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牵牛图的古诗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牵牛图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牵牛图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牵牛图的古诗意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七夕已过,牛郎织女又迢迢!
大家好,我是“以言双语诗词”。
《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佚名诗《迢迢牵牛星》记述了神仙眷侣牛郎织女的婚姻和爱情故事,写得唯美、浪漫、凄婉、感人。一起品味他们爱情的滋味,一起感悟他们爱情的信仰,同时一起探究婚姻里爱情的真相!
诗云: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许渊冲先生英译版:
Far, Far Away the Cowherd StarAnonymous
Far ,far away the cowherd star;
Bright, bright riverside we*ing maid.
Slender, slender her fingers are;
Clack, clack her shuttle’s tune is *ed.
She we*es all day, no web is done;
Like rain her tears drip one by one.
He*en’s river’s shallow and clear;
The two stars are not far apart.
Where brimful ,brimful w*es appear,
They gaze but can’t lay bare their heart.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许渊冲#译
《古诗十九首》是由南朝 萧统 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入选的十九首诗都深刻地再现了东汉末年人们的生活状况,人生的情感和领悟;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赞誉为“五言之冠冕”。
〖萧统〗(501-531年)字德施,小字维摩,名统,南朝梁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南)人。梁武帝萧衍长子。三十一岁病卒,溢号称“昭明”。
牛郎织女,天河相隔,相望相思相守,荡气回肠,而又含蓄深情。天上人间,默默人间情,离离心上吟。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许多人被迫外出求生或求学,留在家中的女子们饱含着如同织女般的深情与离恨。天上的银河,人间的河汉,同样的离情别绪,同样的绵绵深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是说,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这两句意境开阔浪漫唯美。在辽阔的星空,牛郎织女星相距迢迢,隔银河相望。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虽是浪漫的神话故事,却有着能多的现实基础,总给予这种浪漫很多真实的感觉。如,只要抬头仰望星空,便能见到他们。本诗开篇就把我们带到了一种虚幻与真实之间。星空唯美,感情浪漫。
译文:Far, far away the cowherd star; Bright, bright riverside we*ing maid. 对叠词的使用遵循了原诗的风貌。迢迢译作“far, far away”。皎皎译作“bright, bright”. 叠词的使用能使描述更生动形象;能加深意义程度;同时能让诗句具有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cowherd 养牛人。the cowherd star 牵牛星。riverside n.河畔,河岸; we*ing 是动词 we*e的现在分词形式,(用手或机器)编,织。maid n.少女; 年轻姑娘。we*ing maid 即织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伸出纤纤之素手,抚弄着机杼,发出札札的声响。可她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帛,一直在不停地哭泣,眼泪如下雨般零落。这四句是*距离描写织女。
纤纤擢素手,说出了织女的天仙美貌。
诗词中写美女的方式很多,其中之一就有通过描写美女的手来写美女。
如:《诗经·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u/ qi/),齿如瓠犀(hu xi-),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描写出 齐国美女 庄姜 出嫁 卫庄公 时的美貌,刻画了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
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写 刘兰芝 “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芊芊做细步,精妙世无双”。刘兰芝手指纤细白嫩,就象削尖的葱根,精巧美丽。
陆游在《钗头凤.红酥手》中,写到“红酥手,黄藤酒,满城 春色 宫墙柳。” 红润酥柔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不仅写出了唐婉为他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而且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是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里的活泼俏丽少女。
由此可见,诗词中美女都有一双白皙修长,白里透红,纤细柔软的手啊。“纤纤擢素手”就是说织女很美。“札札弄机杼”写出了织女的勤劳,织布技艺高。
译文:
Slender, slender her fingers are;
Clack, clack her shuttle’s tune is *ed.
