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磨炼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磨炼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磨炼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磨炼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一作磨剑赠侯道士)
吕岩〔唐代〕
欲整锋铓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手中气概冰三尺,
石上精神蛇一条。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
削*浮世不*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一箧磨穴砚
佚名〔未知〕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自题磨剑室诗词后
柳亚子〔*现代〕
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能为顽石方除根,便作词人亦大痴。
但觉高歌动神鬼,不妨入世任妍媸。
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
达磨赞
释明辩〔宋代〕
升元阁前懡{左忄右罗},洛阳峰畔乖张。皮髓传成话霸,双履无处埋藏。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李益〔唐代〕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
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
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磷?吹火荧荧又为碧,
有鸟自称蜀帝魂。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秦亡汉绝三十国,
关山战死知何极。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沈沈。满营战马嘶欲尽,
毕昴不见胡天阴。东征曾吊长*苦,往往晴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秦坑赵卒四十万,
未若格斗伤戎虏。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
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乃分司空授朔土,
拥以玉节临诸侯,汉为一雪万世仇。我今抽刀勒剑石,
告尔万世为唐休。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
尔独不可以久留。
磨剑池
蒋之奇〔宋代〕
闻说旌阳旧筑坛,故浮修水一来看。至今磨剑池犹在,冷浸一天星斗寒。
春日草堂奎章照磨林彦广惠酒二首 其一
王鉴〔魏晋〕
江南三月春始足,桃花杏花参差开。溪云入屋夜生雨,山瀑*床晴殷雷。
读书吊古有何益,行道济时无此才。多谢奎章老文伯,时时携酒草堂来。
达磨赞
释祖钦〔宋代〕
九年壁观显家风,半是真诚半脱空。一苇不知何处在,长江依旧水流东。
磨镜篇
刘禹锡〔唐代〕
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唐寅《言志》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百炼熔炉出精钢,久战沙场成勇将。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郭震《古剑篇 / 宝剑篇》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卢挚《沉醉东风·对酒》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刀在世上磨,钢在火中炼。
烈火识真金,百炼才成钢。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乔吉《卖花声·悟世》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江淹《别赋》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李白《姑孰十咏》
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李白《过四皓墓》
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李白《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李白《赠嵩山焦炼师》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可以炼精魄。——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授以炼药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李白《天台晓望》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李白《游泰山六首》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 留别邯郸故人》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李白《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 述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佚名《淇奥》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菜根谭·概论》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佚名《淇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苏轼《浣溪沙·荷花》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宝镜磨清,只照一室;心镜磨清,可照*。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李处全《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
纸上清名,万古难磨。——周浩《折桂令·题录鬼簿》
百口传说一句话,芝麻粒儿磨盘大。
磨刀不误砍柴工。
刀钝靠磨,人笨靠学。
一轮飞镜谁磨?——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众星罗列夜明深》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李白《蜀道难》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生、涕泪都飘尽。——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增广贤文·上集》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恶人自有恶人磨——《水浒传·第三十回》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第一出·标目》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纳兰性德《清*乐·发汉儿村题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郑之珍《铁杵磨针》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郑之珍《铁杵磨针》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苏轼《画堂春·寄子由》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佚名《抑》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纳兰性德《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萧德藻《樵夫》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陆游《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李白《梁甫吟》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朱淑真《自责二首》
古诗词(精选1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沁园春·雪》
