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琪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思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思琪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思琪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思乡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乡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苏轼: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6.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孟浩然:宿建德江
1、《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6、《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9、《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12、《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思乡的古诗(精选100句)
故乡的山是那样的美,一山比一山高,它是梦中的海浪,它是海浪凝固的真实梦想,它见证着四季的变化,春天里,沉醉在花的海洋,风轻轻的`一吹,香飘万里,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思乡的古诗(精选100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13、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14、*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1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其一》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8、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子规》
19、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
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其一》
2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绝句》
2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
2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4、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
2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2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2、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其二》
34、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3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3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8、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39、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4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4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其一》
43、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44、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4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6、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47、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48、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49、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
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
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2、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7、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9、已知泉路*,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10、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1、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12、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13、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4、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16、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7、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8、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1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0、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21、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适《别董大二首》
2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3、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24、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5、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许棠《中秋夜对月》
26、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凉州词二首》
27、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28、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29、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3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1、烽火*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32、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3、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34、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35、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陆龟蒙《中秋夜寄友生》
36、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37、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38、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郑燮《满江红·思家》
3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40、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41、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蒋捷《虞美人·梳楼》
42、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43、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44、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7、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8、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4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5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1、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古诗山行的意思
导语: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古诗山行的意思,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有关思乡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思乡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江楼感怀>>)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少司命》)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南唐。李煜。《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江楼感怀>>)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唐·孔绍安
《落叶》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唐·宋之问
《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白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思琪的古诗
带有思琪的古诗
含有思琪的古诗
关于思琪的古诗
思琪的诗句古诗
带琪琪的古诗
琪琪丽丽力的古诗
带琪的古诗
洁琪的古诗
有琪的古诗
含若琪的古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句子
琪琪背古诗的故事
芷琪的古诗
美琪的古诗
有琪子的古诗
带瑞琪的古诗
带有琪字的古诗
关于依琪的古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名句
放佩琪的古诗
佳琪的古诗
带嘉琪的古诗
带琪字的古诗
古诗诗琪的照片
含有美琪的古诗
明琪有关的古诗
含有艺和琪的古诗
祉琪的古诗词
含有贝琪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