Slender adj. 苗条的; 纤细的。 fingers n.手指。Slender, slender her fingers are 纤纤擢素手。译文没有给出“擢”字,而是静态地描述织女的手 。“擢”者,引也,抽也,接*伸出 的意思。译文用“are” (是)来说她的手是“slender”(纤细的)。Clack n.噼啪声。Shuttle n.梭; 梭子,即机杼。tune n. 曲调; 曲子。 * v. 演奏,拨弄乐器。 译文中“弄”字对应的是“ her … tune is *ed”。这是对原文的一种意译。首先,用被动语态替代了主动语态,主语换成了札札的机杼声。这有利于强调机杼发出的札札声,而且也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其次,“* a tune” 意为演奏一只曲子(to perform on a musical instrument; to perform music),既可表明织女织布技艺高超,也更添了织女生活劳作画面的美感。
然而,“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为什么 技艺高超且勤劳的织女 却 整天都织不成一段布帛,泪如雨下,劳而无功呢?原来是 织女在思念她长久不得见的牛郎啊。这种心伤落泪源自苦苦思念,这份苦苦思念源自久久不得相见,久久不得见源于生活的重重无奈。也许正是在现实生活的重重无奈中,才能淬炼出这天上人间的款款深情。
译文:
She we*es all day, no web is done;
Like rain her tears drip one by one.
She we*es all day, no web is done; 她整日织布,却没有完成。web n. 网状物,指布帛。no web is done没有布帛被织完。like rain 像雨一样地;tears眼泪; drip v.滴下;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地 。Like rain her tears drip one by one. 她的眼泪像下雨一样不断地滴落。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那阻隔了牛郎织女的银河又清又浅,他们相去并不远。
译文:
He*en’s river’s shallow and clear;
The two stars are not far apart.
文章分析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开篇先写织女隔着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她心里的感觉。第二句正面写织女,既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为后文的“清且浅”做了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的娇美姿态。
诗主要写织女,写牵牛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诗对织女的描写很细腻,抓住了细节,如“纤纤擢素手”“ 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 又是动态的描写。人物就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而出。
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
背景介绍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
《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可见中汉末三国时期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
《迢迢牵牛星》即依牵牛和织女的故事情节创作而成。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学*目标
(一)会写3个生字。
(二)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美。
(三)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步练*
字词积累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杼,梭子。
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章:花纹。
涕:眼泪。
知识链接
牵牛星:河谷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一说在银河南)。
作者介绍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结构梳理
句子分析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译文
牵牛星是那么的遥远而明亮,织女星是那么的皎洁而遥远。
(2)分析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和河边苦苦等待的女子。“迢迢”和“皎皎”两个词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距十分遥远,都很明亮。今天“迢迢”这个词语仍然富有生命力,我们形容路途遥远,会说“千里迢迢”。
2.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1)词语解释
擢:伸出。素:白皙。弄:摆弄。
(2)译文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3)分析
这里是外貌和动作描写。“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晳;“纤纤擢素手”与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札札”是象声词,形容织布机工作时发出的响声,给人一种静谧中的杂乱之感。
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而“弄”这个字,是摆弄、抚弄的意思,有玩、戏的含义。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一个动词就透露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写出了她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
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词语解释
零:落下。零如雨: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2)译文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3)分析
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古诗是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创作背景的,那么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肯定离不开爱情。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迢(tiáo)迢:一望无际,遥远的地方。
擢(zhuó):伸出
札(zhá):一种声音,在文中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间(jiàn):间隔。
脉(mò)脉:相望无言。
译文:
东南的牵牛星在银河中一望无际,在银河的西方织女星皎洁明亮。
就像是织女伸出了纤细柔长的双手,在织布机上面札札地摆弄。
一整天都没有织好一段完整的布匹,她哭泣的泪水就像是雨滴般滴落。
银河看起来清又浅,银河恋爱的间隔又有多长呢?
