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关于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1) 说说(114) 名言(550)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紫禁城的诗句

  • 紫禁城的诗句

      红墙白雪琉璃瓦,雪中故宫美如画。走进雪中的故宫,就像走进一场梦,梦里有美景,也有好诗。下面是紫禁城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紫禁城的诗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孙光宪《后庭花·石城依旧空江国》

      手抱琵琶忆故宫——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故宫在其北——宋·姜夔·《昔游诗 其九》

      故宫春事与愁赊——宋·高观国·《浪淘沙》

      琼台玉馆照青红,梦断思陵桧柏风。三十二门金锁合,年年春到扫梧桐。

      落日关河迥,东风草木荣。——黎廷瑞《故宫》

      殿宇丽雄气势宏, 神奇建筑罕相争。

      紫禁城的诗句

      1.七律·故宫感怀

      五百年来紫禁城,皇权交替是明清。

      琉璃瓦上天无路,金水河中鱼有声。

      独定太和安国计,谁知御苑落花情?

      人生自古终黄土,何恐尘间不太*。

      2.游故宫(新韵)

      扬威世界大明清,兴旺发达紫禁城。

      灿烂故宫遗圣址,辉煌史册载英名。

      3.五绝·北上京城观故宫

      万里绽春红,

      驱龙历帝宫。

      天高天子*,

      目仰目难同。

      4.七绝·咏故宫午门

      午门墙外絮纷飞,

      白骨堆成一族威。

      天子高居临万下,

      怨魂无处诉心扉。

      5.七律 登明故宫残阙

      谁悲础柱起沉埋,残阙巍巍漫拾阶。

      城背西风空霸业,潮回东水涨秦淮。

      六朝休恨歌遗曲,千古无非梦绿槐。

      壁上依然王谢燕,年年归省自天涯。

      6.七律·故宫游感悟

      重檐翠瓦缀天绫,砌玉楼栏嵌彩龙。

      凤阙云龙盘玉柱,金桥碧水绕宫廷。

      庄严肃穆金銮殿,剔透玲珑御景峰。

      喜看今朝诗盛世,神州大地赋歌声。

    [阅读全文]...

2022-05-08 01:03:20
  • 描写紫禁城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紫禁城的古诗词

      导语:紫禁城,是*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依照*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紫禁城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1、紫禁城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

      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

      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

      2、故宫游感

      旧日明清帝王园,进宫只准众*。

      如今百姓来堂殿,尽可游观国宝颜。

      3、故宫游

      有幸故宫行,观光古殿惊。

      人民真伟大,建筑好传神;

      帝苑豪华造,皇家气派倾。

      辉煌*宝,灿烂世文明。

      4、游故宫

      紫禁城中一线穿,

      观宫看殿百千间。

      皇家气派余惊叹,

      文物古迹旷世鲜。

      5、故宫游感

      旧日明清帝王园,

      进宫只准众*。

      如今百姓来堂殿,

      尽可游观国宝颜。

      【相关阅读】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这也是*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为72万*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春联欣赏

      帱载浃祥和纠缦交呈旭采

      智仁谐乐寿纯常懋迓春祺

      紫禁城阅是楼西配楼春联

      地*玉阶通御气

      春回琼管驻韶光

      紫禁城阅是楼角门春联

      承恩占沆瀣

      接武引星辰

      紫禁城阅是楼直房春联

      千年金鉴长留插架宝书资政要

      寸晷铜仪恒惜掞笺妙蕴发几余

      紫禁城寻沿书屋春联

      六管宣和乐奏钧天回暖律

      三阶供极图呈益地迓新祺

      紫禁城保泰门春联

      阊阖象沼回萝图衍庆

      蓬莱春茂鬯宝戺延祺

      紫禁城衍祺门春联

      斟衢醲化调天醴

      击壤欢谣洽德源

      紫禁城井院门春联

    [阅读全文]...

