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相思的古诗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相思的古诗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相思的古诗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长相思的古诗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李白长相思古诗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长相思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如此排列诗句是为了展示诗的结构特色:完美的对称!以“美人如花隔云端”一句为转折,在句式、字数上形成完全对称,简单洁净却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长短句式的对称与重复,在节奏上形成复沓效果,为诗歌增添了无穷的意趣。《长相思》是古乐府题,而两汉乐府诗是“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一],很显然,李白在创作此诗继承了乐府诗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但是,结构上的完美对称还不值什么,重在诗意的对称性。我们细品:首句起兴“长相思”,交待了地点“在长安”,意虽*淡却为后文的渲染留出许多余地。“络纬”句尽力描写了实景,纺织娘在井栏边鸣叫,霜露凄凄,已是深秋时节,竹*上透着寒意,用词明白如话却满是凄清。主人公在晦暗的孤灯下思念绵绵,打起帷帘对月长叹,这样的心境因何而起?原来是因为“美人如花隔云端”。
前面说“美人”句为结构转折点,此处亦是诗意转折点,上承咏景,下启抒情。“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文字何浅,然意境何深!将诗人情感放到了一个无穷的空间中。“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似乎要把此情抽离出躯体,魂飞关山而关山难越,顿叫人心肝尽催!最后回到主题“长相思”上,而感情较之开篇已翻过数倍,“摧心肝”三字结句,话虽尽而情未绝,反复咀嚼,更显荡气回肠。诗意的对称美成了一种循环反复的情感体验。
浅浅读来,《长相思》固是一首真挚隽永的爱情诗,但我无意陷落于此小儿女情态中。此诗写于李白去朝之后,满怀失意和愤懑的诗人哪有心情在此缠绵婉转?细细揣摩诗中意象,我们完全可以得出更深的'涵义。
李白去朝后常有超世之语,但诗人难舍宫阙的心理始终存在。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都是在发牢骚,呼喊得越激昂,心中就越痛苦。《长相思》中的相思在“长安”,相思的对象是“美人”,这正是借爱情表达思君之意。“美人”的意象从《诗经》发端,自屈原起,*文人无一不入过此“牢笼”。“由于*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呈现出伦理中心、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等基本特征,使生活于这一文化情境中的*文人的政治追求和爱情追求呈现出互通模式”[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把《长相思》作单纯的情诗解读是只看见了其“质”,我们有必要追求一下诗中的“文”。李白生活的唐代时代还没有把市井俗情当作描写的主体对象,无论是环境背景还是文人心态,恋阙的解释是都更合理些。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呵长相思,思念之人在长安。
秋天纺织娘在华美的井栏边鸣叫,
地上下了一层薄霜竹*呈现一片寒。
意孤灯昏沉我的思念快达到极点,
卷起窗帘望着明月独自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却相隔在云端。
上边有高远辽远的青天,
下边有无边的清水激起的波澜。
天地长远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难越连做梦也到不了你身边。
长相思呵长相思,心肝伤痛到极点。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中假托思美人,写对朝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苦苦追求。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日*尽花含烟,
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
归来看取明镜前。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然。
思念千里之外隔在天边的情郎,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本本诗写一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痛苦心情。文笔清丽灵秀,情致哀婉缠绵。
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接下来诗人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忆君迢迢隔青天”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诗写一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痛苦心情。文笔清丽灵秀,情致哀婉缠绵。
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接下来诗人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忆君迢迢隔青天”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
今天,诗词君介绍七首最经典《长相思》
一起体会其中的相思之意吧!
《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宛转悠扬,愁绪万千,我们不禁要问:白乐天啊白乐天,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原来,白居易正在思念他的家姬樊素。
在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
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
樊素也伤感落泪说:“马都不愿意离开主人,难道我还不如一匹马吗?”
