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上行的古诗拼音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提上行的古诗拼音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提上行的古诗拼音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提上行的古诗拼音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
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欢迎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简介】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说明】
【写作背景】: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原文】
长歌行①(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③待日晞⑨。
阳春④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⑤至,焜黄⑥华叶衰。
百川⑦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⑩不努力,老大徒⑧伤悲。
【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长歌行⑤秋节:秋季。
⑥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读音同“花”。 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读shuaī)
⑦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⑧徒:白白地 。
⑨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⑩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年老。(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此句话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朗读节奏划分】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翻译一】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著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翻译二】
园中的葵菜郁郁青青
长歌行拼音版古诗鉴赏
语言文字是*独有一种语言和文字。它独特音、形及拼法使得*文化博大精深。因此,我们从小就要用心去学好我们自己文化课。下面是长歌行拼音版古诗鉴赏,欢迎参考阅读!
汉乐府《长歌行》
原文: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青园中葵,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春布德泽,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恐秋节至,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川东到海,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时复西归?
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壮不努力,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2.晞(xī):晒干。
3.阳春:暖和春天。
4.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焜(kūn)黄:枯黄色。
7.华:同“花”。
8.老大:年老。
9.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春天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悲壮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调》两首中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歌以咏志”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长歌行
作者:汉无名氏 朝代:汉代 体裁: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原文赏析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原是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门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歌谣和文人的诗来配乐曲,以备朝廷祭祀和宴会时演奏。后来把乐府搜集、整理、保存的诗歌叫做“乐府”。它也就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新诗体。以民歌俗曲为主的乐府诗,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形式。本诗属于歌形体,歌形体形式自由,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富于变化。
1、四时的变化,万物的盛衰各有其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中青葵,一片青翠,金黄的花儿饱沾朝露,正期待着日光把它晒干。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红日升起,阳光散布恩惠,把温暖无私地施舍给万物。
长歌行拼音版古诗鉴赏
语言文字是*独有一种语言和文字。它独特音、形及拼法使得*文化博大精深。因此,我们从小就要用心去学好我们自己文化课。下面是长歌行拼音版古诗鉴赏,欢迎参考阅读!
汉乐府《长歌行》
原文: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青园中葵,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春布德泽,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恐秋节至,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川东到海,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时复西归?
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壮不努力,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2.晞(xī):晒干。
3.阳春:暖和春天。
4.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焜(kūn)黄:枯黄色。
7.华:同“花”。
8.老大:年老。
9.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春天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悲壮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调》两首中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歌以咏志”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
yè shànɡ shòu xiáng chénɡ wén dí
夜上受降城闻笛
lǐ yì
李益
huí lè fēnɡ qián shā sì xuě
回乐峰前沙似雪,
shòu xiáng chénɡ wai yuè rú shuānɡ
受降城外月如霜。
bù zhī hé chǔ chuí lú ɡuǎn
不知何处吹芦管,
yī yè zhēnɡ rén jìn wànɡ xiān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
注释
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⑵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的烽火台。
⑶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⑷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⑸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让我们一起学*一下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吧!
3.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这首诗是李益颇具代表性的边塞诗。
受降城是唐高宗时朔方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建筑的。有东、西、中三城。中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东城在今托克托县南,西城在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这里指的是西城。
诗写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开头二句描写边塞荒寒夜景。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乘着月色,登上城楼,举目四望,只见辽阔的沙漠和耸立的烽火台,笼罩在寒冷的月光中。沙漠如雪一般银白,城外地上也好象铺满了白霜,景色荒寒,令人感到冷森森的。这两句诗人抓住“沙似雪”和“月如霜”的边塞的特有景色,渲染环境的荒寒,形象鲜明、确切。
末二句写闻笛兴愁。
征人久戍边地,本来就很寂寞,今夜在深秋月下又忽然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凄凉的芦笛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谁无父母,谁无妻子,“一夜 征人尽望乡”,写尽了征人心中的牵念与企盼。
这首诗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
古诗少年行王维拼音版
