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韦应物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唐韦应物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唐韦应物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唐韦应物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作者: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注释:
1、燕:通宴,意为休息。
译文: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古诗调笑唐韦应物。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作者: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注释:
1、燕:通宴,意为休息。
译文: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古诗调笑唐韦应物。
1、《相和歌辞·相逢行》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2、《效陶彭泽》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3、《寄子西》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4、《沣上寄幼遐》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5、《寄令狐侍郎》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寒暑已推斥,别离生苦辛。非将会面目,书札何由申。
6、《寄大梁诸友》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7、《送李儋》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8、《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况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
9、《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结发仕州县,蹉跎在文墨。徒有排云心,何由生羽翼。幸遭明盛日,万物蒙生植。独此抱微痾,颓然谢斯职。世道方荏苒,郊园思偃息。为欢日已延,君子情未极。驰觞忽云晏,高论良难测。游步清都宫,迎风嘉树侧。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伫君列丹陛,出处两为得。
10、《送丘员外还山》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11、《答冯鲁秀才》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仿佛谢尘迹,逍遥舒道心。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12、《怀素友子西》广陌并游骑,公堂接华襟。方欢遽见别,永日独沉吟。阶暝流暗驶,气疏露已侵。层城湛深夜,片月生幽林。往款良未遂,来觌旷无音。恒当清觞宴,思子玉山岑。耿耿何以写,密言空委心。
13、《池上怀王卿》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14、《经武功旧宅》兹邑昔所游,嘉会常在目。历载俄二九,始往今来复。戚戚居人少,茫茫野田绿。风雨经旧墟,毁垣迷往躅。门临川流驶,树有羁雌宿。多累恒悲往,长年觉时速。欲去中复留,徘徊结心曲。
15、《再游西山》南谯古山郡,信是高人居。自叹乏弘量,终朝亲簿书。于时忽命驾,秋野正萧疏。积逋诚待责,寻山亦有馀。测测石泉冷,暧暧烟谷虚。中有释门子,种果结茅庐。出身厌名利,遇境即踌躇。守直虽多忤,视险方晏如。况将尘埃外,襟抱从此舒。
16、《睢阳感怀》豺虎犯天纲,升**备。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17、《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昏。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18、《游开元精舍》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19、《慈恩精舍南池作》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20、《善福精舍秋夜迟诸君》广庭独闲步,夜色方湛然。丹阁已排云,皓月更高悬。繁露降秋节,苍林郁芊芊。仰观天气凉,高咏古人篇。抚己亮无庸,结交赖群贤。属予翘思时,方子中夜眠。相去隔城阙,佳期屡徂迁。如何日夕待,见月三四圆。
21、《同元锡题琅玡寺》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殿分岚岭明,磴临悬壑绝。昏旭穷陟降,幽显尽披阅。嵚骇风雨区,寒知龙蛇穴。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
22、《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蒨峭。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23、《郊居言志》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到了中唐时代,可以看到一些诗人开始尝试写词了。《调笑令》是他们爱用的词调之一。