2022-01-01 11:57:09
  • 形容紫禁城的诗词

  • 形容紫禁城的诗词

      故宫又名紫禁城,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垣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紫禁城的诗词,欢迎阅读。

      游故宫

      紫禁城中一线穿,

      观宫看殿百千间,

      皇家气派余惊叹,

      文物古迹旷世鲜.

      故宫游感 七绝

      旧日明清帝王园,

      进宫只准众*.

      如今百姓来堂殿,

      尽可游观国宝颜.

      七律·故宫感怀

      五百年来紫禁城,皇权交替是明清。

      琉璃瓦上天无路,金水河中鱼有声。

      独定太和安国计,谁知御苑落花情?

      人生自古终黄土,何恐尘间不太*。

      游故宫(新韵)

      扬威世界大明清,兴旺发达紫禁城。

      灿烂故宫遗圣址,辉煌史册载英名。

      五绝·北上京城观故宫

      万里绽春红,

      驱龙历帝宫。

      天高天子*,

      目仰目难同。

      七绝·咏故宫午门

      午门墙外絮纷飞,

      白骨堆成一族威。

      天子高居临万下,

      怨魂无处诉心扉。

      七律 登明故宫残阙

      谁悲础柱起沉埋,残阙巍巍漫拾阶。

      城背西风空霸业,潮回东水涨秦淮。

      六朝休恨歌遗曲,千古无非梦绿槐。

      壁上依然王谢燕,年年归省自天涯。

      七律·故宫游感悟

      重檐翠瓦缀天绫,砌玉楼栏嵌彩龙。

      凤阙云龙盘玉一柱,金桥碧水绕宫廷。

      庄严肃穆金銮殿,剔透玲珑御景峰。

      喜看今朝诗盛世,神州大地赋歌声。

      七律·故宫游感

      幽深古色史多秋,痛耻遗痕抹既留。

      衰败清宫昏弱主,签约外痞掠烧楼。

      只知刮敛民财吏,哪有护国忠将侯。

      今盛应思昔日辱,流传后继解国忧。

      七律·故宫印象

      紫禁城里柏森森,御道几经风侵。

      金阙迎辉生曙色,玉阶背日落清一陰一。

      雕梁画柱逾中外,拱斗飞檐冠古今。

      铭记诸多兴亡史,相期盛世细探寻。

      七律·游故宫简思

    [阅读全文]...

2021-12-07 11:38:11
  • 描写紫藤花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紫藤花的古诗词

      历代文人墨客都写有赞美紫藤的诗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紫藤花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紫藤树

      唐代: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赏析

      全诗朴质又自然,不雕不典,诗人综合运用了白描、倒装、想象、对偶等手法,集紫藤、花蔓、密叶、香风、美人等等事物于二十字之中,天然去雕饰,意境新奇,形象地突出了紫藤树之美,歌颂了祖国自然风光,并且给予生动的描绘,足见诗人高度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唐代:白居易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诗,伤春的题材是诗中常见的内容,而此诗尽写诗人对春的留恋:这寻春色,作者来到慈恩寺,但此时春已至尽,自己只有徘徊寺门,满心怅然之情,而这种留春之意,使作者很是不满足,在紫藤花下留连了一天,天色接*黄昏仍不愿回去,这种情感的深刻与强烈可见一斑,而慈恩寺是唐高宗作太子时为他母亲而建,故称“慈恩”作者在此处所思的春,很明显有自己的特定含义,那就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这种思念很巧妙地放在对春的思念中,那温暖的`春意与母亲的爱在此处统一一体,诗的妙处即在此。

      玉阶怨

      南齐:虞炎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

      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清新可爱,是南北朝时期所产生的一批所谓“新体诗”的一首。它很注意情景的配合,也很注意修辞和调声,在诗形上很像唐代的*体绝句。谢朓写了不少这样的诗,被认为是开风气之先的。谢朓也写有一首《玉阶怨》,还写有几首闺怨小诗。虞炎与谢朓是诗友,此诗之作可能受到友人的感发。钟嵘在《诗品序》中说的“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即指此诗。“劣得”,仅得。出于标举建安风骨的理论主张,钟嵘对谢朓前后的新诗风有些贬抑,但揣摩上句话的语气,他也认为这是一首新风气中出现的值得注意的作品。

