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意象与内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意象与内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意象与内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意象与内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咏史怀古诗(精选12首)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史怀古诗(精选12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月夜金陵怀古》
唐·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导起感慨而抒*怀抱负的诗。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通常会和咏史诗结合在一上进心,并”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常见主题:
1、悲叹怀才不遇。如《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取得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
2、抒发昔盛今衰愤慨。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表现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3、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表现了统治者的腐败。
4、同情下层人民。如《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怀古诗中的典型意象:
*花:即《玉树*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乌衣巷:《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附:《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一个”摇“字,颇具动态感,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招“,意为招徕顾客,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这里他的船已经驶过了秋娘渡和泰娘桥,以突出一个”过“字。”秋娘“”泰娘“是唐代著名歌女,作者用之,心绪中难免有一种思归和团聚的急切之情。漂泊思归,偏逢上连阴天气。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又“字含义深刻,表明他对风雨阴归的恼意。这里用当地的特色景点和凄清、伤悲气氛对愁绪进行了渲染。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漂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何日归家“四家,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这里是白描,词人想象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白描是为了渲染归情,用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来突出思归的心绪。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化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译文:船上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开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江南怀古》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11、《月夜金陵怀古》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4)隐者高士的象征
(5)清冷淡雅的美人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3、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4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5莲
爱情
6梧桐
凄凉、悲伤
7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9、红豆
爱情、相思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11、竹
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丁香:
愁思或情结
14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18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桃花:象征美人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高洁
21牡丹:富贵 美好
二、动物类
1蝉 :
(1)品行高洁。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
山水田园诗指以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乡村田园的悠闲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情感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1.常见的人物形象:渔夫、樵夫、农夫、隐士、谪宦(被贬谪的官吏)、牧人、浣女等。
2.常见的景物:空山、明月、溪水、芦花、清泉、竹林、竹篱、古寺、茅屋、柴门、桑麻、炊烟、菊花、莲蓬、暮钟、渔舟、鹤、蜂、鹭鸶、白鸟、鸳鸯、酒、蛙、鸡犬、蓑衣、鸥鹭、蚕种、燕子、黄鹂等。
3.常用典故:
(1)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2)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3)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4.音乐:《采莲曲》《长干曲》等。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思想内容有:
