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关于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3) 语录(2) 说说(16) 名言(1) 诗词(242) 祝福(7k+) 心语(3k+)

  • 关于暗香的诗句

  •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蕙死兰枯待返魂,暗香梅上又重闻。——房舜卿《玉交枝·蕙死兰枯待返魂》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

    惆怅西湖人不见,暗香依旧月黄昏。——陈著《代弟茝咏梅画十景·古枝》

    碧尘缕缕暗香沟,湘粽床萤火流。——王叔承《宫词一百首·碧尘缕缕暗香沟》

    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荼蘼洞》

    花萼楼前白玉枝,暗香长与月相随。——谢复《塔山八景为方君僩题二首·其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娟娟月转回廊。诮无处、安排暗香。——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

    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政可怜。——杨万里《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

    多情翠羽声啾唧,身在暗香浓淡间。——徐庸《梅竹双清为上洋何仲阳作》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朱淑真《卜算子·竹里一枝斜》

    露下添馀润,蜂惊引暗香。——钱起《月下洗药》

    紫苞裂处吴芳髓,火候温温暗香起。——王洋《偶得上饶芡实颇佳分荐同邑以诗送》

    秋兰春蕙相与芳,梅花照景胜暗香。——陈造《赠画士龚子》

    暖信已传春到未,暗香还动月明无。——易士达《和朋溪探梅韵》

    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汪洙《神童诗》

    疏影横斜何处,暗香浮动谁家。——白朴《木兰花慢·感香囊悼双文》

    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韩维《次韵和李公达见寄》

    暗香简介

    暗香(fragrance),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àn xiāng,意思是犹幽香。

    [阅读全文]...

2022-02-28 00:34:03
  • 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姜夔暗香古诗文)

  • 古诗文
  • 当这个名叫姜夔的二十三岁青年路过扬州时,所诉的沧桑不输与任何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他的诉说是清醒的,但也无可奈何。

    姜夔少年失怙,依傍姐姐度日。等到年长一些,逐渐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儿,开始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但不知是天命难违还是天妒英才,姜夔一生无论怎样在这条路上挣扎,最终都以失败结束。终于,他收拾行装,踏上了漫游之路。

    这段长期旅程是从扬州开始的。刚一到地儿,他便大笔一挥,成就了一首千古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自古写扬州的诗句就如黄河之水——东流不歇。姜夔没有选择李白等人,而是看上了杜牧。这多半与他在扬州的风流韵事有关。

    杜牧在扬州不干别的。无数青楼会馆成了他生活的最大追求。到最后认起错来,却也诚恳地说上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此外别无所获。

    姜夔与杜牧不同,他一来看到的就是被金兵铁蹄践踏过的破败之象。他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抒发感慨,满腹牢骚。所以此篇虽负名气,其主旨却也逃不过一个——悲罹难。

    等到绍熙二年见范成大后,姜夔开始隐居在弁山的白石洞天,取号“白石道人”。此时,《暗香》、《疏影》两首佳作也应运而生,成了他在词作上的顶峰。

    《暗香》是姜夔对曾经恋人的怀念。那些同在世间却无法再相见的爱情,最动人心悸。全词字字触碰,情真意切,既有梅残落雪之哀,也是对人的扣问。只是那人能不能听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往事不可追。对从前那些女子的爱情可以用词来祭奠,但在同一时间,他又因词而收获了新的爱情。几天过后,他写了一首《过垂虹》。垂虹是桥名。诗云: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原来,姜夔作完《暗香》、《疏影》新曲,便由歌女小红演唱。小红的歌喉配上作者的箫声,当真是世间最难忘的音乐与美景。石湖居士似乎也看出了两人暗生情愫,遂将小红许配给了姜夔。

    而《疏影》一词,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世间之美好了。可是姜夔终究没能珍惜这段姻缘,最后与小红分道扬镳。分别之后,又是各种伤离含怨之作,其实无大新意。

    姜夔一辈子贫困潦倒,靠朋友接济为生。其中最大的两位慈善家是与杨万里并列的著名诗人萧德藻,及有钱人张鉴。张鉴是和岳飞并列“中兴四将”之一张俊的诸孙,想来也是继承了先辈揽财的手段。生活与姜白石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不过他不吝啬,一直为其提供住处,直到他去世。

