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做画的古诗

关于团扇做画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团扇做画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团扇做画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团扇做画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 语录(3) 说说(6) 名言(767) 诗词(137) 祝福(1k+) 心语(96)

  • 次石湖书扇韵古诗赏析

  • 次石湖书扇韵古诗赏析

      《次石湖书扇韵》是宋代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的诗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次石湖书扇韵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次石湖书扇韵

      戴复古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次石湖书扇韵字词解释:

      ⑴次: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十里左右),自号石湖居士。

      ⑵一曲:水流弯曲处。

      ⑶阁:通“搁”。放置,搁置。

      ⑷藕花:莲花。

      ⑸别:另外,别有洞天。此句的意思为在那荷花深处,主人别有洞天的开了一个小门。

      次石湖书扇韵翻译:

      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

      次石湖书扇韵阅读答案: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繁华热闹等。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次石湖书扇韵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夏,范成大归隐石湖后的第一个生日,姜夔从湖州赶往石湖祝寿。他在看了范成大手中扇子上的题诗以后,作了这首《次石湖书扇韵》来抒发他的感受。范成大的原作题扇诗已佚。

      次石湖书扇韵赏析: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沈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个人资料: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等书传世。

    [阅读全文]...

2021-12-22 19:02:46
  • 含有扇字的古诗词 带扇字的诗词名句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蚊虫遭扇打,只因嘴伤人!——《增广贤文·下集》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不爱江山爱美人。——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奉帚*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王昌龄《长信怨》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刘翰《立秋》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苏轼《贺新郎·夏景》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福王少小风流惯。——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杜甫《秋兴八首》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李白《夏日山中》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陆游《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陆游《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班婕妤《怨歌行》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吴文英《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奉帚*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李商隐《七夕》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卓文君《怨郎诗》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苏轼《菩萨蛮·七夕》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龚自珍《咏史》

    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吴文英《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苏轼《望海楼晚景五绝》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王维《洛阳女儿行》

    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云滞所思。——李商隐《到秋》

    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白居易《雨后秋凉》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杨基《春草》

    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王沂孙《齐天乐·萤》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苏轼《江城子》

    [阅读全文]...

2022-07-10 11:32:40
  • 清明的古诗配画

  • 清明,写作
  • 清明的古诗配画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的古诗配画,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清明》鉴赏: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阅读全文]...

2022-02-14 13:17:48
  • 夏天的古诗 配画

  • 夏天
  •   夏天给树木、小草带来翠绿色,给花朵带来了七彩衣裳。

      1、<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

      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初夏即事>

      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昼偶作>

      唐·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

      唐·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阅读全文]...

2022-04-11 07:38:50
  • 秋天的古诗和画

  • 秋天
  •   秋凉心暖,安然端坐,一曲红尘,听时光深处,花开的声音,轻轻,柔柔,暗香幽幽,飘来阵阵花语,仿佛你深情的诗,在耳畔呢喃,低语。

      《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阅读全文]...

2021-12-20 11:05:54
  • 春天的古诗配画

  • 春天,写作
  • 春天的古诗配画(精选80句)

      春天,是希望纷飞的季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春天的古诗配画(精选80句),希望喜欢!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5.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____宋祁《玉楼春·春景》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朱熹《春日》

      10.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____杨巨源《城东早春》

      1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____杜牧《赠别》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杜甫《绝句二首》

      1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

      18.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19.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____秦观《春日》

      20.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2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____王维《相思》

      2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杜甫《春望》

      23.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2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高鼎《村居》

      2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6.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2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29.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0.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____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1.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____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杜牧《江南春》

      3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____杜甫《春夜喜雨》

      36.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____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37.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____卢纶《长安春望》

      38.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____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3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4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2.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43.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____周朴《桃花》

      44.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____韩愈《晚春》

      45.春日游,杏花吹满头。____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4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____武元衡《春兴》

      48.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7-18 20:00:01
  • 夏天的古诗配画大全

  • 夏天
  •   夏天是清爽而又热烈的,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这个夏天里,沿路的景物很美,江南的仲夏,原是一副天上乐园的景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家高骈。其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翻译】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翻译】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翻译】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夏日南亭怀辛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翻译】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阳寄源中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诗句全文如下: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翻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江夏送张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

      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送君从此去,回首泣迷津。

    [阅读全文]...

2022-04-02 13:06:43
  • 关于月亮的古诗配画

  • 月亮
  •   月亮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不禁想起了关于月亮的。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玉阶怨》

      唐·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阅读全文]...

2022-05-13 19:00:46
  • 关于秋天的古诗并配画

  • 秋天
  •   秋天没有了夏天的热烈灿烂,更多的是沉静和内敛。聆听秋天,秋的雨,秋的风,构略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任一抹淡淡的怀想。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登高》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阅读全文]...

2022-04-20 00:48:51
团扇做画的古诗 - 句子
团扇做画的古诗 - 语录
团扇做画的古诗 - 说说
团扇做画的古诗 - 名言
团扇做画的古诗 - 诗词
团扇做画的古诗 - 祝福
团扇做画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