      紫藤

      唐-许浑

      绿萝萦数匝,本在草堂间。

      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远山。

      移花疏处种,劚药困时攀。

      日暮微风起,难寻旧径还。

      胡蝶

      宋-戴表元

      春山处处客思家,淡日村烟酒旆斜。

      胡蝶不知人事别,绕廧间弄紫藤花。

      野翁画紫藤嘱题

      *现代-田遨

      闭门久不问芳菲,今看花光漾晚晖。

      忽觉狂情来笔底,乱藤欲化紫虬飞。

      紫藤花

      *现代-谢龙升

      娇柔眩目紫藤花,一架妖娆春色奢。

      惹得蜂狂兼浪蝶,年年脂粉令人嗟。

      紫藤

      *现代-施蛰存

      缘篱附壁莽纵横,时有莺啼四五声。

      今日祇应消酒意,那堪牵繫别离情。

      和汤雪华士女春阴

      *现代-曹家达

      东风**作春寒,雨湿春愁未肯乾。

      落画辛夷三月暮,紫藤花压小阑干。

      爱俪园

      *现代-温倩华

      一溪软水漾晴霞,垂柳垂杨四面遮。

      偏是好春藏不住,画桥流出紫藤花。

      好事*

    [阅读全文]...

2022-06-04 01:15:06
  • 描写紫禁城的诗句

  • 文学
  • 描写紫禁城的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紫禁城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首)

      六百年轮岁月稠,三朝君主掌中州。

      秦宫唐阙应由在,金水天门韵长流。

      自古安邦文论就,而今定国武承畴。

      紫薇堂殿神工驻,雨打风吹势未休。

      (第二首)

      一线中轴定北京,天寻永乐地兴城。

      九门立阙听鹰诉,十壁合檐数帝生。

      殿宇谁知多少事,红尘且演几屏风。

      皇族后代今何去,不落云霞总在东。

      (第三首)

      殿堂如海幻金辉,独断乾坤拱太微。

      瑞兽连云春色小,文华映日帝心肥。

      三宫乐趣承千界,九陌悲歌唱四围。

      历代君皇魂若在,高墙依旧雪霏霏。

      (第四首)

      王朝背影暗金銮,遥对紫微河汉宽。

      转阁真疑呼万寿,登坛未见走千官。

      云生殿瓦龙鳞碧,日落宫墙凤尾丹。

      帝苑雄才今不在,徒遗风景胜长安。

      (第五首)

      庭院森森帙卷纶,楼台错落似嶙峋。

      宫城世遗堂风影,庙阁时留廊梦尘。

      帝子王孙洪武客,皇家天地大清人。

      兴衰成败金銮殿,还看今朝华夏春。

      (第六首)

      丹墀威簇九尊居,道寡称孤镇紫微。

      三径欣欣开艳色,六宫寂寂失娇仪。

      銮中不再呼皇帝,殿内但凭游客嬉。

      封建浊流今去远,共和民主耀新旗。

      (第七首)

      殿雄宫伟气晖宏,金阙丹垣世著名。

      历史波澜英烈写,今朝壮阔后人擎。

      康乾纳士江山固,慈禧专权帝业倾。

      明月清风随浪去,庭深常闻警钟鸣。

      (第八首)

      紫禁宫城,天子居地。

      风流帝王,发奋图强,谱写传世功勋。

      永乐皇帝,雄才大略,缔造大明帝国;

      仁宣之治,恩沐生民,开创繁荣时代。

      康熙,*,

      驱逐沙俄,挺起民族脊梁;

      明君乾隆,经文纬武,

      统一民族,奠定*版图。

      不幸君主,错坐宝座,上演家国悲剧。

      崇祯自缢景山,断送大明江山;

      道光无力执政,晚清丧权辱国。

      咸丰在位无能,圆明园中火光冲天;

      光绪朝政无奈,忍辱负重囚禁瀛台。

    [阅读全文]...