樊素是白居易最喜爱的歌姬,他心中又怎么能够不难过,但是想到此时樊素只有二十多岁,拖几年再嫁人就难了。于是,白居易长叹一声,挥手作歌《不能忘情吟》让她离去。
正如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所说: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长相思·吴山青》
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他独居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种梅养鹤,终身未娶,人称“梅妻鹤子”。
其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写出他孤高自许的情怀,最为世所称道。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这位清心寡欲、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和靖先生”,貌似是与爱情无缘。
其实不然。一阕《长相思》,便道出了他关怀人间情爱的款款心曲,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罗带同心结未成”,他们是情投意合的,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外界的阻拦,使得两人不能长相厮守。“江头潮已*”,钱塘江涨潮了,潮水同堤岸相*,意谓船儿就要起航了。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含无尽之意。
这世上,没有什么要比爱而不得更加让人痛苦的事情了吧。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说到纳兰性德,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他的诗词。
却不知道,他是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离家乡越远越想念家乡,离家越久,越懂得家乡的意义。
一程山水,一更风雪,天涯羁旅,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长相思·一重山》
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和白居易的《长相思》有相似之和,也是一位怀人之作。
这首词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
该词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整首词,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我们都知道,总有一天,人会离开;只是没想到,突然离别,措手不及。
当你在还身边的时候,觉得你永远不会离开;经历离别之后,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后悔。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
纳兰容若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他的父亲是一代权臣明珠,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因云南*定,出山海关,祭告奉天祖陵
,奉天是今天辽宁的省会沈阳,纳兰容若随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容若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了这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
康熙这次东巡除了祭祖,沿途还要考察民情、吏治,了解地方边备军情,整顿军队,安抚少数民族,慰问有功勋的将领的家属,赏赐有功之臣,免除赋税,昭告大赦天下,遇见名胜古迹,还要游玩盘桓,吟诗作赋。逢山则围场狩猎,所以这次行程多走的是山路小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奔向山海关。夜深了,但见千百座帐篷里灯火通明,映着皑皑白雪,剎是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塞外风雪交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词人在床上辗转反侧。听帐篷外风雪嘶吼,更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他想到了北京城里的家,温馨而祥和,家中的妻子,温文尔雅,温柔体贴,她是不是也在回忆被留莫惊春睡重,睹书消得泼茶香的日子?
