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首关于汉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四首关于汉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四首关于汉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四首关于汉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有趣的汉字谐音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趣的汉字谐音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1-2] ,又自言系出中山。[3]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4] 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4]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烛=嘱,围棋=违期)
【作者】
温庭筠(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你可以看看别人回答的,这个别人已经提了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朝著名诗人。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1.长歌行(节录)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2.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3.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渡汉江》是一首思乡情切的五言小诗,真实刻画了游子久别还乡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宋之问,被誉为“仙宗十友”之一。
宋之问虽是著名诗人,也流传下来大量人们熟知的经典名篇,但是,他却是一位人品极差,劣迹斑斑,被后世诟病的文人。
1、因诗杀亲
宋之问有一外甥,名曰刘希夷,与之年纪相仿,不爱仕途爱诗文。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尤其里面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至今日,依旧传唱不衰。
所以宋之问看后,自然赞不绝口,就请求外甥把版权让给自己,当时刘希夷也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刘又反悔了。宋之问一听,恼羞成怒,于是命人用装满土的袋子,将亲外甥给活活的压死了。
可叹这位才华横溢,不满30岁的大才子,就这样殒命于亲舅舅的手里。
这哪里是文人,这就是凶悍的强盗。
2、卖友求荣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太子李显复位,即为中宗。
中宗登基后,首先诛杀的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而作为二张的党羽宋之问,受到牵连,被中宗贬为泷州参军,就是今天的广东罗定。
当时的广东可不是今天的广东,繁华似锦,一派盛世景象。那时的广东属岭*荒之地,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生活水*自然艰苦,所以,吃惯了美味佳肴的宋之问,实在无法忍受下去,没过多久,便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躲在了好友张仲之的家里。
然而,张仲之万没想到,自己留到家里的宋之问,却是一条冻僵了的蛇,一匹被猎人追赶的狼。
虽说武则天当时已死,可是她的势力并未全部铲除,所以武三思仍然声名显赫。
为了搬到奸人,张仲之和同僚在私下,密谋杀掉武三思,这一消息被宋之问听到后,速派侄子前往武三思府上告发,致使张仲之全家被杀。
而宋之问因卖友求荣,不但没有被追究逃回洛阳之罪,反被提拔为鸿胪主薄,后又升迁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就是这样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也留下了一批不错的诗文,比如《渡汉江》,仅仅20个字,就道尽诗人逃跑途中的忐忑不安,而且还千古流传。
3、经典解析
《渡汉江》这首小诗,真切表达了诗人想回家又不敢回,急切却又徘徊的矛盾心里。
诗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既是宋之问被贬泷州后,无法忍受那里的艰苦,在逃回洛阳的途中所作。
首联“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写诗人被贬岭*荒之地,本已够苦的了,何况与家人又断绝了音信。现在只能经过冬天捱到春天,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
尾联“*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里变化。
逃离贬地,离家乡、亲人越来越*,可是心中的担忧,却愈加厉害,最后变成一种害怕,怕到不敢询问从家乡过来的人,因为诗人不知道因为自己遭到贬谪,家人是不是受到了牵连或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恐惧。
结语
宋之问一代大诗人,他那个时代的精英层人物,以他的学识和才华本该青史留美名,然而他却自毁三观:为名,冤杀至亲;为利,出卖朋友,全然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和清高。
“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宋之问这样有奶便是娘的主,其后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公元712年八月,李隆基继位,随即赐死于徒所,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也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他的一些诗文却流传下来,广为传颂。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评判,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王道。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中秋是中国一年一度的团圆日,在这天里月亮会变成一年中最亮最圆的样子,然后家人们齐坐一堂,谈天说地,吃着甜甜的月饼,喝着清新的茶,赏着玉盘似的月。古诗《中秋》四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1、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月》(唐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6、《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月夜》(唐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8、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1、《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12、《中秋》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3、《中秋玩月》明·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江南可采莲”,“可”在这里是适宜、正好的意思。为什么说江南适宜采莲,是采莲的好地方呢?你看啊,江南不仅仅是到处都生长着莲。而且目之所及, “莲叶何田田”。到处是圆润碧绿、劲秀挺拔的莲叶呀!何田田是对莲叶的极度赞美——多么圆润的莲叶啊、多么挺秀的莲叶啊……
前面说“可采莲”,这里却只写莲叶如何如何,是为什么呢?莲叶茂密,莲花自然繁盛,不是吗?所以由莲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莲花盛开的景象,应该是何其的美。这正如清朝的张玉榖[gǔ]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无比秀丽的景色,表明莲子一定会是大丰收,你说,江南怎么能不是采莲的好地方呢?
