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欢的古诗

关于寻欢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寻欢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寻欢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寻欢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2) 说说(9k+) 名言(502) 诗词(108) 祝福(2k+) 心语(141)

  • 寻隐者不遇古诗

  • 文学
  • 寻隐者不遇古诗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寻隐者不遇古诗等相关内容,欢迎借鉴!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一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一篇难得简练诗作。

      【注释】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人。

      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年少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行踪。

      注释解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著花:开花。

      扣门:敲门。

      西家:西邻。

      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去:一作“出”。

      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寓问于答手法,把寻访不遇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高洁,以苍松喻隐者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贾岛采用以答句包赅问句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

      然而,这首诗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让诗人惘然若失,无可奈何。

      然而诗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浮想。从造型递变,色调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1-15 23:52:27
  • 寻欢作恶 游乐人间

  • 人间,经典
  •   1、别跟我谈感情,多伤钱哪!

      2、彼此不合适,在一起也是勉强,希望你能找到更爱你的人,希望你更幸福!

      3、要不是老师说过不能乱扔垃圾,不然,我早就把你扔出去了。

      4、当初那个可爱的我早已不在,如今的我变得越来越可爱。

      5、老兄啊,时间过得可真是快,瞧瞧,还差个三百六十五天我们就认识整整一年了!

      6、快说些什么夸夸我那个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7、你写不完作业的两大原因,旁边坐了个逗比,手里拿了个手机。

      8、做人就是累,不然怎么能叫人类。

      9、不是说贫穷抑制了我的想象力,是你的气质不配。

      10、今天看到一小三发了一条说说:别*到抢别人男朋友,我顿时笑了

      11、一个很短的鬼故事:今晚赶作业。

      12、生活就像一部庸俗的法国文艺片,没有*,没有*,连字幕都没有

      13、男女应当*等,当然,已结婚的除外。七夕情人节快乐!

      14、寻欢作恶,游乐人间。

      15、七夕这天,到大街上搞恶作剧,拆散一对是一对。

      16、想要好好的谈一场恋爱,不惊天,不动地,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便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17、人生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18、老板来一份超甜的恋爱

      19、刚买的衣服,我穿上去就不想脱了,管它洗没洗。

      20、我画四不像很有天赋,因为我画的所有东西,都像四不像。

      21、我对着镜子说;镜子,镜子,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镜子碎了

      22、还说你是中国说唱界的东方不败

      23、装什么城里人,现在地球都叫村。

      24、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25、我希望我的零花钱像香飘飘奶茶一样,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26、主动多久我都不会累,我怕有天你会嫌烦了。

      27、不明白很多男人费尽心机藏私房钱的行为。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没有女朋友不就行了?

      28、从现在开始申两个扣扣,留给以后的孩纸,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跟小伙伴们炫耀扣扣等级了。

      29、 发财是每个上班族的梦想发呆是每个上班族的心愿。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成功的老板背后一定有一群倒霉的员工。

      30、这气出去是个小可爱回来就是一道菜

      31、铁拐李:我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全是风油精,谁抹谁的身上冒凉风。

      32、真心的爱一个人却伤了我最纯真的心,我的爱已没了

      33、给我一个枕头,我就能睡上一个世纪。

      34、还有天就过年了,回想上一次过年,仿佛就在昨天。。

      35、妈妈对女儿说:你要听话。你每惹妈妈生气一次,妈妈就长一根白头发。女儿茅塞顿开:哦,难怪姥姥的头发全白了。

      36、我的伤口无法愈合,心痛到无法呼吸还是依然想你

      37、出门在外,请记住:一定要把牛B还给牛!

      38、睡前必打一把王者荣耀,输了还睡不着的那种。

      39、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可是我这已经下了一周的暴雨耶,你不会已经死了吧。

    [阅读全文]...

