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黄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黄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黄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黄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黄河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黄河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7、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8、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 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2、枫落河梁野水秋。 —— 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3、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 王之涣《宴词》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 韩翃《宿石邑山中》
17、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18、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 罗隐《黄河》
19、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王之涣《送别》
20、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 谢榛《渡黄河》
2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 黄景仁《别老母》
22、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 谢榛《渡黄河》
23、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 李贺《天上谣》
24、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5、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 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26、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 岑参《送崔子还京》
27、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 —— 崔颢《行经华阴》
28、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9、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 刘彻《秋风辞》
30、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 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31、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 王维《杂诗三首》
32、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 李流芳《黄河夜泊》
33、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 宋琬《渡黄河》
34、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 罗隐《黄河》
35、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 于谦《岳忠武王祠》
36、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 范云《渡黄河》
37、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38、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39、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 杜牧《早雁》
40、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 李益《塞下曲·其一》
41、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 谢榛《渡黄河》
42、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43、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 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44、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 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渡黄河》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这两位唐代诗人都非常有名,虽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气大,但其作品的艺术高度丝毫不比他们差。我们先来看看王之涣的代表作《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这首七绝非常著名,是王之涣的成名作,也是唐代边塞诗的巅峰之作。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就已经被广为传唱。当然,王之涣还有一首《登鹳雀楼》,也非常有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五言诗被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已经几十年之久,连学龄前儿童都会背颂,也是小孩子读诗、学诗的首选佳作。
鹳雀楼
实际上,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面对的是连绵起伏的中条山,离黄河远着呢,王之涣却写道:黄河入海流。看来,这只是诗人的凭空想象罢了。那么,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跟王之涣的边塞诗比起来,谁的更好一些呢?我们再来看看王昌龄的诗,他的代表作《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出塞》诗
这首出塞诗也很有名,是王昌龄的代表作。相比较之下,《凉州词》的意境更深远些,《出塞》的写实性更具体些。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就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令人浮想翩翩,难以自已。羌笛何须怨杨柳,一个“怨”字,活灵活现,生动形象,深度刻画了西北边塞的荒凉冷漠。这个“怨”字,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得一拼。结尾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王昌龄像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古代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市,站在这儿是看不到黄河的,除非诗人站的很高很高。但古代的住房或客栈,一般都是最高两层,即便是寺庙里的塔,也很少有超过10层的。王之涣在凉州写下这首诗时,是在客店的二楼上,在这儿是根本不可能看到黄河的。所以诗人发挥的是超人的想象力,并不是写实景,但带给读者的画面,却是一幅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黄河从高原一泻千里、滚滚而来的宏伟场面。当然,他的《登鹳雀楼》也是如此手法,站在鹳雀楼上,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黄河入海的,不过是抽象的比喻罢了。
王昌龄
而王昌龄的《出塞》,也很霸气,隐隐有种悲壮的沧桑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令人呛然心酸。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过是诗人的豪情万丈罢了。龙城和李广都不可能在,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了,又怎么可能回到唐朝呢!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边塞诗人的一种美好向往,也是诗人家国情怀的美好祝愿。阴山,在内蒙古中部,是古代抵御契丹等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与古代的长城同为边疆的重要屏障。
古代边关将士
读王昌浩的这首诗,才明白“万里长征”一词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原来它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红军的万里长征,也是借用古人的豪情壮志来喻言战争年代的艰苦。而“长征”一词,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如长征系列火箭。
《出塞》更像是以军人的角度和口吻以物明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而《凉州词》,是以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写照,折射出边关的荒凉和沧桑,有一种由然而生的孤寂和无奈感。一片孤城万仞山,群山环抱中,一座孤单单的城池就矗立在荒漠之中,羌笛声声响起,但杨柳还是没有半点绿色,这是因为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所以树都难发芽。
古玉门关
比较之下,《凉州词》的艺术高度更高,意境更加深远,更能体现出塞外孤城的苍凉。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王之涣和王昌龄、高适三人还因为这个话题,打过一次赌:三位诗人坐在酒楼上喝酒聊诗,正巧有官家在二楼上听曲,王之涣和王昌龄打赌,看谁的诗传唱度更高,流行更广。结果前三个唱曲的美女唱的都是王昌龄的诗,后面压轴的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由此可见,《凉州词》的影响力大于《出塞》。
唐代西北边塞图
但是,王之涣流传至今的诗只有六首,虽然每篇都是精品,但数量不多。而王昌龄流传于世的有181首之多,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比如《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代烽火台
还有《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代长城关口
都是精品之作。但王之涣的边塞诗肯定不止这六首,只是失传了而已。不过,评价诗人的伟大,不在于诗的多少,比如乾隆,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又有几人能记得他写的什么诗呢?要说有的话恐怕也只有这首《飞雪》吧: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阴山山脉
就这首诗,最后一句还是纪晓岚给补上的。当时乾隆在雪中游后花园,看到漫天雪花,乾隆来了雅兴,吭哧半天才吟出前三句,但最后一句他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了,憋了好久也吟不出来,跟在他身后纪晓岚看皇帝都难住了,才给补上了最后一句。
边塞诗人
所以说,诗不在多在精,张继就留下一首《枫桥夜泊》,但依然风靡全球,连日本都把它选进教科书中。*的一首《沁园春·雪》,蒋介石组织了*的众多才子想复制一首压过它,但折腾了几个月,闹了不少笑话,也没能写出一首跟《沁园春·雪》齐名的诗词。
王之涣虽然才流传下来六首诗,但依然支撑起他在唐朝诗坛的不朽地位。也让一千多年*们记住了他。
古代将士弯弓搭箭
而李贺的一首《马诗》也很好: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骑兵冲杀
王翰的边塞诗《凉州曲》也很有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啰唝曲六首》
2、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黄河夜泊》
5、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7、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塞下曲》
8、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闻夜啼赠》
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0、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渡黄河》
11、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2、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怀》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李白《将进酒》
15、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其一》
16、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17、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18、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19、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赠崔侍郎·其一》
20、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21、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送外甥郑灌》
2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3、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塞下曲四首》
24、黄河落天走东海,(m.ju.51tietu.net)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25、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26、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2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3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33、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
描写黄河的古诗句
黄河,*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描写黄河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参考。
1、《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2、《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3、《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4、《公无渡河》
唐·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5、《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描写黄河的古诗句》,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2、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3、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5、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6、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齐己《送人游塞》
7、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8、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崔颢《行经华阴》
10、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11、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2、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13、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罗元琦《黄河泛舟》