莲子丰收,最高兴的当属种莲人、采莲人。一片艳阳天,他们划着船采摘水上的莲蓬,此时,吸引他们的不只是一个个饱满可人的莲蓬,还有那水中的情景——“鱼戏莲叶间”。这里,一个“戏”字让诗由静转动,这句诗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接下来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写尽了鱼儿的情态与快乐,这不也正是对采莲人的描摹吗?
这几句既是写鱼,也是写人。莲子丰收,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就像鱼儿在水中游动,有“老人”,有孩子,有姑娘,有小伙,他们一边熟练地划着船,一边高兴地采着莲,一幅令人向往的江南采莲图,就这样浮现在我们眼前。东、西、南、北都有采莲人的身影,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该是十分愉快的,所以有的哼起小调,有的尽情高唱,有的互相泼水嬉戏、继而划船追逐……这又是一幅多么欢快的江南采莲图。
品读全诗全诗,好在于这一个“戏”字,它是这首诗的眼睛,是这首诗的生命,是这首诗的灵魂。
这首诗共有七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表明诗的主旨;后四句展示具体场景(采莲)。而第三句在全诗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自然相连,自然转承。反复诵读全诗不知不觉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慢慢吟哦全诗,不觉感叹江南景美,人更美!读着诗句,我们眼前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欢快祥和的景象,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呢?
牛在古代是人类生存的朋友,帮助人们耕田,牛在古代是鲜美的食物,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牛在古代是祭祀品,甲骨文中的牛只有一个头,在诗人的笔下,牛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咱们一起去欣赏诗人笔下的牛,到底是何模样!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 南北朝 · 佚名《敕勒歌》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 —— 唐 · 杜牧《秋夕》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唐 · 白居易《卖炭翁》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 唐 · 白居易《卖炭翁》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唐 · 白居易《卖炭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清 · 袁枚《所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汉 · 佚名《迢迢牵牛星》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宋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 魏晋 ·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醉上山公马,寒歌甯戚牛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 唐 ·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宋 · 雷震《村晚》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 宋 ·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 宋 · 陆游《秋思》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 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唐 · 林杰《乞巧》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唐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清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 唐 · 李涉《牧童词》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 唐 · 李涉《牧童词》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 唐 · 李涉《牧童词》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 宋 ·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 宋 · 黄庭坚《牧童诗》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 唐 · 王维《渭川田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唐 ·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 宋 ·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 宋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要衣须破束,欲炙须解牛 —— 唐 · 李咸用《长歌行》
关于含有“牛”字的分享到这儿就结束了,你们还知道其他关于牛的诗句吗?
四言绝句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言绝句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惜花
白居易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过故洛城
白居易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狐泉店前作」白居易
野狐泉上柳花飞,逐水东流便不归。
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
「赠卢绩」白居易
馀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
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白居易
使君五马且踟蹰,马上能听绝句无。
每过桑间试留意,何妨后代有罗敷。
「闲游」白居易
欲笑随情酒逐身,此身虽老未辜春。
春来点检闲游数,犹自多于年少人。
「阴雨」白居易
润叶濡枝浃四方,浓云来去势何长。
旷然寰宇清风满,救旱功高暑气凉。
