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的饮食方面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中的饮食方面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中的饮食方面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中的饮食方面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饮食的古诗句
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下面是关于饮食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
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
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饮食方面的谚语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谚语吧,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饮食方面的.谚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1、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2、金子的真假匠人深知,病情的轻重大夫深知。(哈萨克族)
3、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4、得病容易治病难。
5、常常洗澡,虱子不咬。
6、治疮不能怕挖肉。
7、小单方能医大病。
8、衣服常洗常换,强如上医院。
9、勤吃药,不如勤洗脚。
10、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11、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12、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
13、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14、苍蝇消灭光,肠胃得安康。
15、要离药罐,洗手吃饭。
16、有病去烧香,死得更快当。
17、清爽的空气,百病的良药。
18、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19、每天喝点粥,养生防病入。
20、一只苍蝇一只虎,飞到谁家谁家苦。
21、身冷的人和衣裳亲*,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蒙古族)
22、扫地如清心。
23、针灸拔罐,病去了一半。
24、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25、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6、名医难治心头病。
27、焚香不如扫地,吃肉不如剃头。
28、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29、干血痨,不用瞧。
30、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31、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
32、百病一针,病情要分。
33、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34、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35、毒病毒药医。十个大夫九当归。
36、鼻子不通,吃点火葱。
37、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38、冬吃萝卜夏吃姜。
39、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
40、除了苍蝇灭了蚊,夏令毛病去七分。
41、要想小孩壮,七分饱、三分寒。
42、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疾。
43、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苍蝇消灭尽。
44、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45、病急不要乱投医。
46、洗脸洗鼻窝,扫地扫墙角。
47、饱剃头,饿洗澡。
48、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
49、有病最怕乱投医。
饮食*惯方面的经典谚语大全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谚语都不陌生吧,谚语是老百姓的智慧结晶。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谚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饮食*惯方面的`谚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1、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2、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3、饮食*惯好,远离医和药。
4、饮食讲科学,金秋好生活。
5、一天吃个枣,容颜不易老。
6、药补不如食补。
7、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8、贪吃又贪睡,添病又减岁。
9、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10、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
11、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2、人想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13、气大伤神,食多伤身。
14、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15、戒掉烟和酒,疾病绕着走。
16、饭吃八成饱,老来胃肠好。
17、多吃不如细嚼。
18、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9、朝食三片姜,胜喝人参汤。
20、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1、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2、金子的真假匠人深知,病情的轻重大夫深知。
3、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4、得病容易治病难。
5、常常洗澡,虱子不咬。
6、治疮不能怕挖肉。
7、小单方能医大病。
8、衣服常洗常换,强如上医院。
9、勤吃药,不如勤洗脚。
10、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11、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12、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
13、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14、苍蝇消灭光,肠胃得安康。
15、要离药罐,洗手吃饭。
16、有病去烧香,死得更快当。
17、清爽的空气,百病的良药。
18、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19、每天喝点粥,养生防病入。
20、一只苍蝇一只虎,飞到谁家谁家苦。
21、身冷的人和衣裳亲*,有病的人和医生亲*。
22、扫地如清心。
23、针灸拔罐,病去了一半。
24、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25、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6、名医难治心头病。
27、焚香不如扫地,吃肉不如剃头。
28、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29、干血痨,不用瞧。
关于饮食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食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高考将于6月7—8日举行,南一中高中部、南职中为高考考点,中考考点分散在各乡镇。为保障中高考期间广大师生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广大考生提供良好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环境,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现制定保障工作方案如下: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保障中高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特成立中高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个中高考期间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安排
(一)考前检查
6月1日前由食品股对全区设中高考考点的学校食堂进行拉网式检查,各乡镇食品安全站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监督检查。具体检查以下内容:
1、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餐饮具消毒保洁、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制度及落实情况,并做好现场监督检查笔录。对现场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要记录在案,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整改。
2、对供餐食谱进行审核,提出审查意见,严禁提供禁止生产经营和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3、与符合接待能力的考生供餐单位签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告知在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加工经营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卫生要求和其他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
