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龌龊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思想龌龊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思想龌龊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思想龌龊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思想的古诗句
1、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0、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11、逆胡未灭心未*,孤剑床头铿有声。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6、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8、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19、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2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8、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2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0、有志者事竟成也!
3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3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3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39、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40、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4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4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4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4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 在你眼里我对谁都好可是你不知道我只对你好.
★2☆ 我可以做你灵魂老友不需眼泪不需负担只要陪伴
★3☆ 要有多大的身躯才能撑得起你龌龊的灵魂!
★4☆ 不要别人的拥抱因为那里没有你的味道
★5☆ 我有很多面,不知你喜欢哪一面,不要跟我说方便面!
★6☆ 一场繁华一场梦,梦醒之后终成殇。
★7☆ 等你深深地爱上一个人,你才会知道你的心脏在哪儿。
★8☆ 我不要你的承诺不要你的永远只要你真真切切爱我一遍。
★9☆ 一种谎言叫承诺
★10☆ 说过一个名词要他何用分手吧我知道你看得到
★11☆ 城市和爱情,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我们会因为一个人,去到那座城,因为那是一座爱的城;我们也会因为一个人,离开一座城,那是一座绝望的伤城。
★12☆ 果我放弃了不是因为我输了而是我懂了。
★13☆ 要因为它的失去而哭,应当为曾经拥有而笑。
★14☆ 别把你的女人不当回事,总有一天,会有另外一个男人过来,感激你不懂得她的好。
★15☆ 对不起有用还要警察干什么你是脑子有坑还是怎么了
★1☆ 有些事情就是拔智齿,只有斩草除根,才会永远忘掉
★2☆ 一切的时光,都在为以后的以后守护
★3☆ 些时候,一夜长大必然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4☆ 流过泪的人,才知道眼泪的温热
★5☆ 有人会惯着你,你要做的就是严于律己
★6☆ 不希望,不奢望,就不会有失望
★7☆ 当你选定一条路,另一条路的风景便与你无关
★8☆ 功的最佳捷径是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符合他们的利益。
★9☆ 再美妙的生活,也曾付出过很多龌龊
★10☆ 你成不了心态的主人,必然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11☆ 久别重逢的,不过是为了不再感受失而复得
★12☆ 灯红酒绿迷人眼,社会复杂人心险
长歌行古诗中心思想
《长歌行》是一首*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长歌行古诗中心思想,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然而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写出来,然而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然而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拓展内容】
《长歌行》原文及译文
作品原文
长歌行⑴
青青园中葵⑵,朝露待日晞⑶。
阳春布德泽⑷,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⑸,焜黄华叶衰⑹。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⑺?
少壮不努力⑻,老大徒伤悲⑼。[1][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相和歌·*调曲》,可以长声歌唱。
⑵葵:蔬菜名。《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xī):干燥,晒干。
⑷”阳春“句: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阳,温和。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⑸秋节至:秋天到来。
⑹焜(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二句:以河中流水比喻光阴和人的年龄,都是一去不返。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2][3-5]
白话译文
青青的菜园啊绿葵儿青青,清晨的露珠啊要在阳光下消失。
和煦的春光啊普遍赐给了恩泽,大地上的万物啊都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谁都害怕肃杀的秋天降临啊,将会威逼得叶黄枝枯花朵儿憔悴。
时光如东流大海的无数江河啊,什么时候有哪一条能够再西归?
