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关于古诗词的班会题目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的班会题目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的班会题目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的班会题目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52) 说说(115) 名言(648) 诗词(8k+) 祝福(54) 心语(1)

  • 诗词比赛题目及答案

  • 比赛,文学
  • 诗词比赛题目及答案

      诗词鉴赏在语文科目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语文竞赛中古诗词也是重头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词比赛题目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组参赛题目

      一、必答题:

      1、不要人夸颜色好,答案:只留清气满乾坤

      2、恰同学少年,答案:风华正茂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答案:浪遏飞舟

      4、楼船夜雪瓜洲渡,答案:铁马秋风大散关

      5、醉卧沙场君莫笑,答案:古来征战几人回

      6、男儿何不带吴钩,答案:收取关山五十州

      7、青海长云暗雪山,答案:孤城遥望玉门关

      8、银烛秋光冷画屏,答案:轻罗小扇扑流萤

      9、星垂*野阔,答案:月涌大江流

      10、衣沾不足惜,答案:但使愿无违

      11、不知细叶谁裁出,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

      12、粉身碎骨浑不怕,答案:要留清白在人间

      13、曾经沧海难为水,答案:除却巫山不是云

      14、落红不是无情物,答案:化作春泥更护花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答案:病树前头万木春

      16、不畏浮云遮望眼,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

      17、长恨春归无觅处,答案:不知转入此中来

      18、春潮带雨晚来急,答案:野渡无人舟自横

      19、一树寒梅白玉条,答案:迥临村路傍溪桥

      20、水光潋滟晴方好,答案:山色空蒙雨亦奇

      21、等闲识得东风面,答案:万紫千红总是春

      22、沾衣欲湿杏花雨,答案:吹面不寒杨柳风

      23、春城无处不飞花,答案:寒食东风御柳斜

      24、竹喧归浣女,答案:莲动下渔舟

      25、这次第,答案:怎一个愁字了得!

      26、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答案:物是人非事事休

      27、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答案:只恐双溪舴艋舟

      28、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案;两情若是久长时

      29、_______________流不尽,许多愁。

      答案:便做春江都是泪

      30、只愿君心似我心,______________

      答案:定不负相思意

      3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____________

      答案:波上寒烟翠

      3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_____________

      答案:化作相思泪

      二、抢答题:

      1、填空(数字)

      两句()年得,()吟双泪流

      答案:三、一

      2、填一种水果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洲头。

      答案:橘子

      3、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中的.“霜天”指的是哪个季节?

    [阅读全文]...

2022-02-03 04:53:27
  • *诗词大会题目及答案

  • 文学
  • *诗词大会题目及答案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词大会题目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题目:

      1、______________,何处寻行迹。(《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韦应物)

      2、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3、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4、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5、______________,一朝选在君王侧。(《长恨歌》唐·白居易)

      6、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

      8、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春望》唐·杜甫)

      9、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10、______________,官应老病休。(《旅夜书怀》唐·杜甫)

      11、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蜀相》唐·杜甫)

      1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14、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幕遮》宋·范仲淹)

      15、绿杨芳草几时休?______________。(《木兰花》宋·钱惟演)

      16、_________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踏莎行》宋·欧阳修)

      1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

      19、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蝶恋花》宋·柳永

      20、朝而往,暮而归,______________,而乐亦无穷也。

      21、醒时同交欢,______________。(《月下独酌》唐·李白)

      22、今年花胜去年红,______________,知与谁同?(《浪淘沙》宋·欧阳修)

      23、便纵有千种风情,______________?(《雨霖铃》宋·柳永)

      2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25、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

      2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27、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张继)

      28、二十四桥明月夜,______________。(《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29、十年一觉扬州梦,______________。(《遣怀》唐·杜牧)

      30、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_____________。

      3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3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______________,琅琊也。

      33、蜡烛有心还惜别,______________。(《赠别·其二》唐·杜牧)

      34、______________,复照青苔上。(《鹿寨》唐·王维)

      35、______________,王孙归不归。(《送别》唐·王维)

      36、红豆生南国,______________。(《相思》唐·王维)

      37、______________,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38、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唐·李频)

      39、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______________。

      40、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

      4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42、______________,青云羡鸟飞。(《寄左省杜拾遗》唐·岑参)

      43、越明年,______________,百废具兴。

      44、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45、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46、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唐·杜甫)

      47、随意春芳歇,______________。(《山居秋暝》唐·王维)

      48、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阅读全文]...