虽然只是隔了一条银河,但是两个人也只能相望无言、含情脉脉。
赏析:
这首诗是由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所创作的,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只能在银河的*相望但是却不能相见,因此,这首诗也是借此来抒发了因为爱情上面的阻碍而失落伤心的心情。
尤其是诗中后四句将银河的清又浅和两人之间的相视无言形成了对比,可以说全诗感情真切动人,虽然都是在以物喻人,但是对于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描写的跃然而出。而其中叠词的运用更是自然贴切的表达了对于事物的情思,像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些无疑不是让整体诗篇的感受加强。
《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名句,它的内涵是(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整首诗的主旨是(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因银河相隔不能相见的故事,抒发了人世间的男女因爱情的折磨而痛苦忧伤的情感。)。
原文: 《迢迢牵牛星》 两汉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 2.《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河汉:即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6.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 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弄:摆弄 8.杼(zhù):织机的梭子 9.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0.零:落。 11.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12.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3.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4.素:白皙。 15.涕:眼泪。
1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7 .间:相隔。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赏析: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此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 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
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
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
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
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
“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
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
“擢”者,引也,抽也,接*伸出的意思 “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
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 “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
《文选》六臣注:“盈盈 端丽貌。”是确切的。
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 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
《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
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
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
“脉脉”,李善注 “《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
迢迢牵牛星下句:皎皎河汉女
名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实全诗一起叠词的使用最经典啊!)
拓展:
迢迢牵牛星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迢迢牵牛星的诗意》,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迢迢牵牛星的诗意
《迢迢牵牛星》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赏析:
作品中心: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此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的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实际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这首诗又多用叠字,增强了诗的节奏美,诵读时要把这一节奏美表现出来。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唯美诗意的句子,请您欣赏。
1、《牵牛花》
宋·秦观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
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2、《牵牛花·其一》
宋·杨万里
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着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
3、《牵牛花·其二》
宋·杨万里
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秋风恣意秋。
4、《牵牛花》
宋·危稹
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5、《牵牛花》
宋·林逋山
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
天孙摘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
6、《牵牛花》
宋·汪应辰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7、《牵牛花》
宋·危稹
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8、《牵牛花》
宋·徐橘隐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
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
9、《篱上牵牛花》
宋·梅尧臣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10、《牵牛花》
宋·陈宗远
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
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晴蜓带露来。
步虚古诗意思是什么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步虚古诗意思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步虚
