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关于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4) 说说(54) 名言(1) 诗词(1k+) 祝福(3) 心语(5)

  • 《题临安邸》古诗

  • 古诗文
  • 《题临安邸》古诗

      《题临安邸》,这是一首有争议的诗,有说是莆田林洪字梦屏,又有一说是晋江林外字岂尘,也有泉州晋江人林外是作者的说法,不过民间多偏向于林升所作。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题临安邸》古诗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字词解释:

      题:写。

      临安:南宋的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府邸,官邸。

      旅店,客栈。这里指旅店。

      休:暂停、停止、罢休。

      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熏:(烟、气等)接触物体,使变颜色或沾上气味。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贵族。

      直:简直。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原北宋都城。

      作品翻译: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艺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城当成了汴梁城。

      创作背景:

      《题临安邸》这首诗歌写于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中原国土全被金人占领时期。当时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而只求苟且偏安,对外一味屈膝媾和。同时,一些达官显贵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意思是说,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意思是说,西湖边轻歌曼舞何时才罢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奢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的意思是说,温暖的风熏得“游人”陶醉。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奢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感受到“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人们就感觉到是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作者简介:

      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据民国《*阳县志》、《西湖志》等地方文献载,林升大约生活在南宋绍兴至淳熙之间,善诗文。查*阳、苍南两县的林氏谱牒,据*阳八丈《林氏宗谱》(今日苍南县灵溪镇百丈村,谱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编修)载:“林升,字云友、梦屏,葬西程山,娶渡龙(今苍南灵溪镇)杨氏,生雄、熙。”林升系灵溪厦林迁始祖林时鸣四世孙。两宋绍兴前后儒士,谱中未注明其有无获取功名。

    [阅读全文]...

2022-02-05 22:00:11
  • 题临安邸古诗翻译(题临安邸的古诗句的意思)

  • 题临安邸

    宋 /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到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品读】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中华大地诸侯争霸、此长彼消、兼并融合、风起云涌,以秦为首的大国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变法改革,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大踏步地前进着,终横扫六国,成就大业。然而,这个无限耀眼的帝国,却仅仅在历史的舞台上活跃了十几年,宛若流星,一闪而过。究其原因,大兴土木、修建长城、施行*使得民不聊生,而秦二世胡亥的残酷无情、醉生梦死,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战国时期最优秀的观察员,儒家的“亚圣”孟子曾写下八个大字警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兜兜转转,在历史的沉浮中,我们见证了八字箴言的神力,亡国之君皆难逃魔咒。隋唐如此,杜牧有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大宋亦如此,“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朝是个很奇葩的朝代,经济军事也曾空前繁荣,但国难当头之际,朝廷的君臣大都亮出“求和”牌,不断向侵略者妥协退让,尊严尽失,甚至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

    公元 1127 年,著名的“靖康之耻”发生后,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公元 1138 年,迁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并在此修建园林宫殿,开始在这天堂之都打造帝王之所。华丽的宫殿,妖娆的歌女,无敌的美景,都让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统治者“乐不思蜀”。

    然而,危难中总有几个清醒者、担当者,为了民族大义和国家复兴,他们屡屡向朝廷表明志向,雪耻若渴。或像壮志难酬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如豪情满怀的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或像悲愤填膺的岳飞“怒发冲冠”,慨叹“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或如舍生取义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像失声痛哭的范成大“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或如死不瞑目的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字字泣血,句句扎心。

    这首《题临安邸》是题壁诗,诗人林升旅居杭州的一家小酒店时,看着窗外的繁华胜景,听着西湖的靡(m ǐ )靡之音,怀想家国的丧乱衰亡,遂写下这首讽喻之作。

    林升是南宋一无名草民,却以高超的笔法,揭露当权者的腐朽堕落,表达自己的愤懑不满,真乃英雄气概,胆气才气,令人折服。本是冷言冷语的痛斥讥讽,偏从热闹的场面落笔。怒其不争,恨其不为,只把沉迷之态晾晒出来,以乐景写哀情,对比反衬,更见其哀。

