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蝶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胡蝶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胡蝶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胡蝶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蝶恋花晏殊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晏殊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①槛(kǎn):栏杆。
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③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④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翻译
栏杆(槛在这里念kǎn,栏杆的意思)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象含着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
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想寄一封信。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曳不尽的情致。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欧阳修《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马致远《夜行船·秋思》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孟浩然《清明即事》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韩愈《花岛》
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马致远《行香子》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朱元璋《雪诗赓曹文寿韵》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张可久《落梅风·月明归兴松》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唐寅《落花诗》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李商隐《柳枝五首》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岑参《山房春事》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卢照邻《长安古意》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朱熹《念奴娇·临风一笑》
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
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史达祖《玉楼春·玉容寂寞谁为主》
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群。 ——贾岛《寄贺兰朋吉》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翩翻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声一索珠。——白居易《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刘禹锡《柳絮》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乐·春光欲暮》
苍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毛熙震《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刘辰翁《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日午山作》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苏轼《蝶恋花·佳人》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王禹偁《寒食·今年寒食在商山》
挑菜踏青,趁蜂随蝶,长负清明时景。——吴潜《二郎神·小亭徙倚》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李商隐《蜂》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李商隐《樱桃花下》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聂绀弩《伐木赠懂汉芩》
桂花风畔落,烟草蝶双飞。——姚合《友人南游不回因寄》
桂花风半落,烟草蝶双飞。——于武陵《友人南游不回因而有寄》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朱淑真《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韦庄《归国谣·春欲晚》
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苏轼《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李商隐《春日》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二月二日》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赵时韶《蚊雷》
落花飞蝶两翾翾,二月清明雨后天。——赵蕃《廿二日题水南寺壁》
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游九言《暮春》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苏轼《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
螳臂挡车千钧力,庄生梦蝶一场空。——*《满江红·庆祝第一次核试验》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油菜花间蝴蝶舞,刺桐枝上鹁鸠啼。闲坐看春犁。——黄公绍《望江南·思晴好,日影漏些儿》
桑叶露枝蚕向老,菜花成荚蝶犹来。——范成大《初夏·清晨出郭更登台》
更有多情双蛱蝶,春来还傍菜花飞。——谢榛《愚公园春酌二首·绛桃一簇映斜晖》
1.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2.在央视做主持人责任重大,压力不小,挑战性强。观众的认可和鼓励是我最大的快乐!
3.快乐和幸福都是一种感受。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才是重要的。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4.有人说,前辈中的很多人都勇于打破传统,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很难看到这种精神了。我觉得不是没有,而是变了一种方式,变得不那么愤青,变得更有时代感,更具个性与创新色彩。
5.我认识的人大多像我一样,已不再稚嫩,在社会的锤炼中逐渐成熟,发挥着自己的力量。我们身上有独特风采,并不是像有人认为的“8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们有自己的责任担当。
6.我希望我的主持风格是端庄、大气的,同时又明快而富有朝气。我很享受为别人带来快乐,期望观众能从我身上感受到一丝振奋。
7.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主持人,还要有独立完成现场报道的能力,尤其要有节奏控制能力。
8.不管是在哪档节目中主持,我都希望有自己的见解,可能有些见解还不够深刻,甚至“幼稚”,但这些都是我认真思考过的。
9.所谓后悔是因为对选择后的结果不满意,如果把这条路走好了,为什么要后悔?
10.能有几回搏?即使失败了,从头再来也不迟。
11.我刚破茧,别人已经化蝶了,我必须拼命地鼓起翅膀去追梦。
12.人生若是场短跑,咱起跑早还能沾点儿便宜,可人生是场马拉松呀,你见过马拉松抢跑的吗?