徐志摩说:“纳兰容若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詩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阙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满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长相思·山一程》
满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2、榆关:即今山海关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7、故园:故乡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
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
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长相思》
宋·宋无名氏
去年秋,
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
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前一转头。
人生放下休。
赏析:
据《东南纪闻》卷一载,这首词题于“(贾)似道贬时”,当在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作者因有感于左右两丞相吴潜、贾似道先后贬循州(今广东龙川)事而作此词。词中表现出对奸臣贾似道陷害忠良、坏事干绝而终无好下场的庆幸,也含有人事无常的感叹。
吴循州即吴潜(1190——1262),字毅夫,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历官至江东安抚留守,应诏陈事时,因得罪了当时的宰相被罢奉祠。理宗淳佑十一年(1256)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加强战备抗御元兵,不满苟安国策,并向丁大全、沈炎、高铸、贾似道等奸臣斗争,被奸臣忌恨。开庆初(1259)因贾似道、沈炎勾结陷害,贬谪循州。景定三年(1262)贾似道派人将他毒死于贬所。时人为抱不*,于被贬十五年后,即度宗德佑元年(1275)追复原官。
贾循州即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理宗时,以外戚入朝,官至左丞相,权倾朝野。端*初(1234)蒙古兵灭金后,进攻鄂州,贾似道名为守汉阳,实际上向敌人纳币请和,而又诡称用兵解围,欺上瞒下,品质极为恶劣。当时,吴潜为右丞相,移兵黄州,扼守长江要冲,积极抗元。贾似道因怀疑吴潜对他不利,就利用吴潜同理宗在立太子问题上的矛盾,唆使沈炎诬告吴潜,致使吴潜含冤被贬。时吴已年*七十,为国忧伤不已,进而贾似道又派人将吴毒死于循州,正直士人无不愤恨,民间亦有歌谣讽刺。
日后度宗即位,贾似道又以太师同*章事,封魏国公,更加跋扈专权,不可一世。并在西湖建别墅,名后乐园,终日淫乐。“大小朝政,一切决于馆客,日与群妾斗蟋蟀”。元兵进攻南京,贾似道受命领兵抗元,正在战事紧急关头,他却乘小船逃跑,奔扬州,造成不可挽回的败局,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以至天怨人怒,国人皆欲杀之。大臣陈宜中等弹劾他的罪恶,终于德佑元年(1275)被贬,因他名声太坏,有的地方拒绝安置他,最后也流放到他曾毒害过吴潜的循州。时人大为称快。县尉郑虎臣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人,担任送贾似道赴贬所的任务,一路上对贾似道倍加报复,掀开轿篷,任烈日暴晒,让轿夫们唱杭州歌谣谑他。走到一个古寺,见寺壁有吴潜被贬南行时题词,故意问贾似道:“贾团练,吴丞相何以至此?”贾似道惭不能对。行至漳州木棉庵(今福建漳浦县),郑虎臣多次要贾似道自杀,贾不从,于是被郑虎臣“拉杀之”,用锤将贾锤死。
贾似道贬死于赴循州道上,为恭帝德佑元年(1275),距吴潜被贬循州(1259)整整过了十五年,故词中有“十五年前一转头”句。
