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航的古诗

关于关于宇航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宇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宇航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宇航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7) 诗词(3) 祝福(1k+) 心语(52)

  • 天宫二号宇航员是谁?

  • 天宫二号宇航员是谁?

      很多人会问天宫二号的宇航员是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解答,快来看看吧。

      天宫二号宇航员名单

      宇航员要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送上去与天宫二号对接的。天宫二号只是个实验仓目标飞行器。所以天宫二号的宇航员就是神州十一号的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 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骤,要让两个8吨多的“大家伙”在每秒7.9公里左右的飞行速度下完美对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仿佛就是在太空中穿针引线。

      在经过5次变轨后,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后方约52公里左右的位置,这两个8吨重的“大家伙”进入自动控制状态,由飞船加速追赶天宫二号,为了安全起见,两个“大家伙”在距离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共四个停泊点处减速调整。

      在神舟、天宫追追停停的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并没有闲着,他们首先回到返回舱穿上航天服并将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关上。等到在相距120米的停泊点处,两名航天员处于随时备份状态,准备手动控制干预。到相距30米的停泊点处,神舟十一号飞船伸出捕获索,伸到天宫二号上面,之后捕获索慢慢收缩,将飞船和天宫慢慢拉*,然后进行交会对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9月15日晚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已在轨运行一个多月。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进入太空后,陆续进行了加电自检、在轨初始状态设置和初步功能测试,各有效载荷和在轨支持设备运行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

      神舟十一号是于10月17日早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生升空,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在今天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拓展】天宫二号技术成果

      技术创新

      1、在密封舱漏率、结构形式及结构重量方面开展了多项大胆创新,提出了“整体壁板式”密封舱结构方案,使结构重量降低了20%多。

      2、研制出了直径3米多的薄壁飞船结构,满足大空间及轻巧结实的要求,同时制定出严格的生活区和仪器区噪声控制指标,以最大限度把噪声控制在最小的指标范围之内。

      3、针对空间实验室阶段目标的诸多变化,为热控系统增强了适应能力,实现压气机温度接口的精确控温和密封舱温度的精确调节;智能化的热控核心控制设备实现了热控设备在轨故障的自主诊断、隔离和处置,实现了“空调系统”的高可靠性[20]。

      太空保障

      1、装载了空间科学研究与空间探测、对地观测及地球科学研究和应用新技术试验等领域的14项空间应用载荷,以及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试验活动;

      2、对推进分系统管路进行适应性改造,增加配置压气机等设备,用于同货运飞船配合完成推进剂补加技术验证;

      3、对载人宜居环境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了就餐和睡眠环境,增加了锻炼设备和娱乐设施,这些变化,可以使航天员30天的天宫生活更加舒适、更加便利、更加丰富多彩;

      4、搭建了由机、电、液等部件组成的液体回路验证系统,以及机械臂操作试验终端等,开展在轨维修试验,将为后续空间站在轨维修设计积累经验[12]。

      科研成果

      量子密钥分配

      天宫二号搭载的量子密钥分配试验空间终端,通过高精度自动跟瞄(ATP)系统与量子密钥分配地面终端配合,在地面站与目标飞行器之间建立起量子信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

      该试验率先在*国内突破了量子密钥分配相关关键技术,并得到了在轨验证。成功实现了天地双向高精度跟瞄、量子密钥分配、激光通信。

      伽马暴偏振探测仪

      天宫二号携带了国际首台宽视场、高效率的专用宇宙伽玛射线暴(GRB)偏振探测仪器,共探测到55个伽马暴,观测到蟹状幸运脉冲星的脉冲信号,并在国内首次利用脉冲星信号实验定轨,定轨精度约为10千米,探测到了若干太阳X射线暴。

      热毛细对流实验

      天宫二号上,*首次开展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热毛细对流实验,研究了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热毛细对流的失稳机理问题,拓展了流体力学的认知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的研究成果。

      突破并掌握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液桥建桥、液面保持和失稳重建等空间实验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能力和技术水*。

      综合材料实验

      天宫二号开展的综合材料实验其中大部分样品均为国际上首次实验,如新型纳米复合光学材料、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多元复相合金等,该实验的主要成果有:

      1、生长出高质量的材料晶体,验证了新的材料制备工艺,获得了多项材料科学实验新发现。

      2、在重要功能晶体等材料方面,空间制备的样品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或微观组织结构得到改进。