「喜雨」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过故洛城」白居易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3、《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秋夜寄邱员外》
四言绝句古诗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是属于*体诗的一种形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言绝句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惜花》白居易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2、《七夕》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3、《翻经台(见咸淳临安志)》白居易
一会灵山犹未散,重翻贝叶有来由。
是名精进才开眼,岩石无端亦点头。
4、《寄题上强山精舍寺(见王象之《舆地纪胜》)》白居易
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
惟有上强精舍寺,最堪游处未曾游。
5、《九老图诗》白居易
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
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6、《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白居易
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
为报野僧岩客道,偷闲气味胜长闲。
7、《毛公坛》白居易
毛公坛上片云闲,得道何年去不还。
千载鹤翎归碧落,五湖空镇万重山。
8、《灵岩寺》白居易
馆娃宫畔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
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9、《白云泉》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0、《梦得得新诗》白居易
池上今宵风月凉,闲教少乐理霓裳。
集仙殿里新词到,便播笙歌作乐章。
11、《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白居易
欲话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
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稀。
12、《夜题玉泉》白居易
遇客多言爱山水,逢僧尽道厌嚣尘。
玉泉潭畔松间宿,要且经年无一人。
13、《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白居易
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
老于君者应无数,犹趁西京十五朝。
1.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杜牧《江南春绝句 》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4.杜甫《八阵图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关于春季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4、《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9、《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鸟鸣涧》
百字令·宿汉儿村古诗词
古诗原文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译文翻译
无情的野火,趁着阵阵西风,烧光了天涯芳草。冰天雪地里再次来到边塞,鬓发染霜,我已被寒风吹老。牧马长嘶,胡笳乱鸣,一并闯进我忧愁的怀抱。定然知道今天晚上,我这个庾信般多愁善感的'诗人,会瘦掉多少。
即便是脑满肠肥的过去,尚且难以消受,这里的荒烟落照。更何况司马相如早已憔悴,不再有当垆卖酒的风流格调。回乐峰彻骨寒冷,受降城如此僻远,思念家乡的梦儿夜夜萦绕。登高凭栏,四野茫茫,不由百感交织,只能向着远方,发出一声清啸。
注释解释
百字令:词牌名,即念奴娇。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汉儿村: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境内。
榆塞:榆关,即山海关。
“牧马”两句:汉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庾郎:北周诗人庾信。他身经丧乱,作品饱含愁思,曾作《愁赋》。
脑满肠肥:不操心的人,吃得饱,养得胖。
文园:指司马相如。
酒垆风调: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和妻子卓文君在酒店当垆卖酒。
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受降城:有三处,这里泛指边塞。
创作背景
按词中描写的是秋冬景色,且曰‘榆塞重来’,可知是指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八,*至十二月随副都统郎谈赴梭龙时第二次至山海关,故应系于该年八、九月份。
诗文赏析
上片写塞上萧瑟荒凉之景,再借用多愁多病的庾郎典映自己,表现词人心中绵绵的伤感情怀。
下片进一步渲染愁怨之深,以“便是” “何况”步步写来,层层烘托,一咏三叹,婉转曲折,并以“文园憔悴”的典故突显了此刻的乡愁,感情所至,情韵深挚,自有扣人心弦的力量。
全词除了抒写远在边关的征夫怀人思乡的愁情外,还把“脑满肠肥"、“五陵公子”和“文园”、 “庾郎”(也是作者自况)对比,为才人薄命痴儿多福而不*。
赞汉字的四字古诗
关于汉字的古诗四句
四首关于汉字的古诗
四首有趣的汉字古诗
关于汉字的古诗四行
与汉字有关的四行古诗
关于汉字的古诗四首
有关汉字的古诗四句诗
汉字简单的四句古诗
有关于汉字的古诗四句
关于汉字的古诗四绝句
有关汉字的古诗句四句
关于汉字特点的四句古诗
关于中国汉字的古诗四句
关于汉字趣味的古诗四句
关于汉字的古诗词四首
含有汉字的古诗四字词语
描写汉字的古诗四句谜语
从军行其四汉乐府的古诗
能体现汉字特色的古诗四首
含五个字的武汉四个字的古诗
关于汉字特点的古诗四言绝句
体现汉字特点的四言绝句古诗
形容四月武汉东湖的古诗词
能体现出汉字特点的古诗四句
汉歌的古诗
汉春的古诗
武汉汉字的古诗
含汉的古诗
汉字听写大赛四句口号
崇拜偶像的句子
点评画画的好句子
很想照顾一个人的句子
好好努力的句子
形容小草生命力强的句子
女人要对自己好点的句子图片
形容对宝宝的爱的句子
描写小孩子笑容的句子
享受美景的句子
形容上海优美的句子
钱被骗的心情的句子
形容自由随性的句子
形容激动开心的句子
夸赞字写的好的句子
人生哲理的句子经典哲
超失望的句子说说心情
踏实做事的句子
命该如此的句子
形容心情乱的句子
快手让人双击的句子
敬畏自然赏析句子
事在人为完整句子
形容心情烦躁的句子说说心情
表达爱的英文句子
关于暗恋的英文句子
春天来了扩写句子
晚上适合发朋友圈的好句子
珍贵的句子
悲伤逆流成河句子
让男人后悔的句子
朋友圈发结婚照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