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关于琴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关于琴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关于琴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关于琴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听琴古诗原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听琴古诗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听琴
*现代卢青山
羲皇建木荫人寰,娲皇结丝神桑蚕,彼岂有意肇其端。
后之奇圣心桓桓,舌不得语如钥关,合此丝木聊相宣。
试拂以指声空然,袅袅如断如连环,此非其魂飏而翻。
万年一瞬不可攀,死者已死传者传,我来犹及观奇观。
老翁默坐垂长髯,焚香静直躯不弯,举座恭穆如朝参。
长河渺渺生孤帆,渐*而前兴微澜,既渐而逝天之缘。
琵琶艳薄徒浮繁,二胡凄抑谁能堪,唯此古拙舒以宽。
君不见此流水与高山,山齿齿兮水潺潺,渔樵容裔全其天。
山中伐木声檀檀,短桨细与波周旋,此呼彼答回苍岚。
朝携同出暮同还,慈严妻子守门椽,相随者谁鸟关关。
廿年流泊思归船,不循此去更何川,感我双泪下流丸。
泪不能止曲已完,眼前车马奔惊湍。人嚣尘捲鬼狂欢,唯予块立魂如删。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遣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和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风,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琴剑*生叹薄游,云间春晚思如秋。古代有哪些带琴字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包含琴字的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带有琴字的诗句1.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2. 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3.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
4. 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5. 琴书著尽犹嫌少,松竹栽多亦称贫。
6.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7.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8.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9.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10.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11.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12.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13.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14.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15.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16. 窈窕涉女,琴瑟友之。
17.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18.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19. 琴虽古意元无取,诗*虚名亦懒吟。
20.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1. 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
2.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
3. 琴书满屋壁,不下晋家声。
4. 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5.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钮朱锦乃汝传。
6. 琴书结束定何时,折赠新年梅一枝。
7. 琴声意似泉声淡,剑气威如霜气雄。
8. 琴自无弦不用弹,岁寒姱节傲苍官。
9. 琴鹤清风久寂寥,谷居忠愤绚银钩。
10. 琴书笔砚伴閒身,斗室依然不觉贫。
11. 琴剑长为客,诗书欠策勋。
12. 琴书湓浦担,风雪贵池船。
13. 琴弹夜月龙魂冷,剑系秋风鬼胆粗。
14. 琴心自娱谁料理,犊鼻虽贫未主臣。
15. 琴轸含房风未吹,盈盈脉脉度炎晖。
16. 琴诗山水乐,顿与世情疏。
17. 琴心不复寄松萝,贺鉴湖边水自波。
18. 琴剑前时为我来,志同道合味悠哉。
19. 琴樽畴昔记追随,富贵休教贫贱离。
20.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1. 琴弹碧玉调,药炼白朱砂。
