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关于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92) 语录(94) 说说(114) 名言(4) 诗词(816) 祝福(87) 心语(7)

  • 韦应物《滁州西涧》唐诗赏析

  • 唐诗
  • 韦应物《滁州西涧》唐诗赏析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韦应物《滁州西涧》唐诗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诗鉴赏

      滁州城的西门外有一条西涧,俗名上马河,环境幽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常去游赏、赋诗,还在涧边种了柳树。这首诗就是他即景之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两句泛写暮春景物。暮春时节,诗人漫游来到涧边。此时花已凋落,只剩下一片碧绿清香的幽草,在树丛深处传来黄莺的鸣叫声。别有会心的诗人,独怜幽草,无意听黄莺歌唱,流露出恬淡的心情。接着,后面两句写傍晚景色。“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上涨,傍晚又下了一场急雨,流水愈加湍急,古渡口看不到人迹,只见一只小船,悠然自在地横在岸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的景象,反映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末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境幽深渺远,向为人们称道据说北宋宣和年间,画院招考画师,考题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各画师接到题目后,无不精心构思,大家都绞尽脑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无人”之境。经过评选,有一幅名列榜首,被贴出来以供观赏。原来这幅画在构图上比别的画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别的画无论构思、设色怎样不同,却都只是按原诗句字面的意思,画了一个幽静的古渡口横着一只空船,表明“无人”。而这幅画的作者却独具匠心,在空船头上添上一只小鸟。这样一来,不但颇具说服力地表明“无人”,而且表现出幽深无人之境中的生趣一下子在意境上就高出众作许多。这正是韦应物的诗意所在。大家看了画后,都认为这位作者深得韦应物的诗魂,将其画名列榜首,当之无愧。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侍,出入宫闱,跟随唐玄宗出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同乡认为他是祸行而苦。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职,开始立志读书,常“焚香扫地而坐”。

      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先后担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阅读全文]...

2022-01-21 11:31:06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译文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赏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阅读全文]...

2022-06-15 19:50:42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译文: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赏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阅读全文]...

2022-06-03 19:52:49
  • 韦应物《滁州西涧》注释赏析及其拓展阅读

  • 阅读
  • 韦应物《滁州西涧》注释赏析及其拓展阅读

      大家对诗人韦应物及其诗作《滁州西涧》熟悉吗?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开。下面是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俗称上马河。

      ②独怜:唯独喜欢。

      ③深树:枝叶茂盛的树。

      ④春潮:春天的潮汐。

      ⑤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⑥横:指随意漂浮。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1),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世称韦江州或韦苏州,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有《韦苏州集》。

      古诗大意

      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写景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的所见,委婉地表露了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诗的前两句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幽草之上有黄莺在树荫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唯独喜欢的意思,唯独喜欢幽草,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怀。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将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后两句是说: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见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引人思索。全诗写的虽然是*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拓展阅读:韦应物的五言古诗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为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从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若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复难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复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阅读全文]...

2022-05-30 19:29:04
  •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滁州写的这首诗,短短4句就勾画出四幅画面,滁州西涧美景

  • 美景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画意)

    这篇意境优美、结构精巧、语言出色的游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滁州做官时写下的。宋仁宗庆历五年(1054年),欧阳修来到风景宜人的滁州担任知州。

    工作之余,他寄情山水,饱览滁州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他被滁州优美的风景深深吸引,为此还在滁州琅琊山修建了一座醉翁亭。亭子建成后,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醉翁亭”因此得名。

    这篇游记便是欧阳修某一次和朋友在滁州醉翁亭聚会时写下的,尤其是开篇几句,他用精炼的文字将滁州的自然风光一笔摄取。在今天看来,欧阳修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滁州山水最美的文案之一,幽深秀美的滁州山水也因为欧阳修的这篇游记闻名遐迩。

    (欧阳修《醉翁亭记》·画意)

    时光倒流,在欧阳修写下这篇游记的271年之前,有一位叫韦应物的唐代诗人,也曾来到滁州。滁州的一山一水也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诗人的情怀将滁州的山水勾画进图卷里,他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了滁州山水的美景。

    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在唐代,滁州属淮南道,唐武德三年复置滁州。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是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的美称,也有“形兼吴楚、气越淮扬”的美誉。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滁州的一山一水,也因为欧阳修的一篇游记和韦应物的一首诗,而成为旅游港观光者趋之若鹜的绝佳去处。