(二)考前综合巡查
1、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考前综合巡查:6月3日,按要求派1名人员参加由教育局牵头的专项检查,对南一中普高考点、南职中职教考点进行考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综合巡查,再次排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确保中高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2、牵头组织对考生就餐点进行检查:6月5—7日,由食品股牵头联合卫生局、教育局、招办对南一中、南职中、南二中食堂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
(三)驻点保障
高中考期间实施全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采取定人、定岗、定位监管,责任到人,确保考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1、人员安排
(1)高考(6月7—8日)驻点人员安排
一中高中部:
南职中:
南二中:
(2)中考(6月11—12日)驻点人员安排
中考考点遍布各乡镇,区食药局无法一一安排驻点保障,中考期间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由各乡镇食品安全监管站具体落实驻点人员并负责监督检查,区食药局分二个组采取监督巡查。
巡查一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巡查大观片区、长兴片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巡查二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巡查片区、镇及城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2、主要检查内容
(1)审查食谱;按核定食谱查验采购食品新鲜度。如更改核定食谱应迅速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2)询问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调离。
(3)认真核查食品加工场所的内外环境,垃圾桶内容物是否及时清理。
(4)是否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和核定食谱加工制作食品;食品冷藏设施、防蝇防尘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和餐具清洗消毒设施是否正常运转。
(5)大块菜肴要烧熟煮透,菜肴加工出锅到就餐时间应严格限制在2小时内,否则应再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半分钟或废弃重做。所有供应的主副食品都要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封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三、工作要求
(一)监督执法人员要高度重视中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驻点保障期间人员必须到岗在位,切实落实全程监管。
(二)驻点监督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日监督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责令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汇报。
(三)驻点监督期间,加强信息沟通,发现有2名以上考生人员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立即报告局领导,并展开调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四)局应急处置小组工作人员要保证通讯畅通;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五)保障工作结束后,及时做好书面总结,并将书面总结及工作方案、责任书、文书、汇报材料等资料汇总归档保管。
四、应急处置
中高考期间,如发生可疑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时,按照应急处理的要求,对可疑中毒或污染食物及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和卫生学调查,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如确定属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张爱玲小说《花调》中的女主角川嫦,她原是一个标准的美女,但一场大病下来,她瘦到上街都会吓坏行人的地步。于是她感慨说:“等这次再胖起来,可再也不想减轻体重了!要它瘦容易,要想加一磅肉原来有这么难啊!……
虽说目前减肥是一大趋势,但一个人如果变瘦了,那不但不美,而且吓人。这胖子不知瘦子的苦,增肥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不可以盲目增肥,必须在排除疾病情况下,才可以实施增肥计划。
下面营养师李丽华给大家简单介绍一增肥食疗方:山药粥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朱熹《朱子家训》
乐共饮食到黄昏。——曹操《气出唱其二》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谢枋得《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
饮食蔬果等,并无所忌节。——陈晔《服椒法歌》
娇儿昼夜啼,*饮食止。——梅尧臣《史尉还乌程》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元稹《估客乐》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苏轼《凌虚台记》
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皇甫冉《闲居作》
腐肉之中相饮食,乌鸢往往争肝肠。——屈大均《查君来自黔中赠之》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苏轼《和蒋夔寄茶》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柳宗元《行路难三首》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柳宗元《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饮食迷精粗,衣裳失宽窄。——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白居易《梦仙》
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白居易《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好我衣服,甘我饮食。——韩愈《古风》
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
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
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韩愈《郓州谿堂诗》
愧君饮食长相呼,为君昼鸣下高树。——陈陶《鸡鸣曲》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元稹《思归乐》
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梅尧臣《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皮日休《鹿门夏日》
耕耨以时,饮食得所。——陆龟蒙《祝牛宫辞》
饮食无他止养身,人间多少不惺惺。——钱时《当食自喜二首·饮食无他止养身》
亲情饮食烦相问,朋友歌诗似稍腴。——方回《戊子生日》
耒阳一脔炙,饮食知味鲜。——苏泂《夜读杜诗四十韵》
莫不饮食,知味者寡。——仇远《野饮》
閒尝道病殆,饮食药饵亲。——陈著《用前人示诸儿韵》
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苏轼《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犹之健饮食,屡飨亦云餍。——王安石《和*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谁谓九华远》
自尔入家门,饮食须相劝。——屈大均《哭内子王华姜·其十二》
吾已峻拒之,还可就饮食。——吴鼎芳《唐嘉会妻》
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欧阳修《汝瘿答仲仪》
傧价迎召来,饮食固可喜。——王令《梦蝗》
谓宜饮食与宴乐,对接宾客心忘机。——苏颂《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郑刚中《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于今二十年,饮食同猿狖。——梅尧臣《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
上不过饮食,下亦止濯洗。——楼钥《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畏途戒十一,饮食玩死地。——张耒《出都门泊镇外失饮食节中夕暴下用气术消息之》
饮食简介
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中华美食则誉满天下。中国饭好吃,外国人爱吃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人们经过不断的总结已形成了中华美食的八大菜系,即鲁、川、粤、闽、苏、浙、湘、皖流派。
关于读书方面的好古诗
引导语:读书使人进步,都市亦是一件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那么有哪些有关于读书方面的.好古诗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院》宋 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望月有感》——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15、《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中法饮食礼仪差异
*跟法国的饮食礼仪存在差异,中法饮食礼仪差异在哪值得思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中法饮食礼仪差异的稿,仅供参考!
