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长相思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长相思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长相思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长相思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长相思白居易古诗词
白居易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们古代著名诗人,他的古诗词,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中常常出现,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长相思白居易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 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今天,诗词君介绍七首最经典《长相思》
一起体会其中的相思之意吧!
《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宛转悠扬,愁绪万千,我们不禁要问:白乐天啊白乐天,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原来,白居易正在思念他的家姬樊素。
在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
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
樊素也伤感落泪说:“马都不愿意离开主人,难道我还不如一匹马吗?”
樊素是白居易最喜爱的歌姬,他心中又怎么能够不难过,但是想到此时樊素只有二十多岁,拖几年再嫁人就难了。于是,白居易长叹一声,挥手作歌《不能忘情吟》让她离去。
正如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所说: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长相思·吴山青》
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他独居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种梅养鹤,终身未娶,人称“梅妻鹤子”。
其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写出他孤高自许的情怀,最为世所称道。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这位清心寡欲、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和靖先生”,貌似是与爱情无缘。
其实不然。一阕《长相思》,便道出了他关怀人间情爱的款款心曲,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罗带同心结未成”,他们是情投意合的,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外界的阻拦,使得两人不能长相厮守。“江头潮已*”,钱塘江涨潮了,潮水同堤岸相*,意谓船儿就要起航了。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含无尽之意。
这世上,没有什么要比爱而不得更加让人痛苦的事情了吧。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说到纳兰性德,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他的诗词。
却不知道,他是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离家乡越远越想念家乡,离家越久,越懂得家乡的意义。
一程山水,一更风雪,天涯羁旅,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长相思·一重山》
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和白居易的《长相思》有相似之和,也是一位怀人之作。
这首词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
该词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整首词,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我们都知道,总有一天,人会离开;只是没想到,突然离别,措手不及。
当你在还身边的时候,觉得你永远不会离开;经历离别之后,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后悔。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
长相思诗词
《长相思》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所作。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长相思》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长相思》原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翻译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长相思》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就是惊艳之语,词人叠用两个“一程”,突出长路漫漫之感。这句是化用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李煜只用了山的意象,而纳兰性德再加上了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前行的方向,他们一路向山海关出发。
全词最美的是上片最后5个字,历来备受名家推崇。“夜深千帐灯”写的是帐篷里将士们点起的烛灯,千顶帐篷在塞外,形成了一幅特别的画面。词人的视角高远,帐内烛光闪闪,每一盏烛光下,都是一颗思归的心。王国维认为这5个字,写出了“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词的下片写塞外的风雪。上片中山水一程是空间的跨度,而下片的风一更雪一更,则是时间的维度。风雪声扰了征人的梦,词人用“聒碎”的动词来形容,凄美异常。最后一句也是高明之语,由眼前的风雪笔锋一转,想起家乡的宁静,那里没有这样恼人的声响,
全词语言质朴,意境高妙。眼前的“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而心中的“故园无此声”是婉约动人的,两相对比下是词人细腻思归的心。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学*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二、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四、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览。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
注释:
(1)长相思:又名相思令。
(2)相送迎:又作相对迎。
(3)谁知离别情:又作争忍有离情。
(4)吴山:在杭州钱塘江北岸。
(5)越山:在杭州钱塘江的南岸。
(6)罗带:丝织的带子。古人常把罗带打成 结,比喻同心相爱。
[译文]:
青翠的吴山,清秀的越山。钱塘江*秀美的青山整天在为离别的人们送行,可这山山水水懂得离别之情吗?
离别的人儿泪眼相对,哽咽无语。有情人未能成眷属,潮水已涨满,船儿就要出发了,留给他的是一生相伴的“长相思”!
[译文二]:
钱塘江北青翠的吴山,钱塘江南清秀的越山,成天价俯看着征帆归舟,似在殷勤送迎,好生有情。可此际,一对有情人儿正依依江岸,难分难舍,那山却依旧招呼着行人归客,全不管他俩的.离情别绪,真个是无情透了。钱塘江水似乎也是无情,这对有情人,同心结子还未打成、定情之期还未说妥,它却涨起大潮,催着行舟早发。可是,当他俩泪水盈眶之时,它也把潮头悄悄涨到与岸齐*;似乎只等着泪珠夺眶而出,它也要让潮水温向四野一般。
赏析:
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江边诀别的悲怀。
上片起首两句,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钱塘江*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接下来两句,以拟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苦。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写行者与送者。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结拍两句含蓄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这两句以景语作结,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
长相思慢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相思慢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词义简析
上片
这是一首情词。上片写佳人重逢。开头三句景物描写,点明重逢时间。在初秋的夜晚,一轮明月悬于天际,使夜色明亮如昼,天宇碧澈如水,凉风**,拂着帘儿、旗儿,气候宜人,夜静悄悄,这是一个情人幽会的良夜。“幽期再偶”四句,写情人重逢,这重逢使两人又惊又喜,又叹又悲,真是百感交集,是梦里,是醉中,是醒时?使人狐疑不定。
“坐久相看才喜”一句,细腻地描绘了重逢时先疑是梦,是醉,最后才弄清不是梦、不是醉而是醒时的感情过程,这是以*易之语,道出了人们重逢时惊喜之状。这真是“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这惊喜悲叹又为下片倒叙的不幸分离埋下伏笔。