    而萧德藻的作用就更不可忽视了。没有他,估计姜夔连媳妇也娶不到。德藻因为赏识姜夔的词作,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殊不知,写词是不能当饭吃的。德藻的侄女嫁给姜夔,便注定一生与贫贱打交道。

    嘉泰二年,好友张鉴去世。不久,杭州又突发火灾,火势巨大,姜夔的房子、藏书被烧得一干二净,差点没连人一块儿烧死。火熄之后,白石似笑似颠地写下一首《念奴娇》: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澧浦捐褋。

    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

    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

    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人生在世,万般因果,无非是一痴字。贾宝玉是痴,纳兰性德是痴,姜夔又何尝不是呢?所以,回顾往昔,似乎他从最初的扬州之行中就窥探了岁月流逝与人生苦短。于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波折后,他只想如林逋那样仰卧岩石,观残梅落雪。

    然而,等到离世之际,家人穷至无钱安葬。吴潜等人合资将其葬于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墓旁便是他亲手种植的梅花。陪葬之物除了梅花之外,还有一琴、一谱、一剑和一本《兰亭序》。

    梅花一开一落,仿佛在深情地倾诉:看梅屏花盛,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黛珂,原名孔尧。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阅读全文]...

2022-06-17 09:04:13
  • 岁月有暗香(组诗)

  • 岁月
  •   1.白桦林之歌    我长成一株白桦,以为这就是永远  风起时,唱一首老歌,在空中婉转  经常有有流连的影子,打开年轮的珊栏  还有刀刃的诉说的故事,甜了疼,疼了甜,  我以为也可以永远    开过的玫瑰,不过一个漂亮的纹身  已无法娇艳,却幽香嫣然  每次走*,都被无数的眼睛望穿,我无法隐瞒  把真诚打开,把所有的秘密交付  不管从前还是今天    曾经说了无数次的心语,  附着在不及腰的长发  那些天真灿烂了一个春天  是剪刀的过错,还是腰线的谬差  落地的碎碎念,入土为安    都说风吹云走,却不知风吹云散,流落天涯  栖居天空的一角,听白桦之歌  隐隐约约,婉婉转转    2.不能忘却的幽香    时光的眉眼,总是吸纳一些风光  打开梦的路径,把所有的轨迹铺开  踩着旧时的影子,听风中的呢喃  铁轨上跳跃的容颜,被枕木拉远  脱掉鞋子,用最*的距离感知  从涌泉穴贯穿,支配我的躯体,灵魂  刻满声音的石子,我不敢*  怕折射了他的光线,耳朵最称职的职员    我们隔的并不遥远,在身边  在铁轨尽处的某个站点,我的舞姿沿着  温情的铁轨,被风的涟漪传递很远  我能感觉它的回波,一股浪潮欣喜的盘旋  从彼到此一朵春天的花蕾在时光里搁浅  散落在天涯两端,悄然馨香  像这两条并行的铁轨  永远守望,各自向前    3.过旧的日子    过旧的日子,已经不再想念星星  月亮、和太阳,还没到达云的驿站  已经在跋涉的缝隙里沉湎  舌尖上的一丝丝香甜,还有偶尔  挥霍的光阴和赖以生存的本钱,都令人  中蛊的迷恋,满足还伴随一点不安    我不知道那些口舌、眼睛的梦想  是否比天空高尚或者短浅  我知道这可能是最俗不可耐的  安全,即使长了翅膀  我也没想飞向云端,只要有足够的气力  捧起烟火和笑脸,那一碗乌青的桑椹  最能表达我的情感,满口的灿烂  不需要表演    太阳已经下山,莹莹的蔬果  是我此时的梦幻,在某个角落  我被编演成守窝的母鸡,只会几声  单调的啼唤,我只是笑着,守一窗风景  四季安然    4.另类的眼神    看惯了热烈蓬勃  那些争先恐后的红的,绿的  已经不是新鲜的颜色  江南塞北只是不同的排列组合  鸟语花香已经疲惫  锦瑟绚烂是大喜之局  我也喜欢,只是眼睛不太敏锐    寒冷萧瑟的秋冬,总是在扉页上哭泣  望月寄情的人儿总在秋天里相聚  我是格格不入的另类  却感到欣喜,那些碧绿的柔软已经褪去  一节枯黄的枝干还在挺立  夜,有些可爱,懂得一滴莹露属于  这片草芥  灰色的冷秋,有最动人的露珠  映射七彩的眼眸,给一个绝色的温柔

