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关于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3) 语录(2) 说说(8) 名言(569) 诗词(782) 祝福(1k+) 心语(472)

  • 《清贫》同步练*及答案详解

  • 阅读
  • 《清贫》同步练*及答案详解

      《清贫》是革命烈士方志敏于1935年5月26日创作的一篇散文。语言朴实无华,然而却表现了极为深刻的内容,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才能。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贫》同步练*及答案详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贫》同步练*

      一、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筹集( ) 深山坞( ) 奢( )侈( ) 抛掷( )

      掬( ) *( ) 气势 磅礴 ( ) ( )

      沧桑( )( ) 结痂 ( ) 匍匐( )( ) 朝觐 ( )

      二、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骗( ) 坞( ) 侈( ) 矜( )

      偏( ) 呜( ) 移( ) 怜( )

      三、解词

      1.齿冷:

      2.奢侈:

      3.矜持不苟:

      四、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他是**第六届中央委员会 委员遗著有 《可爱的*》和《狱中纪实》等

      【课内阅读】

      ①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 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到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②“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个,把你炸死去!”

      ③“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④“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⑤“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的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⑥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所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1.“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 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此句用了什么描写方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

      2.“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答:

      3.“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这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他为什么这样说?

      答:

      4.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为什 么呢?

      答:

      【试题答案】

      一、chóu wù shē chǐ zhì

      jū sà pángbó cāng

      sāng jiā púfú jìn

      二、骗( 行骗) 坞(深山坞) 侈( 奢侈) 矜( 矜持)

      偏( 偏向) 呜(呜呜哭) 移( 转移) 怜( 可怜)

      三、1、耻笑 2、过分花钱追求享受 3、庄重严谨,一点不马虎

      四、《可爱的*》,方志敏

      【拓展内容】《清贫》读后感范文:

      我学了《清贫》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革命党员,他叫方施敏,一天他被俘虏了,有两个士兵知道他很有钱,企图从他身上搜到财宝,谁知只在他身上搜到了一块手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其中有一个士兵拿着一个手榴弹吓唬他,说“赶快把钱拿出来,不然我就把你炸死。”而他说“哼,你不要做出那样难看的样子吧!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想在我身上发洋财,是想错了。”他淡淡的说。

      两个士兵说“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钱?”可是两个士兵在他身上搜许多,也没有找到别的财物,最后只好低头转身走了。

      清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我们现在虽然有富足的生活,确实没有像革员们一样的精神素质。

    [阅读全文]...

2022-04-08 04:59:33
  • 清贫课文主要内容

  • 清贫课文主要内容

      《清贫》这篇自叙式的随笔,篇幅不过几百字,语言朴实无华,然而却表现了极为深刻的内容,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才能。下面为大家带来清贫课文主要内容,快来看看吧。

      清贫课文主要内容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shē)侈(chǐ)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chóu)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的。这在有些人看来,颇(pō)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jīn)持不苟(gǒu),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就在我被俘(fú)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zhuó)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bǐng)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hè〕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呵!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然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子放在深山坞(wù)里保藏---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家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清贫的反义词:

      富有、阔气、富裕、阔绰

      清贫造句

      1、尽管他现在十分富有,可他一直保持着清贫的生活方式。

      2、也许这些文字更确切地说是写给那些清贫的学生的。

      3、我自幼家境清贫,在那间低收入家庭住宅区的房子里,我和我的六个兄弟三个姐妹——一群各色各样的、领养来的孩子——以及我的爸爸,还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妈妈亨利住在一起。

      4、我想,他可以讲很多内容,关于清贫和达观,幽默和疾病,写作和自我,以及人类的境遇。

      5、她说道,她的生活清贫得如同一个养猪专业户,而把她的参议员工资用于了慈善项目。

      6、尽管面对他们的是清贫、孤独和干旱,但他们还是建立了一处切实可行的研究点,而且经过几年的磨合,他们还赢得了几只傲慢的狮子和一群棕鬣狗的信任。

      7、于是,修佛时的反叛以及主动地清贫度日便成为一股正面的力量。

      8、寺内本有三个僧人,一个于数年前病殁,一个因不耐清贫而他走,剩下的只有他一个人了。

      9、但是,盖内克没有那样做,继续将那些价值连城的作品收藏起来,继续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清贫生活。

      10、然而,现在加入到过着宁静清贫生活的修道士行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这些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常常具有专业或学术背景。

      11、他人虽清贫,但举止并不下作。

      12、婚后虽然生活清贫,但就在心里想:以后会好的。

      13、妻子虽能与他同享清贫,却牵挂着女儿的艰苦,常拿同类比较,比较中多少有些埋怨的情绪。

      14、方志敏的清贫生活依靠精神世界的富有作支柱。

      15、我也从不因为我家的清贫而感到困惑。

      16、农村教师精神压力过大,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农村教师过于清贫。

      17、那种为了简化和拯救内在而甘于清贫的人,我们看不起。

      18、既然选择了这个清贫的行业,就要安贫乐道。

      19、人们认为清贫是一种缺陷,而*认为是一种装饰。

      20、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21、我们变得害怕清贫了。

      22、家境清贫,卧病在床的母亲需要家用,妹妹下学期的学费也还没有着落。

      23、范蠡生活清贫,但聪明好学,博学多才,他拜计然为师,成为当地一名圣贤。

      24、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

      25、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可爱的*》、《清贫》等著名文稿。

      26、清贫者由于整日为油盐操劳,思想有所寄托,不致缺少情绪体验。

      27、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人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28、所得金钱虽然不多,特别是金融海啸之后,废纸价格大跌,学校仍然尽量帮助清贫学生。

    [阅读全文]...

