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星织女年年别带拼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牛星织女年年别带拼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牛星织女年年别带拼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牛星织女年年别带拼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迢迢牵牛星古诗带拼音版
古诗迢迢牵牛星带拼音版,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一起学*一下古诗迢迢牵牛星带拼音版,古诗迢迢牵牛星原文及翻译,以及迢迢牵牛星原文赏析吧。
1、古诗迢迢牵牛星带拼音版
tiáo tiáo qiān niú xīng
迢迢牵牛星
tiáo tiáo qiān niú xīng ,jiǎo jiǎo hé hàn nǚ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xiān xiān zhuó sù shǒu ,zhá zhá nòng jī zhù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zhōng rì bú chéng zhāng ,qì tì líng rú yǔ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hé hàn qīng qiě qiǎn ,xiàng qù fù jǐ xǔ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yíng yíng yī shuǐ jiān ,mò mò bú dé yǔ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古诗迢迢牵牛星原文及翻译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3、迢迢牵牛星原文赏析
此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课外开展: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是借助古老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篇。
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的记载是《诗经》。写道:“维天有汉(汉,天河也),监亦有光。跂(跂,隅,边)彼织女,终日七襄(襄,次或行)。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睕,明亮意)彼牵牛,不以服(服,驾)箱(车箱)。”意思是说,在天上有一条银河,看得见它发出清彻的光。河这边有一位勤劳的织女,每天织出锦纹七行。虽说每天织出七行,却不能反复地织成锦章。因为银河那边有牵牛郎,却不能用来驾车箱。这几句诗是写织女对心中人恋念。《迢迢牵牛星》化用了《诗经》这一内容,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哀怨,而且感情描写更细腻,艺术手法更完美,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及写作特色。
这首诗,整体来看是从织女的角度写。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诗的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中写的景,“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借景衬情,借景写情,景语即是情语,从而使诗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正如古人读“古诗十九首”时的评语那样:“诗思深远而有余意”。
《迢迢牵牛星》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这首诗在艺术特色上为表达天上悲情人间写照的主题,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首先,运用浪漫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诗用浪漫手法借天上的故事来喻现实生活,抒发了织女的别恨哀怨及向往夫妻团聚的感情。诗的联想也十分丰富,写人、写景、写情、写感,几乎是句句明写织女,而又句句不离牛郎。好似随意而实则匠心独运,“文温以丽,意悲而远”。其次,抒情和写景的结合。诗不拘于神话传说的故事,而立足于写织女的感情。不仅通过织女怅望牛郎、无心弄机杼、泣泪落如雨、脉脉不得语等场景描写来揭示织女的心情感受,抒发织女的离情别绪,也注意了和景物描写结合起来,通过“皎皎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语的衬托和渲染,来达到抒**感的目的。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却又谐调一致,浑然一体。再次,诗的语言优美自然、精炼工切而又富于蕴味。尤其诗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不论是对写景还是对抒情,都十分精练准确,蕴味无穷,妙不可言。景新意深,全诗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不愧为古五言诗成熟之作。因而,古人在读“古诗十九首”诗说:“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笔下高妙。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精选60首)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精选60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3、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6、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7、七夕
(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8、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9、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七夕这个节日是从古流传至今,今天就盘点一下有些古诗是写七夕节的吧!
秋夕
唐 ·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乞巧
唐 ·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 ·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迢迢牵牛星
汉 ·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唐 ·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行香子·七夕
宋 ·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西江月·新秋写兴
宋 · 刘辰翁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鹊桥仙·七夕
宋 · 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七夕的诗词呢?