      编辑点评:

      一只眼睛的流转情殇,开启了白桦林的寓意悠长,不过是那树上的虫子,或者有一份洞豁人性的心肠,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直吟哦到松花江上,魅惑,迷茫,幽深而绵长,一生情让它演绎到了山高水长。那玫瑰,一个黯然的低头,怎敌白桦林之坦荡,那么就说尽心语,那么就直抒心房,你舍得伤你就伤,爱来了,不入土怎么安,不绽放怎么灿烂?妩媚着千只眼,唱一首歌婉婉转转。不知道桦树香不香,我不能忘记那一缕幽香,发自那里不重要,已经充盈心房。作者就那样轻如行云的呢喃,柔如纤羽的轻叹,我也不敢高声,直感受一股温润从涌泉向四肢百骸流淌,永远相守,各种相望。日子是旧日子,看是怎样的想,一份新鲜的想像就是一份新鲜的日子,不然今天明天何其相像。不要多想,看窝里的母鸡,嘀咕着守一窗风景,四季安然。有了另类的眼光,看一出另类的演唱,领会一番另类的不一样,这或者就造就一番另类的诗行,你说不理解,我怡然自得着这独处的地方,没有人打扰,没有谁聒噪,宁静的像天地混沌时一样,我在自己营造的方舟中徜徉,身边奔腾而去的是我不屑的旧时光。一首诗,翘首着够自己中意的天堂,不在乎谁怎么想。豁然开朗,原来诗就应该这样,它是人心底下最隐匿最旖旎最鬼魅的地方,咏唱的都是不想让别人尽知的思想,美丽而芳香。

    [阅读全文]...

2022-06-24 09:55:13
  • 一去二三里古诗

  • 一去二三里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去二三里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去二三里古诗

      又名《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赏析:

      短短20个字,寥寥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是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所以,诗的用词也到了简略得不能再简约的程度。你就拿这首诗来说吧,诗中的一个"去"字便有了行动,有了动感;一个“里”字便有了距离,一个“烟村”和“四五家”便有了村落的生气和小村庄的摸样,一个楼台和花,便有了小小村庄的幽雅和静谧,甚至让人联想到淑女摇扇婀娜和书生捧书吟咏的情境。所以我们说,简略的奥妙就是要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揣度的空间,遐想的天地。再加上诗的二,四两句的句尾“家”和“花”同为“a”韵,所以一路读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

      这首诗乃北宋理学家邵雍所写。这首诗之所以十分逗趣,那是因为此诗活用了数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逗趣就“逗”在数字上。你看,一首短短20个字小诗中,竟然用了10个依次排列的数字,而且一点也不生硬。可以说,这首诗既是儿童学*一到十这几个数字,熟悉它们的排列顺序,练*书写汉字基本笔画的好课文。这同时可以证明:只要用得好,数字进入文学作品就会增添其特殊的魅力。

      意境何来?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此诗使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所谓“列锦”,就是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构成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中说:“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列锦’。”你看!在“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句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了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说到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将这首诗放在专门的识字教材和词串识字组合成组的初衷和原委了。著名的“系统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也就是说,当这首诗进入了词串识字这一系统的时候,它所拥有的功能就会大大的优于自身原有的功能。

    [阅读全文]...