2022-05-04 00:55:10
  • 关于春的古诗题目

  •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清*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日偶成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思

      唐代: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晚春二首·其一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夜

      宋代: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新雷

      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鸟鸣涧

      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忆江南词三首

      唐代:

    [阅读全文]...

2022-07-07 16:24:31
  • 古诗词阅读题

  • 阅读
  • 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的身影,阅读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这首词中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语是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1、 词语是 徘徊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⑴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⑵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4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描写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2分)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2分)

      (2)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的手法,以燕舞东风的乐景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手法1分,寓意3分;若写拟人或衬托的手法亦可得分)

      阅读练*二

      1、词的上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上阚描绘了一幅悲凄的残春月夜图。暮春时节,杨柳迷离,小雾笼罩,杏花飘零,人未成脶,宫殿冷寂,月光残照。(3分)营造了悲凉衰败、冷清孤寂的艺术氛围,为下阚的抒情做铺垫。(2分)

      2、本词借春色已逝的遗憾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亡国的惨痛现实;(2分)无情双燕子,舞东风两句,以双燕依然在东风中翩翩飞舞,讽刺投奔新贵门下的原明室官员。(2分)

      赏析

      【《白雨斋词话》卷三】陈廷焯曰:凄丽*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陈子龙,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这首山花子春恨是首借景表情的怀古词,词意动人,所陈之景冷艳,所表之情凄清,短短四十八字的小令把对惜春春去,恨春不住,的情怀表露的一览无余。但和其他的春词不同,由怨春不留,到怨己凭多闲愁。所有由赋到比兴的过程都是在题内尽述了。就象刘禹锡答白居易的诗,刘、白二人都在格式以内。未出题外之意。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

      陈子龙的恨春有何不同呢?不同在用字达意上。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我画在扩号内的字请提问人注意。本来是盎然春意,奈何作者却如此用字?更有下半句的尽、空、无情、等字。(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燕子居然在作者眼中落得无情二字的评语,更甚者还是双燕子。燕好是*人对有情男女爱情的美化词,这里居然被作者灌上无情两字。这里却是作者大有深意呀。不可脱离历史的看人物,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词?

      这里给提问的朋友介绍下陈子龙这个人,他是生在明末死在清初的人,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文人,更是个抗清义士,明亡以后多年转战南北追随南明武装反清复明,最后被捕投水而死,死后还被**。

      了解这样的背景在看这首春恨想必提问的朋友多少读出了作者的题外之意了吧。落花春去,杨柳迷离,故国宫院(景阳宫明永乐年修的)月照残红,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多情燕子哪知我国破神忧,(一点爱国意思没有,所以被作者说成无情双燕。)只知在东风中呢喃。一首写惜春词表诉的是作者情伤故国的忧思。神交南唐的亡国后主,此处想来亦在情理之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答案】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考点】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思路分析】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考点】考查鉴赏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思路分析】第一问: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问: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解题格式: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答题步骤: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采桑子

    [阅读全文]...

2022-04-11 07:35:45
  • 劳动主题古诗词

  • 劳动,文学
  • 劳动主题古诗词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田园作》

      唐·孟浩然

    [阅读全文]...

