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关于塞下曲古诗的意境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塞下曲古诗的意境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塞下曲古诗的意境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塞下曲古诗的意境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74) 说说(483) 名言(870) 诗词(1k+) 祝福(6) 心语(2)

  • 卢纶的诗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古诗意思解释)

  • 解释
  • 《塞下曲·其一》

    作者: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解】:

    1、鹫:大鹰;

    2、翎:羽毛;

    3、金仆姑:箭名。

    4、燕尾:旗上的飘带;

    5、蝥弧:旗名。

    【韵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

    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

    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评析】:

    这组诗,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诗是歌咏边塞景物。第一首写将军动员

    出发时的声势。

    [阅读全文]...

2022-07-25 04:58:34
  • 塞下曲古诗其二的诗意(塞下曲诗文赏析及解释)

  • 诗意,解释
  • 今天在欣赏诗词之前,先给大家说一说“甘露之变”这回事。

    *常喜欢读点儿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甘露之变的来龙去脉,唐太和九年,也就是公元的835年,唐朝已经走了一段时间的下坡路,渐渐迈入了衰败黑暗的晚唐时期。

    晚唐的没落有两件大事,在外是藩镇,在内是宦官。用一位*代人的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当宫廷内出现一位有能力也有野心的明君时,他一定不会甘心受宦官的控制。

    这位“明君”就是唐文宗,他18岁即位大统,励精图治,先是放出宫女3000多人,后来又释放鹰犬,裁并冗官,多有政绩,只是处处受限于宦官,于是他开始默默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重用李训、郑注,发动甘露之变,谋诛宦官。

    这年的11月,唐文宗以观露为名,欲要将宦官的头目仇士良骗到后院斩杀,行事未遂被仇士良发觉,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最终还是权势熏天的宦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此后唐文宗被软禁,年仅30岁郁郁而终。

    甘露之变中被牵涉到的朝廷重臣及其他共有1000多人,对于当时的唐朝可谓一记重拳,自此之后,江河日下。

    【临其诗境】

    由甘露之变,牵扯出今天这首诗歌的作者王涯。王涯本是朝廷重臣,年高德勋,却以70岁高龄惨死在甘露之变宦官的爪牙之下。

    这个人在政治上一路升迁,28岁就得了进士,从玄宗,穆宗到文宗,三朝元老,历任中书侍郎,剑南、东川节度使,可谓显耀。文宗即位,任命他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史*载他为政刻急,为了周济用度变法加税,使天下民生雪上加霜,这是他人生最后的一个污点。

    不过下面这一首诗,倒与他一生的政绩无关,大概是每一个少年都曾经有过的轻狂心事,读来共鸣甚深。

    【经典原文】

    塞下曲二首·其二

    唐代: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条分缕析】

    年纪轻轻就背着长剑离开家乡,不为别的,只要追随那扬名万里的冠军侯,“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先要给大家说一下,唐代这些从军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家境殷实的人,所有的装备,干粮以及骏马都是家里自备,他们去往边境也不仅仅是服兵役,更多的是要求一个立功扬威的机会,所以才会有这首诗的第二句,“金鞍宝剑去邀勋”,普通的士兵哪来的什么金鞍宝剑呢。

    前两句中有着很单纯的少年心态,那种不管不顾,一往无前的态度,仿佛只要去到沙场之上,尊位与荣耀就唾手可得,自己就将成为举国上下敬仰的英雄。

    怀着这样自信且轻狂的心态,少年从自己的安乐乡中走出,提着长剑走向战场,为了自己的荣耀而拼搏,谱写一曲血与火的战歌。

    第三句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转折,出行未久,少年已经遭受了挫折。

    秋冬季节,水寒伤马骨,这也是自古以来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用来形容战争的惨烈或者边塞的苦寒,面对注定到来的苦难,少年的表现令人惊叹。

    “不知”,少年一心想要立功扬名,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他的心中早已被远处龙城的一抹暮云装满,在那黑压压的云中,少年仿佛看到了枯骨与烈火,看到了无尽的厮杀与血流成河,也看到了那个活到最后的人,成为了龙城的英雄,登高一呼,天下雷动,耀眼的旗帜横插在战场上,随风飒飒。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这句话真的是将少年志气发挥的淋漓尽致,每读一遍,胸中总有一股热血涌起。

    [阅读全文]...

2022-06-01 15:24:20
  • 塞下曲的诗意

  • 诗意
  •   《塞下曲》

      作者:卢纶

      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诗意: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赏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阅读全文]...