人在少壮之年啊不去及时努力,到了老大一事无成啊只能白白地伤悲![5]
古诗《望天门山》思想感情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望天门山古诗思想感情,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望天门山》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的*,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现指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的。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整体赏析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两句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名家点评
《入蜀记》:(出姑熟)至大信口泊舟。盖自此出大江,须风便乃可行,往往连日阻风。两小山夹江,即东梁、西梁,一名天门山。李太白诗云:“*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皆得句于此。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与当时的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人齐名,被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意境高远;虽然存诗量很少,只有区区的六首,但有一些作品也是脍炙人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在《旧唐诗》和《新唐诗》都没有王之涣的记载,只在《唐才子传》里有一段简略的介绍,王之涣,字季凌,公元688年生于绛州(今天的山西新绛县)。
当然一个人作品的数量,并不影响名气,如果是好的作品,即使是只有一首,也足以流芳百世,王之涣很显然就是属于那种精益求精的诗人,尽管只有六首,可是他的名气很大,除了前面介绍的两首经典名篇之外,还有这首《送别》,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不仅写出了新意,另外写作手法也很高明,只是那么淡淡着笔,但是通篇言浅意深,看似*淡却意味深长。
《送别》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古人比我们要更忧伤,特别是在送别之时,可能今天的人,已经是很难感受到那种离别之苦,毕竟现在科技发达,交通也很方便,即使是天各一方,只需要一部手机,那么就可以与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联系,另外出行的方式也是有多种选择,拉*了大家的距离,所以我们比古人更幸运;对于古人来说,他们出行是一件大事,可能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这种不确定的旅行,常常伴随着许多的威胁,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在送别时往往表现得很悲伤。
《全唐诗》里收录了四万多首诗,其中送别诗数量最多,大部分的诗人都写过这一题材,至少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时常要面对离别,无论是自己出行远行,还是送别朋友,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很多的诗人在送别时往往会写诗赠送给对方,一则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二来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祝福对方在路上*安。
王之涣这首诗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写得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他写得很巧妙,通篇都是在描写离别之苦,可是却又没有写一个“愁”,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成为了送别诗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所以从这么一首小诗中,也是最能够体现出诗人独特的才情,还有他的一片深情。
第一二句先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这样一起笔也就有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是突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那这两句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杨柳树在春风中长得郁郁葱葱,这原本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可是我们却要面对分别,那些杨柳树沿着护城河生长,所以到处都是呈现出一片绿色。
第三四句则是直接描写送别之时的无奈,还有悲痛之苦,也就使得这首诗有着一种更为浓重的悲伤,“*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最*攀折起来不是很方便,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每当送别朋友都会折下一枝柳条,以此来祝福对方,由于攀折柳枝不方便,可能是由于最*送别的人太多了。最后这一句,又是紧扣主题,让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
王之涣虽然作品不多,可是每一首都是精品,这首《送别》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那份情感,那都是属于上乘之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自然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清明节到来的时候,人们都变得忙碌起来。这个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节日,又叫做踏青节和祭祖节。它有很多*俗,但踏青和祭祖这两个活动是最主要的。
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两个方面来理解清明节。一个是自然的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和气候的运行有关,相对应的是自然界温度的变化和一些农事活动。
另一个方面是人文活动,就是人为安排的项目,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健身娱乐等*俗。
诗词歌赋在古代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它更贴*社会生活实际,更贴*人们的思想意识,因此有很大一部分诗歌作品记录了古人清明节的风俗风貌。
古人清明节到底有哪些具体风俗,节日前后他们都在做什么想什么,不用我们去翻阅查考复杂繁琐的文献资料,读一读诗词我们就有足够的理解。这些诗词大体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写踏青春游
春天阳气生发,温度快速回升,阳光明媚,百草丰茂,鸟语花香。特别是清明处于仲春时节,更适宜于户外活动。到大自然里呼吸新鲜空气,登山越野,观花赏草,更是一种时尚。
同时还有拔河、荡秋千、踢球打毽子、放风筝等健身娱乐活动。杜甫的名篇《丽人行》就是记载当时春游曲江的盛况,程颢的《郊行即事》也是写的踏青乐而忘归的情形。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郊行即事》)
二、写扫墓祭祀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在慎终追远怀念先人方面,中元节即七月半大多是在家里化袱烧纸钱,只有清明节才登山亲临坟茔祭拜。
扫墓就是要到实地去打扫墓地,焚香烧纸,进献祭品,并和逝去的祖宗亲人对话,默默祈祷,告之以家中的具体情况,寄托自己的崇敬和哀思。高翥的《清明日对酒》等就是记载扫墓的情形。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三、写田园农事
清明时节正是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春耕春种时期,田野里树木花草发芽开花,像桃树樱桃等早熟的品种也挂上了小小的果实。同时植树插柳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农事活动。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古代以农耕为主,这个时候人们在犁田耙地,准备培育水稻蔬菜了。南去越冬的燕子都飞了回来,它们又在水田上空飞翔,衔着新泥筑巢。黄庭坚的诗《清明》等就是写的这方面的内容。
