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关于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9) 语录(4) 说说(31) 名言(4) 诗词(1k+) 祝福(3) 心语(6)

  • 陆游的爱国的古诗

  • 陆游,爱国
  • 陆游的爱国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的爱国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

      《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阅读全文]...

2022-02-27 21:04:34
  • 陆游的古诗句

  • 陆游,诗人
  • 陆游的古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陆游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陆游《幽居初夏》

      2、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3、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4、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怕歌愁舞懒逢迎。——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7、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8、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9、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_旅。——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0、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陆游《好事*·秋晓上莲峰》

      11、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2、阵云高、狼烽夜举。——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1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8、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9、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陆游《赠猫》

      20、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1、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3、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24、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25、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26、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2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29、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30、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31、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3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4、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5、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36、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鸡豚。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游西村》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如。楼船夜雪洲渡,铁马秋风散关。《书愤》

      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算咏梅》

      5、红酥,黄縢酒,满城春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钗头凤·红酥》

      6、懒向沙头醉瓶,唤君同赏窗明。阳吹最关情。《浣溪沙》

      7、当年万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诉衷情·当年万觅封侯》

      8、东望阴何处是?往来万三千。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渔家傲·东望阴何处是》

      9、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瀣穿,卷罢黄庭卧看。《《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10、存神虑长年,黄遗书汉尚传。妙语虽传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秋思》

      11、虚极静笃道乃见,仁义尽余可忧。名采药恐未免,策蹇孰能从我游?《秋思》

      12、灰中如萤,燎原从此始。元点存,危疾亦不死。《杂兴》

      13、弱仅能,齿摇常欲堕;扶持赖药物,苟幸过。《杂兴》

    [阅读全文]...

2021-12-18 23:38:07
  • 陆游的古诗

  • 陆游
  •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5、《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9、《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忧国孤臣泪,*胡壮士心。

      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10、《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午饭》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

      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12、《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13、《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4、《沈园(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阅读全文]...

2022-03-21 19:20:18
  • 陆游的爱国古诗

  • 爱国,陆游,文学
  • 陆游的爱国古诗(精选15首)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作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示儿》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书愤五首·其一》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关山月》

      作者: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7、《金错刀行》

      作者: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

      8、《水调歌头·多景楼》

      作者: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着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阅读全文]...

2022-03-31 23:54:39
  • 陆游示儿古诗及翻译

  • 陆游,诗人
  • 陆游示儿古诗及翻译

      引导语:《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下文就是这首诗的古诗原文以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学*。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 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 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 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 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 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名家评析

      宋·梅尧臣《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明·徐伯龄《蟑精焦》:“较之宗泽三呼渡河之心。何以异哉!”

      明·胡应麟《诗薮》:“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清·贺贻孙《诗笺》:“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陈友冰、杨福生《宋代绝句赏析》:“诗的'三、四两句来了个大幅度的时空跳跃,由生前突然转为死后,由悲愤转为希望。”

      姚奠中《唐宋绝句选注析》:“二句‘但’字一转,引出‘不见九州同’,突出一个‘悲’字。”

      示儿对后世的影响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其他评述陆诗,特别提到《示儿》诗,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此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写:“放翁十余岁时,早已*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

      历代爱国诗中,朱自清先生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创作背景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阅读全文]...

2022-05-19 12:10:51
  • 陆游的爱国古诗10首

  • 陆游
  •   一生笔耕不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的雄奇奔放与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者: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作者: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作者: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着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作者:陆游

      中原草草失承*,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阅读全文]...

2022-05-02 06:59:21
  • 陆游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 陆游,端午节,诗人
  • 陆游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导语: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下面是陆游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欢迎阅读!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注释

      ①乙卯:指的是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赏析

      这以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阅读全文]...

2021-12-28 08:01:55
  •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 韩愈
  •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在读晚春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晚春唐韩愈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半百。

      【译文】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赏析】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阅读全文]...

