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宋八大家的每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唐宋八大家的每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唐宋八大家的每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唐宋八大家的每首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欢迎大家参考!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韩愈在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甫)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儒道
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韩愈之所以为韩愈,就在于他对儒家之道的`坚定维护与弘扬。为此,他不惜向唐朝最为盛行的佛道两家开刀,不惜向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说不。
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政见
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在他的一系列文章里始终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身为文臣的韩愈,在面对藩镇叛乱时,毫无畏惧,毅然决然前往发生叛乱的藩镇军营,与叛乱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涉。
文学
韩愈大力提倡古文,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同时又吸纳骈文的优点,使古文写作攀升到崭新的境界。
他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韩愈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
求学
他才华横溢、文采卓绝,却四进考场才金榜题名;为官,他几经奋斗、高居庙堂,却直言进谏、触怒天颜,被贬至岭南之地;作文,他领导古文运动,开一代先河,却被当时的很多人嘲讽与排斥。
这样一位历经磨难,却愈挫愈勇的文学家,留给后人的是丰厚的文化遗产,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韩愈的诗
1、《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晚春》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4、《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着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6、《春雪》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7、《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宋八大家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两家——韩愈、柳宗元。宋代六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人物及代表作介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云兴于山等。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代表作《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代表作《栾(luán)城集》84卷,《送李宪司理还新喻》,《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天真堂》,《栾城应诏集》12卷。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代表作《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甫文集序》。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代表作《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故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而王安石、曾巩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欧阳修也是苏轼的老师所以说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中名句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欧阳修
《蝶恋花》: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浪淘沙》: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
《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苏轼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王安石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曾巩
《大明湖》: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苏洵
《管仲论》: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简介
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唐宋八大家苏洵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史》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苏洵传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心术》曰: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当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嶮。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迁,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敛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远虑》曰:
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是以有民、有群臣而又有腹心之臣。曰经者,天下之民举知之可也;曰权者,民不可得而知矣,群臣知之可也;曰机者,虽群臣亦不得而知之矣,腹心之臣知之可也。夫使圣
人无权,则无以成天下之务,无机,则无以济万世之功,然皆非天下之民所宜知;而机者又群臣所不得闻,群臣不得闻,则谁与议?不议不济,然则所谓腹心之臣者,不可一日无也。后世见三代取天下以仁义,而守之以礼乐也,则曰圣人无机。夫取天下与守天下,无机不能。顾三代圣人之机,不若后世之诈,故后世不得见。
其有机也,是以有腹心之臣。禹有益,汤有伊尹,武王有太公望,是三臣者,闻天下之所不闻,知群臣之所不知。禹与汤武倡其机于上,而三臣者和之于下,以成万世之功。下而至于桓、文,有管仲、狐偃为之谋主,阖庐有伍员,勾践有范蠡、大夫种。高祖之起也,大将任韩信、黥布、彭越,裨将任曹参、樊哙、滕公、灌婴,游说诸侯任郦生、陆贾、枞公,至于奇机密谋,君臣所不与者,唯留侯、酂侯二人。唐太宗之臣多奇才,而委之深、任之密者,亦不过曰房、杜。夫君子为善之心与小人为恶之心一也,君子有机以成其善,小人有机以成其恶。有机也,虽恶亦或济,无机也,虽善亦不克,是故腹心之臣不可以一日无也。司马氏,魏之贼也,有贾充之徒为之腹心之臣以济,陈胜、吴广,秦民之汤、武也,无腹心之臣以不克。何则?无腹心之臣,无机也,有机而泄也。夫无机与有机而泄者,譬如虎豹食人而不知设陷阱,设陷阱而不知以物覆其上者也。
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苏洵评传》
《传》曰: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彼冢宰者,非腹心之臣,天子安能举天下之事委之,三年不置疑于其间邪?又曰:五载一巡狩。彼无腹心之臣,五载一出,捐千里之畿,而谁与守邪?今夫一家之中必有宗老,一介之士必有密友,以开心胸,以济缓急,奈何天子而无腹心之臣乎?*世之君抗然于上,而使宰相眇然于下,上下不接,而其志不通矣。臣视君如天之辽然而不可亲,而君亦如天之视人,泊然无爱之之心也。是以社稷之忧,彼不以为忧,君忧不辱,君辱不死。一人誉之则用之,一人毁之则舍之。宰相避嫌畏讥且不暇,何暇尽心以忧社稷?数迁数易,视相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惸惸(qióng :同茕。没有兄弟,孤独)于上,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殒越也。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执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禄,重其权,而后可与议天下之机,虑天下之变。