此调一名《宫中调笑》,又称《转应曲》。词调以“转应”为特点,全词共八句,二言与六言相间,要三换其韵,仄*仄间换,加以叠韵的运用,自有一种行云流水的音韵美。像《调笑令》这样的小令,有如此复杂的用韵和如此多变的构局,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中唐诗人戴叔伦、王建等都有同调之作。现在让我们来看韦应物这阙咏“胡马”的小词吧。
自汉代以来,一向以西北地区出产的“胡马”最为骁腾精良。“胡”,古代指西域民族。古代的西域民族多事游牧,故亦多良马。词的开篇就以“胡马,胡马”的叠句起唱,语意中充满赞美之情,使人想象在那西北草原上成群的骏马四蹄腾空,疾驰而来。“远放燕支山下”,“远放”二字表明这批马原是被人放牧到燕支山下来的。
“燕支山”在今天的甘肃省境内,因产燕支草而得名。“燕支”又作“胭脂”,是妇女化妆用品。《太*御览》卷七一九引《西河旧事》载:匈奴失此山,作歌道:“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由此可见,那燕支山下芳草萎萎,为天似穹庐、四野茫茫的大草原*添了一抹绮丽的风情。“远放”二字虽是对马而言,但同时也把人们的视线引伸到那天野塞廓的远方,更觉草原的景象雄阔辽远,使人想象那草原之春“牧马群嘶边草绿”的壮丽风光。
接下来,词人的笔锋陡地一转:“跑沙跑雪独嘶”。一个“独”字,告诉人们有一匹马离群走散了。此时,它正为失去伴侣而焦虑、惶急。它抖暴昂首,引颈长啸,一意召唤伙伴;可是,四周侧寂无声。这匹失群的骏马焦灼地踱来踱去,不时用自己的足蹄刨地,刨起一堆堆沙和雪。“跑沙跑雪独嘶”,失落、孤独与焦躁之中,透出一种顽强不屈和执著追求的精神。
“东望西望”,苦苦寻觅,然而,暮色已经笼罩四野,四周只见无穷无尽的茫茫边草一片。
终于,它“迷路”了—陷入了迷茫之中。“迷路,迷路”一叠,乃“东望西望路迷”一句中“路迷”的倒词的重叠,用这种倒叠的手法使叠句与上句转相呼应(“转应曲”的名称即由此而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致和上下勾连的构局,从而创造出一种浓烈的艺术气氛。如“迷路”二字,一经重叠,就显得音节短促,不安的气氛加重了。这就更有力地表现出这匹失群胡马此刻的急迫不安和迷惘佰惶。
将韦应物这首咏胡马词与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作一比较,很有意思,杜诗曰:“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将骏马形象刻画得惟妙逼真,并借马言志,写建功立业的抱负,充满盛唐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
而书应物词却不拘于马的形象描绘,他着意展示的是“边草无穷日暮”的画面和骏马失路的迷茫,字里行间似乎隐隐寄寓着词人对人生世态的某种感受和深深慨叹,步入中唐时代的韦应物似乎更多人生的思考了。清人俞陛云读此词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他评道:“言胡马东西驰突,终至边草路迷,犹世人营扰一生,其归宿究在何处。”
是的,韦应物自己在《寄李儋元锡》诗中不也曾感叹“世事茫茫难自料”吗?那一份迷茫凄楚之情又与迷路胡马何异?他的这首小令正是将这种较为普遍的人生经历熔铸进“胡马”这一艺术形象之中,极富象征意味,难怪前人称赞“韦苏州托想之高”了。
1、《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3、《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4、《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5、《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6、《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
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7、《答赵氏生伉》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
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8、《答郑骑曹青橘绝句》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9、《答重阳》
省札陈往事,怆忆数年中。
一身朝北阙,家累守田农。
望山亦临水,暇日每来同。
性情一疏散,园林多清风。
忽复隔淮海,梦想在沣东。
病来经时节,起见秋塘空。
城郭连榛岭,鸟雀噪沟丛。
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10、《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明合,城郭满埃尘。
逢君一相许,岂要*生亲。
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
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
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
11、《道晏寺主院》
1、《西塞山》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2、《答李浣三首》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3、《寄诸弟》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4、《游西山》时事方扰扰,幽赏独悠悠。弄泉朝涉涧,采石夜归州。挥翰题苍峭,下马历嵌丘。所爱唯山水,到此即淹留。
5、《游南斋》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6、《郡内闲居》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长廊独看雨,众药发幽姿。今夕已云罢,明晨复如斯。何事能为累,宠辱岂要辞。
7、《述园鹿》野性本难畜,玩*亦逾年。麑班始力直,麚角已苍然。仰首嚼园柳,俯身饮清泉。见人若闲暇,蹶起忽低骞。兹兽有高貌,凡类宁比肩。不得游山泽,跼促诚可怜。