上片,“去年秋,今年秋”言时光年复一年。“湖上人家乐复忧”,看去似乎泛指西湖一带人民生活变化,实际上是指贾似道,他生长在西湖,长期在这里为官,且有别墅“后乐园”在这里。往日,他青云直上,终日荒淫,得意、专横,何其乐也,今天,他竟遭可耻可悲的下场,又何其忧也,所以云“乐复忧”。接着用“西湖依旧流”作为反衬,大自然江山依旧,然而人事全非,显示历史无情。
下片,“吴循州,贾循州”,南宋末年同时在朝的两丞相,一个是坚持抗元的忠臣,一个是恶贯满盈的奸相,却先后贬徙同一循州,死于边远,时间仅仅相隔十五年。看来是一种偶然巧合,实际上,吴之贬谪循州,由于贾之陷害,贾之贬谪循州是他陷害忠良、恶事作绝后所得报复。十五年前蒙冤惨死的吴潜,今日追复原官,得到昭雪,虽死犹存。当年作威作福的贾似道,今天活活被人锤死,遗臭万年。“十五年前一转头”,时光何其速也,转瞬之间,命运向相反的方向作了转化,对这种恶人遭恶报,好人得昭雪的转化,时人拍手称快,庆幸欢欣。贾似道若早知今天的下场,当初何必那么残狠。“人生放下休”是从“十五年前(间)一转头”的历史变迁中申发出来的感慨。“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事无常,为人不可狠毒,不要得意忘形,人生又切不可太认真,所以说“放下休”。放下休,即放下吧,休是语气词。“人生放下休”与“西湖依旧流”前后照应,既表明江山依旧,历史无情,又有人事无常的慨叹。
全词节奏明快,流畅通俗,有歌谣特点,同庆幸恶有恶报的心绪适应,而上下两片的最后一句均有咏叹韵味见感慨遥深。这是一首同时事密切相关的小词,表现了对贤*臣之间的人心向背,有历史资料和文献意义,艺术也是圆熟的。(陶先淮)
诗言志,词言情。然而这首词却独树一帜,以词进行讽刺,在唐宋词也极为鲜见,但在讽喻中不见尖酸刻薄,艺术表现力极强,是一朵散发异香的奇葩。这首词讽喻当时世道。南宋景定年间,奸臣贾似道当权,其谗毁宰相吴潜,使之被贬循州,并其后将其毒死。贾似道继为宰相,终日淫乐,不料事有偶然,德佑元年,贾与元军作战失利逃跑,也恰恰被罢贬循,且也是在循州被县尉郑虎臣锺杀于木棉庵。前后十五年如此巧合,因此作者抓住这点对贾似道的鞭挞。嘲讽和对弄权者的正色告诫,语言含蓄,但语意却是极其尖锐的。
上片开头“去年秋,今年秋”,两句,着意用两个秋字使词罩上一层萧瑟、落寂的气氛,年复一年,一个个凋谢的秋天又将过去。“湖上人家”两句又着意表现权臣贾似道权力显赫飞扬跋扈,与秋风落叶、灰飞烟灭的对比,“乐”“忧”转换何其快哉!“湖上人家”暗指在西湖大筑别墅,荒淫娱乐的贾似道。一个“湖上人家”落笔轻巧,而却充满对贾的嘲讽揶谕。“西湖依旧流”更是以西湖冷眼旁观的语调,衬托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的无情。句式好像在写景,其实揭露主题,启人深思。
下片几句与上片不同。上片用笔曲中见直下片则直中含曲。“吴循州,贾循州”以简单的句式揭示深刻的含义。吴潜,贾似道同为权臣,同贬循州,同死于循州客乡,戏剧性的对此,又寄托作者对两人的爱憎。贾似道误国弄权,终死循州,而吴潜也虽有报国之志,却难脱循州之难。贾似道更是可憎可恶可笑,其害人终害已,十五年荣华,一朝也不过身败名裂,多么的可悲。“十五年间”二句,作者又郑重告诫说,“人生放下休”,人世无常,还是丢开世情,免生烦恼。其中虽包含对贾的讽刺,但也含有对人生消极避世的消极思想,在此也应注意。
全词短小精干,口语化极强,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节奏感,和浓愈的民歌风味,其中包含讽古喻今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为难能可贵。另外在艺术表现上作者把含蓄与明快熔为一体,使形式和内容更好的统一起来,我们会在慢慢品味中体会出来。
长相思慢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相思慢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词义简析
上片
这是一首情词。上片写佳人重逢。开头三句景物描写,点明重逢时间。在初秋的夜晚,一轮明月悬于天际,使夜色明亮如昼,天宇碧澈如水,凉风**,拂着帘儿、旗儿,气候宜人,夜静悄悄,这是一个情人幽会的良夜。“幽期再偶”四句,写情人重逢,这重逢使两人又惊又喜,又叹又悲,真是百感交集,是梦里,是醉中,是醒时?使人狐疑不定。
“坐久相看才喜”一句,细腻地描绘了重逢时先疑是梦,是醉,最后才弄清不是梦、不是醉而是醒时的感情过程,这是以*易之语,道出了人们重逢时惊喜之状。这真是“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这惊喜悲叹又为下片倒叙的不幸分离埋下伏笔。