    全诗四句,有多处语意双关,炼字精妙。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z h ì )比的楼台,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致。西湖上传来的歌舞声声,在诗人心里,却是刺耳的亡国之音。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加强语气,“几时休”既写出西湖上南宋君臣们纵情声色、浑浑噩噩的常态,又发出反诘,为国家命运深感痛心。“休”有多重意思,一是西湖歌舞的停止,二是讽刺当政者苟且的太*,一味“休”战,不思收复中原。我更觉得,这个“休”还谐音“羞”,国家危在旦夕,不能舍身报国,还在逍遥享乐,不应该感到羞愧吗?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一词双关,既指暖洋洋的春风,又指统治阶层的奢靡颓废之风。“熏”原指在烟或其他气味的烘烤刺激下,不知不觉被浸染的过程。这里同“醺”,是指南宋朝廷自愿沉迷,逐渐失去斗志,*们整天“醉醺醺”的丑恶行径。“游人”在诗人眼中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公子哥们,本应是战场上杀敌立功的铁血男儿,却恬不知耻地游荡在临安城内。“醉”和“熏”意义相*,只要当下安稳还可醉,哪管“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宋的图册中,一面是铁骑践踏,一面是盛世繁荣,一面是生灵涂炭,一面是推杯换盏,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和残酷。跨越时空,重游西子湖畔,再读《题临安邸》,*千年前斑斓的影像或许已经隐约黯淡,只见山外依旧青山,游人依然如醉,而今日之“游人”已非昔日之“游人”。

    [阅读全文]...

2022-01-23 17:48:36
  • 镇村级党支部换届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学*
  • 镇村级党支部换届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乡镇村党支部换届工作要及早研究,周密部署,广泛宣传,精心组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镇村级党支部换届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级党支部换届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镇把村级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今年上半年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的大事来抓,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成立了选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选举的基本要求、操作规程,并于20xx年5月14日召开了选举动员大会,在全镇全面展开了换届选举工作,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截止7月10日,我镇42个村成功地搞好了40个村的选举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从选举结果来看,基本上是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备”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完成的这40个村的村级党支部的换届选举所选举产生的支部*,同上届比调整了23个,支委班子减少了14人;文化素质明显得到提高,中专、高中以上的占14名,占35;年龄结构进一步降低,45岁以下的有25名,占62.5;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明显增多,比例达到40,如陈义强、潘立云、田健等;新选进了4名年轻、能干的女党员进班子,调整了支委性别比例,女干部增多了。

      2、从选举过程来看,一是认真搞好走访调查工作,摸清情况,主要是采取党政负责人分片包干的办法,对各村的党员、组长及部分群众代表,广泛听取意见,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再碰头汇报;二是认真搞好民主推荐和考察工作,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办法,结合调查情况,确定正式候选人,然后提名交村党支部选举;三是依法依规实施选举,发扬民主,坚持差额选举,公开、公*、公正,并明确了到会需符合的法定人数及将选举结果及时进行了公布。

      3、从选举成效来看,主要有认真解决了一些重点村、难点村的遗留问题,如双马、屯下、八角等村的财务管理混乱问题;马桥、古城等村的班子问题;合德、杨梓等村班子思想状态问题;另外还做好了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参加选举的问题。

      4、从未选举的两个村(光荣、八角)来看,这两个村的群众基础是全镇历年来都比较好的村,无论是班子建设还是工作都是相当突出,且有光荣村还在6月21日之前完成了农业税任务,只是目前因为现任支部*有某些原因未能正常进行选举,但在下半里,一定会很顺利、很正常地完成这项工作。