14、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5、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李流芳《黄河夜泊》
16、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1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8、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9、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20、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公无渡河》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2、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3、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
24、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5、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6、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7、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8、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9、波滔天,尧咨嗟。李白《公无渡河》
30、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31、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2、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万楚《骢马》
33、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34、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35、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37、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3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39、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0、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1、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4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4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4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7、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罗元琦《黄河泛舟》
48、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49、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50、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描写黄河的古诗句
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5、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6、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李白《赠崔侍郎其一》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李白《将进酒》
8、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9、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0、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常建《塞下曲四首》
11、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2、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
13、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胡曾《咏史诗黄河》
1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5、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16、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杜甫《黄河二首》
1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8、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2、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3、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5、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6、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齐己《送人游塞》
7、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8、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崔颢《行经华阴》
10、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11、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2、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13、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罗元琦《黄河泛舟》
14、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5、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李流芳《黄河夜泊》
16、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1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8、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9、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20、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公无渡河》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2、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3、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
24、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5、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6、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7、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8、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9、波滔天,尧咨嗟。——李白《公无渡河》
30、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31、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2、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万楚《骢马》
33、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34、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35、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37、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3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39、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0、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1、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4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4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4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7、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罗元琦《黄河泛舟》
48、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49、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50、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51、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你们知道中国第二长河是哪一条河流吗?答案就是黄河。关于黄河你们了解多少呢?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河流之一,也是属于世界长河之一,俗称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小编盘点了关于描写黄河的7首古诗词,你觉得哪首最为壮观?
描写黄河的古诗合集
1、《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滚滚黄河向天边奔涌,跃上云端。而在万丈高山间,矗立着一座孤城,那便是玉门关。那在夕照里吹羌笛的汉子啊,为什么要一遍遍地吹《折杨柳》?为什么要让羌笛的凄音把自己包围?要知道春风是过不了玉门关的啊,又何必埋怨春天姗姗不来呢!
2、《将进酒·君不见》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难道没有看见,黄河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渤海,永远不会回还。
3、《罗唝曲》
刘采春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黄河总会有变清的一天,但是人的头发已经变白了,就再也不可能变黑了。
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天上的银河中,我们一同去拜访牛郎和织女的家。
5、《渡黄河》
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黄河波涛汹涌,但是想是要渡过黄河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真正的风险并不在黄河中,而是在人世间。
6、《登鹳鹊楼王之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所见。首句写山,是远景;第二句写水,是*景。整个画面色彩鲜明,气势宏大,令人振奋。两句写所想。“千里目”和“一层楼”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和“更上”两词中包含了诗人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7、《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描绘出了黄河壮阔雄奇的景象,其构图异常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凸现出大漠的生机,淡妆浓抹,既雄浑又秀美。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宋〕欧阳修
河水激箭险, 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 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 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 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 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 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 川寒雾不收。
讵能穷禹迹, 空欲问张侯。
《将 进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关于描写黄河的]
,是盛唐时期诗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742年在任期内去世。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季凌,又字季真,汉族人,祖籍晋阳并州(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他的感人肺腑,充满激情,深受后者喜爱。王之涣现存生*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宝库的精华。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参考。
人物经历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见《说郛一百卷》卷二十五)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是,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论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直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身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因史料关系,后世对王之涣身世所知甚少,但他作为一个名诗人,却几乎尽人皆知。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正好有10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来此会宴,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各擅诗名,究竟谁胜于谁,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者。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这几位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应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谁的诗。若唱的不是我诗,刚终身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待那名妓唱时,果然为王之涣之诗,三人不觉开心笑起来。诸伶因他们大笑而见问,知是王之涣等,非常高兴,即拜请他们人*。旗亭画壁,遂成典故。元人还编成杂剧上演。从此可见当时王之涣诗名之盛。
描黄河的古诗
描写黄河赞颂黄河的古诗
描写黄河的古诗
是描写黄河的古诗
描写黄河的诗
黄河有关黄河的古诗
说黄河讲黄河的古诗
描写古黄河的古诗
描黄河的诗句古诗
描写黄河的古诗长
描写黄河的词古诗
古诗描写黄河的诗
黄河的古诗有
描写古黄河古诗的诗
描写黄河的古诗句
描写黄河北的古诗
描写黄河的古诗大全
7首描写黄河的古诗
描写黄河的古诗10句
关于黄河黄河的古诗大全
描写黄河的古诗4句
描写黄河的古诗300句
描写黄河的古诗3首
描写黄河的古诗25首
描写黄河的诗句
描写的诗句黄河
描绘黄河的诗句
写黄河的古诗
黄河的古诗语
古诗中黄河是现在的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