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和努力。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古诗少年行王维拼音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xīn fēng měi jiǔ dòu shí qiān ,xián yáng yóu xiá duō shǎo nián 。
xiàng féng yì qì wéi jun1 yǐn ,xì mǎ gāo lóu chuí liǔ biān 。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chū shēn shì hàn yǔ lín láng ,chū suí biāo qí zhàn yú yáng 。
shú zhī bú xiàng biān tíng kǔ ,zòng sǐ yóu wén xiá gǔ xiāng 。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yī shēn néng bò liǎng diāo hú ,lǔ qí qiān zhòng zhī sì wú 。
piān zuò jīn ān diào bái yǔ ,fēn fēn shè shā wǔ dān yú 。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hàn jiā jun1 chén huān yàn zhōng ,gāo yì yún tái lùn zhàn gōng 。
tiān zǐ lín xuān cì hóu yìn ,jiāng jun1 pèi chū míng guāng gōng 。
译文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方告终,高高坐在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注释
⑴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盛产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⑵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著名的勇士盖勒、荆轲、秦舞阳都到过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⑶羽林郎:汉代禁卫军(jun)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⑷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⑸苦:一作“死”。
⑹擘:张,分开。一作“臂”。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⑺重:一作“群”。
⑻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⑼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⑽欢宴:指庆功大宴。
⑾云台:东汉洛阳宫中的座台,明帝时,曾将邓禹等二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像画在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⑿轩:殿前滥槛。
⒀明光宫:汉宫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建。
鉴赏
这组诗的第一首,写侠少的欢聚痛饮。诗开头便以“美酒”领起,因为豪饮酣醉自来被认为是英雄本色,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饮酒在当时因能激发意气而被视作胜事。“斗十千”语出曹植《名都篇》:“归来宴*乐,美酒斗十千”,按李白也有《将进酒》诗云:“昔时陈王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此诗意*李诗,不仅极言酒之珍美,而且还借前人的用语写出慷慨好客、纵情欢乐的盛况。盖游侠之饮原非独酌遣闷,其倜傥意气正在大会宾客之际才得以充分的表现。第二句言“咸阳游侠”,乃以京都侠少为其代表。游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闾里市井之中,故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径直称之为“闾里之侠”,咸阳为秦的国都,则京邑为游侠的渊薮也不言自明,这里不过是举其佼佼者以概全体。诗的前两句以“新丰美酒”烘染在前,“咸阳游侠”出场在后,而“多少年”则为全篇之纲。诗的后二句更进一层,写出侠少重友情厚交谊的作风。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所谓“论交从优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正表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因此,在他们开怀畅饮的豪爽风度中,还渗透着为朋友倾情倒意,肝胆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诗人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实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的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写游侠的出征边塞。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骠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闻熟见的惯例。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
第三首,写少年的勇武杀敌。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喜表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第四首,写游侠的功成无赏。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那么这一首写朝廷论功行赏,他也理应是受奖的主角了。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君臣欢宴、云台论功、天子临轩、封侯赐爵,正当期待中的主角出场时,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这里的“将军”和第二首“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的“骠骑”当是一人,指军中的主帅。“将军讽出明光宫”,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谓受皇帝宠信的权贵坐享其成而血战的勇士反遭冷落。诗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复渲染,到头来却翻作他人;而活跃在前三首诗里的主角被悄无声息地推到了局外。这种欲抑故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的不*之鸣得以强有力的表现,这里再加申说反而是多余的了。
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豪荡使气、舍身报国、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侠精神,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和盛唐其他诗人创造的形象一样,实际上是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这四首绝句独自成篇,各有侧重,但又蝉联而下,互相补充和照应。用笔或实或虚,或显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谱写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进行曲。
古诗将进酒拼音版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来看看古诗将进酒带拼音版,欢迎来参考!
qiāng jìn jiǔ
将 进 酒
jūn bú jiàn huáng hé zhī shuǐ tiān shàng lái,bēn líu dào haǐ bú fù huí
君 不 见 黄 河 之 水 天 上 来,奔 流 到 海 不 复 回。
jūn bú jiàn gāo táng míng jìng bēi bái fà ,zhāo rú qīng sī mù chéng xuě
君 不 见 高 堂 明 镜 悲 白 发, 朝 如 青 丝 暮 成 雪。
rén shēng dé yì xū jìn huān ,mò shǐ jīn zūn kōng duì yuè
人 生 得 意 须 尽 欢, 莫 使 金 樽 空 对 月。
tiān shēng wǒ cái bì yǒu yòng ,qiān jīn sàn jìn huán fù lái
天 生 我 材 必 有 用, 千 金 散 尽 还 复 来。
pēng yáng zaǐ niú qǐe wéi lè ,huì xū yì yǐn sān bǎi bēi
烹 羊 宰 牛 且 为 乐,会 须 一 饮 三 百 杯。
cén fū zǐ ,dān qīu shēng ,qiāng jìn jǐu ,bēi mò tíng
岑 夫 子,丹 丘 生, 将 进 酒, 杯 莫 停。
yǔ jūn gē yì qǔ ,qǐng jūn wèi wǒ qīng ěr tīng
与 君 歌 一 曲, 请 君 为 我 倾 耳 听。
zhōng gǔ zhuàn yù bù zú guì ,dàn yuàn cháng zuì bù fù xǐng
钟 鼓 馔 玉 不 足 贵, 但 愿 长 醉 不 复 醒。
gǔ lái shèng xián jiē jì mò ,wéi yǒu yǐn zhě liú qí míng
古 来 圣 贤 皆 寂 寞, 惟 有 饮 者 留 其 名。
chén wáng xī shī yàn píng lè ,dǒu jǐu shī qiān zì huān xuè
陈 王 昔 时 宴 * 乐,斗 酒 十 千 恣 欢 谑。
zhǔ rén hé wèi yán shǎo qián ,jīng xū gū qǔ duì jūn zhuó
主 人 何 为 言 少 钱, 径 须 沽 取 对 君 酌。
wǔ huā mǎ ,qiān jīn qíu
五 花 马, 千 金 裘,
hū ér jiāng chū huàn měi jiǔ ,yǔ ěr tóng xiāo wàn gǔ chóu
呼 儿 将 出 换 美 酒,与 尔 同 销 万 古 愁。
注释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
季深业书法《将进酒》季深业书法《将进酒》
:纵情任意。谑(xuè):戏。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⒃尔:你。销:同“消”。
⒄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古诗杂诗王维拼音版
导语: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古诗杂诗王维拼音版,欢迎借鉴!