1.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诗歌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雄奇的自然风光等来表现诗人置身此地时的喜悦与赞叹。如: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歌首联写诗人步入古寺,看见旭日初升,光照树林。颔联诗人穿越竹林掩映的幽径,走到花木环绕的禅房。颈联写这美好的环境使人忘却尘世的杂念,远处青山上光芒柔和,飞鸟在自在欢唱,清潭倒映着身影,一片空明。尾联诗人陶醉在这幽静美妙的地方,感到天地间的一切都失去了声响,只有悠扬宏亮的钟声回荡在高空。整首诗通过描写清晨游览禅院的所观所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喜悦。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绚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情。首联写瀑布的气势不凡:从万丈高山落下,仿佛从天而降。颔联写瀑布下落时的雄壮:冲破丛生的杂树奔流而下,摆脱缭绕的云烟显现山间。第三联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瀑布的绚丽:阳光照耀下,瀑布好像一道彩虹,天气晴朗时,远听瀑布好像风雨声传来。尾联诗人由衷赞叹瀑布的秀美:庐山原本秀丽,而这悬挂于万丈高山的瀑布,与天相接相融,更添庐山的豪情。全诗在赞叹瀑布的同时也流露着诗人此时的开阔胸襟和满怀豪情。
2.表现诗人对悠闲安逸的田园生活的喜爱。清新的田园美景,淳朴的农家气息,让诗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充满归隐田园的渴望。如: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清新明净的景物,充满了恬美浓郁的农家气息。上片写田园风光。春水涨满横塘,芳草在微风中摇摆,鹅儿在岸边嬉戏。诗人留恋着一路的美好景致,慢慢行船。下片写田园农事。江南农事晚,“谷雨才耕遍”,“才”字写出农事节奏的轻松,农人的悠闲。冈上的麦子已秀穗,蚕已入眠。“看看”是即将的意思,最后两句写出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全词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3.表现隐士的生活,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诗歌通过对隐士所处的环境、日常活动的描绘,赞颂隐士的高尚品格,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思。如: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诗歌首联用“野径”“桑麻”衬托出陆鸿渐住处的幽静。颔联描写了篱边的菊花,虽未开放,但“*种”反映出陆鸿渐刚到新居就种上菊花的急切,体现出陆鸿渐的高洁情操。最后两联写未遇到陆鸿渐的情况。叩门无应答,离去又不舍,因此去询问邻居。西邻的回答道出了陆鸿渐每日的行踪,从侧面刻画了一个整日留连山水、超尘脱俗的隐士形象,也表现出诗人对陆鸿渐的赞美,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赵师秀《岩居僧》)
诗歌首联直接点题,写出僧人所居之处远离人烟。颔联描绘山间景象,飞鸟穿林而过,山花自在摇曳。这些景象衬托出僧人淡泊的心境。颈联写僧人的生活,用冰下水煎茶表现出僧人的高洁。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岩居僧这种远离尘世、淡泊宁静、高雅脱俗的隐居生活的渴望。
4.表现闲适*静的表面掩藏的复杂心绪。有些山水田园诗表面上似乎在写山水的清幽、心境的悠闲,然而字里行间却隐含着孤寂、苦闷、矛盾、无奈等心情。如: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柳宗元《溪居》)
这首诗表面上写诗人居住在愚溪之畔的闲适生活,然而背后却隐含着被贬的忧愤孤独。开篇两句,诗人用自我解嘲的口吻说被贬到这里是件幸事,内心的痛苦无奈可见一斑。颔联“闲依”“偶似”体现出被闲置的百无聊赖。颈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诗人一天生活的悠闲自在。尾联“不逢人”“长歌”写出心底的孤独和愤懑,表现出了强作闲适之态的无奈。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梁栋《野水孤舟》)
诗歌前两联点题,描绘了雨后溪流迷漫、行路被阻、小舟系岸的冷清沉闷的画面。这本该是乡村常有的景象,但在诗人看来,它们却有了另一层内涵。诗人身处南宋末期,看着这些想到了国家的风雨飘摇,想到了自己的前途未卜。后两联抒怀。颈联“空”“坐”二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绝望和无力回天的无奈。尾联表明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想法,其实这不过是诗人面对国势的衰微、前路的渺茫而无能为力的悲愤之语。
高考对山水田园诗考查的角度:
1.考查诗歌使用的表达技巧。如2013年辽宁卷选了宋代张的《竹轩诗兴》,要求学生分析“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的精妙之处。2012年福建卷选了宋代李纲的《望江南》,要求学生赏析“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的精妙之处。
2.考查诗句中字词的表达效果。如2013年湖南卷选了宋代贺铸的《钓船归》,要求学生分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2010年湖南卷选了陆游的《好事*》,要求学生赏析上片“蓑”“映”二字的妙处。
3.鉴赏诗中塑造的形象并分析情感。2013年辽宁卷要求学生分析诗人的形象。2013年湖南卷要求学生探究这首词的思想情感。
4.考查意境的营造。如2009年全国I卷选了宋代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要求学生回答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
【延伸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郊行
〔宋〕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①?
