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压的古诗

关于灰压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灰压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灰压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灰压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 语录(2k+) 说说(7k+) 名言(483) 诗词(16) 祝福(1k+) 心语(57)

  • 《石灰吟》古诗5篇

  • 《石灰吟》古诗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灰吟》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的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的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石灰吟》的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的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石灰吟》的作者介绍: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教养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投影图,练*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检查预*。

      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故事。

      (2)、其他的诗。

      讲读《墨梅》

      听配乐课文朗读。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重点讨论学生预*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阅读全文]...

2022-07-13 06:36:27
  • 《石灰吟》古诗(5篇)

  • 《石灰吟》古诗(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石灰吟》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的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的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石灰吟》的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的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石灰吟》的作者介绍: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教养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投影图,练*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检查预*。

      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故事。

      (2)、其他的诗。

      讲读《墨梅》

      听配乐课文朗读。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重点讨论学生预*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阅读全文]...

2022-02-09 04:54:05
  • 《石灰吟》古诗

  • 《石灰吟》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灰吟》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养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投影图,练*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检查预*。

      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故事。

      (2)、其他的诗。

      讲读《墨梅》

      听配乐课文朗读。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重点讨论学生预*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

      (2)、教师指导练*。

      (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背诵《墨梅》。

      第二课时:

      课前复*。

      背诵《墨梅》。

      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回忆方法。

      讲读课文《竹石》、《石灰吟》。

      (一)、讲读《竹石》。

      听配音朗诵。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四人小组讨论仍然没弄懂的质疑。

      (1)、什么咬定了青山不放松?

    [阅读全文]...

2022-05-27 04:50:43
  • 含有灰字的古诗词 带灰字的诗词名句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一寸相思一寸灰。——苏轼《南乡子·集句》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小窗幽记·集灵篇》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格言联璧·接物类》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四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佚名《有所思》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秦妇吟》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纳兰性德《梦江南·昏鸦尽》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纳兰性德《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庄子·内篇·齐物论》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李贺《秦王饮酒》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苏轼《寒食雨二首》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李贺《长*箭头歌》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李白《长干行二首》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世道不怜才,凤毛麟角,化作灰尘。——《小窗幽记·集峭篇》

    清泪尽,纸灰起。——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李商隐《马嵬二首》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吴伟业《圆圆曲》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苏轼《荔枝叹》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纳兰性德《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虞美人·枕上》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寒灰炙手,人重人轻。——苏轼《行香子·寓意》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杜甫《小至》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李白《北风行》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张说《邺都引》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佚名《被衣为啮缺歌》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长亭送别》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李白《古风·秦王扫*》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欧阳修《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不费吹灰之力。——《孽海花·第二十九回》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阅读全文]...

2022-06-17 03:34:41
  • 石灰吟古诗_石灰吟于谦

  •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只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阅读全文]...

2022-06-21 05:59:21
  • 石灰吟古诗鉴赏

  •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常。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5-20 15:58:10
  • 形容冷的诗句 天冷和心灰意冷的诗句古诗大全

  • 心灰意冷,天冷
  • 描写冬天寒冷的古诗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咏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佚名 《孟冬寒气至》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作者: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作者:李商隐 《夜冷》

    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 ——作者:孙欣 《奉试冷井诗》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作者:韩溉 《松》

    雨余庭院冷萧萧。帘幕度微飙。鸟语唤回残梦,春寒勒住花梢。——作者:周紫芝 《朝中措》

    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作者:陆龟蒙 《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作者:元稹 《初寒夜寄卢子蒙》

    云冷江空岁暮时,竹阴梅影月参差。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作者:殷尧藩 《寒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昇《雪望》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 --唐·杜甫《*县怀古》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孟郊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阅读全文]...

2022-02-07 18:04:26
  • 诗名含有压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压字的诗词

  • 寇彦时自历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其一 白石压尺

    李昭玘〔宋代〕

    素质并琳琅,磨砻若截肪。动摇风莫虑,点污墨须防。

    色带泉流润,声含磬韵长。愿登青玉案,时助写云章。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蒋春霖〔清代〕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华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黄庭坚〔宋代〕

    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

    压沙寺梨花

    黄庭坚〔宋代〕

    压沙寺後千株雪,长乐坊前十里香。寄语春风莫吹尽,夜深留与雪争光。

    菩萨蛮·吴姬压酒浮红蚁

    洪瑹〔宋代〕

    吴姬压酒浮红蚁。少年未饮心先醉。驻马绿阳阴。酒楼三月春。相看成一笑。遗恨知多少。回首欲魂销。长桥连断桥。

    满江红·雪压山颓

    吕胜己〔宋代〕

    雪压山颓,谁撒下、琼花玉蕊。寒气凛、沈沈天籁,望迷千里。群雀耐寒枯树顶,扁舟独钓*沙觜。把江南、图画展开看,都难比。台榭远、登临喜。楼阁上,歌声起。赏时光,居士独怜愁底。安得四方寒畯彦,归吾广厦千间里。但今生、此愿得从心,心休矣。

    西江月·压雪江山亦老

    陈德武〔宋代〕

    压雪江山亦老,迎春草木俱新。雪销春去逐飞轮。谁识静中机运。浊浊坝头泥土,攘攘市上风尘。为何不住往来人。都被利名淘尽。

    水龙吟(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

    王安中〔宋代〕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青玉案(压波觞客)

    赵长卿〔宋代〕

    结堂雄占云烟表。万象争呈巧。老木参天溪四绕。乱山横秀,一湖澄照。天付阴晴好。夜空唤客清樽倒。明月飞来上林杪。凉满九霄风露浩。酒慵起舞,一声清啸。*压波声小。

    压墙花

    元稹〔唐代〕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

    春来偏认*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阅读全文]...

2022-04-19 03:57:17
  • 表达压抑的古诗句

  • 压抑,伤感
  • 1、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杜牧《赠别》

    2、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4、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5、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6、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7、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8、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9、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10、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丘逢甲《春愁》

    11、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12、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4、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5、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16、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7、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18、天上何曾许寄愁,酒中正自可忘忧。——陆游《对酒·天上何曾许寄愁》

    19、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子规》

    20、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屈大均《潇湘神·零陵作》

    2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22、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23、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24、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纳兰性德《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25、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适《送魏八》

    2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7、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28、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李煜《书灵筵手巾》

    2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30、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31、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2、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33、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34、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龚自珍《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35、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36、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37、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孔夷《南浦·旅怀》

    38、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40、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41、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曹组《卜算子·兰》

    42、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43、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44、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45、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46、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47、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48、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49、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春景》

    50、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江采萍《谢赐珍珠》

    51、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王国维《虞美人》

    [阅读全文]...

2021-11-23 18:52:49
灰压的古诗 - 句子
灰压的古诗 - 语录
灰压的古诗 - 说说
灰压的古诗 - 名言
灰压的古诗 - 诗词
灰压的古诗 - 祝福
灰压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