2022-07-15 14:39:15
  • 塞下曲四首古诗

  • 塞下曲四首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塞下曲四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赏析:

      边塞诗大多以词情慷慨、奇丽的边塞风光、豪情报国的忠贞或深沉的乡愁为特点。常建的这《塞下曲四首》却独辟蹊径。这里选择其中的第一首诗进行赏析。

      这第一首诗既未渲染军威声势,也不慨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友好的主题。自古以来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就阴晴不定,时有弛张。诗人却着力对团结友好的关系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驱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臣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下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暗示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表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往使不绝。武帝为了安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自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友好的关系,传为千古佳话。诗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以少括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难能可贵。

      一、二句*述史实,为全诗铺叙。三、四句顺势腾起,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就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烽烟不绝的兵家要塞,如今却充满和*宁静的气氛。这是把今日的和*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写法,于无字处寓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尢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响彻入云的和*的颂歌。“兵气”,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紧“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切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写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黩武政策而发的。

      第二首: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解释:诗中呈现沙场日暮,骷髅灰飞,阴风地动,一片凄楚。诗人来到长城塞上,北方阴风强吹,阵阵袭来,气候不佳,空见塞外的昭君祠,客死塞外尽望乡,长城线上皆是士兵的白骨,荒凉的景象,一阵风沙吹来,灰飞烟灭,可怜塞上战死的无名英雄连安葬的地方都没有。

      昭君是历史上为和*、为忠爱国家而牺牲自我的女子,诗歌中许多写其哀怨的故事,也写其和亲出塞时孤寂悲怨的一面,塞外苦寒的异地上留有昭君祠,陪伴着塞外戊守的长城卒,一同悲歌。

    [阅读全文]...

2022-02-28 10:22:07
  • 塞下曲的诗意是什么(塞下曲诗意解析)

  • 诗意
  • 塞下曲

    【唐】卢纶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大历十大才子之一,数举进士不第,元载把他的文章送上去,得授官,但以后称疾辞去。

    作者创作这组诗的时候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组边塞诗。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第一首描写将军发号施令的壮观场面。鹫翎,箭尾羽毛。金仆姑,神箭名,箭用金制成,可见其威力。蝥(máo)弧,旗名。首两句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将军的威猛而又高达的形象: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射箭,手执雁尾的蝥弧旗。三四句写将军发布新令时的壮观场面:将军神情庄严,发号新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呼喊声响彻云霄,热血沸腾。突出了军令的威严,以及将士们团结一致的精神。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第二首写夜戍,表现将军的神勇。诗的题材取自于《史记·李将军列传》:一次,李广出去狩猎,见到草中有石,以为是虎,便搭弓射箭,箭镞没入石头,上前查看,原来是石头,非虎。

    草深林暗,阵阵阴风,风吹草动,点明幽暗的环境,阐释这样的环境老虎容易出没,也易使人警惕。我们常听说“风从虎”,将军知道有虎来了,立即引弓待发。发箭的结果到第二天早晨才见分晓:原来有白毛羽饰的箭射进石头突出的部分了。将军的警惕勇猛就意在言外了。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逃遁。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第三首写将军夜逐敌人,突出了将士们的骁勇善战。古代匈奴称首领为单于,这里只指塞外部族。将是率领的意思,轻骑是轻装行走迅速的骑兵。首句点明战争环境空旷严寒,凄凉艰苦:风高月黑,天边大雁惊飞,二三句写战争情况,敌败我胜:敌军统帅带领敌军趁着漆黑逃遁,此时,我方将军领着轻骑兵追击。第四局写作战环境的艰苦:大雪落满了将士们的弓刀上,也刻画了将士们保卫边疆的决心。全诗具体生动,读起来如身临其境。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第四首诗描写边疆将士们取得胜利后欢欣喜悦的心情。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大地上设下劳军盛宴,边疆兄弟民族都前来祝贺我军凯旋归来,突出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酒醉之后,仍穿着金甲跳舞,欢声雷动的擂鼓声震动了整个山川,突出了庆功宴的热烈气氛。

    将士们用生命保卫着祖国的山河大川,是社会最可爱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1-13 14:00:40
  • 塞下曲唐卢纶古诗(塞下曲其三唐卢纶古诗)

  • 唐·卢纶《塞下曲(其一)》(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①塞下曲:唐代乐府名。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辞》。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里选其中四首。