“映雕阑修竹”四句,是重逢惊喜之后,两人在“夜色澄明”的天宇下偎坐谈情。旁边是雕阑的绣楼,瑟瑟的翠竹,环境优美而静谧。一个“映”字,又点出明月之皎洁,“雕阑”、“修竹”、“流萤”均在月光下历历在目,同时又富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朦胧美。他们细语轻盈地说着绵绵情话,这时天宇下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似乎都已入睡,然而,只有室内银灯还在熠熠发亮,它似乎正在偷偷地听情人的细语缠绵。这一段情人幽会,运用景物烘托,写得既甜蜜又雅致,尤其银灯“潜听”,以拟人手法赋予银灯以喜悦、好奇、关注之情,更是神来之笔。
下片
下片回忆初识情景。“自初识伊来”三句,言他初识佳人时,她是那么娇媚艳丽,那美目流盼,柔情似水。一个“惜”字写出对佳人的爱怜。初次相遇,看见她仙姿绰约,以为自己到了桃源仙境,又以为驭鸣鸾凌空飞上九霄宫,多么希望与她结为终身伴侣。
然而“游丝荡絮”三句,笔锋一转,写出了初识后的不幸。他们的命运像“游丝荡絮”,任轻风狂飘追逐牵萦,两个有情人不得不各自西东。行文至此,与上片的重逢时“惊”、“喜”、“叹”、“梦”的复杂感情作了呼应。此处用笔真是伏蛇千里。结语“但连环不解”三句,又回到眼前,写重逢,呼应上片的“细语轻盈”,写他们的海誓山盟。两人的爱情如连环紧扣,永不解散;如春水东流,绵绵不绝。这里以两个形象比喻爱情永存。
全文大意
周邦彦后作品代表着柳永之后长调慢词的新成就。这首词,并不铺叙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而是精心选取其中最富表现力的一节加以渲染。上片抓住典型细节,铺叙重逢情境;上片用男主人公独白的方式,直接抒发诚挚真情。全词基调明朗健康,境界高远,体现了作者“救风尘”的理想。
总体概括
本词亦表现了沉郁顿挫之美。沉郁,指感情的深沉含蓄。顿挫,指手法变化多样。全词写情人重逢之深情,从章法上,先叙重逢,后写初识,最后写眼前,中间插入初识之恋。在表达感情上,产生了纡徐曲折之妙。人手法上讲,有以景托情,有以事言情,有直抒感情。写景、叙事、抒情三者密切结合,水**融,将情人的深沉含蓄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诗词集评
陈廷焯言:“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白雨斋词话》卷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呵长相思,思念之人在长安。
秋天纺织娘在华美的井栏边鸣叫,
地上下了一层薄霜竹*呈现一片寒。
意孤灯昏沉我的思念快达到极点,
卷起窗帘望着明月独自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却相隔在云端。
上边有高远辽远的青天,
下边有无边的清水激起的波澜。
天地长远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难越连做梦也到不了你身边。
长相思呵长相思,心肝伤痛到极点。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中假托思美人,写对朝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苦苦追求。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日*尽花含烟,
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
归来看取明镜前。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然。
思念千里之外隔在天边的情郎,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本本诗写一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痛苦心情。文笔清丽灵秀,情致哀婉缠绵。
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接下来诗人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忆君迢迢隔青天”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诗写一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痛苦心情。文笔清丽灵秀,情致哀婉缠绵。
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接下来诗人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忆君迢迢隔青天”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
长相思的诗意
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相思的诗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作者小传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初年著名词人。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赐进士出身。因称圣意,屡受恩赏,为康熙御前一等侍卫,以英俊威武之身书写风流斯文之词,是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
纳兰性德虽出身显赫却淡泊名利,虽深受器重却厌恶官场,他工于诗词,豪放婉约舒放自由,王国维评价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纳兰性德于1685年7月1日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公元1682年云南*定后,康熙帝于二月十五日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年仅27岁的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出行,二十三日仪仗队出山海关,塞上气候寒冷风霜凛冽,如此苦寒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温暖之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长相思》。
长相思:词牌名。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形容风雪交加。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将士们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队伍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很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吃紧雪花乱舞,嘈杂的风雪声吵碎了我思念故乡的酣梦,千里之外温暖的家中啊哪里有这般聒噪的声音!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写情缠绵悱恻,情真景真,意境天成。其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上片:写行程之劳。开篇叠用“一程”,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
词人因为思念家园,望断迢迢山水不见故园影踪。借描述行军的情况而写心情,表达出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
“夜深千帐灯”长途跋涉的将士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夜深人静“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人不能寐。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下片:写思乡之苦。叠用两个“一更”,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塞外狂风料峭冰冻雪寒的景象。天寒地冻之夜,行者乡思情烈。
“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铺天盖地的暴雪扑打帐篷的聒噪声声声入耳,聒碎了辗转难眠的词人愁肠百转的思乡之心。
“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词人将眼前塞外狂风暴雪肆虐的苦寒之地,与故乡钟灵毓秀的京都进行比较,更直白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全词上阕写面,铺陈壮观;下阕写点,描摹心情。词人以白描手法,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不显雕琢,融细腻真切的情感于雄壮的景色之中,通过山,水,风,雪等大的物像,来表达细腻的思乡之情,集豪放婉约于一体,笔调缠绵。
纳兰词,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相融合,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神韵俱佳的璀璨明珠,永远闪耀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
古诗长相思的诗词
长相思的古诗词
长相思的古诗
带长相思的古诗词
写长相思的古诗词
长相思的古诗诗
长相思金的古诗
长相思的古诗题
长相思是思乡的古诗词
仿写长相思的古诗词
长相思的诗句
长相思诗句
长相思雨古诗的空
长相思的古诗扩写
古诗168首的长相思
长相思晏殊的古诗
古诗长相思做的画
长相思的古诗配图
长相思的古诗词意思
长相思的古诗词繁体
像长相思这样的古诗词
长相思的古诗词内容
古诗词中的长相思合诵
长相思的古诗句
长相思的古诗是谁写的
长相思长相守的诗句
长相思的名句
长相思名句
长相思语录
长相思一样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