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有关的古诗

关于淮安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淮安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淮安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淮安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41k+) 说说(14k+) 名言(631) 诗词(19) 祝福(15k+) 心语(47k+)

  • 描写淮安的诗句

  • 描写淮安的诗句

      1、说道淮安未肯降  宋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2、计程今日到淮安  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3、淮安荡荡朝天路   宋王奕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

      4、十年不踏淮安路  宋喻良能 《昌园赏梅》

      5、淮安大豆清泉水   明徐渭 《二马行》

      6、淮安一寤三十年   宋陈造 《腊茶并三诗送李元诚》

      7、楚郡号淮安     宋方回 《送叶茂叔淮安教》

      8、粗有淮安趣     宋蒋堂 《溪馆二首》

      9、重过淮安旧驿楼   宋李廌 《题唐洲东寺访友人不值诗》

      10、淮安距宿迁    宋陆文圭 《车》

      11、淮安古地拥州师  唐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

      12、车马发淮安    宋文天祥 《发淮安》

      13、说道淮安未肯降  宋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14、计程今日到淮安  宋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二》

      一颂淮安

      楚淮运湖襟相连   夏商汉吴作汴京

      盐帆飘展漕运盛   客贾往来出圣贤

      二送淮安

      拾级而上天更蓝     镇淮楼上赏船帆

      滔滔浊水随船动     鸥鹭野鸟栖桅杆

    [阅读全文]...

2022-07-22 10:26:03
  • 杨士奇:发淮安

  •   《发淮安》

      作者:杨士奇

      岸蓼疏红水荇青,

      茨菰花白小如蓱。

      双鬟短袖惭人见,

      背立船头自采菱。

      赏析:

      杨士奇的这首诗,是一幅湖上风俗画。蓼者,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荇者,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蓼花红,水荇青,慈姑花白,犹如蓱(萍),而船上的小姑娘头扎两个发髻,穿着短袖衫,见有人来,似乎有点害羞,背立着船头自己在采菱。

      船发江苏淮安,作者望见太湖流域一幅纯美的画面:充满生机的湖面,年轻美丽的采菱女,红、青、白的水上生物,还有碧绿的湖水,一抹抹浓重的色彩,在作者眼中荡漾。

      这首诗,自然恬淡,物我交融。特别是采菱女头扎双髻,背立采菱的羞态,*添了浓浓的诗意。

    [阅读全文]...

2022-05-11 02:05:14
  • 《发淮安》原文及译文

  • 《发淮安》原文及译文

      《发淮安》是明代诗人杨士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淮安水乡的一个生活小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淮安》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发淮安

      杨士奇〔明代〕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译文:

      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

      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

      赏析:

      杨士奇的这首诗,是一幅湖上风俗画。

      诗歌的前两句选择水乡特有的蓼荇这些植物,白描而绘其色“疏红”“青”“花白”、状其形“小如萍”,寥寥几笔,生动、形象,而又简炼,朴素、自然。水乡的景色美不胜数,但作者却只抓住几种色彩对比鲜明的水乡植物点染水乡的气氛,虽然没有精工描绘景物和浑然的风土人情,但以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铺展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宁静悠远的淮安水乡的景色。景幽心亦静,转而由景过渡到了对人物的素描上。

      底下两句由景及人,自静而动,为水乡图增添了生气。水上驶来采菱船,船上的采菱女头上梳着两个环形的发髻,身穿短袖的衣衫,背对着诗人在船头采菱。这是诗人见到的实情,但一经摄入了艺术的镜头,便具有了诗情画意。诗人看到船上女子倩倩的`背影,突发联想,说姑娘害羞,不好意思让人见到自己的脸,故背转身子,借以掩饰羞涩之态。“惭”字、“自”字,皆从“背”字生发,既刻画出水乡女子惹人羡爱的神态,又很富有情味,把观景的诗人与采菱女这两个不相干之人写成一个欲见而招呼,一个因羞而自避,从而使人物立于纸上。一个“背”字节省了多少笔墨,却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再多的正面描写也无法达到这一效果。诗人选取这一角度来写,实具匠心。