      总之,我镇的换届选举是相当成功的,也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同时几个比较突出的成效是:新老班子的交接比较*稳、正常;班子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群众对支部的换届选举参加热情进一步得到提升,对村工作的拥护力进一步得到增强;选举的程序进一步得到规范,党员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支委班子人员比上届减少了14人,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负担。这些具体表现在是有19个村的农业税能迅速在5天内完成,“双抢”、抗旱等工作都能很出色地完成。虽然我镇的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较好地完成了40个村,但也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⑴村支部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偏低,部分党员思想陈旧、还有一部分支委班子成员工作保守,不适应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求,思路不开阔,方法无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年青党员同志的培养和发展力度不够,造成有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年轻有为的党员不愿担任村干部,原因是外出务工为养家糊口,在家带领群众致富太难,党性不是很强。

      ⑵仍有部分村党支部党员派性严重,很大一部分群众对村委换届选举的意义认识不是很高,造成不能真正实现镇党委选准配强支部班子的意图,致使工作有些被动,如光荣村的选举就面临着这种状况。

      ⑶中等、差的村的村党支部*,40以上存在“等、靠”的思想,思想上不是很稳定,再加上村级经济存在极端困难的局面,工资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工作积极性不高,这是当前一个极其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⑷真正能发挥带动人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太少。

      ⑸一些村党支部的党教工作流于形式,春训冬训只是走过场,造成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滞后,工作出现被动,这也是支部换届出现青黄不接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阅读全文]...

2022-03-05 17:05:14
  • 河南旅游基本情况介绍

  • 旅游,河南,旅行
  • 河南旅游基本情况介绍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河南旅游基本情况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灭亡的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更有无数英雄豪杰金戈铁马,逐鹿中原,圣人贤达、名流雅士八方荟萃,在中原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活剧,并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殷商甲骨文、商周的青铜器、春秋礼器、战国车马坑、汉代画像砖雕石刻、北魏、隋、唐石窟造像艺术等,无不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龙门石窟的恢宏壮丽、河南博物院的大气磅礴、少林功夫的高深叵测、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清明上河园的宋都风情以及蕴含于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无不展示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很大的发展。“九五”期间,全省各地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区、景点有300余处,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龙亭、铁塔、宋陵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景点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清明上河园、包公祠、云台山、石人山、白云山、重渡沟、龙峪湾、查岈山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新郑、洛阳、南阳三个机场开辟的国内航线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与南北走向的京广铁路、焦柳铁路、京九铁路分别在郑州、洛阳、商丘交汇,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运站-郑州东站,在全国铁路运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省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530多家(其*际社32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30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55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特别是通过*年来开展的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和旅游景区等级质量评定工作,使河南的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水*、接待服务质量有了很大地改善。目前,全省已经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6个城市进入*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包公祠、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15个景区景点,进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龙门石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和内乡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分别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生物保护圈。这些,都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前列,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八分之一。安阳古都的殷商文化、洛阳古都的汉、魏、隋、唐文化、开封古都的宋文化,浓缩了*从夏代到金代3000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华;黄河在河南境内有700多公里,横贯三门峡、洛阳、济源、郑州、开封、濮阳,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也很有特色,三门峡“天鹅湖”的自然古朴,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开封柳园口的“悬河”奇观,洛阳、济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恢宏壮丽,展示了中原大黄河“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的无穷魅力;源于中岳嵩山少林寺和温县陈家沟的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功夫之乡-武术健身游,一直是我省对外进行市场宣传促销的主打品牌;河南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轩辕黄帝的故里在河南,黄河文化的主脉在河南,佛教、道教、儒教的发源地在河南,对*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许多古代圣贤出自河南,遍布海内外的客家人的祖地及*《百家姓》中的四百多个姓氏中的73个姓氏,其中包括当今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这对于众多的海外华人来说,河南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寻根谒祖之地;此外,洛阳的牡丹,开封的菊花,千百年来在全国也独占鳌头,每年4月的洛阳牡丹花会和10月的.开封古都菊花会,在海内外也很有影响。