zá shī
杂诗
wáng wéi
王维
jūn zì gù xiāng lái
君 自 故 乡 来
yīng zhī gù xiāng shì,
应 知 故 乡 事 。
lái rì qǐ chuāng qián
来 日 绮 窗 前 ,
hán méi zhuó huā wèi
寒 梅 著 花 未 ?
古诗杂诗王维注释及译文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赏析
这首诗表现诗人的情趣与倾向。作者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诗人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赞《杂诗》阅读练*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③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2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21.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
D.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22.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
诗经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词语释义】
①呼作:称为。②白玉盘:指白玉制成的盘子。③疑:怀疑。④瑶台:传说中
神仙居住的地方。
【作者名片】
李白(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25 岁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饱览名山大川,对社会生活有所体验。其诗表现出蔑视*的傲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之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李白与杜甫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诗意体悟】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悬挂在夜空青云之上。
风
【唐】李 峤
解落三秋月,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词语释义】
①解:相当于“扫”“吹”等动词,也可当“能够”讲。②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指深秋,此时树叶开始凋零。③二月:早春,农历二月。④过:经过。⑤斜:不正。
【作者名片】
李峤(约 645 ∽约 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少有才志,二十岁举进士。生前以文辞著称,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并称“文章四友”。其诗多为咏风颂物之作,词新典丽,而内容较为贫乏。代表作品有《风》《汾阴行》等。
【诗意体悟】
秋天,风可以吹落金黄的树叶,春天可以吹开美丽的鲜花。风刮过江面能掀(xiān)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把万竿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端午即事古诗拼音版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即事古诗拼音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5.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6.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7.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提上行的古诗拼音版
山行古诗的拼音版
岁晏行的古诗拼音版
梁甫行的拼音版古诗
塞上拼音版的古诗
《商山早行》的古诗拼音版
姚鼐的山行古诗拼音版
古诗行宫的拼音版
贫交行的拼音版古诗
商山早行的拼音版古诗
山行杂咏的古诗拼音版
客中行的古诗拼音版
长歌行古诗的拼音版
从军行的拼音版的古诗
古诗从军行拼音版的
长歌行的古诗拼音版
陇西行的古诗拼音版
薄暮山行的古诗拼音版
使至塞上的拼音版古诗
山行的古诗带拼音版朗读
贫交行这首古诗的拼音版
从军行的古诗带拼音版
李白的客中行拼音古诗版
古诗上元应制的拼音版
古诗池上的拼音版全文
送灵澈上人古诗的拼音版
池上古诗拼音版的图片
商山早行的作者古诗拼音版
姑苏行古诗的拼音版视频
李白的诗古诗古朗月行拼音版
描写母鸡的成语和古诗
元甫山的古诗
含有光和慧的词语或古诗
古诗古韵授课的评分标准
有关春风杨柳的古诗
不知疲倦乐在其中的古诗词
十个格子的古诗
有深度的中国古诗
王福龄的古诗
苏轼的中秋月古诗动作
嵩山的四季古诗
子女希望父母健康的古诗
小学生写雾天的古诗词
描写男人善变的古诗
带有国且国在第六个字的古诗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的书籍
苏东坡古诗的特征
关于父母不舍的古诗词
怀念逝去的姑姑和姑父古诗
描绘古诗山行的简笔画
古诗词中常用的情景写作
赞美雪白的古诗词
宋词排名前10的古诗
兰花颂的古诗
关于月饼的古诗很短
医院人多的古诗
播放删除闹钟的古诗
再养菊花的古诗
笨狼的古诗读书札记
写月宫的古诗词
形容雨后仙气飘飘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