8、《鸢夺巢》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吞鹊之肝啄鹊脑,窃食偷居还自保。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可怜百鸟纷纵横,虽有深林何处宿。
9、《鼙鼓行》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寒声坎坎风动边。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又如虏骑截辽水,胡马不食仰朔天。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10、《凌雾行》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11、《虞获子鹿》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12、《效何水部二首》玉宇含清露,香笼散轻烟。应当结沉抱,难从兹夕眠。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13、《燕*事》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14、《寄冯着》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15、《郡斋赠王卿》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濩落人皆笑,幽独岁逾赊。唯君出尘意,赏爱似山家。
16、《林园晚霁》雨歇见青山,落日照林园。山多烟鸟乱,林清风景翻。提携唯子弟,萧散在琴言。同游不同意,耿耿独伤魂。寂寞钟已尽,如何还入门。
17、《简郡中诸生》守郡卧秋阁,四面尽荒山。此时听夜雨,孤灯照窗间。药园日芜没,书帷长自闲。惟当上客至,论诗一解颜。
18、《寄裴处士》春风驻游骑,晚景澹山晖。一问清泠子,独掩荒园扉。草木雨来长,里闾人到稀。方从广陵宴,花落未言归。
19、《除日》思怀耿如昨,季月已云暮。忽惊年复新,独恨人成故。冰池始泮绿,梅援还飘素。淑景方转延,朝朝自难度。
20、《送刘评事》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21、《有所思》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22、《夏夜忆卢嵩》霭霭高馆暮,开轩涤烦襟。不知湘雨来,潇洒在幽林。炎月得凉夜,芳樽谁与斟。故人南北居,累月间徽音。人生无闲日,欢会当在今。反侧候天旦,层城苦沉沉。
23、《晚归沣川》凌雾朝阊阖,落日返清川。簪组方暂解,临水一翛然。昆弟忻来集,童稚满眼前。适意在无事,携手望秋田。南岭横爽气,高林绕遥阡。野庐不锄理,翳翳起荒烟。名秩斯逾分,廉退愧不全。已想*门路,晨骑复言旋。
24、《县斋》仲春时景好,草木渐舒荣。公门且无事,微雨园林清。决决水泉动,忻忻众鸟鸣。闲斋始延瞩,东作兴庶氓。即事玩文墨,抱冲披道经。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25、《夏景园庐》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闲居逾时节,夏云已嵯峨。搴叶爱繁绿,缘涧弄惊波。岂为论夙志,对此青山阿。
26、《游琅玡山寺》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27、《休暇东斋》由来束带士,请谒无朝暮。公暇及私身,何能独闲步。摘叶爱芳在,扪竹怜粉污。岸帻偃东斋,夏天清晓露。怀仙阅真诰,贻友题幽素。荣达颇知疏,恬然自成度。绿苔日已满,幽寂谁来顾。
28、《花径》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湿。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
29、《夏景端居即事》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30、《山行积雨,归途始霁》揽辔穷登降,阴雨遘二旬。但见白云合,不睹岩中春。急涧岂易揭,峻途良难遵。深林猿声冷,沮洳虎迹新。始霁升阳景,山水阅清晨。杂花积如雾,百卉萋已陈。鸣驺屡骧首,归路自忻忻。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古诗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夜寄邱员外》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注释
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属:正值,适逢,恰好。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鉴赏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在咫尺。
评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丘丹临*山学道时,诗人写此诗以寄怀。诗的首两句,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一样秋色,异地相思。着墨虽淡,韵味无穷;语浅情深,言简意长。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诗鉴赏及译文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赴任洛阳(今属河南)的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小编带来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诗鉴赏及译文。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代: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完善唐诗三百首,离别,依恋译文及注释
白话译文
凄然地辞别了好朋友,驶向烟雨濛濛的江心。