2022-01-30 11:22:06
  • 含有紫字的古诗词 带紫字的诗词名句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宋方壶《山坡羊·道情》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白居易《紫薇花》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李贺《李凭箜篌引》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李商隐《隋宫》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曹雪芹《好了歌注》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垂杨紫陌洛城东。——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向子諲《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祥光西起,紫气东来。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万楚《骢马》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苏轼《浣溪沙·菊节》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李白《紫藤树》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曾棨《维扬怀古》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白居易《夜筝》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杜牧《紫薇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紫薇朱槿花残。——晏殊《清*乐·金风细细》

    [阅读全文]...

2022-05-30 06:30:43
  • 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

      紫云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农村植物。说它是花,它并不享有花的那种公主般的待遇,人们只是把它作为稻田的基肥和家畜饲料;说它是草,它的嫩茎上又举起一枝枝有如小火把一般的花朵。以下是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诗经》中有两处出现“苕”这个植物,且都读[tiáo]。一是“苕之华,芸其黄矣”,这里的“苕”是鼠尾草;另一处是“防有鹊巢,邛[qióng]有旨苕”,出自《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这里的“苕”是何种植物呢?

      1.邛有旨苕

      《毛传》在解释“邛有旨苕”只有简单一句:“苕,草也。”而在解释“苕之华”时更加详细:“苕,陵苕也,将落则黄。”而《尔雅》对于“苕”只有一种解释:“苕,陵苕。黄华,蔈[piào];白华,茇[bá]。”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下简称“陆疏”)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在《陆疏》中,“苕之华”,“一名鼠尾,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华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1]对于“邛有旨苕”,则解释到:

      苕苕,饶也。幽州人谓之翘,夏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緑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2]

      显然,根据《陆疏》,“苕之华”是鼠尾草,而“旨苕”之“苕”是“绕”,二者是不同的植物。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清人马瑞辰的观点,将“旨苕”等同于“苕之华”[3],是不对的。

      那么,“旨苕”的“苕”是什么植物呢?

      清人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在“翘摇”这一条目下引用了《防有鹊巢》,并从音韵学的角度解释“翘摇”与“苕”的关系:

      苕,一名苕饶,即翘摇之本音。苕而曰旨,则古人嗜之矣。[4]

      据《*植物志》,翘摇,正式名小巢菜,学名Vicia hirsuta,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本草,攀援或蔓生,一般生于海拔200-1900米山沟、河滩、田边或路旁草丛。[5]符合“邛有旨苕”的描述——邛,丘也。

      所以,《防有鹊巢》之“苕”,实乃今日之小巢菜,味道大概是甜的,古人采而食之。今人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6],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7]将《防有鹊巢》之“苕”解释为紫云英,日本人细井徇《诗经名物图鉴》中也如此,这对不对呢?

      2.轻衫醉卧紫荷田

      紫云英,学名 Astragalus sinicus,豆科,黄耆属,与小巢菜同科,但不同属。二者是两种植物,不可混淆。紫云英产于长江流域各省区,生于海拔400-3000米间的山坡、溪边、田间地头及潮湿处,花冠紫红色,春季开花。这是一种非常好看的小野花,每年春风吹到江南,紫云英就结伴开遍整个田野,远看就像一片紫色的云海,相当壮观。

      晚清举人徐珂(1869-1928)编有《清稗类钞》——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其中对紫云英的形态有较为详细的描写:

      紫云英为越年生草,野生,叶似皂荚之初生,茎卧地,甚长,叶为复叶。春暮开花,为螺形花冠,色红紫,间有白者,略如莲花,列为伞状,结实成荚。

      “紫云英”这个名字出现得晚,始见于*传统绘画的经典教材《芥子园画谱》,这本画谱由李渔资助刻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其中“草虫花卉草木书谱”载:“紫云英:一名荷花紫草。”

      荷花紫草是紫云英在江浙一带的俗名,以其花形酷似缩小版的荷花而得名,《浙江通志》载:

      紫荷花,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注》:“草生田中,花开如茵,可坐卧,每籍此泥饮。[8]