朝代:现代作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长恨歌》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李白〔唐代〕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唐代〕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赠嵩山焦炼师
李白〔唐代〕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讽炼金方士
唐寅〔明代〕
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君何不烧自家用,何必苦心送给人。
渔父词一十八首。炼质
吕岩〔唐代〕
运本还元于此寻,周流金鼎虎龙吟。
身不老,俗难侵,貌返童颜骨变金。
赠庞炼师(女人)
李洞〔唐代〕
家住涪江汉语娇,一声歌戛玉楼箫。睡融春日柔金缕,
妆发秋霞战翠翘。两脸酒醺红杏妒,半胸酥嫩白云饶。
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渡鹊桥。
访赵炼师不遇
鱼玄机〔唐代〕
何处同仙侣,青衣独在家。暖炉留煮药,邻院为煎茶。
画壁灯光暗,幡竿日影斜。殷勤重回首,墙外数枝花。
送扶炼师
薛涛〔唐代〕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思乡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思乡的古诗词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17、《阴雨》
残叶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残叶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原文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译文翻译
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注释解释
(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
(2)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围绕着秋天中仅存的树叶展开思绪。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出叶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出枝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同情。
作者:李璟
朝代:*现代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 通:阑)
「翻译」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
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今陕西横山县西)《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亦作鸡禄山。《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元稹《连昌宫调》:”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菡萏:荷花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的父亲)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格调委婉,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李璟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美好的时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诗词大意,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背诵三首古诗词,
教学重点:明诗意,背诗词,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诗句
教学方法: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教师导入。
学生齐读课题“古诗词三首”,把这个课题和以往的同类课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2、学生表述,教师相机训练学生规范的表述:……是诗,……是词。
3、教师过渡。
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之说。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唐朝的诗写得最好,宋朝的词写得最好。诗和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我们先不谈,咱们一首一首地学,慢慢地就明白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是否读正确了?注意“相”字的读音。
5、运用反复手法,训练几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横向评价。
诗味读得最浓的是谁?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6、教师过渡。
诗和词,最大的作用就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段小故事:……在被迫离开长安十年后的一天,李白在游完安徽宣州郊区的敬亭山之时,写下了这首诗。一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受?
7、学生表述,教师相机。
(1)这种感受在诗题里边有没有表现?
(2)在诗句里有没有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着重注意“闲”和“厌”的解释。
8、教师小结诗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一词的深意。
能陪伴李白的,只有一座无言的敬亭山。这句话当中的“只有”什么意思?只有,就是除了敬亭山,什么都没有!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眼前的青山,身边的孤独!
9、教师过渡。
学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同学们学明白了没有,听老师说一段话,看老师说的是哪一句诗?教师引读:天上的鸟儿都结伴飞走了,不见了踪影;那一片白云,它也飘走了,只留下孤孤单单的我。这世界上能陪伴我的,恐怕只有眼前的这座敬亭山了。
10.训练学生看着课件反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1.教师组织学生在朗齐诵诗歌,笔记,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孤独
只有
第二课时
《望洞庭》
1、教师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说过,《忆江南》是一首词,《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是两首诗。合在一块儿,我们就把他们称作“古诗词三首”,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二首诗《望洞庭》。首先跟老师读一读这首诗。
2、教师教读两遍,请两位学生读。
(1)教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磨”;
(2)叫学生正确地书写“庭、潭、螺”。
3、学生齐读,教师训练学生说话,用三种方式介绍诗人“刘禹锡”。
诗人
唐刘禹锡
4、教师过渡。
刘禹锡在这首诗里边,写了很多美景。听老师读一读,你仔细听,看你从诗中看到了几处美景?
5、教师朗读,学生表述,教师要求学生逐一标画后,连起来说。
6、诗中写了如下美景,分别是湖光、秋月、潭面、洞庭山水。
7、学生齐读,要求读出画面的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关于磨炼的古诗词
磨炼心性的古诗词
人生磨炼的古诗词
磨炼的名言
磨炼斗志的古诗
磨炼意志的古诗有
关于磨炼的古诗句
关于磨炼的诗句
有关磨炼的名言
关于磨炼的名言
关于磨炼自已的古诗
磨炼意志的诗句
形容直面磨炼的古诗
磨炼意志的名言
磨炼意志的句子
用梅花表达磨炼的古诗
劳动可以磨炼意志的古诗
磨炼使人成长的名言古诗
人必须经受磨炼的古诗
形容经过磨炼后成功的古诗
磨练和锤炼的古诗
打磨的古诗词
折磨的古诗词
古诗词的炼字
古诗词的炼字课
磨练心智锻炼的古诗
古诗词炼字的课
带炼字的古诗词
炼结尾的古诗词
带有磨字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