      3、基于空间测量、实验和地面实验数据,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空间材料实验炉的热环境仿真计算模型,获得了空间微重力与地面重力环境下炉膛内气体压力对炉膛最高温度影响的`基本规律,使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拟南芥和水稻

      拟南芥和水稻由神舟十一号运至天宫二号,并在开展了培养实验。

      该实验采用人工光照、高效的水循环、标记踪迹,6个月便完成了我国首次“从种子到种子”高等植物全周期培养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首次发现拟南芥在空间长日条件下开花明显延迟;首次发现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寿命比地面对照组植物寿命极大地延长;首次发现空间微重力对于水稻吐水及其向性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开花基因启动子带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首次发现空间微重力环境显著促进了叶脉网络的发育。

      有效利用空间有限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植物生产提供了重要证据,为人类长期探索空间提供了保障。

      空间地球科学及应用

      天宫二号借助多台遥感设备,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及显著应用效益,主要为:

      1、多角度宽谱段成像仪是集宽波段光谱和多角度偏振成像的新型综合遥感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12个多角度光学偏振遥感技术新体制验证,开拓了获取重要的陆地、海洋、大气信息的新途径。

      2、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是国际首个用于海洋观测的宽刈幅三维雷达成像高度计,采用短基线、小角度干涉、新型高度跟踪、孔径合成结合的创新技术。新一代雷达高度计的发展方向,对于整体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预测和预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多波段紫外临边成像仪是*首个具有紫外临边观测能力的载荷,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大视场,对全球中层大气进行紫外环形、前向临边辐射特性的同时探测。其获得了全球大气密度、臭氧和气溶胶垂直结构及三维分布,在大气痕量气体监测、大气与环境预报、空间天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验证

      天宫二号在任务期间完成了多项技术验证,主要为:

      1、在空间飞行器上释放伴飞卫星。开展伴星释放、驻留和伴随飞行试验,获得了清晰的组合体图像,同时也进行了微小卫星新技术试验和验证。

      2、通过开展人机协同的空间精细操作机械臂试验,*首次实现人机协同在轨维修任务,建立了集信息管理、手动控制、遥操作和自主控制一体化的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系统,形成典型人机协同体制,为未来空间站仿人型机器人研制打下了技术基础。

      3、还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配合,实现了*航天器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全面突破和掌握了相关技术,对后续空间站阶段的推进剂补加进行了完整验证。

    [阅读全文]...

2022-02-01 17:33:10
  • 宇航员是怎么返回地球

  • 地球,童话
  • 宇航员是怎么返回地球

      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宇航员是怎么返回地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宇航员怎么返回地球

      宇航员返回地球时间:预计下午2点,神十一返回舱将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郎大草原,各项准备已就绪。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即将踏上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组合体分离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宫二号舱内的有关试验装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中。离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前,景海鹏、陈冬向地面科技人员和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人们表达了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一天后,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将首次从高度约393公里的轨道上返回,考核从空间站运行轨道返回的相关技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展有关科学实验,于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号飞船的访问。

      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科技人员们也做足了功课。光飞船降落伞主伞就有1200*方米大,有3个篮球场那么大。并且,飞船还是“手自一体”的。此外,通过着陆缓冲技术的应用,航天员可以“软着陆”。

      宇航员返回地球准备

      一、飞船有“自动挡”也有“手动挡”

      这一次,为了航天员的安全,GNC(制导导航控制)系统提出了“出现一个故障系统正常工作,出现两个故障保证飞船安全返回”的设计原则,在此思想指导下,502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先进的救生控制技术保证了航天员从进舱、升空,到返回地面各阶段的安全;高精度返回控制技术保证了返回地球时的.落点精度,缩短了搜救时间;多种独特的控制模式,使飞船即使在阴影区发生故障也可确保人船安全。其中,还有一项最低调的技术——神舟九号之前就一直存在,但从来没有使用过,也不希望用到,那就是“手动控制系统”,也就是说,神舟飞船从出生就是“手自一体”的。

      手动控制系统是载人航天器区别于其他航天器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保障,所以手控系统的研制和自控系统是同时启动的。

      二、降落伞1200*方米有3个篮球场大

      回收着陆是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后步骤,也是决定航天员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后一棒。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就肩负起我国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的使命。