      朱彝尊(1629—1709)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王士祯(1634—1711)、陈维崧(1625—1682)齐名。其《鸳鸯湖棹歌》一百首,与紫云英有关那首是这样写的:

      春来河蚬不论钱,竹扇茶炉载满船。

      沽得梅花三白酒,轻衫醉卧紫荷田。

      朱彝尊49岁(1678)那年,康熙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朱彝尊顺利考取,进入“史馆”纂修《明史》。但在五年之前(1674),他曾到北京拜访纳兰性德,岁暮思乡,遂作《鸳鸯湖棹歌》。这一思乡之作,以嘉兴当地风土人情为创作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比如上面这一首就写了河蚬、梅花酒、三白酒及紫云英几种江南风物。

      河蚬[xiǎn]是一种淡水湖泊中的贝壳,圆底三角形,肉鲜美;三白酒是乌镇人的自酿米酒,也叫甜白酒,宋代已有,民国《乌青镇志》称此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9];而紫荷田就是开满紫云英的田野。

      风和日丽之春日,沽美酒,携好友,去到那开满紫云英的田野,酒酣则就地躺下,周围都是轻风花草香,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难怪朱彝尊要说“每籍此泥饮”,即借此以强留饮酒。而最后一句中的“轻衫”,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韦庄那句“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不过江浙人在田里种紫云英不是为了留人饮酒,而是用作绿肥。《嘉兴府志》云:“又名孩儿草,田家莳[shì]以壅田。”“莳”即栽种,“壅田”即肥田。据了解,紫云英的培肥效果极为突出,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提倡低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今天,紫云英绿肥的作用不可小觑。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用紫云英来养地培肥。[10]另外,紫云英也是我国主要的蜜源植物之一,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

      朱彝尊说紫荷田“花开如茵,可坐卧”,在湖北江城乡下长大的我对此有亲身体验。那时还在上小学,在一个明丽春日,和小伙们一起去田野里,河水潺湲,遍野新绿,尚未翻垦的稻田里则开满了紫云英,刚能没过脚踝,踩上去特别柔软。我们把牛丢在一边吃草,在紫云英的海洋里追逐,打滚……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但那片开满紫红野花的春天却从未褪色。很久很久以后,读到韩育生老师《诗经里的植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时,我才知道它的名字叫紫云英。

      据说紫云英这个名字与云母有关。云母是一种矿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名医别录》按颜色将云母分为六种:云华、云英、云珠、云液、云砂、磷石。据葛洪《抱朴子》:“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春宜服之。”[11]紫云英这么美的名字,大概是从这里来的。云英宜于春日服用,而“紫云英”也正好也在春天开。

      在得名紫云英之前,这种野草被贯以各种“苕”名,如苕菜、苕翘、苕子、苕子菜、马苕子等,这恐怕是今人将紫云英与《防有鹊巢》之“旨苕”相混淆的原因吧。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6页。

      [2](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咸丰五年(1855)丁晏校正本,卷上第15页。毛晋本,“夏生”作“蔓生”。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77页:“苕,蔓生植物,一名鼠尾、凌霄,生在低湿的土地上。”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中华书局,第414页,引《尔雅》谓“苕,陵苕。”进而引《苕之华》以证之,将二者相混淆。

      [4](清)吴其濬著,张贤瑞等校注:《植物名实图考校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5]《*植物志》:第42(2)卷265页。

      [6]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275页:“苕在不同诗句中同名异物,分别释为紫云英和凌霄花。”

      [7]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80页。

      [8]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雍正朝 浙江通志 5》,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59页。“泥饮”,是强留饮酒的意思。

      [9](清)袁枚著;王刚编《随园食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372页。

      [10]林新坚等:《紫云英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11年第01期。

      [11](明)李时珍著;张守康等校:《本草纲目》,*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阅读全文]...

