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古诗词

关于王国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国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国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国维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78) 说说(126) 名言(5) 诗词(9k+) 祝福(54) 心语(1)

  • 王国维诗词名句(王国维最有名的诗词分享)

  • 分享
  • 王国维手稿

    编者按 | 王国维著有《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同时王国维自身文学深诣深厚,诗词亦十分精工,一起欣赏几首如下,窥一斑或可知全豹。

    读史

    挥戈大启汉山河,武帝雄才世讵多。轻骑今朝绝大漠,楼川明日下洋河。

    点绛唇

    屏却相思,*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厚地高天,侧身颇觉*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聊复浮尘,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著雨。相对青无语。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人间曙。疏林*楚。历历来时路。暗里追凉,扁舟径掠垂杨过。湿萤火大。一一风前堕。 坐觉西南,紫电排云破。严城锁。高歌无和。万舫沉沉卧。波逐流云,棹歌袅袅凌波去。数声和橹。远入蒹葭浦。落日中流,几点闲鸥鹭。低飞处。菰蒲无数。瑟瑟风前语。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依尽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乱山四倚,人马崎岖行井底。路逐峰旋,斜日杏花明一山。销沉就里,终古兴亡离别意。依旧年年,迤逦骡网度上关。

    卜算子·水仙罗袜悄无尘,金屋浑难贮。月底溪边一晌看,便恐凌波去。 独自惜幽芳,不敢矜迟暮。却笑孤山万树梅,狼藉花如许。

    好事*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唯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愁展翠罗衾,半是余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鹊桥仙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日、邮亭天气。 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绣衾初展,银釭旋剔,不尽灯前欢语。人间岁岁似今宵,便胜却、貂蝉无数。 霎时送远,经年怨别,镜里朱颜难驻。封侯觅得也寻常,何况是、封侯无据。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犀比六博消长昼,五白惊呼骤。不须辛苦问亏成。一霎尊前了了见浮生。 笙歌散*微倦,归路风吹面。西客落月荡花枝。又是人间酒醒梦回时。 金鞭珠弹嬉春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阅读全文]...

2021-12-17 04:23:42
  • 王国维蝶恋花赏析(王国维的蝶恋花诗词及翻译)

  •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清末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译文】行遍天涯,看尽人情。想不到重回故地时,故人已如花飘零。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想在这萤萤孤灯下细诉相思,新人如玉好,旧人无奈向谁边?早知道这世间美丽的东西都不长久,都难长留,明镜空在,何处得照玉颜,恰似花儿飘落,只余空枝残干,显我孤清。

    【作者简介】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甲骨四堂之一),浙江嘉兴海宁人。清末秀才。我国*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1927年6月,在北伐战争向北推进中,王国维写就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投于北京颐和园内之昆明湖,“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

    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他总结的“人间三境”(见《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赏析】诗人通过整首词表达了浓浓的相思之愁。“阅尽”三句:我早已历尽天涯离别的痛苦,想不到归来时,却看到百花如此零落的情景。三句甚好。天涯离别之苦,不抵时光流逝之悲。加倍写来,意尤深厚。

    “花底”二句:我跟她,在花底黯然相看,都无一语。绿窗下的芳春,也与天时同样地迟暮了。“无一语”,益觉悲凉。春暮,日暮,象征着情人们年华迟暮。

    “待把”三句:本来准备在夜阑灯下,细诉别后的相思。可是,一点点新的欢娱,又勾起了无穷的旧恨。三句更着力写迟暮的悲感。当日的别离,辜负了大好芳春,这千丝万缕的怨恨是无法消除的。

    最 是”二句: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辞镜”二字新,有点铁成金之妙。两“辞”字重用亦佳

    [阅读全文]...

