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关于关于叶照翁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叶照翁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叶照翁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叶照翁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 语录(2k+) 说说(7k+) 名言(537) 诗词(111) 祝福(1k+) 心语(57)

  • 叶绍翁的古诗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叶绍翁的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叶绍翁的古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3、《嘉兴界》

    *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4、《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5、《田家三咏》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6、《汉武帝》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7、《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8、《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9、《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10、《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11、《过崇德》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12、《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13、《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14、《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15、《赋葛天民栽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16、《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生费却几两屐。

    17、《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18、《表忠观韩小官人》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19、《发长安堰》

    夏老虫声切,晨兴草气香。

    20、《葛天民隐居》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精选阅读

    叶绍翁的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4、《送冯济川归蜀》

    [阅读全文]...

2022-03-18 13:12:57
  • 叶绍翁的古诗

  •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嘉兴界》

      *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4、《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5、《田家三咏》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6、《汉武帝》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7、《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

      古柳无多树,新蝉第一声。

      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8、《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9、《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10、《出北关二里》

      *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11、《过崇德》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

      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12、《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13、《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14、《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15、《赋葛天民栽苇》

    [阅读全文]...

2022-02-05 13:21:10
  • 叶绍翁的古诗

  • 经典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叶绍翁的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叶绍翁的古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3、《嘉兴界》

    *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4、《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5、《田家三咏》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6、《汉武帝》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7、《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8、《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9、《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10、《出北关二里》

    *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11、《过崇德》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12、《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13、《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14、《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15、《赋葛天民栽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16、《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生费却几两屐。

    17、《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18、《表忠观韩小官人》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19、《发长安堰》

    夏老虫声切,晨兴草气香。

    20、《葛天民隐居》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精选阅读

    叶绍翁的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出北关二里》

    *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4、《送冯济川归蜀》

    [阅读全文]...

2022-06-06 23:51:12
  • 夜书所见叶绍翁古诗

  • 夜书所见叶绍翁古诗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夜书所见叶绍翁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夜书所见字词解释:

      ⑴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⑵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⑶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⑷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⑸篱落:篱笆。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夜书所见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阅读全文]...

2022-02-10 20:17:54
  • 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着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

      1、萧萧:风声。

      2、动:打动。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挑:捉。

      5、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6、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阅读全文]...

2022-05-02 12:37:59
  • 关于叶绍翁的古诗

  •   1、《猫图》  醉薄荷,扑蝉蛾。  主人家,奈鼠何。

      2、《赞洞宾像》  捻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3、《田舍小憩》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4、《寓居》  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  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  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

      5、《寓居》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6、《寄湖上黄教》  门幽缘*寺,官冷未成家。  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  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  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7、《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8、《题鄂王墓》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9、《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10、《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11、《烟村》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于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12、《谒半山祠》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13、《舟次崇德》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14、《送冯济川归蜀》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15、《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阅读全文]...

2021-12-12 05:11:49
  • 叶绍翁的诗有哪些(叶绍翁思乡的诗)

  • 思乡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纵观我国古典诗歌史,古代文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吟咏春天景致的绝美诗篇。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在春天里品读这些绝美诗篇,不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亦能体会出古典诗歌它所蕴含着的独特的艺术美。

    春天,是韩愈笔下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也是贺知章笔下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亦是杜牧笔下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总之,不同诗人笔下的春天,各有各的美。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首古诗《游园不值》,来细细体会其中的春天之美。

    《游园不值》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之手,是叶绍翁春日游园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尽管从诗题来看,叶绍翁没有得到机会进园游览,但是叶绍翁依然为我们描绘出了园中的盎然春意。所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景小而含意深,读之回味无穷。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首先,词的开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点明题意,叶绍翁告知了他此次游园不值的事实。即诗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准备乘兴去一座花园里观赏,但是他轻轻敲了柴门,却始终没有人应声,于是心生猜想,或许园主人是担心自己的木屐会踩坏他心爱的青苔。

    从这两句诗来看,可知叶绍翁是怀抱着游春的兴致而来的,所以倘若叶绍翁最后没有进到园中观赏花木,也没有看到出墙的一枝红杏,那么他心中的失落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当叶绍翁敲了柴门,发现无人答应时,才会有“应怜屐齿印苍苔”,这么一个稍显无理的猜想。

    然后,诗的结尾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则是此诗的点睛之笔。正是因为有了这枝红杏,叶绍翁游春的兴致才没有被浇灭,也正是有了这枝红杏,绚丽多姿的春光才尽皆显现出来。即叶绍翁虽然没能进到园中,但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你看那不就有一枝红杏伸出墙头来了吗。

    由此可见,红杏出墙对于叶绍翁此行就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因为本来就要扫兴而归了。另外,说到春天,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万物的蓬勃生长。恰好这枝红杏,从墙内伸向墙外的过程,就代表了万物蓬勃生长的一个生命力量,这便是此诗的精妙之处。

    而根据“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所蕴含的生命力量来看,这两句诗也有着一定的哲理意味,即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的。因此,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不仅写尽了春天的美,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去细读。

    [阅读全文]...

