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关于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73) 说说(184) 名言(2) 诗词(9k+) 祝福(85) 心语(9)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诗词欣赏

  • 欣赏,韩愈,历史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诗词欣赏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的诗词欣赏,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时韩愈已年*半百,描写晚春之景无半点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伤感之情,却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生机画面。

      韩愈塑像

      从韩愈生*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韩愈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文人晚春迟暮之感,募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向世人展现了满目春光,令人耳目一新。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有情有趣,草树知春将不久而归,百花争艳,各呈芳菲,运用拟人手法,揉花与人于一体,将人的惜春之情附加于草木之上。“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中翻新,颇富奇趣。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七言绝句之作,出自《全唐诗》,诗词构思新颖,联想奇特,令读者深感妙趣横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元和十年,韩愈在朝中担任史馆修撰,知制诰一职,身处北方,思念春雪早至的南方,便将自己的盼春之情付诸笔端。或许对于北方人来说,正值春节,无处寻花的现象是正常的,但对于游历过岭南春色的`韩愈而言,这真是一件憾事,感叹北方春色晚至,直至二月才有草芽拔尖而出,甚为惋惜。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初春小雨》又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诗中的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阅读全文]...

2022-06-20 18:02:27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 韩愈,语文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欢迎大家参考!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韩愈在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甫)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儒道

      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韩愈之所以为韩愈,就在于他对儒家之道的`坚定维护与弘扬。为此,他不惜向唐朝最为盛行的佛道两家开刀,不惜向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说不。

      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政见

      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在他的一系列文章里始终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身为文臣的韩愈,在面对藩镇叛乱时,毫无畏惧,毅然决然前往发生叛乱的藩镇军营,与叛乱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涉。

      文学

      韩愈大力提倡古文,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同时又吸纳骈文的优点,使古文写作攀升到崭新的境界。

      他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韩愈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

      求学

      他才华横溢、文采卓绝,却四进考场才金榜题名;为官,他几经奋斗、高居庙堂,却直言进谏、触怒天颜,被贬至岭南之地;作文,他领导古文运动,开一代先河,却被当时的很多人嘲讽与排斥。

      这样一位历经磨难,却愈挫愈勇的文学家,留给后人的是丰厚的文化遗产,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韩愈的诗

      1、《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晚春》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4、《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着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6、《春雪》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7、《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阅读全文]...

2021-11-23 14:08:18
  • 唐宋八大家简介

  • 语文
  •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宋八大家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两家——韩愈、柳宗元。宋代六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人物及代表作介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云兴于山等。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代表作《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代表作《栾(luán)城集》84卷,《送李宪司理还新喻》,《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天真堂》,《栾城应诏集》12卷。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代表作《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甫文集序》。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代表作《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故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而王安石、曾巩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欧阳修也是苏轼的老师所以说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中名句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欧阳修

      《蝶恋花》: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浪淘沙》: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

      《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苏轼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王安石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曾巩

      《大明湖》: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苏洵

      《管仲论》: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阅读全文]...

2022-07-04 23:11:02
  • 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

  • 诗人
  • 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

      苏洵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苏洵也有一些佛、道观念。苏洵信奉佛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交道士僧人,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其政治思想从渊源、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苏洵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较少见,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却十分明显。

      苏轼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一诗中写道: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聘释迦文。说的是苏轼苏辙兄弟庆历年间在家以父为师时的'事情,可见苏洵对道释经籍是有所研读的,不仅如此,还让儿子也一起读。苏轼曾提到双亲笃信佛教:昔予先君文安主薄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此,而志则无尽。至于对道教的信仰,苏洵自己有记载:洵尝于天圣庚午(即1030年)重九日玉局观无碍子肆中见一画像,笔法清奇。云乃张仙也,有祷必应。因解玉环易之。苏洵十九岁娶眉山大户程氏之女为妻,到二十三岁(即天圣庚午)还未有子嗣,因此在游成都玉局观见到被称为以祈嗣的张仙画像,就购置回家。祈曰:某等不德所召,艰于嗣息,堇皈遗教,瞻奉尊彦。夫妇行四拜礼,诣香案上香,献酒。读祝再四拜。苏洵的佛道信奉主要体现在游览佛道的名胜古迹,接交道士、僧人。

      苏洵少不喜学,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后来又陪同儿子两次进京,一次经水路,一次经陆路,遍游了沿途的名胜古迹。

      苏洵游过的道释名胜古迹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观、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丰都的仙都观等。

      苏洵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时期,其《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诗中云: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岷峨最先见,晴光压西川。

      曾枣庄先生认为此岷、峨即是青城山和峨眉山,还说苏洵游青城、峨眉可能不止一次。青城山和峨眉山分别是道教和佛教的胜地,苏洵前去游历,除了自然风景外,一定还拜访了山中的寺、观和道士、僧人。