      降落伞系统是飞船返回阶段的重要气动力减速装置,它可以将进入大气层的飞船返回舱从高铁速度降到普通人慢跑的速度。系统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是目前我国航天器回收降落伞中结构最庞大和最复杂的系统。

      考虑到航天员的舒适度,载人飞船降落伞系统不仅对产品可靠性要求极高,同时还对开伞动载、稳定性、下降速度等性能指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降落伞的体积和重量方面也受到严格限制。因此,该降落伞系统的设计难度非常大。24年来,飞船降落伞系统在构成、结构、材料等方面接受了多次改进,自神舟八号起增加了伞衣保护布和牵顶伞,降落伞整体工作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如今,飞船降落伞已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相对质量最轻,开伞程序控制、加工和包装工艺最难,开伞动压包络范围最大的降落伞。

      三、着陆缓冲技术飞船将“软着陆”

      经过与空气的“软”摩擦之后,飞船返回舱进入着陆缓冲环节,这最后一步可是硬碰硬的撞击。为了让飞船在“落脚”的一瞬依然保持宇航员良好的乘坐体验,508所将着陆缓冲技术应用于神舟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缓冲系统,实现了返回舱“软着陆”。

      508所采用的γ光子测距技术能够精确控制发动机点火高度,下降的返回舱再次“紧急刹车”,进一步将下降速度减小到安全速度。从神舟十号飞船开始,γ高度控制装置首次采用国产化设计,填补了国内高精度γ光子测距技术空白,并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全面验证了产品性能。使用结果表明,产品工作可靠,我国从技术上实现了独立解决飞船安全回收的难题。

      飞船回收过程一气呵成,全靠回收分系统的智能控制功能。具体而言,回收分系统具有自行进行故障检测和判断并自动进行主、备降落伞切换的功能。由软硬件组成的回收控制装置,可以不用地面台站和航天员的干预,自主判断返回舱所处的返回状态,自动选择不同的程序,发出回收着陆指令。同时,它还以机械钟表控制作为冷备份进行保驾,重要控制部件采用了冗余设计,从而提高了回收着陆程序控制的可靠性。

      航天员可手动脱伞回收程序

      一旦启动,就没有“可逆”的余地,为此,508所设计了正常返回、低空救生、中空救生等多种故障情况下的回收工作程序,提高了对飞船不同返回状态的适应性。自神舟九号起,飞船回收着陆系统在程序脱伞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航天员手动脱伞模式,可以有效避免着陆场环境对飞船及航天员的威胁,提高了航天员的生存安全性。

      由于相当部分的试验条件无法满足,如气动偏差、大气环境偏差和各种特殊返回状态等,508所研制了一套针对载人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台。在该*台上进行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可与全数值仿真试验、空投试验进行互相印证和对比,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针对载人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的试验技术。

      四、主着陆场开展多项搜救演练

      按计划,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将着陆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区。为确保任务圆满成功,主着陆场系统*日开展了多项专项演练,强化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搜索救援能力。由于这是首次在寒冷的冰面上进行演练,这给现场救援带来很大挑战。和神五、神六返回舱落在*坦开阔的草场不同,神九、神十返回舱着陆区域的地势相对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多次进行了这种特殊地形的搜救演练。地面搜救分队还按照返回舱直立、倾倒等不同状态组织了多次专项演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9次空地协同综合演练、14次*位演练和30多次跟踪捕获、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等专项训练。

      五、返回路上考验重重

      实际上,飞船在返回的路上也存在很多危险因素,针对这些考验,设计人员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保证返回舱*安回家。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大气层的摩擦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这时候返回舱就像一个火球,如果不采取防热措施的话,返回舱里的航天员会承受不了高温,而且返回舱的结构也会受到损毁。当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到达距地面大约80到90公里时,因为高速运动而产生的剧烈摩擦,在返回舱表面会产生等离子区,出现黑障现象。这时候,返回舱会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不管是声音、图像、还是遥测信息,都会全部中断,剩下的只有等待。这对飞船和航天员的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这一段“最难熬的时光”大约要3到4分钟,直到返回舱距离地球大约40公里的时候,“黑障”才会消失。当返回舱成功穿越大气层,下降到距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飞船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是飞船回收着陆系统人员最为关注的事情。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飞船的返回舱上安装了主伞、备伞两套降落伞系统。当主伞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打开时,备用伞系统也能够担当飞船返回重任。

    [阅读全文]...