    (滁州风光)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韦应物被任命为滁州刺史。来到滁州,韦应物励精图治,他带领滁州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滁州,韦应物凡事亲力亲为,因而也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在他的滁州诗作《答畅校书当》中,诗人就就这样写道:“出人与民伍,作事靡不同。”

    工作之余,韦应物也像许多文人一样,将自己的工作和业余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他会利用闲暇时光登山涉水,饱览滁州风光。一来寄情山水,在山水间陶冶自己的情操;二来滁州各地不同的山水景致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韦应物画像)

    在滁州,韦应物最爱去的地方不是琅琊山,而是位于城西郊外的一个叫西涧的地方。在那里,韦应物也写下不少和西涧有关的诗,在《西涧即事示卢涉》里诗人写道:“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

    在西涧有一座一座邻水的住宅。一有闲暇时光,他便来到这里,而且会在这里住一晚上,在潺潺的流水声中,诗人忘却尘世的羁绊,进入甜美的梦乡。

    这首《西涧即事示卢涉》的诗,写的就是第二天清晨,醒来后的诗人来到了西涧的水边,这时候,天空下起细雨,纤细的雨滴落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诗人看着眼前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不觉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诗。这是多么惬意的时光与美好的享受啊。

    在《西涧种柳》一诗中,诗人写道:“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这首诗写的是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里,诗人在西涧的岸边种植柳树的故事。前人栽树,*乘凉,从韦应物西涧种柳的事迹可以看出,诗人确实对滁州西涧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

    在《乘舟过西郊渡》一诗中,诗人写道:“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某一次乘船经过西涧,正值新月初升之际,西涧的远山*水在月光的辉映下,更加迷人。诗人系舟西涧,看着这赏心悦目的景色,一时间竟然流连忘返,可见他对西涧的喜爱之情。

    而在韦应物描写滁州西涧风景的诸多诗作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却是《滁州西涧》这首诗。这首诗语言*易自然,短短二十八字,就将西涧的美景呈现了出来,读这首诗的体验就是,西涧的美景尽收眼底:那里有着幽深茂盛的水草,繁茂葱翠的林木,婉转啼鸣的黄莺和春潮初生的野渡孤舟。

    鲜明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悠悠山水的自然美和诗人自得其乐的心境完美融合,尘世带来的烦扰、喧嚣和压抑在这里可以全部卸载。诗人心灵上的种种郁闷被大自然的美景涤荡一空,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大自然静谧的美交织在一起。

    说了这么多,还是一起走进诗作中,领略韦应物笔下的滁州西涧美景吧,《滁州西涧》原诗如下:

    这首诗一共四句,每一句描写的都是一处画面,四个画面虽然各自成篇,但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起来恰好就是西涧的大致风貌。

    首先映入世人眼帘的是生长在涧边的水草。这些水草不是什么奇花异株,只是普普通通的生长在涧边的芦苇和蒌蒿之类的野生水草植物。

    (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意图)

    诗人没有刻意描写水草的形态,他只用了一个“生”字,就勾画出了水草的生长情况。细细揣摩诗句,诗人运用线条布局画面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将水草杂乱生长的状态勾勒了出来。

    西涧*在浓密水草的掩映下,显得更加静谧,这是一幅自然而然的、充满水草气息的“西涧郊野水草”图卷。

    但在这第一幅画面中,诗人还用了“独怜”两字,“怜”是喜爱的意思。这正是诗人要刻意表露的一点:西涧的水草是诗人唯一钟爱的,这是一种没有来由的钟爱。

    而且“独怜”两字在全诗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正是这两个字编织起了全诗的情感脉络,这两个字也表明诗人最喜爱的,正是诗中所提到的种种图景。

    “上有黄鹂深树鸣”是映入诗人眼帘的第二处画面。诗句写的是黄鹂鸟在山涧树林中啼鸣,浓密的枝叶间,是黄鹂的家园。当夜幕降临,倦鸟归巢时,它们便在枝头唱起歌来。

    黄鹂的歌声似乎是在向西涧分享着着它白天飞翔的快乐和喜悦,西涧的景物也在静静地倾听着黄鹂的歌声。在歌声中,西涧的山水进入到如梦如幻的夜色中。

    黄鹂的歌声是动态的,西涧的景物是静态的,静中写动,黄鹂的啼鸣更显出山涧的幽静,整条西涧幽闲宁静的意蕴在黄鹂的啼鸣声中被诗人烘托了出来。

    (“上有黄鹂深树鸣”·诗意图)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这两句就是典型的以动写静的手法:

