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关于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06) 语录(24) 说说(16) 名言(6)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300)

  • 李煜《浪淘沙》鉴赏

  • 李煜《浪淘沙》鉴赏

      《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煜《浪淘沙》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据蔡絛《西清诗话》谓本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从本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本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如本词,即是以景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愁恨交织抒叙;结尾深入一层,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归比喻自身面临的厄运。语言生动,纯用白描,但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

      ——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第147—148页

    [阅读全文]...

2022-05-29 19:11:53
  • 浪淘沙令 李煜 古诗翻译赏析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

      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着的例子。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整理:zhl201608

    [阅读全文]...

2021-12-10 14:52:27
  •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往事
  •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作者:李煜

      原文: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已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

      1、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2、一任:任凭。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一桁:一列,一挂。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3、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4、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众说皆可通。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5、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6、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7、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8、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胜地,南唐时期*有舞馆歌楼,河中有画舫游船。

      翻译:

      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

      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

      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

      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

      从不卷起,

      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

      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

      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

      月光毫*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赏析:

      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时当秋天,是枯索萧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墙围困之难。而在这小院中,秋风吹过,树叶黄落,唯一的绿色就是蔓延生长的苔藓,那层暗绿一直爬到了进入堂室的台阶上,看着令人心酸。刘禹锡的《陋室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名句,表现高逸脱俗的文人雅趣。这里写苔藓,是说生活的孤寂,在寒瑟的秋天虽然有这一点绿色,却是长年没有人行走的痕迹,尤增悲哀。于是作者“一任珠帘闲不卷”,既然“终日”都无人来。“一桁”写索性,不是痛快的豪放,而是无奈的放弃。“闲”写门帘长垂的状态,实指自己百无聊赖的生活处境,既不是“一帘风月闲”(《长相思》)的悠闲,也不是“同醉与闲*,诗随羯鼓成”(《菩萨蛮》)的闲散。上片就眼前景物而写孤苦的凄凉心境。

      下片转折而起,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悲悼国家破灭、身陷为虏的遭遇。想当年,身为君主,群臣俯首,宫娥簇拥,有过颐指气使的威严,有过春花雪月的风流,而所有的繁华与富贵都一起随着金陵的陷落而烟消云散,化为了乌有。此时徘徊庭院,往事无限,看秋夜天高,秋月澄明,那金陵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却不再是往日的气象。南唐已破灭,君主成囚虏,秋月还是那轮秋月,只是“空照秦淮”而已。这里的“玉楼瑶殿影”,可以分作两层理解。第一层是指秦淮河边的旧时宫苑,映照在月光下,投影在河水中,却是有楼影而无人影,重在一个“照”字。第二层是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华丽壮观却虚无缥缈,(m.ju.51tietu.net)就像此刻记忆中的故国宫苑,重在一个“空”。就第一层讲,作者是凭着想象回到旧地,就第二层讲,则作者是在当地望月而遥寄哀思。这两层意思就将一人而两地的情思通过一轮秋月糅合到一起,“空照”不仅在秦淮的楼阁,也在汴京的人一心。“空照”的感受中有无尽的心酸与哀苦。

      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上片景色“秋风庭院藓侵阶”,写得寒瑟凄惨;下片景色“晚凉天净月华开”,虽然清冷,却是一片澄明。这两处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构成了双重的联系。在格调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在时间上则是日以继夜的相承。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阅读全文]...

2022-05-27 21:06:54
  • 李煜《浪淘沙令》原文及翻译

  • 李煜《浪淘沙令》原文及翻译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煜《浪淘沙令》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

      ①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⑦凭栏:靠着栏杆。

      ⑧江山:指南唐河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词牌沿革

      唐代教坊曲,属歇指调。此调声诗与长短句并行。唐人刘禹锡声诗九首,其一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调名取此。其他唐人如白居易、皇甫松所作均是七言四句之声诗。长短句之词体始于五代李煜两词,均是名篇,其另一首云:“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此调有小令和长调两类,小令如李煜之作未标“令”,长调如周邦彦之作未标“慢”,二者音谱与体制均异。《词谱》列此调小令六体,但以此体为宋人通用之正体。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此调为重头曲,每段由一个五字句、两个四字句、两个七字句组成,用*声韵。全调用韵很密,用韵之句末两字均为*声,而且四个四字句均为仄仄**式,故音韵响亮,和谐流美,并有回环之艺术效果,宋人用此调者甚众,名篇亦多。