清明佳节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黄庭坚《清明》)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韦应物《寒食》)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朱敦儒《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
四、写思乡怀亲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节既然是祭祀已逝祖宗长辈的节日,就不免会引起对家中亲人的珍爱和关切。特别是远在异乡的文人士大夫和做生意的商人,清明节不能赶回家乡祭祖,不能与家人团聚,这是很遗憾的。
很多诗词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其中杜牧的《清明》更为突出。什么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指浪迹天涯的游子那种孤独和寂寞,那种愧对祖宗愧对家人的内疚和自责。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五、写人生感慨
岁月匆匆太无情,人生路上本来就很艰难,再加上这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到来,人们在禁烟禁火纪念介子推纪念先祖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联想。其中多是对古代仁人志士的崇敬和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王禹偁就把清明节写得很清冷,生活清苦困顿,节日过得像山野庙宇里的和尚一样。而他的《清明日独酌》,更是表达了自己被贬谪为团练副使这个清闲职位的不满,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问题。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阊门即事》)
上面所列的清明节诗词,只是选用了带清明字样的诗句,大家如果有兴趣要读全诗,可以按图索骥去找了来读。当然清明节的诗词还有很多,反映的内容也不止上面这五种,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后徒家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曾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诗意: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获得了自由。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名句赏析: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爱国主义思想的古代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文天祥作品《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作品《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作品《石灰吟》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作品《礼记儒行》
5、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作品《大雪歌》
6、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作品《雨雪曲》
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作品《病起书怀》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文学家:鲁迅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作品《岳阳楼记》
1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文学家:鲁迅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作品《抱朴子外篇广譬》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诗人王昌龄作品《出塞》
14、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15、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唐代诗人杜牧作品《泊秦淮》
1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代诗人李贺作品《南园》
19、精忠报国。作品《宋史岳飞列传》
20、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1、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22、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2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作品《日知录正始》
2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文学家:鲁迅作品《自题小像》
2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作品《出塞诗》
27、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
2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代诗人·陆游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9、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3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作品《夏日绝句》
3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32、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李煜作品《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3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作品《管子牧民》
34、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代诗人·李清照
35、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3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代诗人令狐楚作品《少年行》
37、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作品《漫感》
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代诗人·文天祥作品《指南录.扬子江》
39、一寸山河一寸金。作品《金史.卢产伦传》
40、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代诗人·陆游作品《夜泊水村》
4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作品《塞上曲二首》
4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44、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作品《赠台湾旧友》
4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作品《离骚》
思想龌龊的古诗
带龌龊的古诗
形容人龌龊的古诗
形容龌龊小人的古诗词
形容人龌龊的句子
形容男人龌龊的句子
形容男人色龌龊的语句
形容一个人龌龊的句子
有思想的古诗
思想的古诗
思想的诗古诗
思想的故古诗
思想情的古诗
有思想人的古诗
还是思想的古诗
关于古诗的思想
有关思想的古诗
以月为思想的古诗
新思想的古诗
含月的思想古诗
行知思想的古诗
写思想乡的古诗
思想情切的古诗
思乡思想的古诗
古诗剑客的思想
思想有关的古诗
有没有思想的古诗
思想健康的古诗
道德思想的古诗
预算思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