13.昔有庄周晓梦迷蝴蝶,今有胡蝶赛场来追梦,这是渴望学*锻炼的梦,这是挑战自我的梦,这是一个希望破茧成蝶的梦。
14.我是精神上毕不了业的人,只要汲取知识,就感觉踏实、安心、快乐。
15.公益事业就像一盏灯,大家都尽力,灯光就会亮一些。
16.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有责任感,真诚守信、质朴*和。
17.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的,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内心选择的方向努力前行。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古诗原文及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古诗原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前言】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翻译】
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鉴赏】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苏轼蝶恋花古诗介绍
《蝶恋花·春景》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蝶恋花古诗介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词句注释
⑴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花褪残红青杏小:指杏花刚刚凋谢,青色的小杏正在成形。褪,萎谢。
⑶飞:一作“来”。
⑷绕:一作“晓”。
⑸柳绵:即柳絮。
⑹天涯何处无芳草:指春暖大地,处处长满了美美芳草。
⑺渐悄:渐渐没有声音。
⑻多情:指旅途行人过分多情。却被:反被。无情:指墙内荡秋千的佳人毫无觉察。
白话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创作背景
此词朱祖谋本、龙榆生本未编年。其后诸家编年有异,而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种:
曹树铭本云:“细玩此词上片之意境,与本集《满江红》之上片相似。而这首词下片之意境,复与本集《蝶恋花》之下片相似。以上二词,俱作于熙宁九年丙辰密州任内。铭颇疑此词亦系在密州所作,志以待考。”
薛瑞生本、邹同庆、王宗堂本均据《冷斋夜话》所载王朝云在惠州贬所曾唱此词及苏轼惠州时期的诗文里惯用此词中出现的“天涯”一词而系于绍圣二年(1095)春,作于惠州。陈迩冬《苏轼词选》也怀疑这首词是“谪岭南时期的作品”。
张志烈《苏词二首系年略考》认为此同是苏轼罢定州任谪知英州启程南下时的寄托之作,是他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离定南行路途触景而发。
李世忠《苏轼〈蝶恋花·春景〉作时考》则据词中“青杏”、“燕子”、“柳绵”意象断定此词必不作于苏轼贬惠期间,据其所表述的思想情感看,当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但没有具体编年。
作品鉴赏
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这首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花草蒙拾》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同时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这是说,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名家评价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予得真本于友人处,“绿水人家绕”作“绿水人家晓”。“多情却被无情恼”,盖行人多情,佳人无情耳。此两字极有理趣,而“绕”与“晓”自霄壤也。
明·俞彦《爰园词话》:古人好词,即一字未易弹,亦未易改。子瞻“绿水人家绕”,别本“绕”作“晓”,为《古今词话》所赏。愚谓“绕”字虽*,然是实境;“晓”字无皈着,试通咏全章便见。
清·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
清·先著、程洪《词洁》:坡公于有韵之言,多笔走不守之憾。后半手滑,遂不能自由,少一停思,必无此矣。
清·黄苏《蓼园词选》:
⑴“绿水人家绕”,非“绕”字,乃曰“人家晓”。“晓”字与“绕”字盖霄壤也。
⑵“枝上”一句,断送朝云。一声何满子,竟能使肠断。李龟年正若是耳。
⑶“佳人”是“无情”,“行人”是“多情”者。
⑷“柳绵”自是佳句,而次阕尤为奇情四溢也。
清·李佳《左庵词话》:此亦寓言,元端致谤之喻。
清·王闿运《湘绮楼词选》:此则逸思,非文人所宜。
*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4、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对面似怜人瘦损,众中不惜搴帷问。陌上轻雷听隐辚。梦里难从,觉后那堪讯?蜡泪窗前堆一寸,人间只有相思分。
5、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7、相思结困相思人,牵肠寸断,离愁谁共说?如今秋来书更疏,柳眉浅黛泪朦胧。轻拢慢捻弦音断,传尽空灵,总是凄凉意。小窗恰对芭蕉展,夜雨绵绵入梦魂。
8、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9、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
10、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11、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12、何以飘零何以去,风起仓皇,风止无涯旅。总向西风频借宿,从来没个长安处。
13、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14、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忧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穷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1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忘进天涯路。
16、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7、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18、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19、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