      欧阳修洛城送别友人之作:“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辛弃疾《赋虞美人草》声情极为悲壮:“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唱起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吴文英感旧一首情意缠绵而沉痛:“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无名氏一首抒写离情:“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从此调名篇用韵情况来看,多选用阳声韵,音韵特别洪亮。此调适于抒情,宜于表现悲壮、沉重、热烈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3-11 07:37:13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作者:李煜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2、潺潺:形容雨声。

      3、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4、罗衾(音qīn):绸被子。

      5、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6、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7、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

      8、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9、凭栏:靠着栏杆。

      10、江山:指南唐河山。

      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

      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

      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

      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

      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

      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下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m.ju.51tietu.net)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术魅力。

    [阅读全文]...

2022-03-13 10:10:34
  • 望江南李煜古诗带拼音80句

  • 经典
  • 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

      《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此词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借鉴。

      望江南·闲梦远

      五代: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译文

      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赏析

      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

      第一首写春景。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概括写出广大的江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春之名“芳”,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词人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了这“芳春”美景。首先是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春江。“船上管弦江面绿”的“江”,当是流经南京城的长江支流秦淮河。春满金陵,石城生辉,秦淮河上绿波荡漾,画船游舫,来往穿梭,船上丝竹相和,飞扬出舷的乐声飘荡于水波之上,动人心魄。这里,词人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和鲜明之色集合调配绘制成一幅水上音乐会的画图。句末的“绿”,乃是春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既写水色,亦状春色。它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一下就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无余。其次,词人又把目光转向陆地,抓住春风杨柳、飞絮满城的典型景色,进一步写出江南春景之美。“满城飞絮滚轻尘”,是实景的形象描写,同时还是对春风的暗写。词人并未直接写春风,但从那一“飞”一“滚”之中,却已使人觉得扑面的春风是无所不在了。“轻尘”翻滚,除春风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观赏,游人多了,自然也就践起轻尘滚滚,故“滚轻尘”乃借物写人,说明游人之多。只有这样,才能与下面的描写自然地衔接起来。“忙杀看花人”:春是百花盛开之时,观赏众芳,确是赏心悦目的快事,所以,写春是很难不写花的;但词人却不直接写群花如何美丽动人,而只说把看花人“忙杀”了。一个“忙杀”,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第二首写秋色。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词人笔下的江南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其总的特色是一个“清”字。“清”,兼有清澈明朗和清爽凉快之意,它概括出秋天的景色和气候两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清”,词人才能将这秋景(无论是*、中、远景)看个清清楚楚,也才能将这秋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在总括秋色之“清”后,接着,也是从三方面对之加以具体描写。首先是远景,词人从大处着墨,给“千里江山”敷上一层“寒色”,勾画出一幅江山秋晚图。所谓“寒色”,乃清冷之色。“寒”与“清”,其义是可以合二而一的.。“寒色远”的“远”,既说明是远景,又是对千里江山皆寒色的一个模糊的数的量度,它还与“闲梦远”的“远”在内容上有内在的联系,即以在一片“寒色”掩映之下的“千里江山”之“远”,来说明“闲梦”之“远”。其次是中景。“芦花深处泊孤舟”,既是写自然景物,也是写人的活动。“舟”之谓“孤”,除从数量上指舟乃独木一叶外,也暗点出舟中人的孤独,使人想象出其身世之漂泊凄苦,心情的酸楚悲凉;如再看这“孤舟”乃泊于芦花深处,则其孤独、凄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它在情调上与前面的“清”“寒”是完全一致的。“笛在月明楼”,是说秋月当空,银光如泻,高楼之上,笛声忽起,那悠扬的笛声,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它说明吹笛人的心灵在颤动,听笛人的心潮在激荡。古代诗人,大都以笛声写离别之思,表哀怨之情,故向秀思旧,有感于邻人吹笛之发声嘹亮,叹而赋日:“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唐人亦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声?……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杜甫《吹笛》)之句。由此可见,词人在这里所表达的也是一种思念故国的眷恋难舍之情。不过,它不像前面那样是由“清…寒…孤”等字予以点出,而是隐含于笛声之中。我们只有明了了这一点,才算把握住了此句内容的实质。

