后,不知道留在那儿的朋友们有没有再聚会过。而自己却羁留外地,迁居无常,命运多舛。“挥毫”三句,忆旧也。词人紧接自己奔波在外的感叹,想起从前在苏州时与朋友*欢宴秉烛挥毫,彻夜传杯畅饮的快乐日子,如今就像做梦似的.消失殆尽,连所爱的女子也杳无音信。词人苏妾离他而去,在这首词中,略吐端倪。“区区”两句。言自己虽归程未定,路途遥远,但这种区区小事难以阻隔得断他的思念,所以他用片纸表达自己的心曲,并且反复叮嘱带信的人一定要把信送到目的地。“寄相思”两句。又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意。而从“芙蓉旧院”一句也可看出,词人思念的是在苏州西园故居“芙蓉旧院”中住着的苏妾。此言词人身居客中,追忆在苏州家中曾与苏妾挑灯夜话的情景。

    [阅读全文]...

2022-07-14 21:53:17
  • 王之涣《宴词》古诗原文意思及赏析

  • 王之涣《宴词》古诗原文意思及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之涣《宴词》古诗原文意思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

      1、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2、悠悠: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3、畎:quǎn 畎,水小流也。象形。古文从田,川声。篆文从田,犬声。——《说文》

      4、漳河:漳河是现在安阳和邯郸的分界线,卫河支流。位于*河北省、河南省之间。源出晋东南山地,有清漳河与浊漳河两源。清漳河大部流行于太行山区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区,泥沙较少,水较清。浊漳河流经山西黄土地区,水色浑浊。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长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积(至蔡小庄)1.82 万*方千米。1960~1969年在上游林县(今林州市)境内建有红旗渠水利工程。

      5、棹:zhào ◎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船:~夫(船家)。归~。

      6、不胜: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赏析】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畎音quǎn,田间小沟),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了。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阅读全文]...

2022-04-04 23:02:21
  • 《宴荣二山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宴荣二山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宴荣二山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山公来取醉,时唱接

      離歌。

      古诗《回乡偶书》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品赏析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阅读全文]...

2022-02-17 03:49:52
  • 念奴娇·中秋宴客_绝句的古诗怎么念

  • 中秋,中秋节,祝福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念奴娇·中秋宴客》,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叶梦得 念奴娇中秋宴客

    回首江海*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难寻。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

    扩展阅读

    毛幵 念奴娇中秋夕

    正是老子南楼,多情孤负了,十分佳节。起舞徘徊谁为我,倾倒杯中明月。欲揽姮娥,扁舟沧海,戏濯凌波袜。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

    李纲 念奴娇中秋独坐

    怅念老子*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

    露冷风清夜阑,梦高人过我,欢如畴昔。道骨仙风谁得似,谈笑云生几*。共踏银虬,迫随绛节,恍遇群仙集。云韶九奏,不类人间金石。

    曹冠 念奴娇咏中秋月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中秋唯美短句。

    [阅读全文]...

2022-01-23 19:07:39
  • 春的古诗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2-21 23:49:48
  • 夏的古诗

  •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4、《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6、《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7、《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8、《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9、《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0、《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阅读全文]...

2022-07-19 02:43:30
  • 雨的古诗

  •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4、《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睛。

      5、《山花子》

      满清·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6、《清*乐》

      满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7、《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阅读全文]...

2022-03-26 07:48:48
  • 于濆唐诗《古宴曲》赏析

  • 唐诗
  •   《古宴曲》是唐代诗人于濆创作的一首以写宴会为中心的古体诗,全诗通过贫富生活的强烈对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荒淫生活,达到了借古讽今的目的。

      古宴曲

      于濆

      雉扇合蓬莱, 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 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 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 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 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 不信生中国。

      【注释】

      ⑴雉扇:即“雉尾扇”,用野鸡毛做成的宫扇,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晋崔豹《古今注·舆服》:“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舆车有翣,即缉雉羽为扇翣,以障翳风尘也,汉朝乘舆服之。后以赐梁孝王。魏晋以来无常,惟诸王皆得用之。”合:闭合,收拢。蓬莱:唐宫名,原名大明宫。唐《宿昔》诗:“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移。”

      ⑵朝车: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郑玄注:“臣之朝车与齐车同饰。”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汉王粲《羽猎赋》:“济漳浦而横阵,倚紫陌而并征。”

