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爱国的杜甫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爱国的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爱国的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爱国的杜甫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杜甫的爱国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爱国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屋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一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一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一毛一。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一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一毛一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一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一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一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一毛一。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一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一毛一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一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杜甫的爱国诗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8、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江村》
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37、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1、《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屋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5、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7、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8、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9、**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是盛唐伟大的爱国诗人,很多人还只是呀呀学语时,大人们就开始教其背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等到读书识字时,大家又接触到诗圣的更多作品,杜甫在诗歌中时而表达欣喜若狂,时而抒写满腹悲伤,读者的心情也跟着诗人不断地起落变换。
一曲老歌,旋律优美、音韵灵动,百听不厌;一首佳作,情景交融、襟怀宽广,百读不厌。诗圣的作品沉郁顿挫,凝聚了他的喜怒哀乐,沉淀了他对生命的思考,更饱含了作者的无限深情和期待。下面介绍杜甫年轻时创作的两首五律,笔墨纵横,每次吟诵都有不同感受。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杜甫年轻时就听说过,古代齐赵之地多出慷慨悲壮之士,后来有机会到齐赵地区漫游,主要是由于父亲杜闲当时正在那边担任兖州司马,因而在这一带附*活动,生活条件就显得比较优裕。他轻裘肥马,不拘行迹,到处观赏行乐。
春天时他到过邯郸,还登上了赵武灵王所建的丛台,在上面放声高歌;冬天时他又来到青州,与朋友们一起游猎草原,诗人呼鹰逐兽、飞箭落雁,当时的心情非常放松,也极其快意。
这首诗就创作于杜甫刚来兖州省亲之时,开篇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诗人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初次登上兖州南楼,纵目眺望。
接下来写诗人看见的壮观场景,只见浮云连着渤海和泰山,*野伸展到青州和徐州。“浮云、*野”,展现出兖州与周围地界都位于辽阔的*原之中,而且浮云千里,难以分辨彼此的界限。
诗人还注意到,境内有很多名胜古迹,不仅峄山的秦始皇颂德石碑尚在,而且鲁共王在曲阜所建的灵光殿犹存。秦碑和鲁殿在孤嶂、荒城之中历尽沧桑,早已残缺不堪,不过依然让*记忆犹新,更令诗人充满感慨。
最后两句由景物想到人生,向来登高远眺,多生怀古之意,而诗人却独自踌躇,万千思绪。他在思考着未来和前途,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建功立业,并为国尽力、造福桑梓。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泰山是五岳之首,坐落在齐鲁*原,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古代很多帝王都到过泰山进行祭祀,并举行封禅大典。历史上很多文化名人也都到过泰山,还曾即兴题咏泰山。
杜甫早就对泰山有过敬仰和企慕之情,当他真的身临其境时,不由得赋诗倾诉自己的心志。全诗描写作者的所见所感,也彰显出青年诗人开阔的心胸和不凡的志向。