唐代: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诗人资料:
司空图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淡泊。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在文学史上,他主要以诗论著称。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司空图论诗发展殷璠、皎然之说,注重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提倡“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和“*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极浦书》)。他推崇王维、韦应物“趣味澄夐”的诗风,而批评元稹、白居易为“力勍而气孱”(《与王驾评诗书》)。他也赞美过李白、杜甫之作与韩愈歌诗的气势奔腾,“物状奇变”(《题柳柳州集后序》),但并不专主一格。《与李生论诗书》中曾自引其得意诗句,有得于早春、山中、江南、塞下、丧乱、道宫、夏景、佛寺、郊园、乐府、寂寞、惬适等,大都属于抒写闲情逸趣而偏于静美的。他的部分作品如《秋思》、《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狂题》、《偶书》、《河湟有感》等,也流露了他别有伤心怀抱。
《二十四诗品》是他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第为内容是不同的。
美学思想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包含多个层面。在其美学代表著作《二十四诗品》中,不仅有各类风格论的阐释,而且蕴藏着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诗人自身修养的指迷。这些对当代美学亦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述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无疑是精细而微约的,但是深加思索,这二十四种风格之中也内蕴着司空图一致的美学思想,如以老庄思想为底蕴的对自然、冲淡美学情趣的追求;司空图“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美学理论在《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共同而鲜明的体现。“自然”是*古代文学创作中最高的理想审美境界,它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是在老庄所提倡的任乎自然,反对人为。刘勰在《文心雕龙》篇中说:“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因而此品首二句谓:“俯拾即是,不取之邻。”其意就是真正美的诗境是任其自然而得,不必着意去搜寻,所以下二句接着说:“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俱道”,《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道,即指自然,若能与自然而俱化,则着手而成春,无须竭力去追求。中四句进一步发挥此意,如花之开,如岁之新,皆为自然而然之现象,非依人力而产生。“真与不夺”之“真”,即指自然之真,与,同予,此二句谓自然赋予者不会丧失,欲凭人力而强得者反而会失去。后四句言“幽人”居于空山,不以人欲而违天机,雨后闲步,偶见苹草,随意采拾,亦非有意。“薄言情悟”二句中之“薄言”,为语助词,如《诗经》云“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情”,情性,本性,即指自然天性。“悠悠天钧”,乃指天道之自在运行,流转不息。《庄子》云:“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天钧,别本作天均,成玄英疏云:“天均者,自然均*之理也。”意谓听任万物之自然*衡运行。这二句是说以自然之本性去领悟万物之自在变化。李白《峨眉山月歌》云:“峨眉山月半轮秋,隐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舟行于月夜江中,与山水浑然一体,如自然造化之涌现,而无一丝人工斧凿之痕迹。
司空图艺术风格上体现了由阳刚、阴柔两种基本风格美所发展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风格美。《四库总目提要》说它“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许印芳在跋中也说“其教人为诗,门户甚宽,不拘一格”。然而《诗品》在艺术风格理论上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从一般地论述文学的语言风格转向研究文学的意境风格。唐代开始诗文分论,诗论中的风格论逐渐转向诗歌的意境风格,这在皎然的十九字风格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而《诗品》则是纯粹的诗歌意境风格论。这就和刘勰有了很大的不同。
诗论影响
《二十四诗品》影响深远。宋代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说:“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表示了向慕之忱。严羽《沧浪诗话》提倡兴趣、妙悟,与司空图主张韵味也是一脉相承的。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之说,更奉司空图、严羽的论说为准则。他在《香祖笔记》中说: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又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语,形容诗境亦绝妙,正与戴容州“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八字同旨。《鬲津草堂诗集序》说:昔司空表圣作《诗品》凡二十四。有谓冲淡者曰遇之匪深,即之愈稀;有谓自然者曰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有谓清奇者曰神出古异,淡不可。是三者,品之最上。论者或对其所取不满,如《四库全书总目》说,诗品: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王士祯但取其“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语,又取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语,以为诗家之极则,其实非图意也。王士祯对二十四诗品的撷取确有其片面性,但所取却不能不说是司空图诗论精神的重点所在。《诗品》在开创文艺批评形式方面有广泛影响。模仿之作,清代有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还有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郭麐的《词品》等。
《寒食》
[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幕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hóng),生卒年不详,字君*,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オ子”。韩翝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有《韩*诗集》。
《所见》
作者:袁枚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m.ju.51tietu.net)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步虚古诗意思是什么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步虚古诗意思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步虚