    [阅读全文]...

2022-05-13 19:16:42
  •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

  • 古诗文
  •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还是唐朝教坊曲名。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刘禹锡古诗浪淘沙其一赏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浪淘沙——唐代曲名,来自民间。与后来的词牌“浪淘沙”不同。

      ②九曲——形容河流转弯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

      ③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

      ④天涯——天边。

      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

      夜间,当你仰望星空和银河出神的时候,你也许会想,银河*的牛郎织女现在怎么样了?要是能到他们那里去作客该多好啊。这首诗写的就是那样美妙的幻想。不过,启发诗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银河,而是地上的黄河。

      雄浑壮丽的黄河,百转千回,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荡奔流而下,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条银河吗?这来自天上的.黄河一定是跟银河相通了。于是诗人欢呼起来:来吧,沿着这黄河往上走,直走到银河边上,上牛郎织女家瞧瞧吧!诗人在召唤谁和他同去呢?当然是他的读者,有我,有你,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朋友。

      那么,这首诗是赞美银河的吧吗?不,是赞美黄河。正是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阅读全文]...

2022-06-13 12:07:52
  •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浪淘沙的全部古诗解析)

  • 【引觞漫谈】

    说来惭愧,一个住在黄河入海口附*的人,却从来没有去过离家不远的入海口,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从来没有涌起过观看黄河入海的渴望吧。

    第一次见到黄河,还是在兰州,下了飞机,坐机场大巴到市里,已经是离黄河很*了。第二天白天就迫不及待的过去,去看黄河,看黄河旁边的山,山上的寺庙;看黄河边上的小摊,河边坐着的,喝茶打牌的人们;看黄河水的奔腾混浊;看黄河边拖得光溜溜玩泥沙的小孩儿……

    到那一刻,我才真刻的感受到,黄河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和它的魅力所在。

    看到黄河边上的羊皮筏子,想起先民的生活,坐着自己用智慧编织起的筏子,在这样汹涌的母亲河上找生活,这是怎样伟大的事迹和勇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乐队的夏天》或者听过野孩子乐团的歌,第一次听到他们唱《黄河谣》的时候,我的眼泪根本止不住。那样的民谣才是有力量的民谣,才是真正生长在黄土地上的民谣。至于最*流行的,应该算是长在钢筋水泥上的变种吧,虽然说各有魅力,可还是真正的“民谣”最能打动我。

    【临其诗境】

    同样拥有这种观点,热衷于创作民间诗歌的人,还有一位非常著名,他就是唐代的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人称“诗豪”,不仅诗写的豪放,人的性格也同样豪气纵横。

    与人一起搞改革,结果全都被贬,所有人都是消极的,唯有刘禹锡是笑着面对一切,他两次去玄都观写下的《游玄都观》早已成为砥砺人心的千古绝句,从刘郎的嬉笑怒骂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代文人的倔强与骄傲。

    在他的诗歌生涯中,他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世情变化,人间冷暖,他劝慰白居易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从中亦可见刘禹锡身上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

    这一首关于黄河的歌,同样如此,扎根于黄土地,扎根于民间,有着比其他诗歌更为深重,更为厚实的力量。

    【经典原文】

    浪淘沙·其一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条分缕析】

    开篇不凡,九曲黄河,万里黄沙,汹涌奔腾的终极,是万里之外的天涯海角。

    内心里软弱阴柔的人写不出这样的诗,甚至根本读不惯这一类的诗歌。他的力道太足,冲劲儿太猛。非得要与刘禹锡一般的刚强自信,才能品味这14字当中至刚至阳的生命力量。

    读完这两句,一条壮阔汹涌的大河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大浪裹挟着狂沙,还有罡风的陪伴,就这样一路绝尘,一去万里。