2022-02-03 23:33:33
  • *有宇航员登上月球吗

  • 女人,悠闲
  • *有宇航员登上月球吗

      *有宇航员登上月球吗,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有宇航员登上月球吗。

      *目前还没有人登上月球,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曾经有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国家是美国。

      12月10日消息,今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目前正在研制重型运载火箭,可以将1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地轨道。

      相当于一次性发射一座天宫空间站,同时,它还可以将30吨重的航天器送到月球,相当于4个嫦娥五号探测器。

      与此同时,新一代载人火箭也正在研制中,它将在长征5号火箭的基础上,采用并联捆绑技术,也就是在长征5号两边捆绑两个5米直径的助推器,推进剂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液氧+煤油。

      值得一提的是,据*工程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总顾问龙乐豪院士介绍:“2030年以前,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是要到月球去送人了”。

      *载人登月工程规划2014年左右在深空探测领域,将把十几吨的航天器送到地球轨道,2020年前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将实现“回”的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东西带回地球,并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

      扩展资料:

      据《*》报道,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委员会副*、*工程院院士戚发轫2013年3月28日表示 我国有可能在2025年实现航天员登月的计划。

      在北京航天城当天举行的.“李锦记航天奖学金”颁发仪式上,戚发轫介绍,根据我国的规划,2014年左右在深空探测领域,将把十几吨的航天器送到地球轨道,2020年前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将实现“回”的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东西带回地球,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航天员登月。

      戚发轫还介绍,我国将建成全球的自主北斗导航系统,*的人、车、船、飞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靠自己的卫星来导航定位。而且,今后普通人也将有机会进入太空旅游。

      目前,还没有*人登上月球。

      一、 目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有14人:

      1、 杨利伟:"航天英雄","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随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太空飞行时间21小时。

      2、费俊龙:"英雄航天员","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随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1] ,太空飞行115.5小时。

      3、聂海胜 : "英雄航天员","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随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1] ,目前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神舟十号乘组指令长,执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操作。

      4、翟志刚:"航天英雄","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神舟七号乘组指令长,*太空漫步第一人。太空飞行2天20小时18分。

      5、刘伯明:"英雄航天员","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随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神舟七号乘组02号航天员。太空飞行2天20小时18分。

      6、景海鹏:"英雄航天员","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随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神舟七号乘组03号航天员。"二级航天功勋奖章",随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并与天宫一号对接。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并与天宫二号对接,太空飞行33天 。

      7、刘旺:"英雄航天员","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神舟九号01号航天员,首次太空对接操作第一责任人。太空飞行13天。

      8、张晓光: "英雄航天员","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随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担任02岗位,太空飞行15天。

      9、陈冬: 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并与天宫二号对接 。

      10、刘洋(女):"英雄航天员","三级航天功勋奖章"。随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首位飞天女航天员,太空飞行13天。

      11、王亚*(女): "英雄航天员","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随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首位80后女航天员,太空飞行15天。

      二、关于登月:

      1、第一期: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发射一个月球卫星,来对月球进行一年以上全面的、精细的探测。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2、第二期:实质性的阶段

      (1)”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是*第二颗探月卫星、第二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

      (2)”嫦娥三号”探测器,又称”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2日顺利送入太空,是*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3、第三期:*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

      2020年前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将实现"回"的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东西带回地球,并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

      截止于2021年12月,*还没有宇航员登上月球。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

      从载人航天到载人登月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我国目前还需要突破一系列的难关,比如说宇航员的出舱、飞船的对接、大推力火箭的研制等等,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12月10日,CNMO了解到,我国的相关部门正在研发重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可以把1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地轨道,简单一点来说,如果重型运载火箭研发成功。那么我可以一次性发射一座天宫空间站。对此,*航天的龙乐豪院士表示:我国的新一代载人火箭也正在研制中,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期待一下。预计我国会在2030年以前,就要把航天员送到月球去了。当然,前提是没什么意外,哈哈哈。

      对此,还有网友表示:我之前全程观看了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当时内心还是非常震撼。我也希望我国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可以研发成功,我国一定可以实现登上月球的“目标”。

      *探月工程介绍

      *目前还没有把人送上月球,根据*已经确定的计划,*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阅读全文]...