    ②鹫(jiù):大雕。

    ③翎:羽毛。

    ④金仆姑:箭名。

    ⑤燕尾:旗帜形似燕尾的部分。多以帛续之。。

    ⑥蝥弧(móu hú):此指绣在旗帜上的一种纹样。旗名。

    ⑦独立:犹言屹立。

    ⑧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翻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作品简介】

    《塞下曲·其一》由卢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一首。写将军动员出发时,整队军营发令时的情景,颂扬了将军的威风和军容的严整,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作品背景】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一首,写将军发布军令时的情景。战士们整装列队待命出发,军容整肃,以显示主帅威严。下面的场面是将军一人发布命令,千军万马同声响应。诗人用“独立”和“千营”对比写出了官兵一致、团结作战的动人场景。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卢纶祖上、*世官皆不显,曾祖父为永宁令,祖父为济州司马,父亲为临黄县尉,他的亲属也大多为县丞、县尉之类的小官。这种介于达官阶层和士民阶层之间的社会地位,使他既有依附达官贵人、以诗干进的一面,又有了解社会现实、创作优秀作品的一面。卢纶的诗,早年即以“舟人夜语觉潮生”为人称道。直至垂暮之年,文学才华也未消歇,《塞下曲》成为诗歌史上的千古名作。在大历十才子中,他一生虽不得意,但去世最晚,所以对改变当时文体、诗风的影响也就最大。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附赛大家集字帖:

    [阅读全文]...

2022-02-01 00:03:26
  • 《塞下曲》

  • 塞下曲

      高适

      结束浮云骏,

      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

      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

      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

      月魄悬琱弓。

      青海阵云匝,

      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

      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

      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

      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

      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

      往往成老翁。

      高适诗鉴赏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开篇二句,诗人就将一个装束齐备,身跨战马,疾驰如飞的勇士形象突兀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诗歌一开始就具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显得奇警迅猛。三、四句再从“天子怒”,“将军雄”两方面予以渲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战国策·魏策》),其威力可想而知。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皇帝灭敌的怒威和发布的征讨命令。这样,勇士的赴敌就更正气凛然。再加上“将军”的雄武,愈发增加了胜利的信心和立功的热望。开始四句,痛快豪壮,层层蓄势,将勇士的形象渲染得气势如虹,这样就使下文“快战”场面的出现水到渠成。

      “万鼓雷殷地”以下八句,将主人公赴敌过程的细节一概省略,直写战阵的壮阔,同时加以生动的夸张和想象,渲染大战的激烈和唐军的英勇。且看:万鼓齐鸣,犹如惊雷震天动地;千军万马,红旗飞扬,恰似烈火借助风威。战士们精诚贯日月,使其留驻空中;“阵云”冲山岳,群峰为之晃动。在这样骁勇的军队面前,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呢?“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二句,连用二个典故(“太白”为将星,旄头为胡星,这里分别代指唐军和敌人。见《史记·天官书》),但语极精炼。以一“酣”(痛快)一“罢”写战斗过程,以一“高”一“空”的对比写战斗结果,大有楚霸王项羽东城快战之雄风。其高屋建瓴之势,将唐朝将士们无可比拟的声威,战斗中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渲染得凛凛袭人。文势至此,陡然收住,而折入对主人公心胸的袒露,与起首相呼应。

      自“万里不惜死”以下八句,感情突破陡煞的闸门,冲天而起,再奋逸响。因为直接参战的主人公的理想就是到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去搏击,是以“万里不惜死”的无畏追求以得到“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的封赏。因此,他怎不为这撼天动地的战斗场面所鼓舞?怎不为自己能建功立业、凯旋受赏而欣喜若狂?

      自然,皓首穷经,老于牖下的*庸书生生活,他是不屑一顾的,因而以“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这样的英雄豪语,将主人*边定远的壮志,豪放不羁的精神,如狂飙勃发般地倾泻出来。

      高适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抒情,但并非言之无物的空喊大叫,以至于“流入叫嚣”。而是以饱含着强烈感情的语言,率直地表现诗人的深刻感受。以充实的思想内容,强大的感情激流去冲击读者的心灵。

      诗中汹涌奔腾的感情,既峰峦迭起,又一气贯注,感情的洪流愈泻愈强,毫无衰减,如骏马注坡,不可羁勒,直至卷起连天*。真不知诗人胸中有几多“江河之水”耶!