2021-12-26 19:10:50
  • 毛姆小说《寻欢作乐》经典语句

  • 经典,语句
  •   1、 其实一个人总是逐渐脱离周围的人而成长起来的。——毛姆《寻欢作乐》

      2、 伪善是人们所能追求的最困难和最令人心烦的恶*,它需要精神上的常备不懈和极端孤立,它不像偷情或者暴食那样可以在闲暇时进行,它是一种全日制工作。 ——毛姆《寻欢作乐》

      3、 人们从小就会被灌输这样一种观点,老人总是比年轻人聪明的,当我们发现这观点的荒谬时,我们也老了,然后突然发现这说法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于是便不自觉的让这骗局延续下去。 --毛姆《寻欢作乐》

      4、 我隐隐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会使她发火。我不愿让她有机会说出一些我无法原谅她的十分伤人的话。-- 毛姆《寻欢作乐》

      5、 你以为你道德高尚,就不寻欢作乐了么? --毛姆《寻欢作乐》

      6、 我发现要是有人打电话来找你,而你恰巧不在,于是他留下口信,请你一回家就打个电话给他,说他有要紧的事,那么这件事多半是对他要紧,而不是对你要紧。-------毛姆《寻欢作乐》

      7、 对于爱情我已经懂得很多,但我以为那只是一件与年轻人有关的事情。我以为人一旦结了婚,所有这一类感情就结束了。过了30岁的人居然还恋爱,我觉得相当令人恶心。——毛姆《寻欢作乐》

      8、 我早就发现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是要发笑。实际上等我过了一段时间重读自己当初用真诚的感情所写的那些话时,我也忍不住想要笑我自己。这一定是因为真诚的感情本身有着荒.唐可笑的地方。—— 毛姆《寻欢作乐》

      9、 我发现,你无话可说的时候就别说话,在你不知如何回答别人的话的时候就保持沉默,这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策略。—— 毛姆《寻欢作乐》

      10、 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等我过了一段时间重读自己当初用真诚感情写的那些段落时,也忍不住想要笑自己。这一定是因为真诚的感情本身有着某种荒.唐可笑的地方,对于永恒的心灵而言,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毛姆《寻欢作乐》

      11、 赞扬老作家 对那些二十多年没有写过一点重要作品的作家予以表扬,主要是因为年轻一代的作家不在担心这样的作家来跟他们竞争。对一个自己并不畏惧的对手予以表扬往往是阻碍真正的竞争对手成功的好办法。 --毛姆《寻欢作乐》

      内容简介

      上个世纪的英国作家中,毛姆也许不是最伟大的,却无疑是最雅俗共赏、最令读者喜爱的一位。《寻欢作乐》是他的得意之作。他一改以往作品中对女性的偏见,以爱慕者的身份来追忆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生,点缀以许多文艺圈中的韵事逸闻。大作家德里菲尔德去世后,他妻子请人为他立传。小说的叙述者阿申登被传记作者请来回忆当年和作家的交往,故事由此展开,在阿申登的记忆深处,我们发现了作家的前妻,迷人的罗西,她生性风流,处处留情,却不失善良坦诚与可爱……

      擅讲故事的毛姆将不少真人实事拼帖裁剪,虚实相掺。阅读本书的一大乐趣在于,你在紧盯故事不舍的同时,会冷不丁瞥见某个熟悉的侧影,或是哈代,或是毛姆本人。可凝神一看,又不是。像是走在路上认错了人。这种蓄意制造的愉快的小误会,配上作者冷淡讥诮,优雅细腻的文风,使小说别有意趣。

    [阅读全文]...

2022-06-01 16:03:00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

  • 文学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

      寻隐者不遇的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整体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20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此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拓展: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教学反思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

      短诗采用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父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笔墨虽不多,却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我在教学中,觉得有如下两点需着重体会:

      一、体会诗里*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易晓,貌似*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美之处。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有条件的教师,可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所写两点,只是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串讲、朗读指导中进行教学,还需教者再花一番心血。

    [阅读全文]...