“映雕阑修竹”四句,是重逢惊喜之后,两人在“夜色澄明”的天宇下偎坐谈情。旁边是雕阑的绣楼,瑟瑟的翠竹,环境优美而静谧。一个“映”字,又点出明月之皎洁,“雕阑”、“修竹”、“流萤”均在月光下历历在目,同时又富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朦胧美。他们细语轻盈地说着绵绵情话,这时天宇下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似乎都已入睡,然而,只有室内银灯还在熠熠发亮,它似乎正在偷偷地听情人的细语缠绵。这一段情人幽会,运用景物烘托,写得既甜蜜又雅致,尤其银灯“潜听”,以拟人手法赋予银灯以喜悦、好奇、关注之情,更是神来之笔。
下片
下片回忆初识情景。“自初识伊来”三句,言他初识佳人时,她是那么娇媚艳丽,那美目流盼,柔情似水。一个“惜”字写出对佳人的爱怜。初次相遇,看见她仙姿绰约,以为自己到了桃源仙境,又以为驭鸣鸾凌空飞上九霄宫,多么希望与她结为终身伴侣。
然而“游丝荡絮”三句,笔锋一转,写出了初识后的不幸。他们的命运像“游丝荡絮”,任轻风狂飘追逐牵萦,两个有情人不得不各自西东。行文至此,与上片的重逢时“惊”、“喜”、“叹”、“梦”的复杂感情作了呼应。此处用笔真是伏蛇千里。结语“但连环不解”三句,又回到眼前,写重逢,呼应上片的“细语轻盈”,写他们的海誓山盟。两人的爱情如连环紧扣,永不解散;如春水东流,绵绵不绝。这里以两个形象比喻爱情永存。
全文大意
周邦彦后作品代表着柳永之后长调慢词的新成就。这首词,并不铺叙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而是精心选取其中最富表现力的一节加以渲染。上片抓住典型细节,铺叙重逢情境;上片用男主人公独白的方式,直接抒发诚挚真情。全词基调明朗健康,境界高远,体现了作者“救风尘”的理想。
总体概括
本词亦表现了沉郁顿挫之美。沉郁,指感情的深沉含蓄。顿挫,指手法变化多样。全词写情人重逢之深情,从章法上,先叙重逢,后写初识,最后写眼前,中间插入初识之恋。在表达感情上,产生了纡徐曲折之妙。人手法上讲,有以景托情,有以事言情,有直抒感情。写景、叙事、抒情三者密切结合,水**融,将情人的深沉含蓄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诗词集评
陈廷焯言:“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白雨斋词话》卷一)
关于长相思的诗意
导语:诗意,是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长相思的诗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2、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3、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7、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作品赏析
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白雪纷飞、粉妆玉砌、洁白素装、玉琢银装、鹅毛大雪、狂风暴雪、大雪纷飞
白雪阳春、冰天雪地、冰天雪窑、冰天雪窖、蝉不知雪、风雪交加、饕风虐雪
鹅毛大雪、白雪皑皑、白雪难和、白雪阳春、冰天雪地、冰天雪窑、冰天雪窖
万里雪飘、耀眼的雪花、洁白的雪花、白茫茫、白皑皑、白雪飞舞、覆盖四野
大雪封门、大雪盈尺、瑞雪丰年、漫天雪花、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白雪皑皑
玉树琼枝、银装世界、凌霜傲雪、风消雪停、鹅毛大雪、白雪皑皑、白雪难和
好句
1、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
2、空中飘着雪花,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
3、隆冬的太阳也似乎怕起冷来,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热气就散发不出来了。
4、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5、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6、屋外,北风呼啸着,白色小精灵在我的身旁飞舞,像是在欢迎我走进了它们的世界。
7、天飞雪大如*。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8、在呼呼风声中,雪在轻轻落地,不一会儿,大地便披上了雪白的轻纱,好美,是为它的洁白吗?