2022-01-23 15:03:29
  • 为有暗香来

  • 初三
  • 为有暗香来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有暗香来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踽踽独行在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单调的雪白,我的心,亦如此。

      好一段时间,学*的压力让我如同凋零的枯叶,坠入沉默而死寂的泥土。数学的纷繁复杂,英语的枯燥混乱,物理的高深莫测,犹如一个个霹雳,击打在我的天空。我的天空总是乌云密布,两点一线的生活索然无趣,如一潭死水。不分昼夜的学*,却只换来更多的挫折,失败如利剑一次次刺过我的心。

      骤然,鼻尖传来一丝冰凉,打碎了我的回忆。猛然惊觉。在不起眼的角落,数枝粉色的梅花,巧笑倩兮,傲然挺立,点缀了苍白的世界。

      我静静地凝望着你,疑惑着你的凌寒独放。

      大雪砸向大地,砸向你娇弱的身躯。我的怜惜之情油然而生,想为你遮风避雨,可又想知道你是否拥有与寒风残雪斗争的勇气,于是,静观其变。

      大雪簌簌地向下落,你娇嫩的花瓣被风雪肆虐,盘曲嶙峋的枝干也如老人躬起的背脊,真担心会被折断。

      我的心弦紧绷。

      终于,骤雨停歇,阳光透过层层白云,透过蒙蒙白雾,撒在梅树上,树影斑驳。轻风掠过,大树婆娑起舞。诠释了“诗情画意”。

      粉色的花朵经过白雪的洗涤,粉妆素裹,雪珠像碎钻停留在花瓣上,又如圣洁的白衣披在枝干上,使每片花瓣都晶莹剔透,分外美丽,每节枝干都焕然一新,更加坚韧。

      我凝望着梅花,她好像也对我莞尔相迎,忽然间,我释怀了。学*,虽不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荆棘阻遏我们前行的脚步,但我们要像梅一样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迎接阳光的照耀。想到这里,我不禁轻拭露珠,喃喃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诗简介

      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而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

      翻译/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地。

      3.知:知道

      4.为:因为。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鉴赏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阅读全文]...

2022-05-03 23:53:05
  • 古诗《一去二三里》

  • 文学
  • 古诗《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一去二三里》,一起来看看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吧。

      【原文】

      一去二三里(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注释】

      ①去: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创作背景

      作者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作者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赏析

      开头两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作者简介】

      邵康节(1011—1077),名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佑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第二十一卷。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

      《古诗一去二三里》大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一、欣赏并学*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磁带配乐古诗《一去二三里》。

      三、视频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2.讨论。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二、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

      1.图文结合,理解古诗描写的美好意境。

      播放电视图片,教师为幼儿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帮助幼儿学*古诗。"一去二三里",意思就是说诗人从别处走来,走了很远大概是二三里路,"烟村四五家",看见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四五户人家,"门前六七树"就是这些人家的门前长着一些树木,"八九十枝花"说的是路边、房前屋后都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2.结合课本图片,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诗意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教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两个数字小兄弟,从家里出来去山上放牛(或者是骑着牛去游玩),走了大概二三里的路,看见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村里住着四五户人家,正遇上做饭时间,可以看见袅袅炊烟,家家门前都有六七棵树,村子里还传来了鸡、鸭、牛、羊、狗的叫声和小朋友们的嬉笑声,走*一看,房前屋后还有路边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蜜蜂、蝴蝶、蜻蜓在花丛中飞舞,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这个小村子真的是太美了!

      三、学*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1.教师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幼儿手指字跟着老师一起轻声朗诵。

      2.幼儿集体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3--4遍。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读准字音。

      3.分组学*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在用感情朗读的同时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四、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本活动。

      课后反思:

    [阅读全文]...

2021-12-15 22:29:35
  • 古诗《一去二三里》赏析

  • 文学
  • 古诗《一去二三里》赏析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古诗《一去二三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诗人邵康节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诗人邵康节刚要动手,诗人邵康节的妈妈便喝住诗人邵康节,说:“你折一枝,诗人邵康节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作者简介

      诗人邵康节诗人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是*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梅花易数》是诗人邵康节的发明的占卜方法。可是这本书版本很多,估计已经是传伪了。先天易学是诗人邵康节的主要代表作。可是在诗人邵康节的著作中关于先天易学叙述的并不详细。朱熹的《周易本义》对于先天易学作了详细的介绍。

      诗人邵康节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我们直接研究诗人邵康节的思想只有《皇极经世书》一书。这是一本推演朝代兴衰的书。诗人邵康节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皇》书的观物篇可以看出。