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发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扌卑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着有《嘉佑集》十五卷。
苏洵小传
苏洵,北宋散文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着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简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过一些诗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简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有哪些
柳宗元一生诗歌作品只有一百多首,在诗歌文豪辈出的唐代,柳宗元属于“少产量”诗人。但是,柳宗元很多诗歌传唱度很高,其中以《江雪》最为盛名。
初学儿童都会背诵这首脍炙人口的《江雪》,全内容为:千万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永州时,柳宗元游览永州的山山水水,借歌咏志,借景抒情。这首《江雪》描写了一片大雪茫茫场景,天寒地冻时节,森林之间连一只鸟都没有,路上也没有一个行人。此时,只有一位渔夫穿着蓑衣,坐在河边上垂钓。柳宗元以“孤舟蓑笠翁”来自喻自己孤苦悲凉的心境。
除此之外,柳宗元以雪来象征自己高洁的情操。这首诗歌是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品,虽然以描述冬天风光为主,但是却抒发了柳宗元心中苦闷之情。
《溪居》也是柳宗元的诗歌代表作。全诗内容是: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柳宗元被贬谪至永州之后,写下这首山水田园诗。诗歌的首联交代了自己来永州的原因,因为被贬官,来到了风光秀丽的永州。颔联写了诗人的农田生活,每天和农夫为邻,悠闲在山水之间。表面上看来,作者很庆幸来到永州,得以过上闲适的田园生活。实际上,柳宗元借景抒发自己愁苦之情,仕途上不得志让柳宗元苦笑朝廷的黑暗和腐败。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哪里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被贬谪至永州,担任永州司马一职。柳宗元年少成名,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官。唐顺宗年间,柳宗元和王叔文、刘禹锡等持有相同政见,认为只有改革政治才能让唐朝重新焕发活力。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大臣,针对此次革新,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柳宗元著名叙事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反映出了百姓们渴望吏治革新的迫切愿望。唐顺宗听从了王叔文和柳宗元等改革人士的建议,自上而下地实行了政治革新。公元805年,“永贞内禅”事件爆发,刘光琦、俱文珍等人拥立李纯为太子,并让唐顺宗禅位于李纯。李纯登基后,对革新派人士致命一击。柳宗元也是打击报复的对象,被贬谪至永州担任司马一职。柳宗元感慨政治的黑暗,心中有豪言壮语需要呐喊出来。柳宗元借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讽刺了奸臣的丑陋行径。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担任司马一职,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长安。前后十年里,柳宗元在文学、诗歌、哲学等方面有了很高的建树,其中很多流传至今的名篇是柳宗元创作于永州期间,《柳河东全集》中540多篇文章,有317篇都是写于永州期间。
永州也成为了柳宗元的转折点,他成功地从一个政客转变成了一个文豪。在永州写的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体现的深远意义都被后人推崇。
唐朝诗人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
柳宗元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最擅长写的还是散文体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和叙事散文《捕蛇者说》。以《永州八记》为例,这是柳宗元最负盛名的山水游记散文,因此柳宗元也被称为“游记之祖”。
《永州八记》不只是单纯的描写景色,柳宗元借以美景,抒发了内心深远的感情。他给山水景色赋予了生机,读他的游记作品,仿佛置身于其中。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最负盛名的山水游记,也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以描绘小石潭周边的`景色为主,突出了小石潭清澈、幽静的环境。柳宗元用了大量生动的语句来描绘小石潭,反衬出作者闲适的心情,抒发了柳宗元热爱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中,也有借美景抒发苦闷之情,他将志向寄托于山水,从侧面体现大自然之美。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叙事散文中一篇代表作品。柳宗元讲述了柳州一带捕蛇者的悲惨命运,他们祖祖辈辈以捕蛇为生,捕蛇者的祖父和父亲被蛇咬死,深知捕蛇危险的捕蛇者们依然依靠捕蛇来维持生计。在文中,柳宗元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展现了捕蛇者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国家苛捐杂税的残酷严苛。
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的名句:
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几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
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佩韦赋(并序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范丹自以狷急不能从容,常佩韦以自戒。事见《后汉书》。据集有《与吕温书》云:自吾得友君子,而后知中庸之门户阶室,此贞元末事也。时公愿学中庸,见于文字者甚多,赋亦当作于贞元二十年后欤?韦,雨非切。)
狡众昏嚚,甚毒于酲。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度拜稽首,庙于元龟。既祃既类,于社是宜。
金节煌煌,锡质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柳宗元语录
鼎臑俎胾,五献百笾。凡百卿士,班以周旋。
方城临临,王卒峙之。匪徼匪竞,皇有正命。皇命于愬,往舒余仁。踣彼艰顽,柔惠是驯。
愬拜即命,于皇之训。既砺既攻,以后厥刃。王师嶷嶷,熊罴是式。衔勇韬力,日思予殛。
宛宛周道,于山于川。远扬迩昭,陟降连连。
畴允大邦,俾惠我人。于庙告功,以顾万方。——柳宗元语录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斥田坼,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鷔,连熊螭。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惟德辅,庆无期。
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rH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
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纮,提天纲。
列缺掉帜,招摇耀铓。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
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帝怒下顾,哀垫昏。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矛,截修鳞。
披攘蒙霿,开海门。地*水静,浮天根。羲和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苞枿ba矣,惟恨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