9、冬天好美。冬天的太阳,暖和和的照着,多么慈祥,他把雪轻轻揽在怀里,雪,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10、冬天还没有到来就已经这么冷了,要是冬天真的来了就不知道还要怎么冷呢!可能要把人都给冻僵了。
11、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12、雪,仍然不停得下着,像珍珠,晶莹剔透,像鹅毛,纷纷扬扬,像天空中的小精灵,调皮可爱,像柳絮扬花,从天而降……
13、雪花象一只只从远方飞来的白蝴蝶,她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嬉笑着,逗闹着,看着这些蝴蝶,我觉得雪是冬天最美丽的女儿。
14、雪越下越大,就像撕碎的棉絮,慢慢地飘着。它们落在草地上屋顶上马路上树枝上。不久,大地就被雪覆盖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15、雪后的景象更是如此,银白覆满大地,天地连成一线,模糊了边界,模糊了天地,只有那一串脚印,如细碎的花,缀在地的一角,成为静谧的注释。
16、雪仙子,你总是悄悄地来,又匆匆地去,你把美丽的小雪花留在人间,给庄稼带来温暖。你是那么纯洁,无私的奉献,我从心底赞美你高尚的品格。
17、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不知不觉中我到家了,一路感受雪给我带来的快乐。
18、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
19、雪花像鹅毛、像柳絮、像蒲公英的种子,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整座城市都被一层银装裹住了,寻是冬爷爷做给这座城市的新衣服。
20、看,那笔直的水泥路已经盖上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得叫人不忍心踩上去。路两旁便是挺拔的松树,像两排站得整齐、穿着白披风的卫士。
21、没过几分钟,地上便积了一层薄薄的雪,大地被这珊珊来迟的雪装点着、滋润着。雪以铺天卷地之势地下着,越下越猛、越下越大,看上去像一副雄伟壮阔的图画。
22、雪,仿佛一位纯洁的少女,在白茫茫的世界里婷婷玉立;雪,仿佛一片洁白的云朵,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来飘去;雪,仿佛一朵雏菊的花瓣随风洒落,飘荡在你是心里。
23、冬泳的人,可曾想到用雪的光焰沐浴!晶莹闪烁的土地哟,我是走向我的来世,还是回到我的前生我时常冥想着这场雪的边缘,那黑白相间,为一切征程划定的界限。
24、每当下雪,我就站在窗前,看着那鹅毛般的、洁白的雪花,慢慢地飘落在树枝上,飘落在屋顶上,飘落在大地上。这时,整个长春变成了冰天雪地的世界。一个童话的世界。
25、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给柳树披上一件白色的纱衣,松柏树倒是不怕,仍然挺立在那里。雪给房屋戴上一顶白色的帽子,给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
26、雪花依旧在天空飘呀,飘呀。我用画画,留下雪花。一笔,两笔,雪花被我放大了。呃,不够。我拿起相机拍下了雪花及雪的壮景。雪花像害羞了呢,随着风飘向了另一边。
长相思诗句的意思
《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 纳兰性德的作品。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下面我们来看看长相思诗句的意思,欢迎阅读借鉴!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2]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长相思古诗的诗人
柳永的长相思古诗
长相思古诗的出处
长相思古诗的故事
经典的长相思古诗
长相思古诗的上阙
长相思古诗的景物
长相思古诗有拼音的
长相思古诗的插图
长相思古诗的唱法
长相思古诗有注拼音的吗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林升的长相思古诗释义
林升的长相思古诗意思
长相思古诗的短诗意
苏颋的长相思古诗原文
关于长相思古诗的扩写300字
长相思古诗的正确格式
长相思古诗的字数要求
搜索长相思古诗的含义
长相思古诗当时的场景
长相思古诗的作者背景
长相思的古诗
长相思古诗词的朗诵
长相思古诗表达的感情
长相思的古诗诗
有感情的朗读长相思古诗
长相思金的古诗
长相思古诗我喜欢的理由
作者对长相思古诗的感情
形容立法重要性的古诗词
形容银行服务的古诗词
醉太*这首古诗的含义
描写夜色撩人的古诗
小学阶段古诗的考题
即白的古诗
这是一篇真正的中国古诗词
最经典的爱人劝人节哀古诗
有关寒食中秋节七夕节的古诗
右迁的古诗词
描写月夜的景色古诗
东桥镇老虎山的古诗词
不提雨字描写雨很大的古诗
带穷的古诗文
古诗有战意十足的
杨树叶是白色的古诗
罗江的古诗
有美堂暴雨的古诗配画
江东古诗最出名的城
表现春光美好的燕子的古诗词
男孩喜欢的古诗词
游桃花源的古诗
内心压抑的古诗中秋
关于思乡思亲的古诗李白
古诗里的数字的成语
关于茶的古诗词对联
关于两首荷花的古诗
夸人牛逼的改版古诗
描写一生安宁*淡的古诗
漂泊天涯的古诗词
背台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