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关于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58) 语录(108) 说说(116) 名言(2) 诗词(8k+) 祝福(110) 心语(9)

  • 配乐古诗朗诵欣赏经典

  • 经典,欣赏,随笔
  • 配乐古诗朗诵欣赏经典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配乐古诗朗诵欣赏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全文]...

2022-05-20 17:05:13
  • 早发白帝城古诗视频(早发白帝城古诗朗读)

  • 视频
  •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阅读全文]...

2022-07-22 09:15:37
  • 古诗春夜喜雨杜甫视频

  • 杜甫,视频
  •   《》是一首对春雨的描述,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阅读全文]...

2022-06-01 05:56:12
  • 古朗月行古诗

  •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1、古朗行:《乐府诗集》作“朗月行”,乐府古题。

      2、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

      3、瑶台: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4、青云端:青云的顶端。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为什么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呢?也许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吧!也许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吧!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阅读全文]...

2022-02-11 04:26:51
  • 古朗月行李白_古朗月行古诗

  •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少居蜀中,读书学道。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

      1、古朗行:《乐府诗集》作“朗月行”,乐府古题。

      2、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

      3、瑶台: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4、青云端:青云的顶端。

      译诗:

      幼小的时候不知道明月为何物,

      便称它为挂在天空中的白玉盘。

      又怀疑它是瑶台上的一面镜子,

      无缘无故地飞到了青云的顶端。

      赏析:

      《古朗月行》原诗共16句,这里是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这四句诗描写了儿童眼中的月亮,充满了浪漫而神奇的遐想。古往今来,月亮一直牵动人们的心。关于月亮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起舞等,的确令儿童心驰神往。每个人都有童年,儿童富于幻想,对月亮更充满好奇心。这四句诗就是李白幼小时对月亮的观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两句主要从月亮的形体入手进行描摹的。月亮(指明月)是圆的,白玉盘也是圆的,有相似点,故可以打比方。月亮除了是圆的之外,还能发光(非科学意义上的),于是又有了“又疑瑶台镜,飞上青云端”两句。这两句是从月亮发光角度写的。月光皎洁,旖旎可人,而镜子能反光,两者也有相似点,所以怀疑月亮又像瑶台上的镜子飞上了青云的顶端,这又是一处比喻。而“瑶台”又是西王母所居之处,本身还具有神话色彩,更增添了迷人的效果。这四句诗是用儿童思维写成的,诙谐幽默而又充满天真稚趣;又以“白玉盘”、“瑶台镜”为喻,语言生动活泼。这四句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儿歌,它可以开启儿童的心智。

      这也是一首乐府诗。鲍照有《朗月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此诗开始描写月亮的形状,然后用了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后面叹息月蚀后朗月不再可欣赏。这可能有所讽喻,有所指,但现在已不清楚到底是比喻什么事情了。

    [阅读全文]...

2022-07-22 21:17:33
  • 螺蛳古诗文配乐69句

  • 古诗文,经典
  • 经典古诗文合集

      塞上曲

      唐代: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荆州歌

      唐代: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于阗采花

      唐代:李白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杨叛儿

      唐代: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日出行/日出入行

      唐代: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长歌行

      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阅读全文]...

2021-12-12 23:22:33
  • 《中华少年》配乐诗朗诵

  • 少年,诗歌
  • 《中华少年》配乐诗朗诵

      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活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少年》配乐诗朗诵,希望大家喜欢。

      设计:陈继荣

      音乐:《*少年先队队歌》、《二胡独奏曲》……

      参加演出:六年级49名学生

      角色安排:领读4人(男女同学各两名:男:万成、李宁;女:金彬霞、宋晚晴)

      舞台设计:分成五队排列,排成梯形。

      第一排:领读4人(万成、宋晚晴、李宁、金彬霞)

      第二排:8名女生、第三排:10名男生

      第四排:12名女生;第五排:15名男生

      【音乐:二胡独奏曲、小提琴曲循环播放】

      【第一节】

      (音乐:二胡独奏曲、小提琴曲循环播放)

      金彬霞(诵):配乐诗朗诵《中华少年》

      甲(万成):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风雪莲;

      乙(宋晚晴):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丙(李宁):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

      丁(金彬霞):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合(全班):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少年!

      【第二节】

      齐(第二排):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

      齐(第三排):莽莽昆仑使我学会顶地立天,

      齐(第四排):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齐(第五排):教我热烈的是南国的红棉。

      合(男):龙的故乡,民族的摇篮,

      合(女):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第三节】

      第五排: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第四排:到如歌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第三排: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pan;

      第一二排: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男:炎黄子孙,女:中华少年,

      男女(合):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第四节】

      甲(万成):五月端阳,心随友舟把诗魂追赶,

      乙(宋晚清):八月中秋,借皎洁的圆月遥寄思念。

      丙(李宁):敖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

      丁(金彬霞):手捧哈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合(第二、三排):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合(第四、五排):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的心田。

      【第五节】

      合(女):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合(男):黄河纤夫拉不直的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李宁:啊!七月的星火,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金彬霞: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的冰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合(男女):“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第六节】

      齐(男生):今天,历史和未来将我们焊接,

      齐(女生):时代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

      领(宋晚晴):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合(男女生):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阅读全文]...

2022-01-22 13:04:41
  • 古朗月行古诗的意思(古朗月行原文赏析及诗意)

  • 诗意
  •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注释】

    ①朗月行:为乐府古题。②呼:称呼。③疑:怀疑。④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大意】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阅读全文]...

2021-12-04 01:36:16
  • 古诗古朗月行全文解释(月亮的古诗大全)

  • 解释,月亮
  •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注释】

    ①朗月行:为乐府古题。②呼:称呼。③疑:怀疑。④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大意】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此诗全文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阅读全文]...

2022-04-22 18:32:26
  • 古朗月行的诗意

  • 诗意
  •   《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

      原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1、呼作:称为。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2、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3、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4、团团:圆圆的样子。

      5、“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6、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7、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8、天人:天上人间。

      9、*:《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也指月。沦惑:沉沦迷惑。

      10、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11、凄怆:伤心之意。

      诗意: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在晚上观看月亮,

      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

      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

      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

      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

      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安宁。

      *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

      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

      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m.ju.51tietu.net)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的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2-14 08:01:38
当前热门
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 句子
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 语录
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 说说
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 名言
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 诗词
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 祝福
关于古诗古朗月行的视频配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