    而且奔腾的道路,也不是一马*川的流淌,而是九曲黄河,经历许多的曲折险阻,也更增强了生命不屈的力量。

    在这样艰难壮阔的场景下,还有一小群人冒着危险讨生活。他们就是黄河边上的淘金者,虽说“吹尽狂沙始到金”,估计这黄沙里的金子也并不多,仅仅够他们勉强度日罢了。

    同样是在河边的生活,淘金者如此艰难困苦,牛郎织女守着银河的生活却宁静而优美,这激起了诗人的不*之气。

    如今,就随着这黄河一路上去,去到牵牛织女的家里,咱们也去享受一把神仙般的日子。

    其他人写牛郎织女都是写爱情,刘禹锡却独辟蹊径,将他们立作下层人民的对立面,可谓独出新意,力道千钧。

    一首诗短短28个字,可随着诗人浪漫主义情怀的喷发,诗中的感情与气势亦大起大落,给人以磅礴壮阔的震撼。

    这也是刘禹锡对自身生活的一种反映,本来是在高位任职,如今却连遭贬谪,就仿佛从牵牛织女的位置一夕之间变成淘金者一般的悬殊。诗人借两种人的不同处境,抒发自己胸中的愤懑与憋屈。

    [阅读全文]...

2021-12-14 16:25:09
  • 古诗浪淘沙教学设计

  • 古诗浪淘沙教学设计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浪淘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

      二、自主学*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方法。【出示课件3】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

      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5.【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全文]...

2021-11-23 05:03:02
  • 古代情诗《浪淘沙漫》

  • 古代,情诗
  •   引导语:爱情的视觉并不是靠眼睛,而是靠一颗温柔善感的心灵,去感受一切美好。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浪淘沙漫》的古代,欢迎大家阅读!

      浪淘沙漫

      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阕。

      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殢雨尤云,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

      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柳永词作鉴赏

      这首词,衍之为一百三十五字之长篇巨制,共三片。第一片写主人公夜半酒醒时的忧戚情思;第二片追思以往相怜相借之情事;第三片写眼下的相思情景。体制扩大,容量增加,主人公全部心理状态及情思活动过程,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是柳永创制慢词的一个范例。

      词作从“梦觉”写起,说窗风吹息寒灯,夜雨频滴空阶,可知并非天亮觉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间,于“灯”之上着一“寒”字,于“阶”之上着一“空”字,将当时所见、所闻之客观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观情感色彩,体现了主人公凄凉孤寂之心理状态。而“那堪”、“又”,又及“频”,层层递进,又便得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倍觉凄凉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发出感叹:“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这是造成凄凉孤寂心境的根源。因为久作天涯客,辜负了当时和佳人的山盟海誓,从前的欢会情景,今夜里一下子都变成了忧愁与凄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经吐尽。

      词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忧戚”导入,说“愁极”,十分自然地转入对于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饮散歌阕”句来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从“再三”、“几度”句中可以体会出来,两人之互相爱恋,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期,由此可见,主人公夜半酒醒时为什么这样的忧戚。

      第三片由回忆过去的相欢相爱回到眼下“天长漏永”,通夜不眠的现实当中来。“无端自家疏隔”,悔恨当初不该出游,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内心却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设想两人相聚之时,他就要低垂的帏幕下,玉枕上,轻轻地向她详细述说他,一个人此*,但作者的笔立刻煞住,就此结束全词。

      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花开两枝,分别述说现与过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过去回到现,又从现想到将来,设想将来如何回忆现,使情感活动向前推进一层。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阅读全文]...

2021-12-18 20:20:09
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 句子
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 语录
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 说说
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 名言
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 诗词
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 祝福
浪淘沙南唐李煜的古诗拼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