2021-12-09 16:17:08
  • 关于紫藤花的古诗词有哪些 最著名的诗有哪些

  • 1.《紫藤树》唐朝

    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2.《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十五·紫藤花》明朝

    王世贞

    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青柏结同心。裁霞缀绮光相乱,蔓雨萦烟态转深。最是缠绵长到老,羞听泽畔女贞吟。

    3.《朱藤》明朝

    吴宽

    袅袅数尺藤,往岁手亲插。西庵敞短檐,藉尔两相夹。岁久终蔓延,枝叶已交接。有花散红缨,有子垂皂荚。赤日隔繁阴,偃息可移榻。但忧风雨甚,高架一朝压。霜雪却不妨,忍冬…

    4.《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唐朝

    白居易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5.《游东郊以园林无俗情为韵得情字二首·散漫藤萝外》宋朝

    冯时行

    散漫藤萝外,飘然猿鹤情。云山如有旧,草木半无名。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鸣。乾坤清绝地,犹觉是升*。

    6.《送张玉溪院中四咏·其四·紫藤花》明朝

    孙承恩

    寂寞群芳歇,兹花晚著花。低丛深隐雀,老干曲盘蛇。袅袅上缘物,鲜鲜滥拟霞。风霜摇落后,为尔怅韶华。

    7.《紫藤》唐朝

    许浑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江南罨画溪。

    8.《潭上紫藤》唐朝

    李德裕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9.《忆新藤》唐朝

    李德裕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 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10.《紫藤花下醉歌用竹垞原韵》清朝

    姚鼐

    紫藤书屋古椽橑,紫藤春花复秋槁。紫藤架底著书人,吟魂冢闭萦青草。过从饮酒雕龙客,百岁风镫迹都埽。由来历世犹驹隙,安得长生服龟脑。况余本性

    11.《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紫藤峰下麓公房》明朝

    李流芳

    紫藤峰下麓公房,松户阴阴岭月凉。若到都门宜晓骑,姚坊廿里稻花香。

    12.《山间三首·绝壁藤萝喜可攀》宋朝

    孔武仲

    绝壁藤萝喜可攀,更无*地只青山。路回亦有虚明处,江北江南指掌间。

    13.《紫藤》唐朝

    白居易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

    14.《点绛唇·紫藤花》清朝

    廖云锦

    翠幄阴浓,最宜婪尾春归后。细风轻逗,依约低长袖。瞥见妍姿,窈窕明如绣。帘垂昼。曲栏杆右,一架烟痕瘦。

    15.《王七招饮余游紫藤坞值雪失期》明朝

    高启

    孤舟山水雪晴时,看到梅花一万枝。东崦题诗西崦醉,等闲忘却故人期。

    16.《感怀·松柏引藤萝》元朝

    王冕

    松柏引藤萝,反被藤萝绕。刬草养禾苗,禾苗不如草。物情有更变,世事何足道?君子小人交,岂能长永好?云游本无定,潦水空浩渺。…

    17.《紫藤花歌》元朝

    王恽

    竹宫琐窗云雾垂,紫藤花发何葳蕤。仙家驻景出异供,横掩桃李无晶辉。群蛟奋蛰力犹困,鳞鬣不耐凄风吹。天孙夜掷紫霞被,满意下覆须春曦。幽禽缩喙不敢啄,囚锁恐泄苍精机…

    [阅读全文]...

2021-11-26 08:25:37
  • 泊岳阳城下古诗词

  • 泊岳阳城下古诗词

      古诗原文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译文翻译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百层。

      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

      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

      注释解释

      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逾:越过。

      仅:几乎,将*。

      图南: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

      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黄鹤注:“当是大历三年(768)冬深作。”此时逢国破家衰的流亡之时,面临危难,贫病交加。而即便如此,诗人仍不忘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诗歌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

      诗文赏析

      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也是很迷茫的。因为他说“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仗,“江国逾千里,山城*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非常贴切。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转写*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滞留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阅读全文]...

2022-07-06 20:49:07
  •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词

  •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词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阅读全文]...

2022-01-01 19:17:15
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 句子
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 语录
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 说说
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 名言
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 诗词
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 祝福
形容紫禁城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