      庆历年间,苏洵进京参加制举考试,不中,便南游嵩洛庐山,在庐山他游历了东林寺和西林寺,并同这里的两位高僧讷禅师和景福顺长老交游月余。《忆山送人》诗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游历的情形: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逾月不厌倦,岩谷行欲殚。苏洵在庐山同二僧共游居一个多月,并获高僧言这件事,苏轼、苏辙都有记载。苏辙云: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寺),见讷禅师,留连久之。元丰五年,以谪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从纳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讷之经去已十一年。从庐山下来,苏洵又南游虔州(今江西赣州),在虔州,苏洵结识了当地隐士钟子翼兄弟,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马祖岩和天竺寺。大概在皇初年,苏洵到岷山白云溪拜访了隐士张俞,苏轼在《张白云诗跋》中说:张俞,少愚,西蜀隐君子也。与予先君游居岷山下张俞的事迹在王称的《东都事略》中有传,张俞,字少愚,少嗜书,好为诗,俞为人不妄忧喜,性淳情澹,有超然远俗之志。朝廷曾六次下诏要其出仕,卒不起,遂隐居青城山之白云溪。按青城山白云溪是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文彦博治蜀时安排张俞居住白云溪,显然是张俞对道教有特别兴趣的原因,苏洵与他交游,道家道教大概是其交谈内容之一。嘉祐初,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嘉祐四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苏洵与道士、僧人、隐士的交往,游历的道观佛寺,就其文集及儿子文集中有记载的,大致就是这样了。

    [阅读全文]...

2022-03-08 20:32:06
  • 关于唐宋八大家简介

  • 诗人
  • 关于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唐宋八大家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八位大家,不仅在古文上的`造诣备受后世推崇,诗词上的造诣亦令人惊叹。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韩愈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柳宗元——文者以明道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

      欧阳修——一代文宗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存词240多首,诗900多首,其中亦是佳作频出。

      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世称“老苏”。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苏轼——一衰烟雨任*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现存362首词,存诗2700多首。作为北宋文豪,苏轼的诗或哲理,或感慨人生,或怀古言情,无不动人。

      苏辙——汪洋澹泊,一唱三叹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又号栾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之弟,世称“小苏”。苏辙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曾巩——曾文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风)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

      王安石——笔力简而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东乡)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 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阅读全文]...

2022-05-10 19:32:24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代的有几位为什么没有李白?

  • 李白,优美,诗歌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其中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而宋代的有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一、唐宋八大家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轼、苏洵、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二、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李白

      那么,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呢?唐宋八大家不仅没有李白,也没有杜甫,王维,白居易,孟浩然等,虽然他们都很有名气,但是不在入选的考核范围内。

      正如前面所说,唐宋八大家里的这八个人选取的是在唐末古文运动中有代表意义的八位古文大师,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而古文运动的目的是扭转唐宋间艳丽空洞的文风,抵制骈文,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模仿先秦时代的古文。

      李白以诗歌传世,虽说文章写得也是极好,但是问题多为赋,并不属于古文。所以也就不在这八个人当中了。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独特文风的文坛领袖。他继承了韩柳的古文理论,并继续将古文运动发扬光大,领导宋代的诗*新运动。上面提到的三苏也是先得到了欧阳修的认可王安石和曾巩都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曾巩也是欧阳修的学生,在京九年,一直从事古籍整理工作。他与王安石因文相识,并成挚友。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诗的成就不如韩、柳、欧、王与苏轼,却胜于苏洵、苏辙。

    [阅读全文]...

2022-05-01 10:26:19
  • 唐宋名人的爱国诗词15首

  • 爱国,名人,中考
  • 唐宋名人的爱国诗词15首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词吧。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宋名人的爱国古诗15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0、《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阅读全文]...

2022-04-14 10:42:04
  •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经典名言警句精选

  • 名言,经典,韩愈
  • 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经典名言警句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7、圣人无常师。——《师说》

    8、事业无穷年。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1、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1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15、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16、大凡物不得其*则鸣。——《送孟东野序》

    17、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阅读全文]...

2022-05-17 07:06:08
  • 唐宋诗词大全300首大全(分享古诗词大全300首)

  • 分享
  •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普及、流传广泛,前人不及、*也只能望其项背。不论是政治生活、咏史抒怀、深宫闺怨、边塞烽火、田园山水、爱情恋曲、羁旅游子、琴棋书画等,都能被诗歌所描述和歌咏,都涌现了上乘佳作。 边塞诗、田园诗、宫廷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派、婉约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举凡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黎民百姓、村叟樵夫,都能作诗写诗。唐诗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体诗。*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1.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阅读全文]...

2022-02-15 09:12:19
  • 励志情怀古诗词

  • 励志,情怀
  • 励志情怀古诗词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励志向前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关于励志情怀的古诗词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励志情怀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17、《戏为六绝》杜甫

    [阅读全文]...

2022-02-13 00:39:15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 句子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 语录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 说说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 名言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 诗词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 祝福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