2. 琴弹终日得古调,印锁经秋带藓痕。
3. 琴书随分足生涯,只灌园畦亦自佳。
4. 琴剑西还已有期,白云飞处望多时。
5.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为寻僧出笔扉。
6.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
7. 琴挑何曾动,梭投未免惭。
8. 琴弈心偏好,丹铅手自磨。
9. 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
10. 琴弹十八拍,听此双泪流。
琴茶古诗词
古诗原文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诗文赏析
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
“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次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
三联起句写琴,《渌水》古琴曲,为诗人之所爱。诗人精通音律,曾有《听弹古渌水》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欲识漫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阳下,竟日有余清。”可知诗人提此曲是为了表明*和心境;次句写茶,“故旧”老朋友、旧相识。“蒙山”指蒙山茶,产于雅州名山县(今属四川),蒙顶山区,相传西汉年间,吴理真禅师亲手在蒙顶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饮之可成地仙。诗人举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但诗人毕竟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他的辞官亦并非完全出自本心,看到唐王朝日益加剧的矛盾,各种弊端的呈现,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无法掩饰,故此在尾联他仍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乐天的《江南谪居十韵》“壮志徒许国,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鳞。葵枝犹向日,蓬断即辞春……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释。末句表达了诗人想返回长安为国效力的愿望,但诗人至终亦未能再进西京,令人感叹。
古诗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
1古诗听弹琴带拼音版本
tīnɡtánqín
听弹琴
liúchánɡqīnɡ
刘长卿
línɡlínɡqīsīshànɡ
泠泠七丝上,
jìnɡtīnɡsōnɡfēnɡhán
静听松风寒。
ɡǔdiàosuīzìài
古调虽自爱,
jīnrénduōbùtán
今人多不弹。
2古诗听弹琴注释及翻译
注释
⑴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的琴声。
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风入松》的调名。
翻译
七弦琴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静静地听着风吹入松林的凄清的声音。
即使我是那么喜爱这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再弹唱了。
3古诗听弹琴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竹子诗词对联的寓意
篇一:筇竹寺对联集锦
一天四季
十多年前第一次乘坐直航机飞昆明,在机场遇见某摄影名家。他曾到过昆明,我问他,昆明素有「春城」的美誉,是否真的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四季如春呢?他笑说,更贴切的形容是一天四季,早上是春天,下午夏天,黄昏秋天,而晚上则是冬天了……
笻竹禅寺
笻竹传奇
欣赏指数:
筇竹寺,位于昆明西北郊的玉案山上。玉案山群峰秀
拔,山中林壑幽深,竹滴翠荫,古剎殿字掩映密林之中,驰誉中外是其五百罗汉彩塑。
翻开昆明地图一看,在西北部的玉案山,找到笻竹寺。这个「笻」字的读音怎样念?在下知识不足,向酒店的侍应请教,方知普通话念作「穷」。其后再查书,粤音则是「洪」。原来「笻竹」是竹的一种,可以做手杖。
笔者爱竹,而「笻竹寺」,相信是一座竹林寺,所以决定前往参观。看地图,得知仅距离昆明市中心十二公里,于是坐的士去,怎知一上玉案山,才发觉人迹罕至,愈走愈荒僻,马上向司机言明,请他两小时后再回头接载我。
这玉案山,可谓秀拔而幽深,竹滴翠荫,山泉琤琮,而密林之中藏有古剎,更是灵气充斥。而所谓「玉案」者,即「棋盘」也,故又称为「棋盘山」。唐代道安和尚有诗咏之:-
「松鸣天籁玉珊珊,万象常应护此山。一局仙棋苍石烂,数声长啸白云间。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分左右斑。万古难磨真迹在,峰
头鸾鹤几时还。
」
传说此山是仙人下棋的地方,因为横卧岭头有一方石,中界有棋盘纹,纵横各十九道,显然是个围棋的棋盘。至于笻竹寺,
也是与仙人有关。寺内的一副对联,道出其来历:-
「地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笻竹传奇。」