*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以礼待人,这是所有家长教小孩子的话。
法国也是一个讲文明重礼貌的国家,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
*传统的礼仪是对长辈叩首请安,*辈中拱手作揖或打千问安,现代礼仪则是握手问好。
西人则是拥抱亲吻,已人人*知。
但比较一下中西在公共场合的不同礼仪,仍能见出一些文化传统的分野。
法国人重视社交礼仪。
无论购物办事,不相识的人,总要先互道您好,笑脸相向,离开时道声“再见”。
开门出地铁口,前面的人出了门,总要继续侧身用手撑着门让后面的人出来,后面的又重复同一动作,以方便他人。
进电梯出电梯亦如是。
如遇女士,男士会侧身请女士先进或者先出,这已是公共场所的礼貌*惯。
下班换班,下班的人总要一一向同事道声再见。
接班的人也会依次与正在上班的同事先打招呼。
笔者有次去卢森堡公园的上议院参观,亲见一男子换班,即先与其他值班同事一一握手,然后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样的礼仪无疑加强了集体观念,我以为是值得仿效的。
这或许是西方人独到的礼仪,*人也有独到的礼仪,那就是尊老爱幼。
无论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如遇有老迈的人或年幼小孩,*人大多会自然起立让座。
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如是老太太,会欣然接受,并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你。
若是老先生,则摆手婉拒。
也许是老太太理解成“女士优先”的礼仪。
公共汽车上有给老弱病残的专座,空间多些。
你可常看到一些年青法国人坐在那儿,遇有老弱病残,并不理会,旁若无人。
这种场合,*人一般是看不下去的,因为这不符合*人的礼仪。
家人聚会,*人*惯是先请老人坐下,方才落座。
遇有出行,或请长辈先行,或前呼后拥。
敬老尊老,这是*人的传统文化中世代相袭的礼仪。
西人在这些方面并不考虑,满屋子人,各人自择座位。
一家三代人出行,也并没有长辈在前在后的问题,各人随性。
一、中法饮食文化差异
*古话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
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同,何况远隔重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呢?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看来,也全然不同;*古代诗人苏轼(1037—1101)早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个封闭的自我是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一个封闭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发展。
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不可能继续发展。
*和法国远隔重洋,但两国的文化都被公认为是历史悠久、富有情趣、各具特色的。
本文作者选取中法文化中对“味道”的不同解释,作为差异“远”“*”的两端,进行比较对话,尝试挖掘出隐藏在两个古老民族背后的历史文化的不同。
二、法国味道·美食宗教
说“味道”就一定会想到“美食”。
法国的“美食”更是不得不提的法兰西民族的骄傲之一。
以往有很多文章介绍过法国大餐制作烹调之奢华精致,本文试图跳出这个旧框,从深层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探寻法国味道的根源。
在法国,食物的烹饪有着宗教的外在一切:它的礼仪、信条,以及它的“大祭司”们。
法国人相信奶油或油脂的优点,并在感情上与拉伯雷、埃斯科菲耶是相通的。
从耶稣最后的晚餐到圣餐面饼,基督教徒们都在信仰与肚皮间加上相*的印记。
餐桌和任何宗教一样既是超验性的又是强调社会与经济现实的。
高雅的格调有其礼仪性的*惯。
在很长时间里它是依照基督教的历书建立起来的礼仪。
其中包括吉祥食物:酒、面包、盐、鱼猪肉等等。
在法国,从前,圣诞节是素食的一天(食用薄饼、烤栗子伴热酒)。
这表示对基督、人以及化为肉身的神等一切的信仰。
至于更为丰盛的晚餐的传统很晚才从法国南部地区传播开来。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采薇》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3、《送别》无名氏杨柳青青着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4、《清*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6、《长歌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8、《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0、《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有关赞美老师方面的古诗句
1、《一似梦瑶台》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2、《师蚕》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3、《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4、《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5、《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6、《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7、《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初中的饮食方面的古诗
形容南方饮食的古诗
杜甫的古诗中的饮食
介绍中国饮食的古诗
和饮食及饮食文化有关的古诗
古诗描写饮食的
古诗中的饮食文化
跟饮食有关的古诗
节约饮食的古诗
春节饮食的古诗
珍惜饮食的古诗
陆游饮食的古诗
饮食不易的古诗
饮食名言
饮食标语
饮食格言
与饮食相关的古诗
古诗词花的饮食
与饮食有关的诗词
中国对于饮食的古诗词
饮食*惯的古诗
有关中国饮食的古诗词
说饮食的古诗词
关于饮食的诗句
关于饮食的诗词
有饮食的诗句古诗大全
浅究古诗中的饮食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饮食的古诗
关于浪费饮食的古诗
描写饮食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