      与雄壮豪放的感情相适应,是语言的遒健,形象的瑰奇和飞动。诗中的“浮云骏”、“天子怒”、“将军雄”、“阵云匝”、“兵气冲”、“大笑向文士”等语句不仅孔武有力,而且具有瑰伟的姿态和飞动的灵魂,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十分生动具体。同时,全诗选用易于表达乐观豪放之情的乐韵,亦增加了诗歌的奔放之势。

    [阅读全文]...

2021-12-30 14:13:22
  • 无中生有的意思和造句_所有的塞下曲古诗

  • 经典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无中生有的意思和造句,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无中生有[w zhōng shēng yǒu]

    【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自】:《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示例】: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堪令耳目新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义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

    【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

    无中生有造句:

    1、在工作中,对于一些无中生有的猜忌和诽谤,不应该投入过多的时间去理会,能力和成绩是制止这些流言蜚语的最好武器。

    2、对于这种无中生有的小道消息,小李没有理会,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最终取得了这项荣誉。

    3、最*流传的关于张杰同学为了一位女同学动手打人的消息,纯属无中生有,根本没有这回事。

    4、有些八卦媒体常常爆出一些无中生有的新闻,这些新闻往往会误导群众,同事也伤害当事人的名誉和利益,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5、最*有网络爆料旭日阳刚成员开好车打老人的消息,经旭日阳刚成员证实,这纯属无中生有、蓄意造谣。

    6、那种讨厌是这样的不公*--每种无中生有的缺点、过失是这样地为幻想所扩大。

    7、别听他的那一套。他只不过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

    8、宇宙能够通过一种真空涨落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吗?

    9、企业理念: 无中生有这便是我们易源全体同仁顶礼膜拜的创意无限的最高境界。

    10、演讲者吹嘘说他会谈论如何成为一位成功人士,但事实上他却是在无中生有。

    11、意思传达不妥,概念传达不当,自己有可能就是那个爱无中生有的人,一个歪曲事实的人。

    12、爱情总是噪吵,又爱又恨,无中生有,又重又轻,虚荣之外一片凌乱,但曲线又特别玲珑。

    13、真空会无中生有,好像破坏了物理学最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但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只要借来的物质或能量。

    14、最后强调了诗歌语言审美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解读不作定论,允许见仁见智;二是想象有理有据,防止无中生有。

    15、上例中体现的虚假语用预设策略是无中生有 ,也就是发话者杜撰一个不能肯定其真假性的信息做语用预设。

    16、这意味着变量值并不是无中生有地创建的所以对于一个线程来说,要观察到一个变量具有变量值x ,必须有某个线程以前已经真正把变量值x写入了那个变量。

    小编相关推荐

    【中文】:左宜右有

    【读音】:zuǒ y yu yǒu

    【正音】:左;不能读成zhuǒ。

    【辨形】:宜;不能写成且。

    【左宜右有的意思】:形容人多才多艺,什么都能做。

    【出处】:清*步青《霞外攟屑广师》:文采斐然,左宜右有,吾不如孙渊如。

    【*义词】:多才多艺

    【反义词】:一无是处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左宜右有造句】

    1、他本领高强,左宜右有,是难得的人才。

    2、老师都说我左宜右有,多才多艺,为什么你不这么决定呢。

    3、没想到他居然左宜右有,真是变化蛮大的。

    4、他就算是左宜右有也不可能竞选成功的,毕竟他没有靠山。

    5、我们班上小明是最左宜右有的人之一。

    6、小红总说自己左宜右有,却从来没有表现过。

    7、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左宜右有的。

    8、这次的活动主要是选拔有左宜右有的人才,为我所用。

    9、他是我们工厂的小能手,左宜右有。

    10、面对重大难题,我们通常交给那位左宜右有的小诸葛。

    11、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说自己左宜右有,要不然没有人会录取你的。

    12、他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左宜右有,但是也不像他们说的那么无用啊。

    13、第一次觉得面对那些左宜右有的人,我落了下风。

    【中文】:无奇不有

    [阅读全文]...