王维古诗《送别》拼音
王维《送别》一诗的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王维古诗《送别》拼音,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sòng bié
送别
zu zh ě :w áng wi
作者:王维
xià mǎ yǐn jūn jiǔ ,wn jūn h suǒ zh ī 。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jūn yán bú d yì ,guī wn án shān chuí 。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dànqù m fù wn ,bái yún wú jìn shí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⑴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⑵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⑶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⑷但,只。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赏析
这是一首诗写送友人归隐。全诗一共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问答对话。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向哪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对友人的劝慰。他劝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无穷无尽的。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而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无常,已含蕴其中。这两句意蕴非常复杂、丰富,诗的韵味很浓。句中有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情绪。从全篇看,诗人王维以问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王维在这首《送别》中,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对于诗歌的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一首诗中,就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牵牛织女几经秋
——咏七夕节古诗词赏析(九)
王传学
北宋词人黄庭坚的《鹊桥仙•*上赋七夕》,表现了对天上爱情的向往:
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
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词的上片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美好风光,及分别时的悲伤情景。下片词人感叹牛郎织女的爱情,多希望乘一叶轻舟,在海上遇一仙人,陪自己一起去看望痴情的牛郎织女吧。词中寓情于景,想象奇特,表现了对天上爱情的向往。
宋代词人吴潜的《鹊桥仙・己未七夕》,赞美爱情的天长地久:
银河半隐,玉蟾高挂,已觉炎光向后。穿针楼上未眠人,应自把、荷花挼揉。
双星缥缈,霎时聚散,肯向鹊桥回首。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捱得、天长地久。
词的上片写七夕夜已深,穿针楼上的女子,还在仰望天空,想象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应自把、荷花挼揉”,这一细节描写,把该女子的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了,她也盼望和自己的心上人相会吧。
下片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间相聚又分散,不忍心回头看那鹊桥路。词人感叹道:“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捱得、天长地久。”哪怕是一年只见一次面,却也能爱到天长地久。这恒久的爱情,感动了人间多少痴情男女!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发出了深沉的思考: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世人写七夕,大多颂扬牛郎织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讴歌他们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写得好的当推秦观的《鹊桥仙》,写出了牛郎织女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一年一次的相会让他们的爱情更加刻骨铭心,自然胜却人间无数。仙人不同凡人,爱情自然胜过凡夫俗子。词的结尾给牛郎织女的爱情赋予了永恒的意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的永恒似乎掩盖了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渐渐忘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爱情的喜剧呢,还是爱情的悲剧?或许世人已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是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斗争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世人是满意的,至少大多数人是满意的。然而千百年来还是有人不满意,这个人就是朱淑真。
朱淑真不满意,读了她的《鹊桥仙•七夕》,我们知道她确实不满意,非但不满意,还对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提出自己的质问,这说明她根本不认同世人的认识,更不会认同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永恒爱情的颂扬。在这首词里,她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被欺骗的痛和被这个社会愚弄的恨。爱情的破灭和婚姻的不幸让她对这个社会的黑暗认识得很清楚、很透彻。而这首词又是她痛与恨的延伸和深华。
上片前三句写景。“巧云妆晚”,点出时间是傍晚,“巧云”写出晚霞多姿多彩,这里沿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天上绚丽多彩的云彩是织女巧手织成的布化成的,这也是少女们乞巧的原因。“西风罢暑”,点明季节。金秋时节,暑气已褪,几丝凉爽带来几分惬意,几分好心情。“小雨翻空月坠”,突出天气,傍晚之前曾下过一场小雨,雨后的天气更好,月亮也识趣地躲了起来了,因为下面就是七夕节很重要的部分“乞巧”。这时一切显得是那么美好,好天气好节日好心情,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在葡萄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时悄悄说的情话。然而这小雨从何而来呢?那是牛郎织女相会的“离肠恨泪”。天已晚,夜渐深,牛郎织女还在鹊桥上难舍难分,一年里只有一次,只有这一天,这一天的等待是那么的漫长,这一天的过去又是那么的迅捷。也许世人只关心他们一年一次相会的喜悦和幸福。而词人笔锋一转,写出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煎熬和痛苦。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她不写相会,反写离别,不写相会的喜悦欢娱,反写离别的“离肠恨泪”,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相见时难别亦难”,每次短暂的相会只会增加别时和别后的痛苦。更何况“尚多少”,词人向沉浸在喜悦里的人们发问,还有多少这样经过漫长等待的和短暂欢娱的“离肠恨泪”。也许人们根本想象不出牛郎织女背后的“离肠恨泪”,在这里词人把牛郎织女人化,褪去了他们身上神圣的光环,也赋予了他们凡夫俗子的感情。事实上,他们已不再是神,而是两个可怜的人,该我们给予更多同情和眼泪的两个可怜的人。
词的上片,由景入情,笔锋陡然一转,反问一句给人当头棒喝,让人清醒,发人深思。用人间的节日欢庆反写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的痛苦,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这时我们会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牛郎织女的悲剧,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认识他们的悲剧。发问是伏笔,为下片的感情蓄势。
词的下片仍然不徐不缓,写了少女们设果乞巧的情景,但心情已截然不同。“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夜已深,痴情的少女们仍然在虔诚的乞巧。然而深秋季节,一阵阵微凉给少女们带来一阵阵“幽欢”,在不知不觉之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尽管如此又有谁会注意这一微弱的不愉快呢?人们似乎对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满意了,又会有怎样的奢求呢?