      诗人邵康节祖上姬姓,出于召公世系,为周文王后代。诗人邵康节自幼胸怀大志,一心致力于科举进取之学。居共城时,其母李氏过世,诗人邵康节便筑庐于苏门山,布衣蔬食守丧三年。当时李挺之为共城县令,听说诗人邵康节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诗人邵康节遂拜其为师,从学义理之学、性命之学与物理之学。数年之后,诗人邵康节学有所成,但从不到处张扬,所以了解诗人邵康节的人却很少。时有新乡人王豫同诗人邵康节论学,诗人邵康节自恃自己的学问足可让诗人邵康节师事之,谁知议论过后却深为诗人邵康节的学识所折服,于是便虔诚地拜诗人邵康节为师。诗人邵康节移居洛阳之后,所悟先天之学进一步完善,又收张岷为弟子,传授《先天图》及先天之学。诗人邵康节40岁时娶王允修之妹为妻,后二年得子伯温。51岁时(嘉佑6年),丞相富弼曾让诗人邵康节出来作官,甚至说“如不欲仕,亦可奉致一闲名目”,均被诗人邵康节婉言谢绝了。

      嘉佑7年,王宣徽就洛阳天宫寺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珂的旧宅基地,建屋三十间,请诗人邵康节居住,富弼又给诗人邵康节买一花园。熙宁初,朝廷实行买官田新法,诗人邵康节的天津之居园划为官田,司马光等二十余家又集资为诗人邵康节买下。诗人邵康节命其园居为“安乐窝”。这时神宗下诏要天下举士,吕公著、吴充、祖龙图等人推荐诗人邵康节,朝廷连着发下三道诏书,让诗人邵康节除秘书省校书郎、颍川团练推官。

      诗人邵康节再三推辞不得已而受官,可是诗人邵康节又称疾不肯赴职。诗人邵康节57岁时,父亲邵古(伊川丈人)去世。诗人邵康节与程颢在伊川神阴原(今伊川县伊水西紫荆山下)“不尽用葬书,亦不信阴阳拘忌之说”选择了一块墓地予以安葬。又过两年,诗人邵康节的同父异母弟弟邵睦猝死于东篱之下。诗人邵康节与弟睦手足情深,咏诗数首以表思念之情。诗人邵康节在洛阳闲居*30年。冬夏则闭门读书,春秋两季出游。每出游必着道装乘小车。

      城中的士大夫听到车声,均倒屣出门相迎,儿童和仆人也高兴地尊奉诗人邵康节。久之,在洛阳城里有“行窝十二家”。诗人邵康节乐天知命,常以诗言志,以园林景色、醇酒茗茶自娱*生。诗人邵康节虽言“此身甘老在樵渔”、“身为无事人”,然而诗人邵康节却是在一心效法圣人,观物得理,究天人之际,要为后人留下一门大学问。诗人邵康节尝有这样的诗句:“只恐身闲心未闲”、“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可见诗人邵康节是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诗人邵康节虽然不支持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但也不公开反对。“自从新法行,常苦樽无酒”、“怀觞限新法,何故便能倾”、“侯门深处还知否,百万流民在露头”等诗句,反映了诗人邵康节对待新法的态度。门生故旧中的当官者,有的为反对新法要投劾而去,诗人邵康节劝说这些人:“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二程兄弟与诗人邵康节同巷里居住*三十年,世间事无所不论。程颢尝说:“邵尧夫于物理上尽说得,亦大段泄露诗人邵康节天机。”又说:“尧夫之学,先从理上推意,言象数,言天下之理。”以“内圣外王之道”评论诗人邵康节之学,以“振古之豪杰”评论诗人邵康节其人。

      熙宁10年(公元1077年)3月,诗人邵康节有病卧床百余日而不能起。至7月4日病危,5日凌晨去世,享年67。遗嘱命治丧之事从简一如其父,从伊川先茔。诗人邵康节病中,司马光前来探视。诗人邵康节对诗人邵康节说:“某病势不起,且试与观化一巡也。”司马光宽慰诗人邵康节:“尧夫不应至此。”诗人邵康节说:“死生亦常事耳。”当时正值张载从关中来,诗人邵康节给诗人邵康节诊脉后说:“先生脉息不亏,自当勿药。”又要给诗人邵康节推命吉凶,说:“先生信命乎?载试为先生推之。”诗人邵康节回答:“世俗所谓之命,某所不知,若天命则知之矣。”