2022-05-19 23:13:07
  • 《阙题》古诗词

  • 《阙题》古诗词

      【原文】:

      《阙题》

      作者:刘脊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解】:

      1、道由句: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

      2、闲门句:门一开,便可见上山之路。

      【韵译】: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评析】:

      从诗的语意看来,似乎是写友人在暮春山中隐居读书的生活。诗以“暮春”为主题,白云春光,落花流水,柳色清浑,一片春光春色,清新自然,幽静多趣。全诗无奇词丽句,只把所见所闻如实道来,娓娓动听,使人快乐无限。

    [阅读全文]...

2022-05-09 22:30:54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

  • 清明节,阅读,文学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精选18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6、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7、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8、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9、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0、清明日忆诸弟

    [阅读全文]...

2022-03-23 21:25:01
  • 关于诗词的作文800字(以诗词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 上海16岁女生武玉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中,武玉姝不但能背诵 两千首古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和背诵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欣赏】

    诗里青春,手中流年

    五千年的浩瀚岁月里,诗歌是一朵馥郁袅娜的墨花,于变换的时空里绽放着华夏大地的千山万水,更传唱着炎黄子孙的喜怒悲欢。无论是春华秋碧,还是朝代更迭,诗歌的国度始终盛世未央,多少年沧海成桑田,诗人们的缱绻心事依然触手可及。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久违的文化盛宴,16岁的少女武亦姝凭借其过人的诗词功底勇摘桂冠,博得一片喝彩。当人们无比钦羨这个オ华横溢的少女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在人们心中萌生开来:古诗文默写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占了5分,这3.3%的比重,是否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

    纪伯伦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背诵诗歌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传承文化,继往开来,而非仅仅是为了高考试卷上那3.3%的分值。从何时起,我们将背通古诗文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抱怨古人为何要写那么多诗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背诵古诗文,我们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那5分,更有文学修养乃至整个人生的满意答卷。

    诗歌源自于生活。尘世的苦辣酸甜,生命的喜怒悲欢,都在诗歌中涓涓流淌,于岁月的流光中隽永绵长。那是“桃花灼灼,枝叶蓁蓁”的绚烂花事,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干古遗憾,是“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真情告白。当生活跌落现实的尘埃,诗歌却在尘埃里萌芽开花,绽放一片锦绣山河。诗歌源于生活,更是生活的升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人们目睹了现实世界的悲欢离合,便在心中勾勒了一座诗歌帝国。那是屈子的“后皇嘉树,受命不迁",是辛稼轩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陈与义的“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寥寥数语的背后,藏着朝代更迭的烽烟,更藏着诗人们无尽的山河泪。

    诗歌是生活的升华,是古人智慧的精粹,更是我们受益终生的文化瑰宝。在烟海浩瀚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时空辗转的不同风景,领略了星移斗转的岁月变迁。那些背过的诗句或许被我们遗忘,但是它们已经汇成了我们的骨血,在悄无声息中晕染着诗意的青春。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无限诗情画意去看王摩诘的松间明月,去品元好问的千山暮雪……

    诗里写青春,手里舞流年。背诵古诗文的意义是不需要质疑的,愿我们都能领悟诗歌的真正内涵,诗海扬帆,谱写自己最诗意的青春。

    【立意指津】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认真审题,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材料的内容是关于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的评论。材料中列举了三种看法:“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和背诵吗”。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思考“当代才女的标准是什么”;探究“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的问题;探讨“学*的真正目的”的问题,还可以综合立意,探究“阅读古诗文的价值所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结合这些关键信息,挖掘其深层含意和原因。《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中国国学热,热爱者有之,唏嘘者有之,艳羨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材料中的有的观点还是合理的。但是我们要明白,一档电视节目容量有限,不大可能具备普及传统文化的能力。记忆力是基础,其他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在传统文化长期式微的背景下,这是需要呵护的。背诗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行文时要注意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中可结合当下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热点话题分析,使文章深刻。

    参考立意:

    (1)当今社会,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从而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诗意地栖居。