      ⑶金张:汉时金日磾、张安世二人的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因用为显宦的代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

      ⑷燕娥:燕地的美女,指侍女。奉:通“捧”。卮(zhī)酒:犹言杯酒。《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⑸低鬟:犹低首,低头。用以形容美女娇羞之态。唐刘禹锡《伤秦姝行》:“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

      ⑹胼胝:手掌脚底因长期劳动摩擦而生的茧子。《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⑺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一作“罗绮”。

      ⑻负薪: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唐杜甫《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⑼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翻译】

      羽扇在蓬莱宫中收起,朝车从京城大道返回。深院聚集着嘶鸣骏马,说要宴饮在王宫豪宅。燕地美女捧酒杯侍奉,发髻低垂似娇羞无力。十户农民手脚磨出茧,只能挣来凤凰钗一只。高楼上凭栏一同下望,日照罗衣华艳的颜色。嬉笑着手指砍柴的人,不信他们也生在中国。

      赏析

      这是一首以写宴会为中心的诗,主旨在于讽刺过着奢华生活的达官贵人们对于民生疾苦的惊人的无知。题目中用了一个“古”字,诗作中用了汉朝著名的官僚世族金、张两个大姓,都是以汉寓唐、借古事以写时事的意思。

      开头四句写朝罢赴宴。首句中的“雉扇”,即“雉尾扇”,用野鸡毛制成的宫扇,是帝王仪仗的一种。头两句写退朝,从皇帝与臣子两面写出:蓬莱宫中的仪仗已经收起来了,大路上滚动着朝罢归来的车子。三、四句写朝罢无事,便聚集到一起宴饮取乐。在开头这四句中,不直接写人,但有车马,有重门,又上朝,又宴饮,可以想见其中活动的人物既富且贵的气派。

      中间四句写宴饮*上的盛况。“燕娥”,燕地的美女,宴*上有侍女把酒侍候。“低鬟”是低头之意。“低鬟若无力”是极写捧酒美女娇羞婀娜的仪态。由“低鬟”,又写到鬟髻上凤凰花饰的金钗。“胼胝”指手掌上磨成老茧。诗人仿佛指着金钗在说:别看它小,那是十户人家辛勤劳动的血汗结晶啊!这四句用笔十分干净:写宴*,只写了送酒的美女;写美女,除了表明她的身份,让她捧上酒器以外,只写了她低鬟时所见的那一支金钗。由金钗足以想见美女之高雅,由捧酒美女之高雅也就更可想见座客之高贵与宴*之丰盛了。这种“烘云托月”的侧面描写,是运用得很成功的。

      末四句写宴罢后的消遣。酒醉饭饱,不免要游目骋怀一番。一个“齐”字,表明凭栏下视的是许多人。阳光下,他们的罗绮华服显得格外耀眼。当樵夫从高楼附*经过时,贵官们带笑指点着议论起来,不相信国中竟然还有这样的穷苦百姓。最后这四句将全诗推到了一个新的思想境界,诗人在展示了这些上层官僚养尊处优的生活之后,又进而揭示了他们精神世界的极端空虚与愚昧无知。在艺术上,这末四句也是全诗最有光彩的地方。诗人让人物现身说法,登台表演:让“手胼胝”的樵夫出现在画面上,让满座高朋一齐涌向楼头。诗人唯恐艺术效果不佳,还布置了聚光灯──“日照”,让这一帮达官贵人们在光天化日下亮相、表演。在“日照”下,读者不仅见到了这些人耀眼的服饰,而且还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看透了他们卑劣的灵魂。

      《古宴曲》在艺术结构上达到了很高的水*。作品以时间为主线,顺序写出朝罢赴宴、燕娥捧酒、登楼下视三个画面。同时又以空间为副线,由远及*写来。朝罢赴宴由远景转为*景,至燕娥捧酒进一步推成特写,然后又将镜头摇过,转换成登楼下视的画面。全诗以四句为一个单位,逐步推进,最后形成*,以人物现身说法的轻快笔法完成了作品严肃的讽刺性的主题。

    [阅读全文]...

2021-12-20 17:23:21
带有古诗的诗宴 - 句子
带有古诗的诗宴 - 语录
带有古诗的诗宴 - 说说
带有古诗的诗宴 - 名言
带有古诗的诗宴 - 诗词
带有古诗的诗宴 - 祝福
带有古诗的诗宴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