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乐字的古诗

关于有乐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乐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乐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乐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1k+) 语录(3k+) 说说(10k+) 名言(742) 诗词(4) 祝福(67k+) 心语(108)

  • 乐游原古诗

  • 乐游原古诗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绮丽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乐游原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乐游原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创作背景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曰‘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为学士,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黄昏也。

      整体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短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全文]...

2022-01-25 06:05:52
  • 形容乐观的古诗

  • 乐观
  • 形容乐观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容乐观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出自于:虞集《听雨》

      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出自于: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出自于:屈大均《秣陵》

      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侯。——出自于:李商隐《富*少侯》

      5、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出自于: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6、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出自于: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7、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出自于: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8、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出自于:罗隐《西施》

      9、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出自于:李白《鞠歌行》

      10、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出自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1、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出自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2、*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出自于: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出自于:屈原《国殇》

      14、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出自于:汪遵《息国》

      1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出自于: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出自于:屈原《国殇》

      17、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出自于:孔夷《南浦·旅怀》

      1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于:杜甫《春望》

      19、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出自于: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20、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出自于:简长《送僧南归》

      21、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出自于: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22、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出自于: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2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于:颜真卿《劝学诗》

      24、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出自于:陆游《读书》

      2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出自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6、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出自于:张华《游侠篇》

      27、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出自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出自于:何承天《战城南》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出自于:谢逸《送董元达》

      30、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出自于: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31、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出自于: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32、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出自于:欧阳修《画地学书》

      33、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出自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出自于:陆游《金错刀行》

      35、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出自于: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6、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出自于:刘禹锡《蜀先主庙》

      37、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出自于:鲍照《代出自于蓟北门行》

      38、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出自于:温庭筠《过五丈原》

      3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出自于:章碣《焚书坑》

      40、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出自于: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1、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出自于:高适《塞下曲》

      42、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出自于:郑畋《马嵬坡》

      4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出自于:陆游《夜泊水村》

      44、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出自于:范云《效古诗》

      45、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出自于:杨继盛《就义诗》

      46、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出自于:刘长卿《别严士元》

      4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泊秦淮》

      48、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出自于: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9、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出自于:汪遵《息国》

    [阅读全文]...

2022-05-04 11:32:56
  • 清*乐古诗

  •   《清*乐·村居》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1.清*乐(yuè):词牌名。

      2.村居:题目。

      3.茅檐:茅屋的屋檐。

      4.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5.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6.翁媪(ǎo):老翁、老妇。

      7.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8.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0.卧:趴。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

      用吴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乐 ,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

      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

      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1]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6-02 01:13:51
  • 田园乐古诗赏析

  • 田园乐古诗赏析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园乐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试题】

      1.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2.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

      2.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

      3.这首诗意境的落脚点在什么字上?

      答:诗人一上来就写粉红的花瓣上略带昨夜的雨珠,色泽更加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清新,还弥散出一股股清淡的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枝笼在一片缥缈的水气中,那种朦胧的绿色更加迷人。地面上风吹雨打之后,花瓣落了一地,因为家童尚未起床,所以满地的落花无人过问,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粉红的春装,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树枝上黄莺正在欢快的叫着。在这境美莺啼的环境中,山客却如同身处无声之境,还沉醉在酣睡中。这里写莺啼是以动衬静,其意境主要落在一个“静”上。

      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答:.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5.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闲适

      二

      (1)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本诗中的表现。(4分)

      参考答案

      (1)(4分)反衬/衬托(术语1分)

      “花落”“莺啼”的动作、声响(1分),衬托出了“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境的宁静与愉悦。(2分)(仅答对偶的给1分)

      (2)(4分)总说(1分):描绘了一幅柳暗花明春色宜人的图画。意象(2分):捕捉了最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桃花、柳丝、宿雨、朝烟、莺啼。色彩(1分):抓住春天鲜明艳丽的色彩:红、绿

      参考示例:描绘了一幅柳暗花明春色宜人的图画。深红浅红的桃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缕缕花香,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袅娜迷人,。莺儿轻啼,落花满地,山客酣眠,别有一终清幽的意趣。使人心醉。

      三:

      【阅读训练及答案】

      (1)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析。

      特点:A、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绘形绘色 B、以声 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C、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2) 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情?

      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

      (3)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乐趣?