      张载说:“既曰天命,则无可言者。”诗人邵康节《闲行吟》一诗曰:“买卜稽疑是买疑,病深何药可能医。梦中说梦重重妄,床上安床叠叠非。列子御风徒有待,夸夫逐日岂无疲。劳多未有收功处,踏尽人间闲路歧。”可见诗人邵康节是一个不信世俗之命也不搞卜筮稽疑那一套智数的人。程颐前来探病,诙谐地说:“先生至此,诗人邵康节人无以致力,愿先生自主张。”诗人邵康节说:“*生学道固至此矣,然亦无主张。”程颐还是跟诗人邵康节戏谑,诗人邵康节也开玩笑地说:“正叔可谓生姜树头生,必是树头生也。”这时诗人邵康节的声息已很微弱,就举起两手做手势,程颐不明白,问:“从此与先生诀矣,更有可以见告者乎?”诗人邵康节说:“面前路径常领宽,路径窄则无著身处,况能使人行也!”诗人邵康节病重之中犹有“以命听于天,于心何所失”、“唯将以命听于天,此外谁能闲计较”、“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等诗句,足见诗人邵康节对待生死的乐天态度。

      诗人邵康节去世后,邵伯温请程颢为其父作墓志铭。程颢月下渡步于庭,思索良久对程颐说:“颢已得尧夫墓志矣。尧夫之学可谓安且成。”遂于《墓志》中有“先生之学为有传也,语成德者,昔难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论之,可谓安且成矣”之语。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欧阳修之子欧阳棐作《谥议》:“雍少笃学,有大志,久而后知道德之归。且以为学者之患,在于好恶,恶先成于心,而挟其私智以求于道,则弊于所好,而不得其真。故求之至于四方万里之远,天地阴阳屈伸消长之变,无所折衷于圣人。虽深于象数,先见默识未尝以自名也。其学纯一不杂,居之而安,行之能成,*夷浑大不见圭角,其自得深矣。按谥法,温良好乐曰康,能固所守曰节,谥曰康节先生。”崇宁初,从祀孔子文庙,追封新安伯。明嘉靖中,祀称“先儒邵子”。

      诗人邵康节的著作,除《皇极经世》、《观物篇》、《击壤集》和《渔樵问对》外,据程颐和朱熹讲,还有《无名公传》。另外,还有邵伯温据诗人邵康节讲学语录整理而成的《观物外篇》。两宋间人王湜《易学》曰:“康节先生遗书,或得于家之草稿,或得于外之传闻。草稿则必欲删而未及,传闻则有讹谬而不实。”又于“皇极经世节要序”中说:“康节先生衍《易》作《经》,曰《皇极经世》。其书浩大,凡十二册,积千三百余板。以元经会二策,以会经运二策,以运经世二策,声音律吕两相唱和四册,准《系辞》而作者二册。”其实,王湜所见十二卷本的《皇极经世书》,已是邵伯温于诗人邵康节去世后将《皇极经世》与《观物篇》合在一起,又加入其祖父邵古的声音律吕之学与张岷听诗人邵康节讲学时所作的笔录(定名为《观物外篇》)厘订而成。一至六卷为元、会、运、世,七至十卷为律吕声音,十一卷为“观物内篇”,十二卷为“观物外篇”。对此,清王植于《皇极经世书解·例言》中已有说明。

      拓展阅读:一去二三里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

      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阅读全文]...

2022-03-23 00:40:10
  • 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

  • 文学
  • 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去二三里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邵康节(1011~1077)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

      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词句注释

      ①去: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文学赏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作者简介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阅读全文]...

