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关于李白有难度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白有难度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白有难度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白有难度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01) 语录(19) 说说(20) 名言(7) 诗词(960) 祝福(1k+) 心语(115)

  • 李白《蜀道难》古诗赏析

  • 李白
  • 李白《蜀道难》古诗赏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蜀道难》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人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俱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象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阅读全文]...

2022-05-25 03:18:07
  • 李白古诗

  • 李白,古诗文
  • 李白古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1、《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阅读全文]...

2022-04-06 04:48:00
  • 李白行路难古诗赏析

  • 李白
  •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珍馐:名贵的菜肴。

      ②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③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 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 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李白行路难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7-02 13:20:45
  • 李白古诗大全

  • 李白
  • 李白古诗大全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1、《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阅读全文]...

2021-11-23 07:45:38
  • 李白的古诗大全

  • 李白
  • 李白的古诗大全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的`古诗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7、《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8、《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9、《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全文]...

2022-06-09 22:55:45
  • 李白的古诗大全

  • 李白
  •   1、《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1、《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阅读全文]...

2022-02-11 16:11:44
  • 李白古诗四句大全(精选李白古诗)

  • 李白
  • 李白与月亮就像一对好基友,李白想家时月亮陪着思念;李白独酌时月亮陪着一块喝;李白感慨释放豪情时,月亮跟着一块感叹;李白愁苦不得志时,把酒问月,虽然给不了答案,但至少可以给予安慰。

    如果把李白比作一个神话人物,笔者认为他就是孙悟空,在他的诗歌当中,上天下地都不是个事儿。究竟什么样的成长经历赋予了他这样豪迈不羁的性格,或许从远古走来的今月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脍炙人口,诗句淳朴自然,以人人都懂得口语化诗句,勾画出在特定情景中的独特感受,创造出一种清幽邈远的诗意画面,引发古今无数思念故乡读者的共鸣。

    月圆之夜,李白想家了,想回家就回呗,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呢?首先,在古代出行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我们有汽车、火车、高铁,还有飞机,距离在我们眼中并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有没有时间回家。

    而在李白眼中,要想回家距离是问题,山高路远,车难行,搞不好在路上还能碰上劫匪。而时间就更是问题了,想想到了清代,红楼小说中的林黛玉回一次家,来回都得小半年的时间呢,李白固然是位游侠,但人家的时间也是有成本的。

    其次,还有另外一个古今通用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脸面,一事无成,回去无脸见家乡父老,更感觉对不起父母,辜负了他们对子女的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在这首诗中所表达出的思家情绪是复杂的,暗示出一种想回而不能回的无奈。

    也就是说,这首诗背后的启示意义远大于它的字面意义,这大概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人在孤独的时候,都希望有一个知音。李白在孤独的时候,酒是他的知音,月是他的知己,影子是他的跟班。在这首诗中,李白明明是孤独的,但围绕在他身边的酒、月和影子,顿时让人开始羡慕他。

    孤独并不可怕,它往往是一个人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的时刻。屈原的孤独成就了《离骚》,陶渊明的孤独成就了《桃花源记》,苏轼的孤独则让世人读到了前后《赤壁赋》,而李白,也是因为孤独,才成就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名句。

    李白在孤独的时候,学会了与自己对话,与明月交流,正是孤独中的这份豁达心境,才让李白的孤独充满了浪漫与高洁,才让李白的诗歌从大唐一路星光的走到现在。可见,一个人学会与自己对话,与孤独对话,其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是李白一首充满阳刚气魄的诗,这首诗的第一句,很容易让人想到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是夕阳下空旷的大漠,一个是天山明月的壮观,不同的物象却表达出相同的味道,那就是雄浑的磅礴气势。

    恐怕这种气势只有在唐诗里才会有,唐朝发达的经济,宽松的政治环境,给予了唐朝诗人绝对的文化自信,而这种自信在李白身上尤为突出。

    李白有诗仙之称,在他的诗句里藏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你能感受到他孤独时与天地的交流,也能感受到他在豪迈时与天地间共饮的感觉。在这首诗中,将三种元素柔和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苍凉悲凄的画面。

    玉门关、天山、明月每个元素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玉门关在汉代就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的交通要道,这是一个充满边塞豪情的地方。天山与明月,一个在地,一个在天,它们一直在此岿然已久,见证了历史在此发生的所有事件,也见证了戍边战士对亲人家乡的思念,更见证了他们身死异乡的悲惨结局。

    李白由天地入手,再写到战事人事,他似乎站在天地之间,又似乎融入到人事之中,全诗读来既让人有种苍凉之感,也让人有种男儿豪迈的豁朗之感。

    李白的豪放夹杂着人事,尽管他的诗句在地图上不受控制,但他始终牢牢把控着天地与人之间斩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苏轼有名句“把酒问青天”,而李白则喜欢把酒问月。在这首诗中,李白同样进行了时空穿梭,从月的角度进行了古今对比,月还是同样的月,古今之月在空间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从变化的角度看,古今之月在时间却不同了。

    古人看不到今月,而今人亦无法体味古月,不论古今之人,还是古今之月,在时空这个大环境下,人都是渺小的一粒烟尘,匆匆来去,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的月光,对酒当歌,让月光长驻,享受眼前能抓住的东西,或许对于不得志的人算是一种解脱。

    李白对仕途也曾十分的向往,并且一度深入权力的中央,但他始终保持了一份纯真,没有背弃自己所追求的那个充满天真的理想。太实在的人在仕途始终是不好混的,在他们的眼中,黑白分得太清楚,而世界常常又是黑白不明的,非黑即白的理论并不适合俗世。

    但又不得不说,历史的正义之感都是出自那群黑白分明的人,不愿背弃那个被世人视作乌托邦的理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咖。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使他成为一个难以超越的神话。

    [阅读全文]...

2022-06-23 16:47:35
  • 李白古诗大全(李白古诗大全分享)

  • 李白,分享
  • 苏轼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确实,读王维的诗,有一种身在画中的感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弱琴复长啸”、“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在王维之外,还有许多诗人也写下许多“诗中有画”的佳作。

    今天要推荐李白的10首诗,首首绝美,诗情画意不逊于王维,一起来读一读吧!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

    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唐诗别裁》:太白山水诗亦带仙气。

    《夜下征虏亭》

    【唐】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小舟朝广陵驶去,明月照着征虏亭。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乎速写。

    李白以极简练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一幅逼真的图画,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首小诗抒写一位美人的幽怨,二十个字,画面感极强。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这样一个很*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

    《白田马上闻莺》

    【唐】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文字通俗易懂,而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构成一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

    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阅读全文]...

2022-06-24 20:57:01
  • 关于李白古诗-古风

  • 李白,古风
  •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象帐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何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又何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又何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何至于“吾衰竟谁陈”呢?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象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诗一韵到底,音节安雅中和。最后两句,由于立意的坚决,音调也不自觉地紧急起来,“立”、“绝”、“笔”三个入声字,凑巧排列在一起,无意中声意相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压轴。

    [关于李白古诗-古风]

    [阅读全文]...

2022-03-05 10:42:17
  • 写夏天的古诗李白

  • 夏天,李白
  •   夏天是非常炎热的,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

      写夏天的

      子夜四时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阅读全文]...

2022-03-11 13:26:42
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 句子
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 语录
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 说说
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 名言
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 诗词
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 祝福
李白有难度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