2022-01-23 13:04:47
  •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洗澡

  • 小学,四年级
  •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洗澡

      大家都对宇航员的清洁问题十分关心,在密不透风的太空站中要如何洗澡,洗澡水从哪里来,洗完澡后洗澡水又该如何处理等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宇航员在太空如何洗澡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前言

      自从1961年4月,苏联的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将尤里·加加林送进太空,让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开始,人类终于发现原来我们并不是只能被困于地球,于是所有的人都开始对进入宇宙的未来开始产生憧憬。

      从一开始的只能在*地轨道待一会的载人飞船,再到现在可以让宇航员在其中长期生活的太空站,人类已经渐渐摸索出许多在太空中生存的经验。

      我们知道太空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真空和零重力,对于人类而言,真空环境不可能存活,失去大气层的保护,人会在十秒之内失去意识,三十秒左右开始窒息,如果没能在九十秒内让人脱离真空环境,那将必死无疑。

      人类在太空要穿宇航服

      因此人类探索太空时都必须由太空飞船或者宇航服提供稳定的大气压和氧气供应,真空的问题解决后,宇航员还必须解决零重力的问题,大家不要觉得零重力不过就像在水中游来游去,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零重力的环境中,我们在地球上很常见的事情,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在太空中洗澡、理发,就曾经是一个困扰宇航员许久的问题。

      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难题

      地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唯一生命摇篮,在地球上生活的我们相对来说更加安全,但是在地球上也不等于绝对安全,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人类与地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果地球出现什么重大变故,人类将无处可逃。

      人类与地球是命运共同体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探索外太空成为迈向未来的必经之道。不过,在外太空中进行探索可谓举步维艰,目前为止人类的足迹最远才到达月球之上,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飞船中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人类学会在外太空生存是一个很有必要的。

      前文说过,在外太空中生存,主要就是保护宇航员不会直接暴露在太空环境中,这考验的是人类的材料技术和飞船结构。目前人类制造的飞船已经能在有补给的情况下持续运行十几年。

      *空间站

      除了基本的安全保障,人类探索宇宙还必须解决宇航员的生活问题,我们知道,每一个生命在活着的时候都必然会与环境产生互动,我们需要饮食获取维持生命运行的能量,我们需要洗漱来让身体保持干爽和舒适,我们需要清除无时无刻都在生长的`头发、指甲,我们还会每时每刻生产毛发、死皮、排泄物等新城代谢产生的废弃物。

      这些情况发生在完全密闭而且失重的空间中,将会极度麻烦。

      宇航员如何洗澡

      因此大家都对宇航员的清洁问题十分关心,在密不透风的太空站中要如何洗澡,洗澡水从哪里来,洗完澡后洗澡水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根本不需要考虑,但在太空站中,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太空站里的厕所

      在太空中洗澡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重力,水并不会往下落,而是以一个水珠的状态漂浮在空中,而在太空站中,任何的漂浮物都会十分危险。

      我们知道太空站中肯定会有许多十分精密的电子仪器,如果这些漂浮着的水珠附着在仪器上,很可能会造成短路或其他不良后果。

      曾经有一件事特别出名,太空中无法用普通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因为墨水会因为失重漂浮得到处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花了两百万美元研究,最终研发出可以在零重力情况下书写的太空笔。

      太空笔

      聪明的朋友也许会说为何不用铅笔呢,价格也便宜,实际上使用铅笔很容易产生石墨粉末飘洒在飞船内部,石墨粉是一种极其容易导电的物质,现在的战争中也经常使用石墨粉炸弹来摧毁电子设备,因此铅笔当然是不能用的。

      回到洗澡这件事上,一开始科学家们就已经想到水珠在空中漂浮的问题,于是他们为宇航员准备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圆形洗澡空间,空间里有喷水装置和废水回收装置。

      但是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由于水是没有重力的,因此在空间中的水会随机漂浮,这些水珠如果飘进宇航员的鼻子中,将会导致宇航员呛水甚至窒息。

      在影视作品中,一些拥有超能力可以控制水的角色,经常会用一大团水包裹住敌人的头部,让他窒息而亡。在封闭浴室中洗澡的宇航员,就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十分恐怖。