20、花儿花儿为谁开,一年春去春又来,花儿说她为一个人等待。
21、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22、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2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4、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25、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26、未必情深终眷侣。沈院别初,婉若薄情句。流水落花春也去,无人再唱清明雨。
27、寒卸园林春已透。红著溪梅,绿染前堤柳。见个人人今感旧。引杯相属蒲塘酒。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明日马啼浮野秀。柳颦梅惨空回首。
28、最是西风吹不断,心头往事歌中怨。
29、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30、且遣清风将苦累,和酒消磨,以醉偿无慰。
31、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32、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33、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34、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35、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36、千遍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前,叫过伤心雁。
37、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8、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9、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40、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41、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2、桃叶不言人不语,眉尖一点君知否。
43、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44、隐约绿纱窗未亮,似有魂来,小揭冰绡帐。报道感君怜一晌,明朝扫我孤山葬。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苏轼〔宋代〕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蝶恋花 其二 题自画紫藤双蝶便面
钱斐仲〔清代〕
雨压烟迷开更密。手绾柔条,结个同心结。一霎软风搓紫雪。
花阴吹下成双蝶。
欲笑还颦留一瞥。淡粉轻脂,便是春消息。作弄微虫描活脱。
闲情付与匀眉笔。
蝶恋花 其一 题自画紫藤双蝶便面
钱斐仲〔清代〕
开到藤花春已暮。可奈东风,不肯将愁去。一任绣床黏柳絮。
怜花只绕闲阶步。
蹴损苔痕无意绪。移个鹦哥,挂在花深处。教与夜来新谱句。
不知花外涟纤雨。
蝶恋花 题百蝶图
孔印兰〔清代〕
逐队飞来如解语。栩栩蘧蘧,相与成俦侣。写遍鹅溪多逸趣。
香生一砚梨花雨。
梦醒南华天欲曙。底事罡风,乱捲春深处。剩得粉痕黏落絮。
芳魂已返罗浮去。
蝶恋花 咏蝶
沈静专〔明代〕
舞向低檐依嫩绿,翠冷天涯,影断吹愁续。幻就云衣飞态足,粉烟浥露枝头浴。
风动犹疑翻紫玉,引得佳人,误入花阴扑。静敛香须还自宿,蜂媒觅伴仍相促。
蝶恋花 题唐宫扑蝶图
屈大均〔清代〕
凤子翩翩纷似雪。画扇低飏,惊入深深叶。博得君王开笑靥。
闻香忽复穿裙褶。
秦女剩鸾颠倒绝。捉得黄须,腻粉教轻捻。收向镜奁成媚蝶。
承恩好待华清月。
风蝶令 题春园扑蝶图
鲍之芬〔清代〕
石藓侵裙碧,苔花印屐微。西园桃李惜芳菲。暗恼无情胡蝶、送春归。
似梦犹迷草,寻香故绕衣。逡巡把扇怕惊飞。要扑一双粉本、画屏帏。
蝶恋花 题王宓草画蝶
曹贞吉〔清代〕
笔带烟霞人晋魏。拓得滕王,海眼图中意。惆怅东风吹不起。
翩翩只在生绡里。
夜雨搅林花瓣碎。觅蕊为粮,还抱花须睡。春色满园拖粉翅。
不知梦见庄周未。
风蝶令 题画蝶
许淑慧〔清代〕
纤草铺云毯,轻花缀锦衣。春深日暖爱双飞。不管冷红落絮、送春归。
舞怯香魂乱,兜回扇影低。粉痕渐褪瘦来时。争不教人相对、惜芳菲。
蝶恋花 六妹放纸蝶戏作
张学典〔清代〕
绛袖玉纤牵一线。新制云衣,冉冉凌空展。赵后香魂疑更返。
东君谪作探花伴。
斜逐游蜂过柳院。倦绣佳人,误扑轻罗扇。一自飘扬春不管。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这时杜甫身处洛阳,正是其游齐赵、裘马轻狂的时期。杜甫自身善骑射,且爱马,对马有真感情,常在咏马诗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就是作者通过描绘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来表达对房兵曹立功万里之外的期望,以及自身锐于进取的精神。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房兵曹,不详为何人。
胡:此指西域。
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宛,读鸳,*声。大宛名是指著名的好马。
锋棱: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
批,削,割。竹批:像斜削的竹筒一样尖锐。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
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骁(xiāo)腾:健步奔驰。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
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胡蝶花的古诗
糊蝶花的古诗
有花里胡哨的古诗
花鸟蝶的古诗
花中蝶的古诗
蝴蝶戏花的古诗
花香蝶来的古诗
有花有蝶有月亮的古诗
蝴蝶花和蝴蝶的古诗
花落蝶飞的古诗
娇花似粉蝶的古诗
蝶与花的诗句
蝶恋的花春景古诗
蝶花恋的古诗词
关于醉蝶花的古诗
写蝶在花间的古诗词
蝶恋花的古诗歌
蝶恋花的古诗大全
花和蝶的诗句
古诗晏殊的蝶恋花
蝶恋花早行的古诗
蝴蝶喜欢花的古诗
蝴蝶花间舞的古诗
蝴蝶花粉的古诗
蝶豆花的古诗词
蝴蝶和桃花的古诗
蝴蝶和花的古诗句
描写花与蝴蝶的古诗
有关蝶花的古诗词
花草和蝴蝶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