所谓「犀牛表异,笻竹传奇」,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传在唐贞观年间,昆明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常到西山一带狩猎,有日他们发现一头犀牛跳出,众人追逐之下,犀牛跑至西北边山谷中消失,当他们抬头寻望山半,发现一群相貌奇特的僧人,欲上山寻问,走到*处又毫无所见,只见僧人用过的一根笻竹拐杖,插在地上,众人都无法拔起,翌日兄弟俩去看拐杖时,这笻竹拐杖已长成一片竹林,枝叶茂盛,故相信是山灵显示,这是佛地,应在此修寺建庙。
不过今日我们所见的笻竹寺,已非唐代建筑,因为原寺已毁于明代大火,后经明代重修、清代扩建的丛林格局。
雄辩弘经
欣赏指数:
旅游小贴示:这是中原佛教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由元初昆明的
雄辩法师到内地学*佛学,于元世祖时归来后建成的。
筇竹寺的山门,正对上山古道,门前筑了一道院墙,院墙上书有「筇竹禅寺」四个大字。若绕到后山,另有入口,大门上方石刻「灵山胜境」,另有一联,为住持明道书立:-
「阐慕开山圣僧显迹光宇甸,雄辩宏经禅风初畅建丛林。」
这里的「雄辩」,不是动词,而是名字。筇竹寺称为禅寺,而后山入口有这样一副对联,是与「雄辩」其人有关。
原来在宋代以前,佛教在云南,被信奉的多是西域的密教,到宋末元初,出生于昆明的雄辩法师,俗姓李,自小出家,为大理佛教国师杨子云的高足,其后他到内地*佛,在中原整整廿五年,先后拜过四个高僧为师,归依禅学。
雄辩法师「最后登班集之堂,嗣坛主之法,其学大备」,元世祖忽必烈赐他法号「洪镜」,但雄辩认为:「佛法种子不绝于世,矫矫龙象,岂择地而行,吾其南归。」因而回到云南,在昆明筇竹寺讲经,传播禅学。
筇竹寺成为云南第一个宣扬大乘佛教的寺庙,而雄辩法师名声日振,原因之一,在于他能用多种语言讲经说法,与云南多民族的特点相融合,可说是第一流的传教者。他是于一三0一年圆寂,其弟子玄妙、玄坚,将他火化得五彩舍利后,在后山立「雄辩法师大寝塔」供奉。
我们今日参观筇竹寺,仍见到不少楹联,留下雄辩的禅风。例如大雄宝殿由昆明老人舒藻于光绪年间所立的楹联:-
「两手把大地山河,捏瘪搓圆,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内嚼去,吞下肚里,放出光明。」
听蜀僧浚弹琴古诗词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
1、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韵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她纤细而白皙的手指拨弄着七根琴弦,弹出一阵清婉流畅的琴声,仿佛汨汨流水,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清风拂过,桂花的香气氤氲缭绕,刹那间,白袂飘扬。
琴声激越,与松涛一起连绵回响,久久不绝。
起手落手间,那根商弦颤动了谁的心弦
她的动作慢慢放缓,琴音又变得静雅,婉转,带着淡淡的忧伤,一如这桂花飘香。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描写琴声的句子 1、人们神怡心旷之际,耳边一阵微风忽起伏。
远远传来缕缕琴声,悠悠扬扬,一种情韵却令人回肠荡气。
2、清澈明净的琴声潺潺流动。
如同来自深谷幽山。
静静地淌着,淌过人生的皱折,淌过岁月的颠沛,淌过老艺人洞悉尘世的盲眼,静静地淌着。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4、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匆匆流。
5、侧耳倾听,是小提琴演奏的《思乡曲》,音乐似乎是由远到*,由小到大,一阵轻柔婉转的序曲过后,是无比强烈的颤音,一个个激昂的音符敲打着我的心叶,强有力的节奏感使我整个人仿佛要舞起来似的,突然,随着一个扣人心弦的双音,琴声戛然而止,我的心也随这一紧,在几秒钟短暂的停顿后,那最儒雅最轻柔的小提琴声再次响起,在缓慢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丝的凄凉感,仿佛是一个离乡的游子正在轻轻地哭泣,我抬起头凝望朦胧的月亮,她正这静谧的夜中发出美丽的光芒。
6、悠扬的像山间的泉水,哗哗地流着,不时调皮地激起一朵朵浪花,碰碰岸边的石头,打个招呼,说说悄悄话,然后继续向前流去。
7、声音如展翅欲飞的蝴蝶,扑闪着灵动的翅膀,清亮亮的流淌着,又好象塞外悠远的天空,沉淀着清澄的光。
8、指尖流淌出声音如展翅欲飞的蝴蝶,扑闪着灵动的翅膀,清亮亮的流淌着,又好象塞外悠远的天空,沉淀着清澄的光。
9、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
10、我爱听琴声是因为琴声时而急速如千军万
高台之上飘下琴瑟之音,那样的悠扬清澈,如青峦间嬉戏的山泉;那样的清逸无拘;如杨柳梢头飘然而过的威风,那样的轻柔绮丽,如百花丛中翩然的彩蝶;那样的清寒高贵,如雪舞纷纷中的那一点。
。
。
。
。
。
时而高耸如云瑟音低沉如呢语;时而飘渺如风中丝絮;时而瑟音沉稳如松飒崖,时而瑟音激扬,时而空蒙。
。
。
。
。
。
琴与瑟时分时合,合时流畅如江河入大海,分时灵动如浅溪分石。
只见那红衣女子盘坐在地上,一头如瀑青丝,散发着暧昧而又迷人的气息。
银色的冰眸闪着妖异的光芒。
她伸出手,十指在那琴弦上来回拨动,美妙的声音瞬间倾泻而出,是那么的柔婉动人,好像一汪清泉潺潺流淌,又好像林间鸟儿的呢喃,一折连着三叹。
突然曲风一转,琴声变得铿锵刚毅起来,宛若浪花击石,江河入海,震动着在座所有人的心弦。
不知过了多久,琴声缓缓停止,但那乐声好像仍旧飘扬在四周,久久不散,昆山玉碎,香兰泣露也不过如此了。
【这是我自己写的哦,求采纳】
--《听蜀僧濬弹琴》