    月亮从云层中露出皎洁的脸庞,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照在山涧的林木上,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低徊浅唱,它们的歌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里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山林的幽静的意境烘托了出来。比较一下王维和韦应物这两首诗中的创作手法,显然有着异曲同工的美妙。

    韦应物的这句诗,写的既是一幅“鸟鸣西涧”的图景,和第一句的画面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这从“上有”两个字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字表明黄鹂是在涧边水草之上的树木上啼鸣。这一句也表明了空间的转换,诗人的目光从涧边水草挪移到水草上方的林木上。

    于是,西涧的景色,自下而上地连成一幅画面。诗人以*易自然的语言,收放自如的笔墨,描绘了滁州西涧的自然景物。而且诗人以以动写静的手法,将西涧幽静的意蕴渲染了出来。

    (“春潮带雨晚来急”·诗意图)

    “春潮带雨晚来急”是诗人描摹的第三幅画面。一场春雨使山涧春水初生,潮水涌动,雨水的到来让山涧流水的水位明显升高。加上不断从远处山涧里流淌而来的潮水交汇在西涧中,使得西涧水势更大,水流转急。

    傍晚时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西涧的水流也开始上涨。整个山林一片静寂,这晚来的春雨,带来了雨水的声音,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

    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这声音如同低吟的琴声一样,给树林的夜色增添了一丝烟雨迷蒙的纱幕般的意蕴。这句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西涧夜雨”的美妙画卷。

    在这幅“西涧夜雨”的画卷里,诗人以夜色为背景,又以“急”字描写西涧流水的状态。虽然也和上面写到的西涧水草、鸟鸣西涧一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但是诗人在描写涧水流势的时候用了一个“急”字,这样一来,西涧的夜晚在寂静与闲适中,又呈现出一种极具动感的,喧腾的景象。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开头两句,是对西涧的静态美的描写。在第三句,诗人便笔锋一转,突出描写这条西涧的动态美:那裹挟着春雨的潮水,从山涧流泻而来,让人透过诗句领略到了水的流动感。

    此时的滁州西涧,一动一静,整个山林的静态美和潮水流动的动态美完美结合。诗人以如画的语言将这种美写了出来,不管是视觉还是听觉,都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美的享受。

    空旷的西涧,潮水流泻,在诗人的耳畔,只有这雨声和水声交织在一起的声音,这是一曲浪漫舒缓中略带激越奔放的交响乐。

    尤其是句末的这个“急”字,由于是入声的发音,在声调和语势上,都会给人的体验带来一种强烈的动感美。可以说,这既是一曲交响乐又是一幅美丽的“西涧夜雨”图景。

    这幅“西涧夜雨”的画面所描写的景象和诗人流露的情绪,不同于前面两幅。虽然这三句诗都是都是对西涧景色的描绘,但第三句写西涧潮水完全是动态的,这和前面两句那种幽静宁谧的描写有所不同,这不能不说是诗人的匠心独运。

    (“野渡无人舟自横”·诗意图)

    在春潮带雨、潮水流泻的同时,“野渡无人舟自横”映入诗人眼帘。这是韦应描绘的第四幅滁州西涧画面,这句诗因为意境高远,含蓄蕴藉,被人们赞赏有加,成为蜚声诗坛的千古名句。

    诗句的大意是说:荒野渡口空无一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野渡,是西涧的一个渡口,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荒野渡口,本来就很冷落,*时也没有多少人来往,在这个下着雨的夜晚,更是没有人乘船出行了。那系在涧边的小船,此时连撑船的船夫也不知道到哪里避雨去了。

    这首诗的前三句,如果从画面剪辑的艺术手法来看的话,诗人的艺术构思也是很高妙的。他截取的前三幅画面,都是滁州西涧的一部分景物,是各自成篇又相辅相成的。

    而在第四句,诗人剪取的却只是“舟自横”这一个特写的镜头:在夜雨连江的西涧,在暮色掩映下的这条小船,由于受到流泻的潮水的冲击,横在西涧中,晃来晃去,任由风吹雨打,任由水涨船高。

    这个画面确实很独特,因为它表现出了西涧妙趣天成的自然风光与风物。尽管春潮流泻,这空无一人的小舟却是一幅优哉游哉、悠然自得的样子。

    [阅读全文]...

2022-02-14 12:07:13
  •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_古诗调笑唐韦应物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作者: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注释:

    1、燕:通宴,意为休息。

    译文: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古诗调笑唐韦应物。

    [阅读全文]...