2021-12-10 13:47:47
  • 古诗一去二三里全文

  • 文学
  • 古诗一去二三里全文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作者简介

      邵康节(一O一一~一O七七)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是*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梅花易数》是他的发明的占卜方法。可是这本书版本很多,估计已经是传伪了。先天易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可是在他的著作中关于先天易学叙述的并不详细。朱熹的《周易本义》对于先天易学作了详细的介绍。

      邵康节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我们直接研究他的思想只有《皇极经世书》一书。这是一本推演朝代兴衰的书。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皇》书的观物篇可以看出。

      邵康节祖上姬姓,出于召公世系,为周文王后代。他自幼胸怀大志,一心致力于科举进取之学。居共城时,其母李氏过世,他便筑庐于苏门山,布衣蔬食守丧三年。当时李挺之为共城县令,听说邵康节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邵康节遂拜其为师,从学义理之学、性命之学与物理之学。数年之后,邵康节学有所成,但从不到处张扬,所以了解他的人却很少。时有新乡人王豫同邵康节论学,他自恃自己的学问足可让邵康节师事之,谁知议论过后却深为邵康节的学识所折服,于是便虔诚地拜邵康节为师。邵康节移居洛阳之后,所悟先天之学进一步完善,又收张岷为弟子,传授《先天图》及先天之学。邵康节40岁时娶王允修之妹为妻,后二年得子伯温。51岁时(嘉佑6年),丞相富弼曾让邵康节出来作官,甚至说“如不欲仕,亦可奉致一闲名目”,均被他婉言谢绝了。嘉佑7年,王宣徽就洛阳天宫寺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珂的旧宅基地,建屋三十间,请邵康节居住,富弼又给他买一花园。熙宁初,朝廷实行买官田新法,邵康节的天津之居园划为官田,司马光等二十余家又集资为他买下。邵康节命其园居为“安乐窝”。这时神宗下诏要天下举士,吕公著、吴充、祖龙图等人推荐邵康节,朝廷连着发下三道诏书,让邵康节除秘书省校书郎、颍川团练推官。邵康节再三推辞不得已而受官,可是他又称疾不肯赴职。邵康节57岁时,父亲邵古(伊川丈人)去世。邵康节与程颢在伊川神阴原(今伊川县伊水西紫荆山下)“不尽用葬书,亦不信阴阳拘忌之说”选择了一块墓地予以安葬。又过两年,邵康节的同父异母弟弟邵睦猝死于东篱之下。他与弟睦手足情深,咏诗数首以表思念之情。邵康节在洛阳闲居*30年。冬夏则闭门读书,春秋两季出游。每出游必着道装乘小车。

      城中的士大夫听到车声,均倒屣出门相迎,儿童和仆人也高兴地尊奉他。久之,在洛阳城里有“行窝十二家”。他乐天知命,常以诗言志,以园林景色、醇酒茗茶自娱*生。他虽言“此身甘老在樵渔”、“身为无事人”,然而他却是在一心效法圣人,观物得理,究天人之际,要为后人留下一门大学问。他尝有这样的诗句:“只恐身闲心未闲”、“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可见他是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邵康节虽然不支持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但是也不公开反对。“自从新法行,常苦樽无酒”、“怀觞限新法,何故便能倾”、“侯门深处还知否,百万流民在露头”等诗句,反映了他对待新法的态度。门生故旧中的当官者,有的为反对新法要投劾而去,他劝说这些人:“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二程兄弟与邵康节同巷里居住*三十年,世间事无所不论。程颢尝说:“邵尧夫于物理上尽说得,亦大段泄露他天机。”又说:“尧夫之学,先从理上推意,言象数,言天下之理。”以“内圣外王之道”评论邵康节之学,以“振古之豪杰”评论邵康节其人。