2022-02-08 02:28:34
  • 王国维诗词

  •   1、《蝶恋花》

      谁道人间秋已尽,衰柳毵毵,尚弄鹅黄影。

      落日疎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

      万点栖鸦浑未定,潋滟金波,又幂青松顶。

      何处江南无此景,只愁没个闲人领。

      2、《鹧鸪天》

      列炬归来酒未醒,六街人静马蹄轻。

      月中薄雾慢慢白,桥外渔灯点点青。

      从醉里,忆*生,可怜心事太峥嵘。

      更看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

      3、《点绛唇》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

      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

      何人在?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4、《点绛唇》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

      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

      人间曙,疎林*楚,历历来时路。

      5、《踏莎行》

      绝顶无云,昨宵春雨,我来此地闻天语。

      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人间庭户。

      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6、《好事*》

      愁展翠罗衾,半是余温半泪。

      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

      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7、《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炧,睡也还醒,

      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8、《西河》

      垂柳里,兰舟当日曾系。

      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

      怪管道着我侬心,一般思妇游子。

      昨宵梦,分明记:几回飞度烟水。

      西风水断伴灯花,摇摇欲坠。

      宵深待到凤凰山,声声啼鴂催起。

      锦书宛在怀袖底。

      人迢迢、紫塞千里,算是不曾相忆。

      倘有情、早合归来,休寄一纸无聊相思字!

      9、《摸鱼儿》

      问断肠江南江北,年时如许春色。

      碧阑干外无边柳,无落迟迟红日。

      长堤直,又道是、连朝塞雨送行客,烟笼数驿。

      剩今日天涯,衰条折尽,月罗晓风急。

      金城路,多少人间行役?

    [阅读全文]...

2022-06-06 13:33:34
  • 王国维青春励志诗句

  • 青春,励志
  •   1905年春天,王国维经过长途旅行回到了家,当他在如此长时间的分离后再次见到他的妻子时,应该充满了喜悦。然而,他没有想到他妻子的脸非常憔悴,她的心突然感到非常难过。王国维的前妻是莫氏。这两个人是包办婚姻。当时,王国维想去日本学*。他非常反对,因为王国维才18岁,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所以他把王国维和莫赫斯结婚了。莫斯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婚后,她全心全意为丈夫和姻亲服务。王国维对妻子也很尊重。不久,莫氏为王国维生了一个儿子。王国维如愿以偿,于1900年底去日本留学。此后,王国维四处走动了很长时间。

      这些年出国旅游,王国维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为《人间词话》奠定了基础。晚清四大大师之一的王国维不仅在文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且还研究了*戏曲史。他写了《曲王国维青春励志诗句录》和其他作品。此外,他的诗歌也是罕见的杰作,大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宇宙的思考,诗歌总是透露出一种悲伤的气氛。教育、文学和歌剧方面的一系列成就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人间词话》贡献最大。因此,后世也称王国维为“*学大师”。

      王国维的妻子莫氏已经虚弱多病。会议应该是愉快的。王国维看到妻子的处境,心中充满了感情,重聚的痛苦,心痛的痛苦,以及对妻子的内疚和悔恨。王国维写了一个字,名叫《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从词语的名称可以看出*研究大师王国维的深深无奈。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离开生与死。青春易逝。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挽回的。正如时间不能逆转一样,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无法停止的。

      “我读过离开这个世界的所有痛苦”,我也经历了离开这个世界很长时间的悲伤。我没想到当我回到老地方时,我的老朋友“像这样撒花”,像花一样枯萎。"关于花的底部没有什么可说的."我记得我把她留在花下,一句话也没说就照顾她。这种离别的忧郁感觉萦绕在我的胸前。“现在只有绿色的窗户和蓝色的天空看起来一样。其王国维青春励志诗句余的和昨天不同。长久的分离是痛苦的,但在诗人眼中,即使相遇也变得非常痛苦。时间是一种往复的过程,它会磨损家庭成员的脸。再次见面的快乐很难抗拒长期分离的痛苦。

      “等到你在相思灯下告诉我,对千千的新爱和旧恨。”,只想在相思树的孤灯下告诉对方,却又有了一点新的喜悦,并唤起了离开过去的无尽遗憾。在这首诗的下一部电影中,诗人把场景改成了夜晚。在夫妻的闺房里,经过多年的分离,两人终于再次相遇,并在阳光下表达了他们的爱。晚安很短。此时的喜悦真的能抵消多年的相思之苦吗?也许我很快会再次离开。当我想到这些事情时,他们会感到更加难过。”世界上最不能离开的“也是世界上最不能离开的,”朱妍从镜子里辞职,花儿和树“是从树上消失,在镜子里变老的脸。