      宇航员洗澡

      再加上如此洗澡太过耗费水,每洗一次澡宇航员都得准备一个多小时,因此这种洗澡方式渐渐就被淘汰掉了。

      目前宇航员的主要清洁方式就是使用湿毛巾拭擦身体,因为水虽然失去了重力,但水本身拥有张力,因此它可以附着在毛巾或者皮肤上,在擦拭身体时,感觉与地面上区别并不大。

      宇航员并不是只能用水擦拭,太空站一般还配备有免洗沐浴露,只要将其同水混合在一起,能有效帮助身体的清洁。

      主要用湿毛巾擦拭

      洗澡水的来源与归宿

      即便是以擦拭的方式清洁洗漱,那也同样是需要用水的,所以大家肯定会好奇,水从哪里来,废水要如何处理,其实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早就已经考虑到了。

      任何一个飞船要飞上太空,都要达到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换算一下,时速要达到28440公里,如此快的速度,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消耗十分恐怖的燃料才可以,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特别控制飞船的重量。

      科学家经过计算,*均每送一瓶水上天,就需要花费9100~27000美元啊,高昂的航空成本,让大家必须尽可能地少带物质上天。因此在太空空间站中的水资源是稀缺的,只带了严格计算后足够使用的水量。

      空间站水资源有限

      而洗澡后产生的废水,将会被空间站中自带的物质循环系统吸走,将其过滤提纯后,洗澡废水中的脏物质过滤掉,产生的纯净水将再次提供给下一次洗澡使用。

      除了洗澡产生的废水,生活中产生的所有废物都会进入到物质循环系统中,大小便排泄物、汗水、掉落的死皮和头发,等等物质都会被吸进这个系统,过滤出可以使用的水。

      这些水一部分用来补充宇航员日常使用的纯净水,多出来的部分将会被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氧气排放在空间站中让宇航员呼吸,氢气则用来还原宇航员呼出来的二氧化碳。

      太空水资源的转化利用

      甚至就连宇航员需要放屁的时候,都必须到指定位置放屁,让飞船的废物回收系统将屁吸走。因为屁中含有甲烷,这种气体十分危险,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就会爆炸,因此一定要确保空间站内没有这种危险要素。

      在太空站长期生活会不会变臭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在太空中洗澡只能拭擦,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了太空站上关于宇航员的生活问题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位。

      洗澡有免洗沐浴露,虽然洗澡的感觉并不如在地球上洗澡舒服,但保证身体清洁是一定没问题的。

      而且即便刷牙也会使用可食用的牙膏,这样刷完牙可以直接将牙膏泡沫咽进去,不需要麻烦处理这些废水。

      基本清洁不会用到很多水

      即便是听上去很麻烦的理发和刮胡子,一般都会使用一种类似吸尘器一般的理发工具,剪下来的发丝会瞬间被它吸走,因此根本不必担心头发会乱飞,同理刮胡子也是差不多的。

      至于人类正常新陈代谢时产生的毛发和死皮掉落,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影响到太空站的正常运行,只要定期使用吸尘器之类的工具清理太空站即可。

      因此在这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位的情况下,无论是在太空站中三个月还是一年,都不会因此变得肮脏不堪,甚至不会产生什么臭味。

    [阅读全文]...

2021-12-29 01:14:26
  • 天宫二号宇航员名单

  • 天宫二号宇航员名单

      天宫二号(Tiangong 2),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二个目标飞行器,是*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宇航员名单内容,快来看看吧。

      天宫二号宇航员名单

      宇航员要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送上去与天宫二号对接的。天宫二号只是个实验仓目标飞行器。所以天宫二号的宇航员就是神州十一号的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

      穿越万里的苍穹之恋——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

      神舟与天宫的太空之吻#【穿越万里的苍穹之恋——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19日凌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太空中,已经独自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终于等到了来自祖国的亲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如约而至。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骤,要让两个8吨多的“大家伙”在每秒7.9公里左右的飞行速度下完美对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仿佛就是在太空中穿针引线。

      在经过5次变轨后,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后方约52公里左右的位置,这两个8吨重的“大家伙”进入自动控制状态,由飞船加速追赶天宫二号,为了安全起见,两个“大家伙”在距离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共四个停泊点处减速调整。