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国,罔不龚。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流传千古的名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句了吧,那什么样的名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流传千古的名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韩愈名句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7、圣人无常师。——《师说》
8、事业无穷年。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1、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1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15、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16、大凡物不得其*则鸣。——《送孟东野序》
17、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9、圣人无常师。
20、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拓展:韩愈简介
历程
朱啸宇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现在已经得到考证,韩愈祖籍河北昌黎县。
生*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山阳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评价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庸诗风。
关于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唐宋八大家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八位大家,不仅在古文上的`造诣备受后世推崇,诗词上的造诣亦令人惊叹。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韩愈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柳宗元——文者以明道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
欧阳修——一代文宗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存词240多首,诗900多首,其中亦是佳作频出。
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世称“老苏”。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苏轼——一衰烟雨任*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现存362首词,存诗2700多首。作为北宋文豪,苏轼的诗或哲理,或感慨人生,或怀古言情,无不动人。
苏辙——汪洋澹泊,一唱三叹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又号栾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之弟,世称“小苏”。苏辙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曾巩——曾文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风)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
王安石——笔力简而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东乡)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 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唐宋诗词精选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宋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将进酒》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2.《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年代: 宋 作者: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4.《薄幸·淡妆多态》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鼙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5.《瑞鹤仙·晴丝牵绪乱》
年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
又争知、吟骨萦消,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
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
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6.《八归·秋江带雨》
年代: 宋 作者: 史达祖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7、圣人无常师。——《师说》
8、事业无穷年。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1、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1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15、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16、大凡物不得其*则鸣。——《送孟东野序》
17、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普及、流传广泛,前人不及、*也只能望其项背。不论是政治生活、咏史抒怀、深宫闺怨、边塞烽火、田园山水、爱情恋曲、羁旅游子、琴棋书画等,都能被诗歌所描述和歌咏,都涌现了上乘佳作。 边塞诗、田园诗、宫廷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派、婉约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举凡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黎民百姓、村叟樵夫,都能作诗写诗。唐诗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体诗。*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1.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唐宋八大家的每首古诗
唐宋八大家的诗词
唐宋八大家二句的古诗
唐宋八大家在广东的古诗
唐宋八大家的古诗和注释
唐宋八大家的诗人和古诗
唐宋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古诗
唐宋八大家写新年的古诗
唐宋八大家写名胜的古诗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古诗
唐宋八大家的怀古诗词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古诗的诗名
唐宋八大家的古诗共十六首
写下三峡古诗的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最短古诗各一首
唐宋八大家的古诗词名篇
关于唐宋八大家的两首短古诗
宋唐八大家的古诗
北宋八大家的古诗
唐诗八大家的古诗大全
古诗八大家的
古诗八大家写的诗
唐宋古诗大全的英语
唐宋之前的古诗
唐宋写雨的古诗
唐宋写人的古诗
常用的唐宋古诗
爱情的古诗唐宋
唐宋古诗四句的
唐宋两代的古诗
表达心情气愤的句子
形容夫妻不和睦的句子
对生活感悟的句子
人与花争艳的句子
形容过的潇洒的句子
英语句子翻译例子
骂臭男人的句子
文艺友情句子说说心情
人与动物的感情句子
关于睡不着觉的句子
想为你分担的句子
工作生活感悟经典句子
关于文明的唯美句子
想念外地亲人的句子
别人伤害自己的句子
形容早餐唯美的句子
路过的都是风景的句子
青春流逝容颜易老句子
心里苦的句子图片带字
关于美发时尚的句子
整夜未眠的句子
比较非主流的句子
表达不怀念过去的句子
内心温暖文艺的句子
愉快早安句子说说心情
赞颂长城的句子
女人如果不保养的句子
表达改变自己的句子
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句子
好姑娘激励自己的句子
关于狗和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