    (2)提倡中学生在学*和生活中不带功利色彩地拥有真趣、真爱,培养和拥有超功利的学*和生活态度。

    (3)批评当前教育以及其他领域中一些急功*利的短视思想,应着眼于人的发展来开展教育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4-19 10:24:54
  • 无题古诗有哪些(8篇无题古诗词)

  • 在我国诗歌中,

    诗人常常以“无题”为题作诗篇。

    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

    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

    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

    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是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读读李商隐

    最著名的八首《无题》诗,

    每一首都情意绵绵。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全诗以“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

    也有人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

    《无题》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诗是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伤春”之作。

    “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这首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第一首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写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

    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无题》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

    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阅读全文]...

2022-06-04 19:31:12
  • 古诗词以景衬情题的解题技巧

  •   一、类型例说

      以景衬情又可分为两大类:以实景衬情和以虚景衬情。

      1.以实景衬情

      根据景与情的关系,我们又可以将其细分为以哀衬哀,以乐衬乐,以乐衬哀等。

      (1)以哀景衬衷情。

      2007年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分析:这两句描写了送别时所见之景: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写出了山高水长,路途艰险,属于哀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用路途艰险来表达对友人祝福*安的关切之情;以山高水长来流露自己对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此可谓以哀景衬哀情。

      这种手法在的《登高》,马致远的《秋思》,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也有体现。

      (2)以乐景衬乐情: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中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诗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之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诗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独自于江畔散步,见到繁花似锦,蝶舞莺啼的明丽之景,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就是以乐景衬乐情。

      另有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之情,同样是以乐景衬乐情。

      (3)以乐景衬衷情:

      2010年盐城一模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问:全诗表达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分析:从首联颔联可见描写的是初春时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清新明朗和生机勃勃,而从“悬旆”、“寂寥”二词中可见,作者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受到刺激,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这种以美景反衬人物愁情的手法即以乐景衬哀情。

      这种手法在晏殊的《》和2006年江苏卷辛弃疾的《鹧鸪天》中均有体现。

      2.以虚景衬情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等,是诗人通过主观想象获得的部分。虚景可以丰富诗的意象,拓宽诗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在此试将虚景分为以下几类:

      (1)想象之景。

      ①想象此时异地之景:

      201 1年江苏卷杜甫《春日忆》“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中,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作者通过想象此时李白在异地思念之状,更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含蕴极丰。

      另有《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是通过想象此时家人思念自己之情状,流露自己思乡之情。

      ②设想未来之景:

      2010年江苏卷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里的“忆”字,不是回忆,而是想象,词人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柳永的《雨霖铃》中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酒醒后岸边之景,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来突显依依惜别之情,增添了抒*彩。

      (2)梦中之景。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语文教学论文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通过写梦中激烈的战斗场景,来反衬现实闲居的苦闷,表现了词人杀敌报国的渴望与壮志难酬的愤慨。

      苏轼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通过写梦中与妻子重聚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

      (3)回忆之景。

      2010年苏锡常镇三调(二)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通过对与参寥在杭州交游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崔护《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通过对过去美好场景的追忆,表达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的无限惆怅与寂寞。

      二、答题步骤

      以上我们已经了解了以景衬情的多种形式,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可以分三步走:

      1.明确手法

      回答时要采用术语:“借景抒情、以乐景衬衷情、以哀景衬乐情”等。

      2.分析运用

      要指出衬体与主体分别是什么,有必要的话还要指出衬体与主体间是谁衬谁。

      3.点明效果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若涉及到虚景,还要补充回答“拓宽了诗歌意境,使感情更为深沉”。

      总之,无论是以实景衬托,还是以虚景衬托,无论是“以哀衬哀,以乐衬乐”,还是“以乐衬哀”,都是诗人将情巧妙地融入景中,从而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古以景衬情题的解题技巧]

    [阅读全文]...

2022-04-08 19:06:03
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 句子
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 语录
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 说说
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 名言
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 诗词
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 祝福
古诗词的班会题目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