      全诗表现水乡的宁静和*,风格也一如水乡之水,闲雅清淡,物我交融,又因选择得当,写来颇见情韵。

      创作背景:

      杨士奇在明朝是个从建文至正统的四朝元老,这一时期政局比较稳定安宁,他的诗歌也多讴歌太*,风格简淡和易,*正安闲,这首小诗即是这一时期杨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水乡的宁静和*,反映太*盛世。

      作者简介: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阅读全文]...

2022-05-05 05:47:53
  • 淮安必去的旅游景点汇集

  • 旅行
  • 淮安必去的旅游景点汇集

      想要去旅游,淮安文通塔是个好地方。那么淮安文通塔怎么样,淮安文通塔怎么去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淮安必去的旅游景点汇集,希望大家喜欢。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江苏盱眙县城东南,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十年战斗的历程里,军部暨0中央华中局在黄花塘谱写了两年又八个月的光辉篇章。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转入-的关键阶段,-、*、张云逸、饶漱石、罗炳辉、赖传珠、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华中抗日大业,直到抗战胜利。军部纪念馆由旧址、旧居、陈列馆和园林等几部分组成。馆内存放大量历史图片和文物,布展独特,雕塑逼真,采用声光电现代多媒体表现手法,展示了华中抗战的峥嵘岁月,再现了革命前辈当年的战斗风采。目前,陈列室已征集到新四军遗留实物数十件,图片二百多幅,如实反映了我新四军当年战斗、整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历史面貌。

      黄花塘原来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但它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的关键阶段,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在此期间,军部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运筹帷幄,指挥抗日,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顽固派的磨擦、进攻,在苏、皖、浙、鄂、豫五省开辟了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使华中地区成为对敌斗争的主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

      纪念馆广场

      步入宽敞明亮、绿草如茵的纪念馆广场,展现在游客眼前的是一气势巍峨,造型酷似“枪刺”的“纪念碑”。在银灰色调的纪念碑下连接纪念馆大厅的影壁墙上镶嵌着由原-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十一个纵横飘逸、金光闪闪的大字,馆牌旁为巨幅蓝字的“N4A”新四军标志牌。

      纪念馆的展馆是一个前圆后方的建筑。大厅前,圆形的亭式建筑是进入展馆大厅的甬道,也是纪念馆的迎宾之所。厅顶由60根直径10公分的绿竹环衬,寓意新四军军部在黄花塘60周年之际兴建的纪念馆将继承优良传统,永葆革命青春。

      纪念馆大厅

      迎面是一块长方形的巨幅红色“屏风”、“屏风”上题刻着由**-题写的“铁的新四军”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屏风后,安放着两组气势非凡、栩栩如生的紫铜雕塑。其中,一组为*、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曾山在黄花塘的草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战役的情景雕塑;另一组是表现新四军战士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抗击敌寇、浴血奋战的造型雕塑。这两组雕塑既是力与美的展示,也是新四军领导集体与战斗群体在黄花塘时期的一个缩影,表现了新四军在*革命和中华民族的**战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光辉形象。

      新四军军部陈列馆共有四个展馆向游客展示新四军组建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重点陈列了军部移驻黄花塘期间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使大家了解这支红色“铁军”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人民军队史,也是一部英勇悲壮的抗日史和民族**史。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江苏省盱眙县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盱眙县西南丘陵山区,距盱眙县城约35KM,东边与王店乡毗连,西部与安徽的明光、南边与安徽来安接壤,北部与桂五镇相连,包括原水冲港、山洪、古城林场在内总面积7058公顷,其中占地4856公顷,水面约1500公顷,其他地类702公顷。地理座标:东经118°25`—42`北纬:32°43`—42`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腹部,交通方便,现有宁连、宁宿徐、一级公路贯通,南京禄口,徐州观音等机场,连云港南通、南京新生圩等国际港口,到盱路程均在1小时车程以内,公园距南京、镇江、扬州、滁州、蚌埠、淮安均不足150公里,距上海、无锡、常州、合肥均在400KM左右。