在乘船返回洛阳之际,传来广陵树间的钟声。
此时我们在扬州惜别,不知何处才能再相逢。
世间事如同浪里行舟,不论顺流逆流怎能停。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此:此处。为别:作别。
还:再。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整首诗的笔调都是含蓄的,诗人有意遮掩自己过分哀伤的情感,表面*淡,内涵深厚。
此诗首联“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诗人自述怀着离别有人,内心充满“凄凄”的别情。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其中“泛泛”二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一颗惆怅若失的心就如同漂浮在烟雾笼罩的水面上的客船,景物不自觉地染上了诗人的情。
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体现出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其中“残钟”写声,“广陵树”写行,钟声越来越细,树影越来越小,诗人离广陵、离友人越来越远了,友人留在钟声袅袅的烟树背后。世人的离别之情背景物全然引出。“残钟广陵树”五个字能够表现出诗人与元大离情别绪的特殊感情,是和上文一路逼拢过来的诗情分不开的。这便是客观的形象受到感情的色彩照射后产生的特殊效果。
接着“今朝此为别”四句抒发感慨。诗人一方面是申述朋友重逢的不易;一方面又是自开自解:世事本来就不能由个人作主,正如波浪中的船,随波逐流,不能自已。这样既是开解自己,又是安慰朋友。在这**淡淡的抒情中,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饱含着诗人浓浓的情感,深深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公元763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名家点评
《韦孟全集》:刘云:至浓至淡,便是苏州笔意。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浅浅说出,自然超凡。
《唐诗善鸣集》:韦诗醇古,之内又复坚深,用笔甚微。如此诗,令选者似可舍却,终不可舍却,细咏之,自得其味。
《唐诗笺要》:数字内无数逗露,无数包含,了却情人多少公案。元明间才人为一“情”字作传奇千百出,不敌这首。
《唐诗别裁集》: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探,此种可以为法。
《唐宋诗举要》:六朝佳句(“归棹”二句下)。[3][5]
中唐前期,确切的说是大历期间,在诗坛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诗人中,韦应物绝对算是其中之一。他卓尔不群,自成一派,可以这样说,大历诗歌如果没有韦应物的存在,绝对让这一时期诗歌的价值大打折扣。众所周知,韦应物以山水诗名满天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笔下十首诗歌,体会其诗文的唯美意境。
韦应物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里,青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换句话说是豪纵不羁,但由于安史之乱让其人格和生活发生很大的转变,于是他开始苦读诗书,力求做一个心性高杰之人。他的诗继承陶渊明等人的古朴淡远的诗风,又深受谢灵运等齐梁时期的诗人影响,让其诗歌呈现出流丽的一面,为此形成独有的清丽诗风,具备独特的美学观,让后辈诗人模仿,尤其白居易深受前者的影响。
白居易推崇韦应物的诗,是有必然因素的。据记载,白居易认为韦应物的歌行具有讽刺意味,有借古讽今,有用寓言讽刺现实的腐败与黑暗,又有对贫苦百姓的怜悯。另外,白居易赞美韦应物的闲适诗,这是因为后者为人清高流露出的诗歌特色,从这一点上,两位诗人有共同之处,所以惺惺相惜。再有,白居易钦佩韦应物的人格风度,在其后者的诗文中得以体现,从二人的精神世界上来看,具备很强的吻合度。
到了宋朝,韦应物的诗歌被接受程度达到顶峰。当时宋朝诗坛,以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为了摆脱中晚唐的诗风,韦应物的诗开始进入宋朝诗人的视野。苏轼、黄庭坚等文坛领袖也开始极力推崇韦应物,尤其是苏轼,可以说是韦应物的“铁杆粉丝”,他更是认为韦应物是仅次于李白和杜甫的诗人。苏轼极力模仿后者的田园诗,极力效仿后者诗文背后的意境与深意,让韦应物的名声在宋朝文坛声名鹊起。
由于时代的背景,韦应物深受禅宗的影响,又因为自己一生官宦屡屡遭到罢官,他选择去佛寺禅院修心,净化郁郁寡欢的心灵,因此在他的山水诗文之中,能够体现浓浓的禅意。在他的诗歌中,多见“空”字,用“空”字形容所作所为,让自身达到一种自由和空灵的境地,浓厚的禅意铺面开来。另外,韦应物在山水田园诗中善于用冷色调,为了渲染幽野的荒僻感,勾勒出清幽冷峭的艺术意境。
另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是韦应物诗歌的一大特色,因为他在仕途上遭遇坎坷,修心看空一切后,悟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后期,他对遭遇不忧,不悲,对人与宇宙保持任远自在的恬静心境,诗歌中透露着追求宁静和清净的生活方式,这种意图在其诗歌中随处可见。在意象的选择上,他多选取高远内涵的物象,用远离而单薄的心态面对自然风情。
总之,韦应物的山水诗深受后辈诗人和读者的推崇,从他的诗歌中不仅能能够领略到自然景观的美,也能让读者体会到诗人空灵、幽僻、淡远的意境,同时暗含浓厚的禅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韦应物的十首诗作,体会诗文背后的深意与意境吧!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东郊
[唐]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登楼寄王卿