      体现了诗人亲*自然的乐趣。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雨滴,绿绿的柳树笼着淡淡的春烟。家童还没有打扫地上的落花,莺鸟啼叫,山客还在酣眠。

      【赏析】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你看,一个春天的早晨,桃花带雨,绿柳含烟,花落莺啼,山客犹眠,景象是多幺的宁静美好,生活是多幺地闲适惬意!特别是诗歌所写之“莺啼”而山客“犹眠”的情景,除了具有以动显静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之外,从人物的酣眠的表现我们不难体味到山中生活的无限情趣!

      黄升《玉林诗话》云:“六言绝句,如王摩诘‘桃红复含宿雨’及王荆公‘杨柳鸣蜩绿暗’二诗最为警绝,后难继者。”评说葚当。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诗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这是其中的第六首。诗中写到“莺啼”、“花落”、“宿雨”,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二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拢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阅读全文]...

2022-05-06 14:41:20
  • 写新年快乐的古诗

  • 新年快乐
  • 写新年快乐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新年快乐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夜》

      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怀》

      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白居易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拜年》

      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元日观潮》

      唐.厉元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

      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

      《元旦试笔》

      明.陈宏章

      天上风云庆会朝,庙漠争遣茅草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好有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田园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惟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阅读全文]...

2021-12-06 04:35:55
  • 关于快乐读书的古诗

  • 快乐,读书
  • 关于快乐读书的古诗

      生活是残酷而美好的。人生之所以短暂,是因为它从不给你彩排的时间,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快乐读书的古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关于快乐读书的古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杜甫《柏学士茅屋》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王禹偁《清明》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 王维《偶然作六首》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 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 高适《答侯少府》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 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黄庭坚《送王郎》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谢逸《送董元达》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 王建《寄旧山僧》

      又是今年忆去年。 —— 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 于鹄《题邻居》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 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 谢逸《送董元达》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 欧阳修《咏零陵》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 —— 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 —— 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 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 刘希夷《蜀城怀古》

      关于读书的句子

      1、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2、悠闲读书,意在怡情,情之所致,灵魂可随着书的脉络而神游,或领悟诗词的豪情浪漫,哲学的玄妙精深,逻辑学的机巧善变,小说的峰回路转悲欢离合;或寻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草;如有幸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雅之士谈心,同良师益友交流,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升华。

      3、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去跨越。每跨越一步台阶,将得到不可估量的财富,而下一步台阶,又将带我步入一个新的境界,获取新的知识。

      4、读书是要有点意境的。一个清闲的早上,选一处幽静的所在,如杭州的运河公园,悠长悠长的公园游人寥寥,你可以独占湖边的石椅,隔着树丛传来的车水马龙之声早滤去了喧嚣。这时宜捧一卷散文。景闲人闲若文亦闲,则旷野清风山泉松子幽香……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在读书中得到。

      5、生活是残酷而美好的。人生之所以短暂,是因为它从不给你彩排的时间,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6、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7、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8、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可是,当你读书而思考得很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9、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10、一个智者可以同时拥有两套思维,同时又不影响自己的为人处世。

      11、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

    [阅读全文]...

2022-03-09 07:44:05
  •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

  • 文学
  •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歌行汉乐府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cui)。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赏析】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阅读全文]...

2022-02-12 06:32:24
  • 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

  • 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田园乐【tián yuán lè】

      作者:王维【wáng wéi】

      桃红复含宿雨,【táo hóng fù hán xiǔ yǔ】

      柳绿更带朝烟。【liǔ lǜ gèng dài cháo yān】

      花落家童未扫,【huā luò jiā tóng wèi sǎo】

      莺啼山客犹眠。【yīng tí shān kè yóu mián】

      古诗翻译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阅读全文]...

2022-01-02 05:38:35
  • 新年快乐古诗句

  • 新年快乐
  • 新年快乐古诗句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年快乐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春节看花市》

      *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0、《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1、《元日》

    [阅读全文]...

2022-05-22 15:26:12
  • 积极乐观的古诗词

  • 乐观,励志
  • 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王豫

    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警世贤文·勤奋篇》

    1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14、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1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2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5、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东野

    2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8、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佚名《周易》

    3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3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35、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36、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4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4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4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6、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48、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49、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50、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阅读全文]...

2022-04-27 11:43:48
有乐字的古诗 - 句子
有乐字的古诗 - 语录
有乐字的古诗 - 说说
有乐字的古诗 - 名言
有乐字的古诗 - 诗词
有乐字的古诗 - 祝福
有乐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