      公园位于盱眙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是第三纪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台地,经流水侵蚀后的桌状方山丘陵。公园地形西高东低、山体绝对高程在200米以下,相对高低凹部份为山溪,当地人称之为港,如:谢家港、焦家港、蔡港、水冲港等,数条山背间的多条山溪的谷底,向东或东南倾斜,山港里径流汇集成湖,如天泉湖,天洪湖等大小水库数座。整个公园组成一个较为封闭水流域生态体系,可作为森林生态的研究基地。

      公园地处北亚热带与湿温带的过度气候区,属不稳定的半湿润气候,季风特征明显,水热同季,四季分明。盱眙年*均气温14.9℃,7月份*均气温27.4℃,全年无霜期215天以上。“公园”地区年*均气温比盱眙县东部高0.4℃。盱眙年*均降水983.5mm,公园地区处全县降水中心,可比其他地区高出100—150mm,“公园”地区年日照数在2200—2250小时之间,略高于本县的东部地区,所以“公园”地区无论是光照、热量、雨量条件均是全县最佳地区,为植物生长,提供优良的条件,“公园”还有丰富的地形小气候,南北坳山冲有*于北亚热带南区气候特点,北坳北坡有暖温带的气候特色为“公园”内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条件。

      “公园”内单一的玄武岩母质发育成的基性岩土类的暗色土,色暗棕或褐色,质地中壤,好耕好收,是比较肥沃的土壤。土层厚度与地形相关。山坡或陡坡处,土层较薄(30cm);山体中下部台上,土层厚度中等(30—60cm);山麓和山前*地土层较厚(>60cm),土层厚薄直接制约林木的生长,土层薄处生长松类、柏类;土层厚处(>50cm)生长竹类、水杉;介于期间(30—50cm土层)生长着温地松、刺槐、麻栎、板栗、林间较好地方生长着经济果木。

      “公园”处于暖湿带和北亚热带的过度地带,加之小气候的作用,这里植物种类丰富,占有*种子植被15个分布类形中的14个,尤其是木植物种多样化性显著,共131属258种,集中了比较典型的湿带主要落叶阔叶树类,常绿成份较少;“公园”地处偏僻,保留大片珍稀树种,以黄檀为主的天然生态林,主要树种有槲栎、青檀、黄连木、乌桕等,这里几乎集中分布着江苏所有的野生珍稀树种,野生的漆树,毛叶欧李、迎春,为江苏新纪录的品种,北方大叶朴,南方江脉钓樟,江浙钓樟,羽叶泡花木,中华石楠也到处可见。林下分布着太子参、玉竹、刺五加等贵重药植物,该区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和植物区系很有意义,并可作为天然植物种质基因库加以开发利用,也是引种、驯化、南北珍稀良种的植物理想场所。“公园”地区森林覆盖率为93.3%.

      野生动物有狼、狗獾、狐狸、黄鼠狼等*40种,江苏二类保护动物草獐也经常出没其间。栖息于此地留鸟、加候鸟共有177种,包括寿带、翠鸟、珠颈斑鸠、灰喜雀等,国家保护的鸳鸯、丹顶鹤等候鸟时有出现;这里昆虫种类繁多,已采集并鉴定原种昆虫有11目88科258种,有大尾风蝶、朴喙等珍稀种类;区内生物群落十分复杂,昆虫种类多,天然丰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衡状况,未见害虫大发生。

    [阅读全文]...