[唐]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春思
[唐] 韦应物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月夜
[唐] 韦应物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观田家
[唐]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秋夜
[唐] 韦应物
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单。
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与清景遇,每忆*生欢。
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
春游南亭
[唐]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说到山水田园诗人,第一个想到的名字一定会是陶渊明,那两首举世闻名的佳作《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上学的时候背得滚瓜乱熟。在群星璀璨的唐朝,也出了不少山水田园诗人,其中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及柳宗元最为著名,史称王孟韦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四位诗人中的一位——韦应物。
自西汉开始,韦姓入驻关中,自汉朝到唐,韦姓名人比比皆是,可以说关中名门望族。唐朝韦氏家族更是名满天下,共有20位韦氏成员当过宰相。在唐朝韦姓中,最为出名的一位诗人便是韦应物,当然他的曾孙韦庄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诗人。
出身于世家,韦应物本来是一位阔少爷,少年时代的他有很多坏毛病,身边百姓都非常讨厌他。好景不长,著名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来了,年过20的韦应物彻底觉醒,认真做文章,和之前的状态判若两人。
韦应物有天赋,又受到家庭的影响,认真做事后,成长速度飞快,他的知识储备已经超过长辈一代,后来他就被家人举荐做官。
韦应物是一位好官,在职期间,他关爱人民,时长反省自责。在文学方面,韦应物山水诗非常唯美,文笔细腻,在和*之中时露出幽愤之情,读完耐人寻味。他的五古诗成就最高,以学陶渊明为主,语言虽然简谱但意味深长。
他不像李白那么豪放,也不像李贺那么奇特,陶醉在自己向往的理想生活当中,也让他的诗有其独到之处。据记载,韦应物的作品存世有600余篇,以山水诗居多,占据所有作品的四分之一,以”古雅闲淡”为主要风格。
由于对官场生活产生厌倦,韦应物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幽居山林,与自然为伴,对独善其身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惬意。他的山水诗呈现出来的美,不同于王维的冲淡,又异于柳宗元的清峭,是一种幽寂之美,是诗人审美心理的体现。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韦应物十首山水田园诗,一起感受诗人笔下文字的唯美。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代: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秋夜寄邱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简卢陟
唐代: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寄李儋元锡
唐代: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代: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闻雁
唐代: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长安遇冯著
唐韦应物的古诗
雁唐韦应物的古诗
闻雁唐韦应物的古诗
唐代韦应物的古诗
唐韦应物的诗词
古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的古诗
宴韦应物的古诗
有关韦应物的古诗
韦应物的名言
野雁韦应物的古诗
大雁的雁唐韦应物古诗带拼音
唐代韦应物的西楼古诗繁体
夏天的古诗韦应物
韦应物的古诗的教案
韦应物所写的古诗
韦应物的古诗视频
韦应物古诗的毛笔
韦应物的经典古诗
韦应物名句
韦应物笔下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韦应物
我要听韦应物的古诗
韦应物性格的古诗
韦应物的两首古诗
韦应物含有沅的古诗
韦应物写景的古诗
描写韦应物的古诗
韦应物的古诗闻雁的古诗
韦应物的古诗滁州西涧
一种学*古诗文的方法
烘托的古诗词
让士兵团聚的古诗词
关于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古诗
具有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
积极向上的爱国古诗词大全
古诗题西林壁的俗语
古诗中寒食的诗意
血冠状病毒的古诗词
古诗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上一首
帮我找一下古诗中的村居
关于花雪雨的古诗
抗疫情的七言古诗
形容一个人样样精通的古诗词
含有阳关的送别类古诗
形容春天树叶嫩绿的古诗
咏柳古诗长长的柳条像
关于书的古诗朗诵
古诗春天的画简单的版
不义也的古诗
含有月亮和思乡的五言古诗
赞美医德的古诗文
古诗里带二的古诗
播放真正的雅古诗
体现思亲之情的古诗
滋养儿童的古诗
写出上下相连的爱国古诗
古诗配画的小溪
花开头的古诗名字
古诗鉴赏在中考中的重要性
古诗中的大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