但词人不满意。她既悲且痛,发出这样的感慨:“天上人间满意。”天上满意,是因为他给牛郎织女一次七夕相会,还能有什么不满意呢?否则便永隔天河,永远不得相会。人间自然也是十分满意,那是因为牛郎织女通过自己的抗争终于赢得了一次七夕相会,这是艰难的胜利,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还能有什么奢求呢?
可是词人不满意,她痛心她憎恨天上的满意,也鄙薄人间的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她发问,向天上发问,向人间发问。既然是忠贞不渝的爱情,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爱情每一天都在厮守,每一天都是幸福美满,却又变成天河相隔只在七夕的一年一次的相会的悲剧呢?爱情需要考验,但不是一年一次的相会;爱情需要厮守,就是两个人用恩爱的生活来细细灌溉。这时全诗的情感达到了*。上片和下片的两句发问也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观点,她要比秦观的永恒爱情观来得直白,来得真实。她悲剧的一生让她对爱情和婚姻有着深刻的认识,既写出了她对社会悲剧的控诉,又表达了她对美好的真正的爱情的渴望。
在词人的心中,爱是两个有情人的相厮相守,爱是花前月下的脉脉情话,爱是欢娱后的两情相悦,爱更是两个人一生一世的永不分离。相反,牛郎织女岁岁年年的相思只能使爱变得沉重,日日夜夜的眼泪又会使爱变得灰暗。淑真是女人,细腻丰富的感情让她的爱变得简单,变得执着,变得现实。词人明写牛郎织女的悲欢,实写自己的不幸遭遇。在封建礼教禁锢的时代,词人写出这样一首与封建礼教抗争的词来,实属不易,也实属难得。
南宋女词人严蕊的《鹊桥仙》,蕴含了身世之感: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的不远千里慕名相访。其代表作品有《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等。
词的上片,描写七夕自然美景,衬托出天下女子的美好愿望。
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才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是那样的幽静而美丽。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穿针人,既是指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之。”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七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词中描写的穿针人在合欢楼乞巧,正反映了广大女子的美好愿望。
词的下片,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
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蜘蛛结网预示着乞巧开始),却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隔着银河,相互守望。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那么,人间爱,天上恋,哪个更苦?
词人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就似一枝任人攀折的柳。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
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
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
宋代词人谢薖的《鹊桥仙・月胧星淡》,感叹人间的不*: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谢薖(kē)(公元1074—1116年)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其兄谢逸,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 江西诗派诗人,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 高风亮节,为时所重。著有《竹友集》十卷。 《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赞其词“尤天然工妙”。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词作,但是,全篇却没有谈什么男女伤别、儿女恩爱,而是以天上、人间的对比,描绘了人间的不*,抒写出世路的艰险。这是有感于北宋王朝末期衰败的局势,而发出的感叹。
上片写天上。“月”、“星”、“乌鹊”、“秋期”、“锦楼”,均为天上景物。锦楼,相传为汉武帝的曝衣楼,在太液池西面,每年七月七日,宫女出来曝晒后宫衣物(见《西京杂记》)。秋期,即七夕。在列举了这些天上美妙、令人神驰心往的景物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写道:“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挺拔高奇,为戛然独造之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宫阙锦楼,一个是“清流”、“叠嶂”的“野人家”。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
下片写人间。一开始,即发出“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的喟叹。相属,即敬酒、祝酒。绕梁清唱,形容歌声的美妙。典出《列子·汤问》:韩娥过雍门,唱歌求食。走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来,人们用以形容美妙动人的歌声或歌者。这里指“佳人”。结尾写道:“人间*地亦崎岖,叹银河、何曾风浪。”直言不讳,一语道破了词人写词的意图。从而,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七夕词,写天上宫阙和人间村荒野户的形象对比。而且通过对比,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慨叹,别是一番立意和独特构思!“人间*地亦崎岖”,这振荡时代的强音,发自一个封建时代的词家之口,实是难能可贵!
