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古诗下载

关于三年的古诗下载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三年的古诗下载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三年的古诗下载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三年的古诗下载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1) 语录(37) 说说(28) 名言(1) 诗词(448) 祝福(1) 心语(7)

  • 关于三年级下册的古诗

  • 三年级
  •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元旦

      (宋)王安石

    [阅读全文]...

2021-12-31 00:26:12
  • 三年级下册古诗有哪些诗(三年级古诗大全)

  • 三年级
  • 不少家长开始在给孩子预*课文,但是现在离开学还有很长的时间,现在预*课文,到开学也就忘得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在这里建议,如果非要预*课文的话,可以先背一背课文中出现的古诗、古文、日积月累。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新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都有哪些必背的古诗词吧!

    第1课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阅读全文]...

2022-04-13 17:36:52
  • 三年级下绝句古诗

  • 三年级
  •   绝句的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明了、题材*常、情意绵长。

      1、《送别》

      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

      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鹿柴》

      唐·王维

    [阅读全文]...

2022-05-14 23:53:05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下载

  • 智慧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下载

      700多年前开始,《三字经》超越地域与时间的隔阂流传全球华人地区;700多年后的今天,从民间到*,都在致力于将这一宝贵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文明结合,向世界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名片。下文为大家分享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及解释,希望对大家学*《三字经》有帮助!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下载

      三字经全文文字版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 *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礼仪

      香九龄 能温*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帝号纷

      迨灭辽 宋犹存 至元兴 金绪歇 有宋世 一同灭 并* 兼戎翟

      明太祖 久亲师 传建文 方四祀 迁北京 永乐嗣 迨崇祯 煤山逝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人遗子 金满籯

      我教子 惟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阅读全文]...

2021-12-11 09:48:59
  • 三年级下册唐代古诗大全(三年级必备的古诗词及诗意)

  • 三年级,诗意
  • 古诗合集+译文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⑶芦芽:芦苇的嫩芽。⑷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⑦黄鹂:黄莺。

    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注释: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注释: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 多 品 小学 教 育张 老 师 分 享 )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⑵纷纷:形容多。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⑷借问:请问。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注释: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2.忆:想念。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4.异乡:他乡、外乡。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6.佳节:美好的节日。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阅读全文]...

2021-12-12 08:30:55
  • 三年级下册绝句古诗(三年级下册要背的古诗及译文)

  • 三年级
  •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电影,可入药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5)上:指鱼逆江而上。

    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4)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6)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7)黄鹂:黄莺

    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蓝,蓼蓝,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古诗大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人笑。

    (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4)冀:希望。

    (5)为:被

    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含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阅读全文]...

2022-07-06 21:56:06
  •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 语文,三年级,反思
  •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课伊始,便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两首诗之间的共同点──都描写了春天,都写到了春风这一事物──从而引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此导入对《咏柳》一诗的教学。又以“二月春风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过渡到《春日》一诗。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教学中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使学生领会到:《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

      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本课教学还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儿,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诗”是“文”的浓缩, “文”是“诗”的诠释,其有效结合,使学生置身于更广阔的语文空间,营造了课堂的浓浓春意。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点】

      目标1、2、3。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准备】

      1、学生:

      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

      2、教师:

      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见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本单元导语

      了解本单元学*内容。

      (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二、了解“乞巧节”,学“乞”

      1、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别乞──气)

      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

      (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见124页)

      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1、自读,齐读诗。

      2、学“霄”(“霄”夜。上“雨”字头,下“肖”)

      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

      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⑴ 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

      ⑵ 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

      ⑶ 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见后

      ⑷ 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

      (再出示故事课件)

      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

      (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

      四、读诗,理解大意

      1、根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

      2、四人小组交流,师参加。

      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4、读诗、背诗:

      ⑴ 齐读;

      ⑵ 比赛朗读;(男女生)

      ⑶ 同桌互读;

      ⑷ 齐读;

      ⑸ 背:

      (提示:根据第1、2句意)

    [阅读全文]...

2022-07-20 16:48:12
  • 三年级古诗的古诗配画149句

  • 三年级,经典
  •   1、清明时节雨声哗。——出自于:张炎的《朝中措·清明时节》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自于:温庭筠的《清明日》

      3、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出自于: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4、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出自于:杨万里的《寒食上冢》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于: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6、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出自于: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7、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出自于: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8、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出自于: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出自于:李冠的'《蝶恋花·春暮》

      10、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出自于:杨万里的《寒食上冢》

      11、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出自于: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于:杜牧的《清明》

      13、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出自于:韩偓的《夜深》

      1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于:韩翃的《寒食》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于:杜牧的《清明》

      16、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出自于:韩偓的《夜深》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于:韩翃的《寒食》

      18、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出自于: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19、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出自于:王禹偁的《清明》

      2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自于:黄庭坚的《清明》

      21、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出自于:赵长卿的《临江仙·暮春》

      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出自于:孟云卿的《寒食》

      23、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出自于:周邦彦的《琐窗寒·寒食》

      2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出自于:孟云卿的《寒食》

      25、舞烟眠雨过清明。——出自于:晏几道的《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6、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出自于:范成大的《清明日狸渡道中》

      2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出自于:程颢的《郊行即事》

      28、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出自于:白居易的《清明夜》

      29、西园日日扫林亭。——出自于:吴文英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0、黄昏疏雨湿秋千。——出自于: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出自于: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2、绿柳朱轮走钿车。——出自于: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出自于:白居易的《清明夜》

      3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自于:张继的《闾门即事》

      35、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于:吴文英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6、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出自于: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37、梦回山枕隐花钿。——出自于: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8、淡荡春光寒食天。——出自于: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出自于:贾岛的《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0、啼红正恨清明雨。——出自于:赵令畤的《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1、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出自于:晁冲之的《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出自于: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43、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出自于: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4、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出自于: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5、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出自于: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4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于: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48、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出自于:李清照的《念奴娇·春情》

      49、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弃疾的《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0、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出自于: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阅读全文]...

2022-07-20 13:09:59
  • 三年级绝句古诗

  • 三年级
  •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白居易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两固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阅读全文]...

2022-07-06 09:50:53
  • 三年级爱国古诗

  • 三年级
  •   爱国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至今冶城隅,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长啸武陵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夏日绝句》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阅读全文]...

2022-02-25 15:24:33
三年的古诗下载 - 句子
三年的古诗下载 - 语录
三年的古诗下载 - 说说
三年的古诗下载 - 名言
三年的古诗下载 - 诗词
三年的古诗下载 - 祝福
三年的古诗下载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