2022-04-08 07:23:36
  • 滁州西涧古诗翻译及赏析

  • 滁州西涧古诗翻译及赏析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滁州西涧古诗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滁州西涧》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言】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⑵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⑶独怜:唯独喜欢。

      ⑷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

      ⑸生:一作“行”。

      ⑹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⑺春潮:春天的潮汐。

      ⑻野渡:郊野的渡口。

      ⑼横:指随意飘浮。

      【翻译】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赏析】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全文]...

2022-06-26 04:02:56
  • 韦应物的古诗全集

  • 韦应物的古诗全集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韦应物的古诗全集,欢迎大家分享。

      1、《相和歌辞·相逢行》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

      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2、《效陶彭泽》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3、《寄子西》

      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

      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4、《沣上寄幼遐》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5、《寄令狐侍郎》

      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

      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

      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

      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

      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

      寒暑已推斥,别离生苦辛。非将会面目,书札何由申。

      6、《寄大梁诸友》

      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

      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

      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

      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7、《送李儋》

      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

      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

      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

      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8、《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

      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

      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

      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

      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

      况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

      9、《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

      结发仕州县,蹉跎在文墨。徒有排云心,何由生羽翼。

      幸遭明盛日,万物蒙生植。独此抱微痾,颓然谢斯职。

      世道方荏苒,郊园思偃息。为欢日已延,君子情未极。

      驰觞忽云晏,高论良难测。游步清都宫,迎风嘉树侧。

      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

      伫君列丹陛,出处两为得。

      10、《送丘员外还山》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阅读全文]...

2022-06-28 05:47:42
  • 韦应物的古诗

  • 1、《相和歌辞·相逢行》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2、《效陶彭泽》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3、《寄子西》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4、《沣上寄幼遐》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5、《寄令狐侍郎》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寒暑已推斥,别离生苦辛。非将会面目,书札何由申。

    6、《寄大梁诸友》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7、《送李儋》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8、《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况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

    9、《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结发仕州县,蹉跎在文墨。徒有排云心,何由生羽翼。幸遭明盛日,万物蒙生植。独此抱微痾,颓然谢斯职。世道方荏苒,郊园思偃息。为欢日已延,君子情未极。驰觞忽云晏,高论良难测。游步清都宫,迎风嘉树侧。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伫君列丹陛,出处两为得。

    10、《送丘员外还山》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11、《答冯鲁秀才》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仿佛谢尘迹,逍遥舒道心。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12、《怀素友子西》广陌并游骑,公堂接华襟。方欢遽见别,永日独沉吟。阶暝流暗驶,气疏露已侵。层城湛深夜,片月生幽林。往款良未遂,来觌旷无音。恒当清觞宴,思子玉山岑。耿耿何以写,密言空委心。

    13、《池上怀王卿》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14、《经武功旧宅》兹邑昔所游,嘉会常在目。历载俄二九,始往今来复。戚戚居人少,茫茫野田绿。风雨经旧墟,毁垣迷往躅。门临川流驶,树有羁雌宿。多累恒悲往,长年觉时速。欲去中复留,徘徊结心曲。

    15、《再游西山》南谯古山郡,信是高人居。自叹乏弘量,终朝亲簿书。于时忽命驾,秋野正萧疏。积逋诚待责,寻山亦有馀。测测石泉冷,暧暧烟谷虚。中有释门子,种果结茅庐。出身厌名利,遇境即踌躇。守直虽多忤,视险方晏如。况将尘埃外,襟抱从此舒。

    16、《睢阳感怀》豺虎犯天纲,升**备。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17、《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昏。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18、《游开元精舍》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19、《慈恩精舍南池作》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20、《善福精舍秋夜迟诸君》广庭独闲步,夜色方湛然。丹阁已排云,皓月更高悬。繁露降秋节,苍林郁芊芊。仰观天气凉,高咏古人篇。抚己亮无庸,结交赖群贤。属予翘思时,方子中夜眠。相去隔城阙,佳期屡徂迁。如何日夕待,见月三四圆。

    21、《同元锡题琅玡寺》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殿分岚岭明,磴临悬壑绝。昏旭穷陟降,幽显尽披阅。嵚骇风雨区,寒知龙蛇穴。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

    22、《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蒨峭。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23、《郊居言志》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阅读全文]...

2022-06-13 07:04:50
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 句子
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 语录
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 说说
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 名言
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 诗词
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 祝福
爱上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视频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