〔注〕①栖栖:形容忙碌不安的样子。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郦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叠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5、《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7、《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8、《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
9、《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10、《咏史·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1、《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类】
(1)蝉:感身世,诉悲凉;痛别离,苦远游。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3)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4)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5)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植物类】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梅:“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
(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4)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6)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高考辅导《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自然现象类】
(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
(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4)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时令节日类】
(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俗。
(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
(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特定地点类】
(1)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2)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
拓展内容:高中古诗词典型意象鉴赏技巧
诗歌的意象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诗人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诗人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友情。
这里,笔者把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意象例举一下:
古诗中的月是一个最典型的意象。望月怀远是古诗中的永恒主题。用月烘托青丝是常用的手法。月这个意象表现的情感,常有下面一些。第一是思乡。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是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联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是情爱或相思。比如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四感伤岁月的流逝。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古诗中的水这个意象,常用来喻时光飞逝。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水还可以用来喻愁情。比如还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古诗中的菊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品格。如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菊还象征伤感。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菊。
古诗中的梅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情操。如陆游的《咏梅》。梅还可喻纯洁。如王安石的《梅花》。
古诗中还经常用到鸿雁这种鸟作意象。来象征孤独、思乡、念亲;还可喻书信和消息。比如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死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又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在古诗中的燕,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象征离愁、相思、感伤等。比如刘禹锡的《朱衣巷》中的燕,晏殊的《浣溪沙》中的燕。燕还可表现美好的意象。如《诗经.谷风》中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就象征爱情的美好。
当然,古诗中的典型意象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例举一些,权作抛砖引玉。
古诗咏史左思拼音版
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古诗咏史左思拼音版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yǒng shǐ
咏史
zuǒ sī
左思
yù yù jiàn dǐ sōng , lí lí shān shàng miáo 。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yǐ bǐ jìng cùn jīng , yīn cǐ bǎi chǐ tiáo 。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shì zhòu niè gāo wèi , yīng jùn chén xià liáo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ì shì shǐ zhī rán , yóu lái fēi yī zhāo 。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jīn zhāng jí jiù yè , qī yè ěr hàn diāo 。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féng gōng qǐ bù wěi , bái shǒu bù jiàn zhāo 。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左思翻译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
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
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咏史左思赏析
“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1.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参考答案:
1.第一层以比兴起笔,用“松”和“苗”来比喻因“地势”不同而带来的不*等状况,形象化地引领全诗;第二层是全诗的核心,直接揭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 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由来非一朝”;第三层则通过“金张”和“冯公”两个事例正反对比,具体说明上面现象的存在,并批判它的不合理性。
2.揭示了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出身寒微的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魏晋]左思
原文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圭宁肯分。
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译文:
我仰慕段干木这位贤士,虽然隐居安卧不作官,却能(藩:保卫)保护魏国君主免遭秦国的兵祸。
我仰慕鲁仲连这位贤士,谈笑间能使秦军撤退。
他活在世上看重的是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而当国家遭受灾难时能站出来解除祸乱。
大功告成后,又以接受封赏为耻,这种高尚的气节真是非常卓越不同一般。
面对官印(组,系官印的带子)不肯系佩在身,面对爵位(珪,同圭,上圆下方的玉器,不同的爵位所赐予的珪也不同)他岂肯接受。
若成串的大印使前庭大放光彩,(有的人觉得这样很荣耀)而他把这比作好像浮云一般,根本无所谓。
关于三国的唐诗~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
①八阵图:在四川夔州奉节县西南七里。八阵图是在沙滩上聚石成堆,共有八个军阵图形,相传是诸葛亮推演兵阵的遗迹。
②功盖:意思是诸葛亮创立蜀汉,造成魏吴蜀三国鼎立的盖世功业。
③“遗恨”句:是说刘备急于报吴国杀关羽之仇,出兵伐吴,破坏了诸葛亮联吴伐魏主张;而诸葛亮没有能够阻止住,使蜀汉国力受到削弱,所以遗恨。“失”,是失策之意。
[鉴赏提示]
本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凭吊相传蜀汉诸葛亮所作八阵图遗迹时作。头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后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惋惜中渗透了诗人“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这首诗还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而且不是空洞抽象的议论,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彩浓郁的议论。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译诗: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
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
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
二、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之气。
三、考题
1、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4、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得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赤壁》一诗中抒写了历史兴亡感,想象奇绝的句子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赤壁》中含蓄反映诗人抑郁不*心境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曲折反映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感慨。
12、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咏史诗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史诗,欢迎大家分享。
咏史诗(一):
1、《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2、《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3、《苏武》
凛然气节先,万死何等闲。
谁知持节苦,此生二十年!
4、《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意象与内容
咏怀古诗的常见意象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
咏史怀古诗常见的特征
咏史怀古诗常见的写法
咏史怀古诗常见的情感是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有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意境分类
怀古诗常见的意象
咏史怀古诗中常出现的意象
咏史怀古诗咸阳的意象
咏史怀古诗的固定意象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类别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及手法
咏史怀古诗常见的主题情感
咏史怀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辛弃疾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咏史怀古古诗的内容情感
咏史怀古诗内容的基本特点
咏史怀古诗歌所写内容的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情感代表作
咏史怀古诗风的常识
咏史怀古诗的常用手法
咏史怀古的古诗
有古诗常见意象的诗
常见古诗的内容和
古诗里的意象常见的有
研究咏史怀古诗的意义
咏史怀古诗写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