      久别重逢应该充满喜悦,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全心全意地描写重聚的痛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分离后,我终于回到家,看到妻子憔悴的面容,年轻时看起来很老。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他们两人都度过了离别的时光。然而,这是生命中最深的无助。不可能两全其美。如果你想追求你的理想,你只能彼此分离。没有分离,你就无法实现你的抱负。生与死是分开的。朱妍暗淡无光,世界无法让他活着。

    [阅读全文]...

2022-05-17 01:52:19
  • 王国维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屏却相思,*来知道都无益。——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王国维《颐和园词》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王国维《颐和园词》

    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王国维《颐和园词》

    因治楼船凿汉池,别营台沼追文囿。——王国维《颐和园词》

    西直门西柳*,玉泉山下水流清。——王国维《颐和园词》

    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王国维《颐和园词》

    是时朝野多丰豫,年年三月迎銮驭。——王国维《颐和园词》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王国维《颐和园词》

    东*小女最承恩,远嫁归来奉紫宸。——王国维《颐和园词》

    卧起每偕荣寿主,丹青差喜缪夫人。——王国维《颐和园词》

    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静夜焚香。——王国维《颐和园词》

    但祝时*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王国维《颐和园词》

    五十年间天下母,后来无继前无偶。——王国维《颐和园词》

    却因清暇话*生,万事何堪重回首。——王国维《颐和园词》

    可怜白日西南驶,一纪恩勤付流水。——王国维《颐和园词》

    上相留都树大牙,东南诸将奉王家。——王国维《颐和园词》

    宗庙重闻钟鼓声,离宫不改池台色。——王国维《颐和园词》

    但看腰脚今犹健,莫道伤心迹已陈。——王国维《颐和园词》

    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国统仍三绝。——王国维《颐和园词》

    独总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济艰难。——王国维《颐和园词》

    社稷有灵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王国维《颐和园词》

    坐见弥天戢玉棺,独留末命书盟府。——王国维《颐和园词》

    原庙丹青俨若神,镜奁遗物尚如新。——王国维《颐和园词》

    离宫一闭经三载,绿水青山不曾改。——王国维《颐和园词》

    岂谓先朝营楚殿,翻教今日恨尧臣。——王国维《颐和园词》

    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王国维《颐和园词》

    昔去会逢天下养,今来劣受厉人怜。——王国维《颐和园词》

    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王国维《颐和园词》

    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王国维《颐和园词》

    安世忠勤自始终,本初才气尤腾踔。——王国维《颐和园词》

    云韶散乐久无声,甲帐珠簾取次倾。——王国维《颐和园词》

    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王国维《颐和园词》

    嗣皇上寿称臣子,本朝家法严无比。——王国维《颐和园词》

    是时长乐正弥留,茹痛还为社稷谋。——王国维《颐和园词》

    且语王孙慎勿疏,相期黄发终无艾。——王国维《颐和园词》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阅读全文]...

2021-12-27 19:01:34
  • 王国维的经典诗句

  • 经典
  • 王国维的经典诗句

      王国维的经典诗句

      1.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3. 重振短篇小说,有赖于全社会的共识和合作,有赖于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具体对策。同时更需要实力派作家的坚守阵地、甘于寂寞、勤奋写作,还需要更多的文学新秀的积极投身、淡泊名利、锐意创新。

      4. 在检视它的发展与走向、现状和问题的`时候,人们强烈意识到:当下成果丰硕的乡村文学,原来只是在城里热闹着,农村的文学市场却几*成了一片沙漠,有报纸打出这样的题目:文学与农村要破冰!我们的作家怎样应对和改变这种局面,已成为当前文学界面临的时代使命。同时,鲁迅、沈从文、周立波、柳青特别是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以及文学思想,又一次成为人们重温和解读的对象。

      5.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6.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里,悲与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7.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8.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9.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阅读全文]...