◎牛郎和牛 它们躲在破屋的一角,身披着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异常落魄 雨的鞭子再晃,哗哗的痛 屋漏又逢连阴雨 雨湿了老牛,它岿然不动 牛郎的梦里,一道闪电长空划过 牛与牛郎交头接耳 神话的盖子,慢慢松动 幸福与痛苦的门,缓缓打开 ◎仙女洗澡 一条小溪,如稠地柔顺 清澈迂回,草木青青 香樟树林茂密,一片清幽 仙女们云一样,翩跹而至 她们嬉戏着,忘了时光忘了天庭 太阳渐渐西下 老黄牛用尾巴撩了一下牛郎 最喜哪一个?牛郎答曰:最小的 去藏她的裙子吧,她会做你的妻子 仙女们被惊动了,纷纷上岸 驾衣仙游去了 只剩下最小的那一位,嘤嘤在哭泣 憨厚的牛郎,抱着衣裳,送到河边 然后背过头去……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生活在一起了 男耕女织,小日子红火 一对龙凤胎,让他们乐不思蜀 王母娘娘知道了,大怒 派天兵天将,将织女带走 牛郎回到家,见两个孩子大哭 不知所措 老牛又说话了。吾已老不中用了 速将我的皮做筐,挑上两个孩子 就能追上织女 追啊追啊,眼看追上了 王母怒了,拔下金簪,划下一条天河 横亘,眼泪汪汪隔河相望 牛郎啊,织女啊 ◎鹊桥 天河的哭声,三天三夜不停 牛郎眼巴巴望着两个孩子,又望望织女 似乎想把这天河哭干 一群路过的喜鹊,感动了 只见它们翅膀别着翅膀,嘴吻嘴 搭起了一条彩虹一样的桥 王母娘娘惊呆了 牛郎织女相会了,以后的每年 七月七,将爱进行到底 都有这一幕发生 .
编辑点评:
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 ,她手巧善织,能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织女下凡与牛郎尽享天伦之乐,荒废了织结云霞,王母知道后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孩子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就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时,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嘤嘤私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泪滴。牛郎与牛,躲在破屋一角,雨的鞭子流淌着哗哗的痛。屋漏又逢连阴雨,雨湿了老牛,它岿然不动;牛郎的梦里,一道闪电划过长空,牛与牛郎交头接耳,幸福与痛苦的门缓缓打开……本品以诗歌的形式,诗意地表达了牛郎织女这一美丽传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值得细细品鉴!真诚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期待老师更多佳作!茶!
牛郎织女的诗句
1、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卢炳《鹊桥仙》
3、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意》
4、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七月七日》
5、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曹松《七夕》
6、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鹧鸪天》
7、斜軃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会零。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贾云华《七夕》
8、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金朋说《七夕吟》
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10、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朱淑真《鹊桥仙》
11、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唐寅《绮疏遗恨》之针》
12、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龚诩《寓意》
13、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孟秋七日邀从兄廿五宣义四弟五侄同饮锦园即》
14、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朴《七夕》
15、叶已鸣秋夜渐长,年年织女会牛郎。()——《七夕呈坐间诸友时留*江宿和靖书院次日》
16、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林鸿《投赠张红桥》
17、古别离。乃有天上牵牛织女星分歧。至今八万六干会,后会滔滔无止期。可怜一会才一日,其余无央数日何以消愁思。古别离,天上犹如此。人间可例推,设使无会晤,安用苦别离?古别离,长吁嘻!——乾隆《古别离》
18、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石珝《七夕》
19、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同睡。——袁去华《鹊桥仙》
20、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莺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陈东《西江月》
2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留别王维古诗带拼音
这首诗应是作者在京求仕不成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语言*淡朴实,*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留别王维古诗带拼音,你还知道怎么读吗?
留别王维古诗带拼音
liú bié wáng wéi
留别王维
jì jì jìng hé dài , zhāo zhāo kōng zì guī 。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yù xún fāng cǎo qù , xī yǔ gù rén wéi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dāng lù shuí xiāng jiǎ , zhī yīn shì suǒ xī 。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zhī yīng shǒu jì mò , huán yǎn gù yuán fēi 。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翻译
这样寂寞无聊静静地生活还等待什么呢?每天都碌碌无为空手而归。
我想要寻找幽静的山林归隐,但又珍惜友情不愿与老朋友分离。
如今当权者有谁能容纳我提携我?世上知音毕竟寥寥无几。
或许今生今世命只应该守住寂寞的日子,回乡关上故园的门扉。
注释
⑴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⑵空自:独自。
⑶欲寻芳草去:意思是想归隐。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⑷违:分离。
⑸当路:当权者。假:提携。
⑹扉:门扇。
【拓展延伸】
王维,字摩诘,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自幼十分聪颖,九岁时就能作诗写文章了。而且,他还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才华横溢的他,也不免有些恃才傲物的轻狂。据说,王维曾经遇到过一个小女子,其聪明才智让他很是佩服。
王维在终南山隐读的时候,有一天,他偶患小病,便去一家药店买药。他看见柜台内是一位衣着素雅的年轻女子,眉宇间透着一股子灵气。小女子很温婉地对他微笑着。王维一时兴起,想趁买药之机,试试小女子的才气。
王维开口便说:“我要买宴罢客何为?”小女子微微一笑,接道:“宴罢酒酣客当归。”
王维略微一惊,继续说道:“我二买黑夜不迷途。”小女子脱口而出:“熟地不怕天黑夜,此药本店有的是。”
王维顿时兴致大起,继续说道:“我三买艳阳牡丹妹。”女子笑答:“牡丹花妹芍药红!”