2022-02-15 00:14:52
  • 淮安富士康哪个部门好

  • 淮安富士康哪个部门好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1974年成立于*台湾省台北市,总裁郭台铭。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淮安富士康哪个部门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淮安富士康哪个部门好

      人事部好。

      企业标识

      富士康LOGO富士康标志设计直接由英文字母元素构成,标志设计大气不显粗俗,大海一样的蓝色更是体现出其企业的气魄。首先富士康LOGO的字母形式比较规整,更能体现出企业的制度是非常有条理的;就像是企业的'发展一步一步稳步的发展至今。

      价值观

      经营理念:爱心、信心、决心。

      从业精神:融合、责任、进步。

      成长定位: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

      文化特征:辛勤工作的文化;

      负责任的文化;

      团结合作且资源共享的文化;

      有贡献就有所得的文化。

      核心竞争力:速度、品质、技术、弹性、成本。

      经营理念

      创立于1974年,富士康企业在总裁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恢弘的气度立下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3C)产品成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业愿景;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创具备机光电垂直整合、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的3C代工服务“eCMMS”商业模式;以坚定及无私的理念贯彻谋求员工、客户、策略伙伴、社会大众及经营层的共同利益之高标准公司治理。

      国际理念

      富士康人在“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的经营理念下,多年来致力于全球*台之建立,以“爱心、信心、决心”自勉;在成功融合全球资源及人才、持续埋首科技创新下,不仅在深圳国际高交会上以机器人、热传导技术与能源、纳米技术及知识产权等多项成果惊艳各界,并是多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华人企业。也因如此,才可以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鉴入选为全球最佳声望标竿电子企业15强,并成为全球唯一能在过去五年持续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富士康人将持续以打造全球华人皆能引以为傲的国际*台而努力。

    [阅读全文]...

2022-03-02 17:20:09
  • 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   《澡兰香·淮安重午》

      吴文英

      盘丝系腕,

      巧篆垂簪,

      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

      彩箑云窗,

      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

      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

      渐老汀洲烟箬。

      莫唱江南古调,

      怨抑难招,

      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

      暗雨槐黄,

      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

      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

      随人天角。

      赏析:

      此词为作者客居淮安,端午怀人之作。上片忆昔。“盘丝”六句追忆青春时代与玉人欢聚相爱,共度端午的赏心乐事。“伤心”二句反观现实,见似红绡裙般的石榴花已开始花萼凋落,给人以美景无常之感。“黍梦”隐喻人生迅老,连沙洲嫩蒲也转眼衰残,写出物我交感的沉重痛楚。下片怀人。“莫唱”三句借歌唱抑郁、哀怨之江南旧调以招魂没楚江之屈原,隐指客旅淮安,魂离异乡的词人,而“莫唱”之企求,“难招”之无望,流露出飘沦不归的怅惘和无奈。“薰风”三句想象家乡端午乳燕新生,梅雨蒙蒙,正午兰汤沐浴的风景与民俗。“念秦楼”二句借秦楼之弄玉隐喻家人,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返,端午佳节独自斟饮之落寞。吴梅在《词学通论》中论及吴词:“貌观之,雕缋绩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细心的吟绎,觉味美于方回,引人入胜,既不病其晦涩,亦不见其堆垛。”本篇正是如此,乍一看,满目都是精密的意象,实为叙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阅读全文]...

2022-05-20 14:25:37
  • 淮上与友人别古诗赏析

  • 友人,柳树
  • 淮上与友人别古诗赏析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淮上与友人别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及注释】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1、淮(huái):扬州。

      2、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3、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4、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

      5、杨花:柳絮。

      6、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7、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8、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赏析】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悦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吾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阅读全文]...