      在神舟、天宫追追停停的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并没有闲着,他们首先回到返回舱穿上航天服并将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关上。等到在相距120米的停泊点处,两名航天员处于随时备份状态,准备手动控制干预

      到相距30米的停泊点处,神舟十一号飞船伸出捕获索,伸到天宫二号上面,之后捕获索慢慢收缩,将飞船和天宫慢慢拉*,然后进行交会对接。在神舟、天宫追追停停的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并没有闲着,他们首先回到返回舱穿上航天服并将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关上。

      等到在相距120米的停泊点处,两名航天员处于随时备份状态,准备手动控制干预。到相距30米的停泊点处,神舟十一号飞船伸出捕获索,伸到天宫二号卡板上面,捕获索慢慢收缩,将飞船和天宫慢慢拉*,然后进行交会对接

      凌晨3时24分,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在成功对接3个小时之后,航天员逐步打开轨道舱前舱门、天宫二号实验舱舱门后,景海鹏顺利进入天宫二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天宫二号的航天员

      几分钟后,陈冬也进入天宫二号。两人在天宫二号里向全国人民问好。人们在电视和网络上观看了对接的全程,两个“大家伙”相互追追停停的样子,牵动着人们的心,生怕会出任何的意外,当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二号的时候,人们都激动不已。

      发射运行

      2016年7月7日,天宫二号从北京启运。

      2016年7月9日,天宫二号完成了出厂前的研制工作,经铁路运输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2016年8月6号,发射天宫二号的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抵达东风场区。

      2016年9月9号,天宫二号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2016年9月14日,天宫二号发射火箭完成长征二号FT2火箭的推进剂加注工作。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6年9月16日,天宫二号实施两次轨道控制,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神十一对接

      2016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神十一航天员入驻。

      2016年10月23日,天宫二号释放伴随卫星。

      2016年11月17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实施分离,完成快速变轨控制验证试验。

      天舟对接

      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完成对接任务,形成组合体。

      2017年4月27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工作。

      2017年6月19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完成绕飞以及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工作。

      2017年6月21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组合体分离。

      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任务。

      完成使命

      2019年7月16日,天宫二号终止数据服务。

      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洋预定安全海域。

      飞行任务

      飞行程序

      神舟十一号对接

      1、天宫二号发射后,进入*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的初始轨道。

      2、变轨进入到高度约380千米的运行轨道。

      3、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后,在天空二号驻留30天,加上独立飞行3天,总飞行时间33天。

      4、与神舟十一号脱离,天宫二号恢复至长期运行轨道,转入独立运行模式,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12]。

      天舟一号对接

      1、通过两天的时间与天舟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两个月的在轨飞行,完成各项任务。

      2、天舟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在另一侧与其进行对接,完成绕飞实验。

      3、组合体再次分离,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独立运行

      1、天宫二号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落入南太*洋预定安全海域。

      主要任务

      天宫二号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1、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

      2、考核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运营关键技术。

    [阅读全文]...

2022-06-29 10:37:00
  • 含有宇字的古诗词 带宇字的诗词名句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全文》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佚名《国风·豳风·七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格言联璧·存养类》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兰亭序》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谢枋得《小孤山》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荀子·富国》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尽此身污秽乾坤。——《格言联璧·学问类》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格言联璧·从政类》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杜荀鹤《自叙》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格言联璧·学问类》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张元干《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李白《金陵望汉江》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苏轼《念奴娇·中秋》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泰山梁甫行》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上篇)》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三》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九章》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屈原《离骚》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陶渊明《饮酒·十五》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佚名《武侯庙》

    [阅读全文]...

2021-11-28 21:22:12
  • 高一物理宇宙航行知识点

  • 宇宙,高一,教育
  • 高一物理宇宙航行知识点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高一物理宇宙航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xxxxxxxxx

      知识目标

      1、知道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惯。

      教学建议

      xxxxxxx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的基础。

      教法建议

      关于的速度方向的教学建议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图片、动画,或让学生举例,接着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录像资料,让学生总结出结论。接着通过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义,得到是变速运动。

      关于物体做的条件的教学建议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问题:物体做的条件是什么?得到结论,再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加以解释。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分析,然后做实验加以验证。

    [阅读全文]...

2022-05-06 09:30:37
关于宇航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宇航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宇航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宇航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宇航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宇航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宇航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