这女子果然才思敏捷,王维心中升起一丝敬佩之意。他接着说:“我四买出征在万里。”女子顺口接道:“万里戍疆是远志。”
“我五买百年美貂裘。”“百年貂裘是陈皮。”
“我六买八月花吐蕊。”“秋花朵朵点桂枝。”
“我七买蝴蝶穿花飞。”“香附蝴蝶双双归。”
王维一口气说完所有的药名,女子不慌不乱,对答如流。 “妙!答得妙!”王维心中甚是佩服,连声喝彩。
呵呵,王维的有意“刁难”,不仅没能难住小女子,反而显露出了她过人的智慧与灵敏。
作品背景
此诗是孟浩然游京师,应进士试,失意后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又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载:王维曾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命其出,并问其诗,浩然乃自诵所作(指《岁暮归南山》),至‘不才明主弃’句,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于是孟浩然决定归隐山林,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就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第一联写自己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又有谁来理睬,又有谁来陪伴?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他考虑到返回故乡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试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源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从这个思想活动里,却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就是由于这两句,使得全诗才具有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是颇能感动读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类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如果再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枢纽。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惜别,从而在感情上产生了矛盾,这都是顺理成章的。只是由于体验到“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一冷酷的现实,自知功名无望,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居。这一联正是第四联的依据。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来归隐是唯一应该走的道路。也就是说,赴都应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所以决然地“还掩故园扉”了。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淡,*淡得*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颇为感人。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下了,把柴门关上。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来?
掩:关闭。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王维的诗歌,艺术特征很明显,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也是一幅山中送别图。
画中有山、日暮、柴扉、送别的人。看似寥寥数笔,实则留白极多,意味无穷。
送别诗很多,五言绝句能超过这首的,我想天地间找不出第二首来。
政治上的失意,对于隐居山林的喜爱;自然真性情,胸怀大气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技巧,造就了王维这首诗极高的艺术性。
山中送别而不出山。这是对隐居生活的留恋。
日暮掩柴扉而非人掩。这是对于知音的渴望。
春草明年绿而非*期。这是对于时间的控诉。
王孙归不归而非早日归。这是对人生道路的憧憬。
王维此诗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脱胎而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又从王维《送别》来,虽意境高远,然终不够自然。
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孟郊 【古意】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赵璜 【题七夕图】
帝子吹箫上翠微,秋风一曲凤凰归。
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
卢殷 【七夕】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李群玉 【感兴四首】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
盈盈天上艳,孤洁栖金波。
织女了无语,长宵隔银河。
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
李白 【拟古十二首】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三首】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
春风撩乱伯劳语,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杜甫 【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唐。 杜牧 《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 刘禹锡《浪淘沙》
牛星织女年年别带拼音的古诗
关于牵牛星织女星的古诗
与牵牛星织女星相关的古诗
织女星和牛郎星的古诗
牛郎织女星诗句
坐看牵牛织女星的古诗
千牛织女的古诗
牵牛织女北斗星的古诗
牵牛织女的古诗
牛朗织女的古诗词
牛朗织女的古诗七巧
写织女牛郎的古诗
牛朗织女诗句
迢迢牵牛星古诗诗人从织女的
写牛郎织女的古诗有
借牵牛织女的古诗
写牵牛织女的古诗
绦绦千牛星的古诗加拼音
牛郎织女的诗句
牛郎织女的诗词
关于牵牛和织女的古诗
牛郎和织女有关的古诗
关干牛郎织女的古诗
写牛郎织女的诗句
杜甫牛郎和织女的古诗
牛郎织女的古诗文
古诗牛郎织女的读法
描述牛郎织女的古诗
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乞
牛郎织女嫦娥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