2022-01-25 16:01:52
  • 关于清贫的诗句-描写家道清贫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家道清贫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家道清贫的诗句:

      1.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代: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2. 送赞律师归嵩山

      唐代:清江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3. 送杨瑗尉南海

      唐代:岑参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4. 岚似屏风

      唐代:徐夤

      岚似屏风草似茵,草边时脍锦花鳞。山中宰相陶弘景, 谷口耕夫郑子真。宦达到头思野逸,才多未必笑清贫。 君看东洛*泉宅,只有年年百卉春。

      5. 念奴娇(端午酒边)

      宋代:陈著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清贫

      拼音:qīng pín

      释义:生活清寒贫苦

      出处:《红楼梦》第二回:“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造句:

      一、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二、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三、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四、不经清贫难*,不经世事总天真。

      五、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六、未必钱多乐便多,材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八、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九、时时省察,百姓疾苦心永挂;事事检点,为官清贫梦长安。

      十、励操行以修法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十一、*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十二、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十三、守得住清贫胜似福,耐得住寂寞持亮节,抗得住诱惑保*安。

      十四、廉洁做事,虽清贫却心安理得,贪图贿赂,虽富有但寝食难安。

      十五、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阅读全文]...

2022-03-30 20:13:31
  • 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

  • 清明节
  • 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律·清明节古诗

      一、

      买来果品到乡村,闲暇乘车荒冢奔。

      千树梨花开胜雪,一园油菜长如金。

      焚烧钱纸坟前亮,啼哭杜鹃松上闻。

      风过香灰自消散,无声眼泪悼亡魂。

      二、

      惊艳群芳造物才,恰逢寒食古今哀。

      和风一扫残冬尽,乳燕双飞暖意来。

      故国绵绵寻旧梦,他乡恨恨望灵台。

      千年不改清明雨,恰似梨花带泪开。

      拓展资料:

      基本信息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节气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节气涵义

      清明节气点: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汉代至清初采用“*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105天。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阅读全文]...

2022-07-30 08:12:05
  • 诗名含有贫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贫字的诗词

  • 西蜀杨耆二十年前见之甚贫今见之亦贫所异于

    苏轼〔宋代〕

    驿舍闻泣者甚怨问之乃昔富而今贫者乃作一诗今以赠杨君?一题赠杨耆,而以现题为引。?孤村渐?一作微?雨逐秋凉,逆旅愁人怨夜长。不寐相看惟枥马,愁吟?一作悲歌?互答有寒螀。天寒滞穗犹横亩,岁晚空机尚倚墙。劝尔一杯聊复睡,人间贫富海茫茫。

    廉村薛庭芝诉贫於余余亦贫不能周之赠以是诗

    薛嵎〔宋代〕

    两穷相值愁无计,同是开元补阙孙。百世清风於此在,莫将贫悴对人言。

    贫女

    秦韬玉〔唐代〕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交行

    杜甫〔唐代〕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作 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汝坟贫女

    梅尧臣〔宋代〕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叔向贺贫

    佚名〔先秦〕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安贫

    韩偓〔唐代〕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逐贫赋

    扬雄〔两汉〕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相加。匪惟幼稚,嬉戏土沙。居非*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轻罗。进不由德,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谓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盘。徒行负笈,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耘或耔,沾体露肌。朋友道绝,进宫凌迟。厥咎安在?职汝为之!舍汝远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戾天。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諐。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咏贫士·其一

    陶渊明〔魏晋〕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阅读全文]...

2022-01-21 10:18:07
  • 含有贫字的古诗词 带贫字的诗词名句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增广贤文·上集》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上集》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别董大二首》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篇》

    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抱朴子·外篇·安贫》

    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云。——《警世通言·卷九》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增广贤文·上集》

    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增广贤文·下集》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格言联璧·接物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围炉夜话·第三则》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列子·天瑞》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围炉夜话·第三一则》

    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说苑·谈丛》

    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中说·卷二·天地篇》

    富贵多忧,贫穷自在。——《增广贤文·上集》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

    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不退不肖。——《晏子春秋·卷四·内篇·篇二十四》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菜根谭·概论》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篇》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张籍《征妇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秦韬玉《贫女》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足相容也。——《慎子·逸文》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增广贤文·下集》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

    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墨子·47章 贵义》

    炎凉之态,富贵其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其于外人。——《格言联璧·悖凶类》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秦韬玉《贫女》

    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围炉夜话·第十七则》

    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韩非子·难三》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阅读全文]...