      此外,河南还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在中原地区造就了一处宽3公里,长132公里,水域面积*300*方公里的高峡*湖壮丽奇观。*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郑州的中岳嵩山、洛阳的龙门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年来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豫北的太行山、豫西南的伏牛山、豫南的桐柏山、大别山区,也都相继开发出一大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如焦作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潭、安阳的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济源的五龙口、鹤壁的云梦山、*顶山的石人山、洛阳的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南阳的老界岭、龙潭沟、宝天曼、驻马店的查岈山、薄山湖等,这些对海内外旅游者同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2002年,我省接待入境旅游者达41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旅游创汇1.46亿美元,同比增长9.4%;接待国内旅游者6271.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国内旅游总收入409.13亿元,同比增长9.25%。首次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4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000万人次大关。

      *几年来,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持续、全面、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上,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入境旅游市场,2002年,我省入境接待旅游人数排在全国第20位,旅游创汇排在全国第21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河南旅游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很难成为海外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依托丰富的资源,河南推出过许多专项旅游产品,如:大黄河之旅、佛教之旅、修学之旅、书法之旅,以及豫北、豫西民俗风情旅游线等。但是河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很低,来河南的海外旅游者主要依附于传统的北(京)西(安)洛(阳)上(海)线,在境外销售的河南产品其实只是北西洛上线的一个点,真正的纯河南产品很难进入市场。

      2、入境旅游者在河南逗留城市偏少,区域发展相当不*衡。

      河南有18个省辖市,但是来河南的海外旅游者大部分只是到郑、汴、洛三地,三门峡、南阳、安阳等主要旅游城市年接待量很少。

      3、与产品相匹配的诸要素欠缺,严重影响市场的可进入性。

      河南境内目前只有3个机场,除了郑州新郑机场开通了至香港的航班外,尚未开通一条国际航线,造成了入境旅游线路连接困难,境内外旅行社成本增加,销售积极性受挫。各主要旅游城市缺少晚间娱乐项目,也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既影响了城市形象的推广,又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游客,扩大旅游消费,更影响了境外旅游者来河南旅游的兴趣。部分城市宾馆设施落后,不能符合境外旅游者的接待要求。许多城市外语导游员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河南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4、市场促销力度不够,河南产品知名度不高。

      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市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有许多城市甚至没有专项促销经费的预算。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其次,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轰动的宣传促销效果。

      5、三大市场发展不*衡,入境旅游增长缓慢。

      国家旅游局明确的方针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但是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经营操作主动性强、利润较高等经营特点,客观上现在形成的情况是:国家旅游局倡导的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地方*重视的是国内旅游,旅行社抓得最狠的是出境旅游。尽管追求的都是发展,但是忽视入境旅游的开发,其结果不仅是接待人数和创汇指标的低水*徘徊,还将会影响我省旅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完全对接和产业整体水*的升级。

      总之,今年我们仍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河南旅游已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内练素质,抓住机遇,乘势发展。我们认为,要争取我省今年的旅游市场有新突破,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完善产品要素配置,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有河南特色的品牌产品和河南自己的主打产品,开发河南深度旅游。三是定位重点市场,加大促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

      河南省*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已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去年6月份,河南省*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河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决定,郑州、洛阳、开封及三门峡沿黄旅游线这“三点一线”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为此,河南省人民*决定,在“十五”期间,每年拿出6000-8000万元资金,加大对“三点一线”及全省旅游开发建设的投入,以“三点一线”丰富的古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嵩山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黄河小浪底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封宋都景区水系疏浚和环境整治工程,三门峡黄河金三角旅游配套工程,商丘商祖文化区及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开发工程,及国家旅游局提出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创新工程等为重点,用3—5年时间,建设一批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在旅游市场有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将“三点一线”建成辐射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旅游线,重点开发以古都、名寺、祖根、功夫为特色的文化观光、寻根朝敬旅游项目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旅游项目。

      【拓展】河南旅游攻略

      1.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2.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四大石窟。

      3.云台山

      云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40*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

      4.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2004年2月,嵩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5.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十一年(公元68年),*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6.商丘古城

      现存地上的归德古城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人、商品、商业发源地之隐喻。现今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为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7.开封铁塔

      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佑元年),是我国于1961年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筑专家和游人叹为观止。

      8.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世界文化遗产,共8处11项历史建筑,其中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有古建筑514间;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观星台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授时历”被*、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东汉三阙是*1961年3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分别是*古建筑1号、2号和3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9.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被称为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10.黄帝故里

      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

      11.太昊陵

      距今约7000年,位于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

    [阅读全文]...