作者先描绘泰山的宏大,横跨齐鲁,一望无际。接着写泰山的秀美高峻,集中了天地间的神奇,又分割了山北山南的昏晓。诗人凝望着山上的层云起伏,顿时觉得心胸豁然开朗;又看见飞鸟投林归山,眼眶几乎为之睁裂。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壮观的泰山形势图,也是诗人的自画像,二者有机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作品以巍峨泰山为背景,突出地表现了青年诗人的开阔胸怀和远大抱负。
面对巍峨的泰山,作者神情激荡,泰山上云气荡漾,仿佛从胸中升腾,他想将云天浩气纳人胸怀。诗人目光专注,仿佛归鸟投林入山之处,就是他要登临的泰山极顶。
全诗境界阔大,情景交融,每次吟诵都有不同感受。尤其是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水到渠成,展现了雄心勃发的诗人形象。杜甫志在必得,终于登上了泰山之巅。这种登临顶峰而放眼八荒的豪迈气概,生动地展现出青年诗人壮志凌云的胸怀。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在长安整整困守了十年,即使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也从未放弃心中的梦想。
在成都浣花草堂的那段日子,是他后半生最安逸闲适的岁月。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即使生活安定,他也时刻牵挂着国家的安危,还有流散天涯的兄弟。
他曾写下一首诗,道尽家国之思,苍凉悲壮,入选《唐诗三百首》,后世评价:无人能及。
这首诗名为《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虽然诗名为“野望”,但是诗歌着重描写的不是野望之景,而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绪。
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意境阔大的山河背景图。
白雪皑皑的西山,环绕着三座城池;南浦边,万里桥横跨清江。
诗人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望”,实际大有深意。
“三城”是蜀地的军事要镇,为防吐蕃入侵,军士常年镇守。
而“万里桥”原名叫什么已不得而知了,三国时,蜀汉名臣费祎出使吴国,诸葛亮在此为他践行,临行之际,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此得名。
所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意象,实际却为后文的家国之思埋下了伏笔。
颔联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带着妻儿一路漂泊到了蜀中,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成都定居下来。
当时蜀中未受战乱侵扰,然而洛阳、山东等地依然处于战乱中,而杜甫的几个弟弟恰巧就分散在这一带。
他在《月夜忆舍弟》中曾言“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古代本就通信困难,何况当时烽火连天。
杜甫长久收不到弟弟的来信,心中的担忧思念之情可想而知,所以才会在遥远的西蜀,泣涕涟涟。
“涕泪”二字语出肺腑,尤为打动人心。
接着的颈联笔锋一转,由对家人的牵挂转为对国家的担忧。
前一句是诗人的身世之感,当时杜甫已年*50,在*均寿命不高的古代,算是迟暮之年,又兼疾病缠身。
更令他伤感的是,大半生已过,而他却未能为国尽忠,为百姓谋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离他越来越遥远。
可以想象当时杜甫的内心该有多么悲伤痛苦。
这一联将他的身世之悲,和家国之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个迟暮多病,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上。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原本诗人骑马来到郊外,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愁苦,然而眼目所及,尽是萧条荒凉的景象,心中的愁苦又添了一层。
这首诗很能体现杜甫精神,苍凉悲壮,入选《唐诗三百首》。
在诗中,杜甫的情感是一步步加深的,从一开始思念弟弟的“涕泪”,到迟暮多病的伤感,未能报效国家的愧疚,到最后“人事日萧条”的惆怅,所有的情感都聚集在一起,难以排遣。
元朝诗论家方回评价这首诗“格律高耸,意气悲壮。唐人无能及之者”,我深以为然。
唐诗里,表达思念亲人或者是抒发爱国之情的作品不在少数,然而却很少能像杜甫这首诗一样,将亲人之思和国家之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而这也正是杜诗为*所称道之处,他的诗歌反映民生疾苦,而这“苦”他也曾经受过,所以更真切,更动人。
不知你认为杜甫这首诗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END-
杜甫爱国的古诗
杜甫爱国的诗句
杜甫的爱国诗词
杜甫爱国诗句
杜甫的爱国诗句
关于杜甫的爱国古诗
杜甫爱国的古诗大全
杜甫的爱国古诗10首
杜甫的爱国之情的古诗
杜甫的爱国诗篇古诗
关于爱国的杜甫的古诗
杜甫的蜀相是爱国类古诗吗
杜甫的爱国古诗两句
杜甫爱国情怀的古诗
杜甫的爱国古诗名句
杜甫写的爱国古诗词
古诗杜甫的爱国名言
杜甫的爱国古诗书法
关于杜甫的爱国的诗句古诗
杜甫的爱国情怀古诗
杜甫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
爱国古诗杜甫的五言律诗
杜甫关于爱国的短篇古诗
小学学过杜甫的爱国古诗
表达诗人爱国之情的古诗杜甫
杜甫苏轼的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
关于杜甫爱祖国的古诗
杜甫对祖国热爱的古诗
杜甫的古诗思国
杜甫的古诗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