【内容】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赏析】: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说:“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馀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关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列子。汤问》里有“馀音绕梁兀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馀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馀响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
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的《》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了出来。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赏析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
琴字开头的诗句,五个字带琴的古风诗句
1.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2. 琴书结束定何时,折赠新年梅一枝。
3. 琴声意似泉声淡,剑气威如霜气雄。
4. 琴自无弦不用弹,岁寒姱节傲苍官。
5. 琴鹤清风久寂寥,谷居忠愤绚银钩。
6. 琴书笔砚伴閒身,斗室依然不觉贫。
7. 琴剑长为客,诗书欠策勋。
8. 琴书湓浦担,风雪贵池船。
9. 琴弹夜月龙魂冷,剑系秋风鬼胆粗。
10. 琴心自娱谁料理,犊鼻虽贫未主臣。
11. 琴轸含房风未吹,盈盈脉脉度炎晖。
12. 琴诗山水乐,顿与世情疏。
13. 琴心不复寄松萝,贺鉴湖边水自波。
14. 琴鹤为友朋,出入常拂拭。
15. 琴剑*生叹薄游,云间春晚思如秋。
16.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钮朱锦乃汝传。
17. 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18.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19. 琴尊诗思劳,更欲学龙韬。
20. 琴曲唯留古,书多半是经。
21.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
22.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鸖眼相青。
23. 琴堂窗户清无暑。宫妆争捧黄金注。
24. 琴清诗思劳,更欲学龙韬。
25.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26. 琴筝箫管和琵琶,兴满金尊酒量赊。
27. 琴堂连少室,故事即仙踪。
28. 琴弹碧玉调,药炼白朱砂。
29. 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
30.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
31. 琴书满屋壁,不下晋家声。
32. 琴弹终日得古调,印锁经秋带藓痕。
33. 琴书随分足生涯,只灌园畦亦自佳。
34. 琴剑西还已有期,白云飞处望多时。
35. 琴虽古意元无取,诗*虚名亦懒吟。
36.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37. 琴樽几杖静柴门,抱瓮忘机老灌园。
38.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39. 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40. 琴心挑取卓王孙,卖酒临邛石冻春。
41. 琴水东边海尽头,迷茫烟雾接高秋。
42. 琴瑟昔在御,莫不静而好。
43. 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
44.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45.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46.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47. 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48. 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49. 琴樽畴昔记追随,富贵休教贫贱离。
50. 琴剑前时为我来,志同道合味悠哉。
51.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为寻僧出笔扉。
古诗琴诗中的放在
诗琴在古诗中的应用
李欣的古诗琴歌
张潮的古诗琴的声音
表达式诗琴的古诗还
琴诗的古诗
听琴的古诗
题琴的古诗
陈琴的古诗
带琴的古诗
梦琴的古诗
素琴的古诗
含琴的古诗
有月有琴的古诗
玉琴的古诗
焦琴的古诗
带钢琴的琴字的古诗
有爱琴的古诗
带有琴的古诗
琴瑟的古诗
带美琴的古诗
绿绮琴的古诗
古诗关于琴的
有书和琴的古诗
姚玉琴的古诗
风琴的古诗
朱琴霞的古诗
琴与人的古诗
古诗里有绪琴的
含琴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