2022-06-05 16:42:33
  • 题临安邸古诗的意思翻译(题临安邸的解释意思)

  • 解释
  •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85首古诗词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白话译文: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注释解说:

    ⑴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⑵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⑶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⑷直:简直。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品鉴鉴赏: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所加。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作者简介:

    林升,字梦屏,温州*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

    本期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阅读全文]...

2021-12-28 15:27:37
  • 哪些情况不属于基本医疗报销范围

  • 哪些情况不属于基本医疗报销范围

      哪些情况不属于基本医疗报销范围?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一、哪些情况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1)、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和支付标准以外的医疗费用;

      (2)、不符合规定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和非定点**药店就医购药发生的医疗费用;

      (3)、因违法犯罪、自残、酗酒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4)、交通、医疗、药事事故等其他赔付责任支付的医疗费用;

      (5)、职工工伤(公伤)、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6)、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国外发生的医疗费用;

      (7)、国家、省、市规定的其他不予支付的医疗费用。

      二、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有哪些?

      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包括以下五大类:

      (1)、服务项目类: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定点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2)、非疾病治疗项目类: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各种健康体检;各种预防、保健的诊疗项目;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3)、诊疗设备及材料类: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PET)、电子CT、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各省物价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4)、治疗项目类: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或组织源;除肾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视眼矫形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的`营养疗法、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5)、其他: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各种科研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

      拓展阅读

      哪些医保能报销,哪些不能报?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1、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

      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给付范围内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乙类药物目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这类药物先由职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以下药品不在基本医保报销范围:(1)主要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2)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干(水)果类;(3)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4)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5)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特殊适应症与急救、抢救除外);(6)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药品。

      2、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报销

      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1)临床诊疗必须、安全有效、费用适宜;(2)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3)由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定点医疗服务范围内。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确定。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诊疗项目目录以内的,先由参保人员按规定比例自付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诊疗项目目录以内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3、基本医疗服务设施报销

      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费用的报销涵盖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参保人员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所必须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费或门(急)诊留观床位费。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用,主要包括:

      (1)、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

      (2)、空调费、电视费、电话费、婴儿保温箱费、食品保温箱费;

      (3)、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

      (4)、膳食费;

      (5)、文娱活动费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务费用。

    [阅读全文]...

2022-04-25 12:20:58
  • 描写立春时的天气情况的古诗

  • 立春,天气
  • 描写立春时的天气情况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立春时的天气情况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宋:黄庭坚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

      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

      2、立春日

      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3、立春致语口号

      宋:陈师道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

      4、立春后二首

      宋:戴复古

      夕望春风至,还经闰月迟。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

      爱酒常无伴,吟诗*得师。

      离骚变风雅,当效楚臣为。

      东风吹竹屋,无数落梅花。

      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

      家乡劳夜梦,客路又春华。

      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5、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6、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

      宋:范成大

      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剩周花甲子,多醉玉东西。

      草木沾云露,峰峦*壁奎。

      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有喜何须药,无尘即是仙。

      壶中春日月,聊数八千年。

      暖日黄金柳,光风白玉梅。

      门阑开寿域,人物满春台。

      7、立春

      宋:范成大

      彩胜金旛梦里,茶槽药杵声中。

    [阅读全文]...

2022-02-10 18:06:13
  • 林升《题临安邸》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林升《题临安邸》原文及翻译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升《题临安邸》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题临安邸

      林升〔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翻译: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当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作者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作者简介:

      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阅读全文]...

2021-12-06 06:23:55
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 句子
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 语录
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 说说
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 名言
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 诗词
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 祝福
题临安邸古诗诗人的基本情况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