2021-11-29 06:57:40
  • 爱国的古诗词

  • 爱国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爱国的古诗词》,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1、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作者: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2、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3、和张仆射塞下曲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5、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

    作者: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6、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7、漫感

    作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8、秣陵

    作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冈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9、渡易水

    作者: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

    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10、病牛

    作者: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1、咏田家

    作者: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阅读全文]...

2022-04-17 09:11:53
  • 《饮酒》田园诗·王国维称之为“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 学*
  • 《饮酒》田园诗·王国维称之为“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饮酒》田园诗·王国维称之为“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酒》田园诗 王国维称之为 “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饮酒》是一首五言古诗、田园诗。

      重点词句:“心远地自偏”的“心远”即忘世,

      从虚静——物化——得意

      从忘世——忘我——忘言构**格、诗风的关键是“无我”

      是陶适意自然人生的哲学深刻揭示也是他返璞归真诗歌风格的充分体现。

      文章中心思想

      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返璞归真,陶醉自然,乃至步入得“真意”而“忘言”的人生境界。

      全诗以“心远”为纲领,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和深度: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功名的虚静“忘世”心态,有“大隐隐于市”的深致;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有“物性即我”的深致;末二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有“美在无意识之中”的深致。三层意蕴是层层推进的。

      而构成这人格、诗风的关键,则都在“无我”二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以物观物”,就是以超功利、忘物我的物化心态观物。显然,这首诗是陶渊明“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重点词句:“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即忘世,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闹不已的尘世,即使“结庐在人境”,也如同居于偏僻之地一样。“采菊”象征着诗人晚年气节的高法。“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二句寓情于景,山间夕阳无限好的风光、群鸟结伴归巢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辞官归隐、躬耕田园颇为自得的心情。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阅读全文]...

2022-07-30 09:47:47
  • 爱国古诗词《出塞》王昌龄赏析

  • 爱国,写作
  • 爱国古诗词《出塞》王昌龄赏析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国古诗词《出塞》王昌龄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这两句诗含意较深,有许多言外之意:诗人由月夜的关塞,想到强大的秦汉时代与匈奴贵族统治者斗争的历史。那时明月象眼前一样照临关塞,但斗争取得了胜利;作者的时代,长城依然如故,但战争失利,远征的将士不能凯旋。首句从字面上看,它是将两种不同事物(明月、关塞)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似不易理解,但由于后面的感慨点出了历史上的斗争,四者之间便有了内在的联系,而不致使人产生秦月照汉关的误解。这种“秦月汉关”式的写法是一种艺术手法。

      ②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唐*州北*郡(汉代右北*郡)郡守所在地,属*卢节度使管辖。“龙城”,一作“卢城”。飞将:飞将军。汉代李广曾任右北*郡太守,威望很高,匈奴人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不敢骚扰他守卫的地方。胡马:等于说胡骑,指敌人的军队。阴山:长城外面横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山脉,绵延不断,东接内兴安岭,汉代匈奴常越过此山骚扰内地。这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就不敢来犯。

      【翻译】

      从秦汉到如今明月依旧照耀边关,到塞外从军的人征程万里仍然没有回还。

      如果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境,那就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赏析】

      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强烈的现实感和深远的历史感,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这首诗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意境深远,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盛唐边塞诗通过写苦中作乐,表现出健康、开朗的情绪,洋溢着乐观主义的风采和浪漫主义的精神。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2-26 21:16:01
  • 相思古诗词王维繁体87句

  • 相思,经典
  •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译文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赏析

      《相思》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古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在唐代的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其中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其中“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情遥,令人神远。

      《相思》这首诗的`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相思》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阅读全文]...

2022-01-04 01:05:18
王国维的古诗词 - 句子
王国维的古诗词 - 语录
王国维的古诗词 - 说说
王国维的古诗词 - 名言
王国维的古诗词 - 诗词
王国维的古诗词 - 祝福
王国维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