2022-02-08 21:53:42
  • 卧春陆游诗词

  • 陆游,诗人
  • 卧春陆游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卧春陆游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卧春》

      陆游

      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

      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

      其后在山东有位乡音浓重的中文老师把此诗念成:

      《我蠢》

      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

      俺是驴,俺是头驴,俺是头呆驴。

      百度里输入关键词“陆游卧春”,可以看到很多条相关文章,也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有从诗首只到“岸似透黛绿”的,也有续写“岸似竹,岸似透竹,岸似透寸竹” 的,甚至还有在诗的第一句加上“卧似山洞冷(我是山东人)”。有说老师朗读学生听写的,也有说是山东口音的中文老师将《卧春》读成《我蠢》的,还有询问说《卧春》是陆游诗真的假的,等等。笔者才疏学浅,不过细读便知所谓《卧春》并不是陆游的作品,无非是有才学的网友恶搞逗笑而已。

      首先,从形式上说,所谓《卧春》非诗非词,说诗不合格律,说词没有词牌,但凡只是一首为了契合《我蠢》逗笑的顺口溜,所以不是陆游的作品。诗至唐代已经发展到艺术的巅峰,作为宋代的大诗人陆游继承前人的衣钵,写诗“对仗工整,使事熨帖”,时人称之为“小李白”,肯定不会写出如此非驴非马的诗句来。词自晚唐五代肇始,至宋已臻于完美。宋人的每一首词大凡直接标明词牌,即使是自命题也是在词牌之下才标明题目,比如:《水龙吟·春日游摩祠池》、《渔家傲·寄仲高》、《齐天乐·左县道中》等等,极少甚至没有简单命题而不标明词牌的。陆游是治学严谨的大家,想来不会把《卧春》这样不伦不类的诗词轻易示人的。

      其次,从风格上看,所谓《卧春》非咏非赞,用字啰嗦重复,行文牵强拖沓,但凡是善做文字游戏的才子杜撰而成的诗不诗词不词的玩意,所以不是陆游的作品。陆游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他的报国理想长期遭到冷酷现实的扼杀,因此他的诗歌在回荡着昂扬斗志的同时又多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带有浓厚的苍凉沉郁的色彩。当然,陆游也写过《月照梨花·闺思》之类情调的作品,但绝然不会在一首诗词里不厌其烦地反复使用“卧”字,更不会啰里啰嗦不知所云地说什么“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陆游的作品注重锤炼,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说他“或者以其*易*人,疑其少炼,抑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放翁工夫精到,出语自然整洁,他人数言不了者,只在一二语了之。此其炼在句前,不在句下,观者并不见其炼之迹,乃真炼之至矣。”读如此评论再看《卧春》,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次,从作品上查,所谓《卧春》无根无据,归不进《剑南诗稿》,也难入《逸稿》,但凡是有才学的网友颇具匠心的搞笑段子而已,所以不是陆游的作品。陆游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诗、词、散文,著作除《剑南诗稿》八十五卷之外,尚有《逸稿》两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包括词两卷、《入蜀记》六卷),《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陆游从十二岁开始学诗,到八十四岁仍是“无诗三日却堪忧”,所以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的诗今存九千二百多首,收入民国年间出版的《全宋词》的词作一百四十多首,加上存目词大凡一百五六十首,翻遍陆游的诗词,恐怕难觅《卧春》的踪影。

      当然,笔者这里说《卧春》不是陆游的作品,并不是要把其说得一无是处,最起码网民们喜欢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文史上常常有假托名人而撰写的作品,其思想性艺术性受人臧否不一褒贬不同。其实,以假乱真也好,狗尾续貂也罢,只要不是剽窃他人而是自创的作品,就应该有它的存在价值,至于以谁的名义发表也就无所谓了。

    [阅读全文]...

2022-02-10 01:06:36
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 句子
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 语录
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 说说
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 名言
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 诗词
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 祝福
我想听陆游的古诗晚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