2022-06-10 02:58:33
  • 塞下曲其二戎昱古诗赏析 塞下曲戎昱古诗赏析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是幸福的,那时候的边塞军人虽然很苦,但是常打胜仗,把唐朝的疆域版图打成全球最大的国家。“万里长征”的人东打到朝鲜,西打到中亚咸海,南到到越南,北打到贝加尔湖畔,打太远了“人都还未还”。唐朝极盛时期叠加版图面积超过1532万*方公里。这不但为诗人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提供了机会,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唐朝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安史之乱”开启了中唐时代,这一时期内忧外患战事不断,对内*叛对外反抗吐蕃入侵。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和盛唐相比,少了些豪放言志的理想,多了些精致浮浅的现实。生于盛唐长于战乱,虽未亲历那无数的大小战事,戎昱却能写下著名的诗作《塞下曲》,和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相比少了些大气,却更充分地展现对朝廷战胜吐蕃时的豪情和喜悦,算得上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日渐衰微,吐蕃趁火打劫,在这段时间内先后夺取了陇右、河西、北庭、安西地区等地区,把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地区纳入怀中。公元763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安史之乱*定了,另外一个就是吐蕃入侵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此刻,吐蕃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我们来稍微盘点下这个差点就颠覆唐朝统治的吐蕃入侵史。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和吐蕃以和为主以打为辅,双方都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为了*“安史之乱”,唐朝把大部分的兵力调往长安后方兵力空虚,吐蕃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自756年开始,吐蕃先后攻下了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数十州,一路烧杀抢掠在763年抢到了长安城!

    783年,唐朝再发内乱史称“朱泚之乱”,唐德宗被赶出长安出走奉天。吐蕃乘机要挟出兵协助并要求唐朝割地补偿,在李泌的坚持下唐朝拒绝了吐蕃的无理要求。于是吐蕃786年秋再次发起攻击,大举入侵泾、陇、邠、宁四州,到处抢掠人马牲畜,收割各州庄稼,西部战事再起,然而各州县不敢迎击各自为守。

    786年两个人扭转了之后对吐蕃的战局,一个是李泌,制定了对吐蕃的战略封锁,“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一个是李晟,差点在战乱中把吐蕃宰相尚结赞杀死,并让狂攻了一百多年的吐蕃渐渐露出了疲态。在788年之后,唐朝实现对吐蕃攻守转换,吐蕃也开始逐步的走向没落。而戎昱的《塞下曲》正是在786年李晟伏击吐蕃胜利之后所写的诗作。

    《资治通鉴》关于这次伏击的记载:李晟遣其将王佖将骁勇三千伏于汧城,戒之曰:“虏过城下,勿击其首;首虽败,彼全军而至,汝弗能当也。不若俟前军已过,见五方旗,虎豹衣,乃其中军也,出其不意击之,必大捷。”佖用其言,尚结赞败走。军士不识尚结赞,仅而获免。

    简单说下这场战事,786年9月份,尚结赞率领吐蕃主力,从陇州东进攻打凤翔。西*王李晟派部将王佖率兵3000人在汧城伏击吐蕃军中军部队,导致吐蕃军大败尚结赞乘乱逃走。吐蕃2万余前军也在进攻凤翔的时候被李晟击退,史称:“汧城之战”。次月,王佖率步骑5000偷袭并攻占吐蕃摧沙堡基地,击败吐蕃2万士兵杀死守将扈屈律悉蒙,并烧毁了吐蕃之前积聚的物资粮草后班师而归。

    因一首《咏史》(又名《和蕃》)让唐宪宗牢记并推广,却被《沧浪诗话》评为“戎昱在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史书一句带过并无详细记载,戎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诗人?

    《唐才子传》记载:“ 昱,荆南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初事颜*原,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卫伯玉镇荆南,辟为従事。历虔州刺史。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史。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新唐书·艺文志》亦有记载:“戎昱集五卷,卫伯玉镇荆南从事,后为辰、虔二州刺史。“

    戎昱,生于740年前后开元盛世期间,身处中唐战火纷飞的年代,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卒于800年后。一生在游历和官宦生活中周旋,“大凡才能之士, 所谓名位未达, 多在方镇”,戎昱又“美风度,能谈”,先后跟随浙西节度使颜真卿、湖南崔瓘、桂州李昌夔、荆南节度使卫伯玉等人做其幕僚,在朝廷短期当差后到州府担任刺史。其官宦生涯并不顺利,“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目前留下来的作品是明人辑的《戎昱诗集》存诗125首(目前可寻118首)。按照其作品内容将诗作分成5个类别,友情送别书信占据了三分之一多,官宦和游历生活次之,咏景感怀再次之,边塞诗为后。在其诗作里,交友广泛是其中一大特色,除了任职期间所交往的朋友,还有:宰相(李泌)、将军(李晟)、驸马(张潜)、以及自己的偶像岑参等人。其诗作中立志为国报效朝廷的家国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