2022-03-30 13:04:31
  •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 诗意
  •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小编带来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隐者不遇

      贾岛

      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松 下 问 童 子 ,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言 师 采 药 去 。

      zhǐ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 在 此 山 中 ,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 深 不 知 处 。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诗意

      大家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满怀期待地前去拜访朋友,朋友却碰巧外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遗憾,惋惜,失落,又或者无奈。而在古人那里,这些看似负面的心情却可以是一种诗意。正如《寻隐者不遇》那样,诗人没能与隐者相遇,却成就了一首千载流传的好诗。

      在这首诗中,正文与诗题有非常紧密的呼应关系。解读这首诗,有必要先从诗题开始。《寻隐者不遇》的诗题,为我们提示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开头的“寻”,隐含着一种期待,会让人好奇:诗人“寻”的过程将会有怎样的结果?然而在期待之后紧随而至的,却是“不遇”。这一结果使得最初的期待落了空。这个简短的诗题给我们勾勒了一个大体情境:期待的失落。

      不过,诗题只是个引子。随着正文诗句的展开,我们会发现,这种失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无形地消解,逐渐从“失落”转化成“诗意”。

      在这首诗中,诗人设置了一个简短的问答。问与答的设置,常常能为诗歌带来许多奇思妙想。像是《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又或是《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都已成为我们记忆里的经典。而《寻隐者不遇》的问与答,又有其别出心裁之处。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就由问答组成,如同一幕微缩的情景剧。场景是在松下,人物是诗人与童子,诗人询问而童子回答,质朴直白地呈现,而将深意蕴含在问答之外。

      诗歌的第一句,就是对这一场景的极其简洁的勾勒:“松下问童子。”在这一场景中出现的“松”意象,有着特殊的意味。我们知道,“松”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的,向来是隐者高洁品格的象征。因此“松”字间接点出隐者的身份。松下出现的童子,让人隐约嗅到隐逸的气息。身边的童子既已如此,更何况是与松树比邻而居的主人?不过主人却没有出现,只存在于童子的回答里。

      诗歌后三句是诗人与童子的对话。乍一看,好像是一问一答,实际上是藏问于答。从童子简明的回答中,我们可以逆推诗人的三次问话。第一问,问的当然是隐者的去向。所以童子的回答是:“采药去。”既然有了大致方向,诗人自然想进一步探寻,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第二问:“往哪里采药去?”童子又回答:“在此山之中。”既然就在山中,那么说不定还有可能相遇呢。于是诗人又进一步有第三问:“究竟在山中何处?”然而童子答道:“云深不知处。”最终仍是无法知其所在,无处可寻。

      在这三次问话间,其实隐含着非常细微的情绪起伏和心理变化。可能遇不到、又可能遇得到、最终还是遇不到,起起伏伏,多少曲折尽在其中。在这样简短的回答中,所包含的层次竟是如此丰富。

      不仅如此,在这首诗里,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每一句诗都比上一句展开一个更大的空间。最初的“松下问童子”不过勾画出局部的一个小场景,第二句“言师采药去”已将视野转移到隐者的行踪,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已在无形中展开了一幅关于山的阔大画面,而“云深不知处”使得这副画面不但阔大,更增添了幽深。于是四句诗形成由小到大,层层拓展的层次,极其简洁又极其丰富,仿佛绵延无穷,将人们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山的深处,云的深处。

    [阅读全文]...

2022-04-14 22:52:39
  • 诗名含有寻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寻字的诗词

  • 檀溪寻故人(一题作檀溪寻古)

    孟浩然〔唐代〕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

    于武陵〔唐代〕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寻梅道士(一作寻梅道士张山人)

    孟浩然〔唐代〕

    彭泽先生柳,山**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韩愈〔唐代〕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

    苏轼〔宋代〕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

    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

    苇间闻拿音,云表已飞屐。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

    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

    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悟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

    自罗汉院欲游寻真观雨作不果遂次栖贤闻寻真景物尤美留为异日不穷之赏赋诗纪之

    李纲〔宋代〕

    羽人之宫邻五老,杖屦欣然事幽讨。那知一夜雨翻盆,山路难行愁滑倒。

    世间违意常八九,万事皆然宁自保。山灵岂是秘幽奇,欲结清欢故相恼。

    传闻景物冠庐山,小殿飞楼更精巧。古潭摇荡明月光,绿萝青松覆烟草。

    屏风九叠云锦张,古来诗句谪仙好。山中道士不出门,*金丹手亲捣。

    我方放浪谢冠裳,未觉山林迹如扫。真游傥有不尽缘,容我他年来访道。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

    苏轼〔宋代〕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苇间闻拏音,云表已飞屐。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悟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唐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杜甫〔唐代〕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阅读全文]...