      熙宁10年(公元1077年)3月,邵康节有病卧床百余日而不能起。至7月4日病危,5日凌晨去世,享年67。遗嘱命治丧之事从简一如其父,从伊川先茔。邵康节病中,司马光前来探视。邵康节对他说:“某病势不起,且试与观化一巡也。”司马光宽慰他:“尧夫不应至此。”邵康节说:“死生亦常事耳。”当时正值张载从关中来,他给邵康节诊脉后说:“先生脉息不亏,自当勿药。”又要给邵康节推命吉凶,说:“先生信命乎?载试为先生推之。”邵康节回答:“世俗所谓之命,某所不知,若天命则知之矣。”张载说:“既曰天命,则无可言者。”邵康节《闲行吟》一诗曰:“买卜稽疑是买疑,病深何药可能医。梦中说梦重重妄,床上安床叠叠非。列子御风徒有待,夸夫逐日岂无疲。劳多未有收功处,踏尽人间闲路歧。”可见他是一个不信世俗之命也不搞卜筮稽疑那一套智数的人。程颐前来探病,诙谐地说:“先生至此,他人无以致力,愿先生自主张。”邵康节说:“*生学道固至此矣,然亦无主张。”程颐还是跟他戏谑,邵康节也开玩笑地说:“正叔可谓生姜树头生,必是树头生也。”这时邵康节的声息已很微弱,就举起两手做手势,程颐不明白,问:“从此与先生诀矣,更有可以见告者乎?”邵康节说:“面前路径常领宽,路径窄则无著身处,况能使人行也!”邵康节病重之中犹有“以命听于天,于心何所失”、“唯将以命听于天,此外谁能闲计较”、“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等诗句,足见他对待生死的乐天态度。

      邵康节去世后,邵伯温请程颢为其父作墓志铭。程颢月下渡步于庭,思索良久对程颐说:“颢已得尧夫墓志矣。尧夫之学可谓安且成。”遂于《墓志》中有“先生之学为有传也,语成德者,昔难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论之,可谓安且成矣”之语。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欧阳修之子欧阳棐作《谥议》:“雍少笃学,有大志,久而后知道德之归。且以为学者之患,在于好恶,恶先成于心,而挟其私智以求于道,则弊于所好,而不得其真。故求之至于四方万里之远,天地阴阳屈伸消长之变,无所折衷于圣人。虽深于象数,先见默识未尝以自名也。其学纯一不杂,居之而安,行之能成,*夷浑大不见圭角,其自得深矣。按谥法,温良好乐曰康,能固所守曰节,谥曰康节先生。”崇宁初,从祀孔子文庙,追封新安伯。明嘉靖中,祀称“先儒邵子”。

      邵康节的著作,除《皇极经世》、《观物篇》、《击壤集》和《渔樵问对》外,据程颐和朱熹讲,还有《无名公传》。另外,还有邵伯温据邵康节讲学语录整理而成的《观物外篇》。两宋间人王湜《易学》曰:“康节先生遗书,或得于家之草稿,或得于外之传闻。草稿则必欲删而未及,传闻则有讹谬而不实。”又于“皇极经世节要序”中说:“康节先生衍《易》作《经》,曰《皇极经世》。其书浩大,凡十二册,积千三百余板。以元经会二策,以会经运二策,以运经世二策,声音律吕两相唱和四册,准《系辞》而作者二册。”其实,王湜所见十二卷本的《皇极经世书》,已是邵伯温于邵康节去世后将《皇极经世》与《观物篇》合在一起,又加入其祖父邵古的声音律吕之学与张岷听邵康节讲学时所作的笔录(定名为《观物外篇》)厘订而成。一至六卷为元、会、运、世,七至十卷为律吕声音,十一卷为“观物内篇”,十二卷为“观物外篇”。对此,清王植于《皇极经世书解·例言》中已有说明。

    [阅读全文]...

2022-07-21 10:48:55
  • 姜夔:暗香

  •   《暗香》

      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

      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

      使二妓肄*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1、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2、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3、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4、简:纸。

      5、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6、工伎:乐工、歌妓。隶*:学*。

      7、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8、但怪得:惊异。

      9、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10、红萼:指梅花。

      11、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12、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翻译: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赏析:

      宋代骚人酷爱梅竹,白石咏梅之什颇多。《暗香》、《疏影》尤为有名。词的开头,由月色回忆起以前几次月夜,梅边吹笛的往事。他的优美笛声,还引来了一位玉人知音,不怕夜寒,攀着梅枝听他吹。而今,他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约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他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竟将清冷的幽香散入他的卧*。词的下片,写折梅寄远,无法传达,红花无言,深念玉人。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一枝梅花,寄给那久别的玉人,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场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玉人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树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花又一片片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阅读全文]...

2022-02-07 08:56:59
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 句子
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 语录
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 说说
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 名言
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 诗词
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 祝福
一去暗香里的故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