2022-01-30 03:56:42
  • 古诗清明

  • 清明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

      2、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3、欲:几乎要,简直要。

      4、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5、借问:请问。

      6、酒家:酒店。

      7、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着名的地方。

      赏析:

      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这样一种复杂的思绪,诗人却用一句极通俗的语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来探问酒家何处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浇愁的意绪。结尾以牧童指路结束全篇,给行旅之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显得含蓄不尽,余味无穷。这首诗对旅途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十分真实自然,语言也通俗流畅,音节和谐,景象新鲜生动,易懂易记,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阅读全文]...

2022-05-18 14:51:24
  • 《清明》古诗

  • 清明
  • 《清明》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月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赏析:

      闲来无事,捧起一本民国时期某书局出版的竖排书——《千家诗释注》,读到卷下时,一首宋人高菊磵的七律诗映入眼帘,诗名曰《清明》,在古朴的书页映衬下,那娟秀的行楷字令人赏心悦目,那繁体的诗句仿佛也有了灵性,读来也令我荡气回肠了。

      这首七律是作者高菊磵,在距今1000年左右,以清明为题写就的。清明节气在我国是个重要节气,这时的气候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来说,已进入到春和景明之时:万物生发,草长莺飞,人们穿着的衣物也逐渐单薄起来。清明节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名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介之推设定的。清明节的前三天,人们在吃饭中不动火,就吃些寒凉的食物,顾名思义“寒食”是也。清明节又是民间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的前三天或后四天,都可以到先人的坟上摆些祭品,烧些纸钱,以示祭拜。民间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只有在这几天里,阴间才向我们阳间敞开了大门;假若你想给先人送些东西,或者交流一下,这几天里这可能是可以的。也许是高先生在清明这一天也带了些祭品和纸钱,到他家的先人坟上凭吊了一下,晚上归来,回到了家中,妻子置办了几个下酒小菜,他端上了二两小酒,开始了反思。这时,堂中烛明,儿女欢笑,其乐融融。

      二两小酒下肚,想起了先人的抚育之恩,不免悲从中来,感怀下涕,哭出了声来。在悲泣中,诗意也在他的心头开始萌发,草长莺飞了!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墓园之情景。首联吟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颔联吟道: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把酒感怀,怅惘凄然。现已入夜,村中灯火阑珊,先人们却夜宿荒冢,只有狐狸为伴。颈联吟道: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不因世事的儿女们是不知道大人们的心思的,他们只管享乐,他们什么时候能真正地理解大人的心事呢?

      酒过三巡,夜过五更,碟中残豆几粒,壶中几许省酒,高先生宽带薄衣,其间昏昏,伏案睡去,醒来后,不觉身感寒凉。他把仅有的省酒倒入杯中,吟出了尾联: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菊磵先生醉了,在1000年后我看到了他的醉,他暂且把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抛到了九霄云外,他竟然吟出了“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诗句,他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吗?他在坟上摆的那些祭品,他给先人们烧的那些纸钱,不都成了骗人的玩具了吗?

      掩卷沉思,前段时间我也看到一个醉的,那毕氏竟然在某国*设立的酒宴上买醉,不知道是真醉还是假醉,在清明期间,公然辱没我们共和国的先人和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当今的保护者——人民*,公然对地主阶级喊冤叫屈,我想,他不是真醉,他是假醉。

      5月9日,我们高调纪念反*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兵式,欧洲部分国家在5月8日也举行了相应的仪式。举办这些仪式的目的,是纪念我们的胜利,纪念那些为夺取胜利死去的将士。死者长已矣,再隆重的仪式他们都不会知道了,那些祭祀的美酒,正如高菊磵先生所说,一滴也不会到九泉了。

      我想,纪念的真正的目的:一是对今人的安慰;二是对未来的恐惧。

      古诗原文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翻译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

      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注释解释

      蚤:“蚤”通“早”。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臣僚。又指宦官太监。

      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红叱(chì)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承*:太*。

      创作背景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又进逼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已满目疮痍。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至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此诗即作于此时。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阅读全文]...

2022-04-12 23:52:19
  • 写出两句含春的古诗

  •   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带有春的更表达了春的美好。

      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春晚》

      5、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6、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9、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1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调·其一》

      1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倚危亭》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6、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8、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髻子伤春慵更梳》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0、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2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2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2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28、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29、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3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1、满城春色宫墙柳。——《钗头凤·红酥手》

      3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33、*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34、落尽梨花春又了。——梅尧臣《苏幕遮·草》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梦中作》

      3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7、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3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0、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4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4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4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4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47、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8、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49、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50、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春景》

    [阅读全文]...

2021-11-24 03:22:47
  • 两首关于梅花的古诗

  • 梅花
  • 两首关于梅花的古诗

      凌寒独放的梅花总是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首关于梅花的古诗,欢迎参考阅读!

      唐 王冕

      我家洗院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鉴赏: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 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是唐朝张渭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从似玉非雪、*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

      鉴赏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阅读全文]...

2022-05-06 08:30:34
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 句子
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 语录
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 说说
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 名言
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 诗词
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 祝福
描写清贫的两首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