2021-11-23 05:00:55
  • 叶绍翁的诗有哪些(叶绍翁的诗词赏析)

  •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的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他的一首《游园不值》被选入小学课本,流传非常广泛,历来也受到人们的赞赏,诗曰:“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此诗写诗人在春天游赏时,见到一所春景极佳的园子,但是因为主人不在,所以无法进入园中细致欣赏,心情上不免有些失望,然而诗人抬头一看,却看到一枝开得正浓艳的杏花,伸出了墙外。诗至此处,戛然而止,感情上又从失望转为意外的惊喜。

    全诗不仅将春色点染的十分可人,而且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形象有趣,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千古佳句,几乎无人不知。

    其实除了这首著名的《游园不值》之外,叶绍翁还有一首流传极广的千古佳作,那便是下面这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秋夜有感而发而写下的一首小诗,抒发了浓浓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情韵婉转,极有韵味。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写出了夏去秋来的变化之感,秋天,正是百花凋谢、万树萧瑟的时节,在吟咏秋季的诗歌中最常出现的时令性景物之一,便是梧叶,正所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一叶落而知秋,飘零的梧桐叶,是旅人敏锐感觉的体现。

    另外,诗人以叠字开头,用“萧萧”二字,极易勾起读者的联想,仿佛让人看到梧叶正在飘落的景象,而在这飘落的萧瑟秋风声中,更是送来阵阵寒气,诗人以视觉、听觉通感触觉,渲染了一幅凄冷的画面,这也为下句的抒情做下了铺垫。

    第二句说“江上秋风动客情”,江上秋风,更加烘托了凉寒的气氛。据说晋人张翰,曾在洛阳为官,因看到秋风吹起,于是顿起思乡之情,想着家中莼菜正美、鲈鱼正肥,于是辞官归乡。诗人在这里,同样因秋风而起思乡之情。梧叶、寒声、江上、秋风,这些清冷的景物,只是为了突出心中的一个“情”字,而这种情,不关其他,只是“客情”,也就是乡情。

    三、四句却突然笔锋一转,不再继续描写“客情”如何,而是写自己在秋夜中看到的一幅有趣景象,“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乍看起来,这似乎和思乡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却是手法绝妙的一笔,诗人旨在用他乡群童的欢乐,来衬托自己孤寂冷静的客居之愁。

    诗人此处,还用了倒装的手法,诗人看到户外暗夜之中,篱落之间有灯火闪烁,于是联想到原来是一群儿童正打着灯笼,在田地里寻找蟋蟀作乐。这一转笔,写得非常巧妙,诗人因乡愁难以入睡,于是独自披衣出外散步,看到眼前的夜景,联想到自己幼年时与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变得更加凄然伤感,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无疑更增悲思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气节物候的变换,秋风萧瑟的声音,很容易勾起羁旅之人的乡情,作者客居他乡,又看到一群无忧无虑的儿童捉蟋蟀为乐,勾起故乡童年欢乐的记忆,而反观现在的自己,只能客居独处,环境的烘托,人文的对比,让诗人的思乡之情变得深入骨髓,妙在诗人又以淡远隽永的意境描绘了出来,因而显得十分耐人咀嚼。

    [阅读全文]...

2022-03-20 10:23:19
  • 叶绍翁的诗词全集

  •   1、《题山间老友壁》  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  锄地留莎草,添泉养石蒲。  庭除风自扫,身世月同孤。  老去知禅味,松间试结趺。

      2、《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3、《访隐者》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4、《过崇德》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  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5、《表忠观韩小官人》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  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

      6、《田舍小憩》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7、《汉武帝》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8、《田家三咏》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9、《田家三咏》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10、《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11、《嘉兴界》  *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12、《出北关二里》  *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13、《纸帐》  五色流苏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许留禅客,低唱应难着侍儿。  白似雪窗微霁后,暖于酒力半醺时。  蒲团静学观身法,岁晚工夫要自知。

      14、《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5、《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6、《鹭》  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  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

      17、《赠陈宗之》  官河深水绿悠悠,门外梧桐数叶秋。  中有武林陈学士,吟诗销遣一生愁。

      18、《题孙端甫别墅》  幽居地僻少人知,野水春风枳树篱。  检历预寻移竹日,题墙闲记种花时。  堪嗤狡兔须三窟,只学鹪鹩占一枝。  净扫绿苔斟浊酒,邻家吹过野棠梨。

      19、《访隐者》  开门迎客着山袍,井畔狝猴一树桃。  儿向草间寻落果,妻从墙角过香醪。  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

      20、《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生费却几两屐。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  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乙庵未省却问侬,莫是当年折屐翁?

    [阅读全文]...

2022-05-04 05:34:25
  • 李清照 新荷叶_古诗新唱杜甫绝句

  • 李清照,杜甫,经典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李清照 新荷叶》,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新荷叶》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

    注释:

    1、高耸万丈蓬瀛:蓬瀛,指代神话传说中之神山。

    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易安居士同时代人。看来这种测猜是很有些道理的,当然要认定下来,还需有佐证。这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象花一般柔媚,象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需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阅读全文]...

2022-02-28 22:18:03
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叶照翁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