    戎昱的诗歌受到“诗史”杜甫的影响很大,其诗作忧国忧民直面现实,《咏史》、《苦哉行五首》(宝应中过滑州洛阳后同王季友作)、《入剑门》等诗作就是对现实最大的描述。“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戎昱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崇拜的诗人岑参,其边塞诗歌受到岑参的影响也很大。而这首《塞下曲》和岑参的边塞诗有的一比。

    “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有忧伤有寂寞的戎昱,三观很正,懂知足会感恩,“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对朝廷的每一次胜利,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赋诗,《收襄阳城二首》、《辰州闻大驾还宫》,还有为786年李晟的这三场战事的胜利而写的《塞下曲》。

    786年,戎昱刚从辰州刺史离任在长安做短暂逗留(另说戎昱在江南一带游历),然而不管怎么样此时的戎昱正处于低谷期,虽是“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但一听到前线打了胜仗,便豪情万丈的写下了这首《塞下曲》。

    786年,李晟面对吐蕃时打了三场胜仗,一场是王佖率兵3000人袭击吐蕃中军获得大胜,第二场是李晟率军在凤翔击退吐蕃2万前军,第三场是王佖率步骑5000偷袭吐蕃摧沙堡基地获得大胜。戎昱在听闻捷报后,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边塞诗《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写的是王佖偷袭吐蕃沙堡基地,击败2万吐蕃士兵并杀死守将,烧毁吐蕃的所有物资后凯旋归来的场景。唐朝文人*惯用“汉将”来代表当时的将军,歼灭吐蕃驻地全部敌人,“虏塞”已经被烧“空”了,将军带领着士兵举着战旗从玉门关的东边凯旋而归。

    “高蹄战马三千匹”,写的是第一场战事王佖率兵袭击吐蕃中军。3000名战士骑着战马奔赴战场,一战破敌打乱敌人进攻节奏,在对吐蕃战事中取得了鲜有的大胜仗!并差点就把敌军首领斩杀。

    “落日*原秋草中”。写的是第二场战事凤翔退敌,“秋”字点明了战争的时间是在秋天,李晟将军亲自率部应对吐蕃的2万前军取得大胜。站在战事完毕的城墙上,看着太阳西下,枯萎的草木更显无尽的沧桑。“*原秋草”“无边落日”,是对这次胜利的感慨,更是对无边战事的感慨!

    捷报频传,在当时的唐朝是非常的振奋人心的!戎昱虽不在战局,却也时刻关注战争的变化。这首诗和之前写的《塞下曲》(6首)有明显的不同,之前写的是战场纷乱、环境凄凉和士兵的悲惨生活。这首诗只是在记叙战争的情况,字词间却都透露出作者豪情万丈和喜悦心情,戎昱很显然的在用这首诗来庆贺来自不易的胜利。

    自安史之乱后,吐蕃大举入侵唐朝疆域,在面对强敌和内忧外患时,唐朝更是输多赢少,大片的土地被吐蕃占据。凤翔非常的靠*长安,如果这次战役失败,则长安有可能再次沦陷成为吐蕃的手中肉。虽然这次战役没有把吐蕃打残,但也从战略上阻断了吐蕃的意图,再次开启和吐蕃的拉锯战,在李泌对吐蕃战略封锁的配合下,吐蕃陷入战争泥潭并开始走入下坡。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国安危岂能以和亲来求安稳?“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男儿就应该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的,“自惭出守辰州畔,不得亲随日月旗。”戎昱一身热心想要上战场“梦随行伍朝天去”,却总是报效无门,只能“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这首《塞下曲》,既是对胜利赞歌,更是对自己未能亲身参与的感慨。世人对戎昱的评价更多的是站在盛唐的角度来说的,除了《沧浪诗话》,《唐才子传》对其评价也是“昱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然而,《唐诗品》《三唐诗品》《诗学渊源》等对其评价都非常高,认为“戎使君诗,锐情古作,力洗时波。”但不论如何,戎昱的诗既是其人生的写照,是友情的真挚,更是中唐的“史实”。

    戎昱写《塞下曲》,就是在为这个国家取得的胜利呐喊!不管国家内部怎么样,只要是胜利,我们就应该为之感动为之自豪!从《塞下曲》学戎昱,不管人生如何,三观一定要正,家国情怀一定要有。

    [阅读全文]...

2022-01-05 17:29:27
当前热门
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 句子
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 语录
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 说说
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 名言
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 诗词
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 祝福
塞下曲古诗的意境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