2022-03-20 10:37:04
  •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文解释】

      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词语解释】

      笼:笼罩。

      商女:卖唱的女子。

      【诗文赏析】

      建康是六朝时的都城,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唐朝的都城虽然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的景象却一如既往。《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其奢靡荒淫,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如今诗人在秦淮河畔又听到此曲,不禁又发忧世之情: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以这种亡国之音寻欢作乐,怎能不使人有历史重演的隐忧呢?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赏析二: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板无味了。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惯。

      “夜泊秦淮*酒家”,看似**,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酒家”三个字,就象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人物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早期仕途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这时杜牧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在洛阳期间,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由扬州赴长安就任监察御史。

      开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观察使崔郸的幕下,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

      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开成五年,杜牧升官为膳部员外郎。

      迁官外放

      会昌元年(841年),杜牧调任比部员外郎。

      会昌二年(842年),外放为黄州刺史。杜牧外放的原因史书上并无记载。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而李杜两家为世交,李德裕为何不喜欢杜牧,有人认为是杜牧为人倜傥,不拘小节,与李德裕的理念不合;而且牛李党争,杜牧与牛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认为是牛党。后杜牧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

      会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杜牧迁池州刺史,这年四十二岁。池州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

      会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下诏禁毁佛教。杜牧对于这一措施是很赞同的,后来他在宣宗大中年间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详细叙述武宗禁毁佛教事。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得宰柏周墀的帮助,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就因为京官俸禄低,而难以养家请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没有批准。

      宣宗大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请求外放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应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认为,杜牧请求外放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而是不满意朝政,认为自己无法在朝中有所作为。同年秋天,杜牧到任湖州刺史。他在湖州凭吊前贤,结识诗友,作了不少诗。一年后,他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这段时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阅读全文]...

2021-12-17 08:07:54
  • 泊秦淮杜牧古诗原文(泊秦淮杜牧翻译和赏析)

  •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注释

    内容主旨

    这首诗写的是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的一种忧国情绪,讽刺的对象是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译文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夜晚小船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酒家。酒楼中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在江对岸仍唱着软绵绵的《*花》。(商女表面上指卖唱为生的歌女,实际上指那些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阅读全文]...

2022-06-26 00:52:10
  • 戴复古:淮村兵后

  •   《淮村兵后》

      作者: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

      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

      向来一一是人家。

      翻译:

      小小桃树虽然失去了主人,

      但依然在春天里绽开了艳丽的红花;

      夕阳西沉以后,

      在烟雾缭绕的野草间,

      偶尔飞过了几只乌鸦。

      只见有几处倒塌的房屋和院墙,

      围绕着被废弃的枯井;

      要知道,

      这原来都是住着一户一户的人家呀!

      赏析:

      “小桃无主自开花”,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兵后的凄凉。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的诗蓄势。“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本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可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兵后荒村,画出了最典型的图景。

      井是聚居的重要标志。有井处,方有人家。干戈寥落,家园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最难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生活的不移见证。因此,井最能触动怀旧的心理。历来诗人对故宅荒芜、沧桑变迁,多有以井为题材的描写。唐·佚名《过故宅》:“草深斜径灭,水尽曲池空。林中送明月,是处来春风。惟余一故井,尚夹两株桐。”韦应物:“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许浑:“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物在人非,故井,废井,最能引发往昔的思念。因为,井旁人家,饮用洗涤,须臾不能离开;井旁人家,悲欢离合,演出了多少人间故事。井,如此贴*人们的生活;井,如此感应人们的心灵。“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戴复古找到了兵后荒村最真实的遗迹,找到了追怀往昔最有力的载体。

      诗的巧思源于生活的实感。戴复古家居浙东,偏安一隅,怎么能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呢?南宋文士忧国忧民,“难禁满目中原泪”,他们对沦入敌手的中原,铭记心中,正如戴复古感叹的那样:“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所以,他在《久客还乡》中写道:“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正流离。”正因心存沦亡后的中原,心存流离中的百姓,方能心心相印,方能写出如此真切的劫难后的荒村景象。

    [阅读全文]...

2022-05-06 04:43:17
淮安有关的古诗 - 句子
淮安有关的古诗 - 语录
淮安有关的古诗 - 说说
淮安有关的古诗 - 名言
淮安有关的古诗 - 诗词
淮安有关的古诗 - 祝福
淮安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