2021-12-28 15:53:44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意思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意思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隐者不遇①

      松下问童子②,

      言③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④不知处⑤。

      注释

      ①寻:寻找;隐者:隐士;不遇:没有遇到。

      ②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③言:回答,说。

      ④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⑤不知处:不知道去哪里。处:去处,行踪。

      ⑥贾岛(公元779-843年),唐代诗人,范阳(今北京附*)人,曾做过和尚,他的诗多写闲居情景。

      翻译

      在松树下问童子,

      童子说师傅出门采药去了。

      师傅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山中云雾弥漫,不知到底在哪里。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诗中松树代表了高洁的精神,白云代表了洁身自爱的情怀。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飘渺的云雾,没有一个字写到隐士,但是每一个字都是在写隐士,也在写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憧憬和羡慕。全诗色调清新自然,色彩鲜明,青山、青松、白云,景物的描写很好地衬托出了隐士的特征。但是诗人却没有寻访到这位隐士,让我们也为他感到惋惜。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诗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贾岛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阅读全文]...

2022-02-09 12:33:52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及翻译

  • 文学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及翻译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词语释义】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作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江畔:江边。

      【诗歌译文】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的花开满了小路,千朵万朵的花把枝头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这里跳舞,舍不得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这里欢快地唱歌。

      注释: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xī):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赏析:

      阳春三月,漫步在江边,很是自在舒适。走着走着,突然,扑鼻而来一阵阵幽香。于是,情不自禁地顺着这香味飘来的方向走去。一路走去,原来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万朵花儿压弯了枝条,枝条们都低垂下了头,快要挨到地上了。

      在花间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在花丛中飞舞,舍不得离去。恰恰,恰恰抬头一看,枝头上可爱的小黄莺们正扑棱着翅膀,唱着欢快的歌儿,这是在赞美这些的花儿吗?还是在为这生机勃勃的唱赞歌呢?

    [阅读全文]...

2022-06-03 05:38:02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赏析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赏析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背景】《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作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江畔:江边。

      (8)*明:早晨。

      【译文】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

      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

      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六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娇媚(可爱)的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人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赏花时,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丽的,则不多见。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又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惟妙惟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浑然天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

    [阅读全文]...

2022-06-25 17:37:39
  • 庆云社区寻找古诗之美52句

  • 寻找,经典
  • 优美古诗两首

      春风微寒,月落烏啼霜万天(*)。

      箫声引霞,将军无眠待雁还(*)。

      长思东风,戎馬天涯容顏牽(*),

      关山飞度,氤氲深厚袅如烟(*)。

      柴门留韵,执手相望彩云嫣(*)。

      景色芳馨,落霞万朵醉人間(*)。

      成陵壮阔,故国神游新月弯(*)

      似闻马嘶,娥兔冷艳音韵添(*)。

      三关中秋,柔情似水终有缘(*),

      情存何處,扼腕发奋梦魂园(*)。

      箫声袅袅,秋叶似菊彩云鲜(*),

      真情以赴,胆肝澄澈神女翩(*)!

      雁南飛時,将军征夫浊酒残(*),

      孤村寒單,思绪生花寻流年(*)。

      一醉何恨,留墨河湟唱宏篇(*)。

      逝水流年,栏杆拍遍红巾边(*)!

      层林尽染远山栏,萧瑟长风朔雁还。

      白塔独惊妖娆月,涛声似啸九曲山;

      天高冷艳秋风紧,芦絮飞扬彩韵添。

      萧瑟秋风何所应,新音陇调似空前!

    [阅读全文]...

2022-03-06 09:06:07
寻欢的古诗 - 句子
寻欢的古诗 - 语录
寻欢的古诗 - 说说
寻欢的古诗 - 名言
寻欢的古诗 - 诗词
寻欢的古诗 - 祝福
寻欢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