唐代: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诗人资料:
司空图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淡泊。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在文学史上,他主要以诗论著称。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司空图论诗发展殷璠、皎然之说,注重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提倡“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和“*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极浦书》)。他推崇王维、韦应物“趣味澄夐”的诗风,而批评元稹、白居易为“力勍而气孱”(《与王驾评诗书》)。他也赞美过李白、杜甫之作与韩愈歌诗的气势奔腾,“物状奇变”(《题柳柳州集后序》),但并不专主一格。《与李生论诗书》中曾自引其得意诗句,有得于早春、山中、江南、塞下、丧乱、道宫、夏景、佛寺、郊园、乐府、寂寞、惬适等,大都属于抒写闲情逸趣而偏于静美的。他的部分作品如《秋思》、《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狂题》、《偶书》、《河湟有感》等,也流露了他别有伤心怀抱。
《二十四诗品》是他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第为内容是不同的。
美学思想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包含多个层面。在其美学代表著作《二十四诗品》中,不仅有各类风格论的阐释,而且蕴藏着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诗人自身修养的指迷。这些对当代美学亦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述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无疑是精细而微约的,但是深加思索,这二十四种风格之中也内蕴着司空图一致的美学思想,如以老庄思想为底蕴的对自然、冲淡美学情趣的追求;司空图“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美学理论在《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共同而鲜明的体现。“自然”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最高的理想审美境界,它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是在老庄所提倡的任乎自然,反对人为。刘勰在《文心雕龙》篇中说:“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因而此品首二句谓:“俯拾即是,不取之邻。”其意就是真正美的诗境是任其自然而得,不必着意去搜寻,所以下二句接着说:“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俱道”,《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道,即指自然,若能与自然而俱化,则着手而成春,无须竭力去追求。中四句进一步发挥此意,如花之开,如岁之新,皆为自然而然之现象,非依人力而产生。“真与不夺”之“真”,即指自然之真,与,同予,此二句谓自然赋予者不会丧失,欲凭人力而强得者反而会失去。后四句言“幽人”居于空山,不以人欲而违天机,雨后闲步,偶见苹草,随意采拾,亦非有意。“薄言情悟”二句中之“薄言”,为语助词,如《诗经》云“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情”,情性,本性,即指自然天性。“悠悠天钧”,乃指天道之自在运行,流转不息。《庄子》云:“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天钧,别本作天均,成玄英疏云:“天均者,自然均*之理也。”意谓听任万物之自然*衡运行。这二句是说以自然之本性去领悟万物之自在变化。李白《峨眉山月歌》云:“峨眉山月半轮秋,隐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舟行于月夜江中,与山水浑然一体,如自然造化之涌现,而无一丝人工斧凿之痕迹。
司空图艺术风格上体现了由阳刚、阴柔两种基本风格美所发展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风格美。《四库总目提要》说它“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许印芳在跋中也说“其教人为诗,门户甚宽,不拘一格”。然而《诗品》在艺术风格理论上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从一般地论述文学的语言风格转向研究文学的意境风格。唐代开始诗文分论,诗论中的风格论逐渐转向诗歌的意境风格,这在皎然的十九字风格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而《诗品》则是纯粹的诗歌意境风格论。这就和刘勰有了很大的不同。
诗论影响
《二十四诗品》影响深远。宋代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说:“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表示了向慕之忱。严羽《沧浪诗话》提倡兴趣、妙悟,与司空图主张韵味也是一脉相承的。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之说,更奉司空图、严羽的论说为准则。他在《香祖笔记》中说: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又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语,形容诗境亦绝妙,正与戴容州“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八字同旨。《鬲津草堂诗集序》说:昔司空表圣作《诗品》凡二十四。有谓冲淡者曰遇之匪深,即之愈稀;有谓自然者曰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有谓清奇者曰神出古异,淡不可。是三者,品之最上。论者或对其所取不满,如《四库全书总目》说,诗品: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王士祯但取其“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语,又取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语,以为诗家之极则,其实非图意也。王士祯对二十四诗品的撷取确有其片面性,但所取却不能不说是司空图诗论精神的重点所在。《诗品》在开创文艺批评形式方面有广泛影响。模仿之作,清代有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还有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郭麐的《词品》等。
牵牛图的古诗意思
抽牵牛星的古诗意思
迢迢牵牛西的古诗意思
牵牛织女的古诗意思
迢迢牵牛星的诗意的古诗意思
迢迢牵牛星的古诗意思20字
迢迢牵牛星的古诗意思及注释
迢迢牵牛星的古诗意思简短的
迢迢牵牛星中的迢迢古诗意思
牵牛星的诗意古诗
迢迢牵牛星古诗的主要意思
迢迢牵牛星古诗的大概意思
古诗迢迢牵牛星的简单意思
迢迢牵牛星的古诗词意思
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的诗意是
骑牛的古诗意思
古诗牵刘驾的诗意思
古诗寒食和迢迢牵牛星的诗意
古诗词三首迢迢牵牛星的诗意
迢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的诗意
牛油果的古诗意思
关于牛的古诗牵牛
关于牵牛的古诗
关于牛的古诗图片意思
关于古诗迢迢牵牛星的图片
牧童牵牛的古诗
古诗里的牵牛花
牵牛花的古诗牵牛子的故事
金陵图的古诗意思
牵牛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