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关于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45) 说说(595) 名言(38) 诗词(3k+) 祝福(1k+) 心语(16)

  • 十五月亮的诗句

  • 五月
  • 十五月亮的诗句

      每当月末降临,月亮悄悄的浮现,将她洁白的光芒铺撒大地,她轻轻柔柔抚摸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她如此惬意妩媚,美的`令人窒息!十五的月亮圆又圆,这一夜月光皎洁,空气里弥漫的全是浪漫的气息。下面是十五月亮的诗句,字里行间散发着诗情画意!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5、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柳永《望汉月》

      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柳永《长相思》

      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0、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3、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2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5、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阅读全文]...

2022-05-29 16:38:47
  • 关于十五月亮的诗句

  • 五月,月亮
  •   每当月末降临,月亮悄悄的浮现,将她洁白的光芒铺撒大地,她轻轻柔柔抚摸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她如此惬意妩媚,美的令人窒息!十五的月亮圆又圆,这一夜月光皎洁,空气里弥漫的全是浪漫的气息。下面是关于十五月亮的诗句,字里行间散发着诗情画意!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5、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柳永《望汉月》

      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柳永《长相思》

      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0、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3、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2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5、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阅读全文]...

2022-05-01 07:32:11
  • 描写十五月亮的诗

  • 五月
  • 描写十五月亮的诗

      描写十五月亮的.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十五月亮的诗,跟随小编去看看吧!

      0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02.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3.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4.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05. 苏轼: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6.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阅读全文]...

2021-11-27 16:26:44
  • 描写十五月亮的诗句

  • 五月
  • 描写十五月亮的诗句

      我们通常说,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那你知道有哪些诗句是描写十五的月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十五月亮的诗句,欢迎阅读。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阅读全文]...

2022-04-16 20:23:49
  • 十五月亮的断想

  • 五月
  •   (一)    今夜无月?  四大洋滔天轰鸣的哀怨  七大洲伤心无奈的长叹  两个大兵暴睁双眼  一个来自西方  一个来自东方  一个拎着航母  一个拎着大枪  残忍地射杀了月亮    (二)    今夜无月?  嘤嘤的白骨  嵌着新旧弹壳  微微蠕动  那是种族灵魂的歌咏?  ?  一场祭礼  拉开了帷幕  庄严而肃穆    (三)    月亮,自然的妻子.  躲在暗处黯然神伤  酸楚的清泪哦,打湿了夜的衣裳?  ?  风轻轻吹过,匆匆忙忙  鸟悄悄飞过,匆匆茫茫  期盼的泪眼让它心慌  ?  仰起脸孔  那是月亮该出没的地方  视线浸透了桂花的清香  思绪飞过夜气苍茫?  ??  儿子的泪眼  母亲的泪眼  妻子的泪眼  丈夫的泪眼  是思念的泉  ??  团聚是心愿  可人世间总是有那么的遗憾??  穿越时空的羁绊  让心与心相连  一切美丽都不需出言

      编辑点评:

      夸张.调侃.富有戏剧性加特写镜头式的创作手法对导致月亮生死存亡的两个大兵进行有力抨击,很显然这月亮就是和*,就是第三节中"自然的妻子",这是作者含蓄委婉的一种表达。烟火弥漫,嘤嘤白骨,自然今夜无月,导致一场葬礼拉开帷幕,新旧弹壳"新仇加旧恨,战争从末消失,历史和现实一直弥漫在对种族摧残的硝烟中。第三节调子放缓,表达含蓄,借风、鸟、泪反衬对和*的期望和团聚的心愿,正面和侧面交织,虚与实相结合铺叙,凸显了月亮的黯然。和*,人类共同的主题。三节诗都对这一主题表达强烈,只有手法和感情笔调略有不同。和*是一种大爱,诗人将主题上升到一个高度,又通过月亮这一物象和隐喻表达,可见诗人的匠心独运和驾驭文字娴熟的创作功底。拜读佳作,感谢赐稿,推荐品读。

    [阅读全文]...

2022-05-22 17:50:56
  • 赞美十五月亮的诗句

  • 赞美,五月
  •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太常引》

      (宋)辛弃疾

    [阅读全文]...

2022-05-26 09:27:30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佳句

  • 月亮
  •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下一句是”要想收获先种田“。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收获先种田,

    要想登山先探路, 要想致富得开财源, 哎…哎…

    只要象蜂群不偷懒, 哎何愁秋后蜜不甜, 哎…哎…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饮水先挖泉,

    要想唱歌先对调, 要想恋爱可得多交谈, 哎…哎…

    生活的路有苦也有甜, 哎美好的前程走呀走不完, 走呀走不完。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范琳琳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张藜作词,徐沛东作曲编配,收录于专辑《心愿》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我热恋的故乡》姐妹篇,两首作品同于1987年推出,同时引发全国大流行,通过这两首歌曲,范琳琳首创西北风演唱方法,其后众多歌手跟风翻唱,引发1988年*歌坛西北风大流行。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下一句是"要想收获先种田"。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由张藜作词,徐沛东作曲编配,范琳琳演唱,收录于专辑《心愿》中。

    原文: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收获先种田,

    要想登山先探路, 要想致富得开财源, 哎…哎…

    只要象蜂群不偷懒, 哎何愁秋后蜜不甜, 哎…哎…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饮水先挖泉,

    要想唱歌先对调, 要想恋爱可得多交谈, 哎…哎…

    生活的路有苦也有甜, 哎美好的前程走呀走不完, 走呀走不完。

    人们用歌词“生活的路有苦也有甜, 哎美好的前程走呀走不完”,希望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日子一天比一天强。

    如今在民间每到十五,都会想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会有人以为这是句俗语,其实,这句话是在范琳琳演唱之后由于这首歌广泛流行才有了这句俗语。

    事实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原因是,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落在初一。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十七。*十年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日期,于是慢慢就流行了这么一种说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范琳琳1982年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在大连歌舞团任民歌手,后改唱流行歌曲。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以富哲理性的歌词,热烈动感的伴奏,配上范琳琳激情豪放的演唱,使这首歌很快流行,妇孺皆知,不仅赢得人们的青睐,也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推荐,开创的西北风演唱方法触动了*流行乐坛的“西北风”歌潮。

    [阅读全文]...

2022-01-26 22:26:01
  • 万历十五年作品及作者简介

  • 写作,文学
  • 万历十五年作品及作者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不仅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万历十五年作品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万历十五年》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这**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万历十五年》经典语录/名句

      但是迷信与非迷信,其间的分野也可能极为模糊。例如,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对一件事情、一种前途建立信念,则其与宗教式的皈依就相去极微。因为凡是一个人处于困境,他就不愿放弃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没有根据,他也要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

      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这种经过多年的.奋斗而取得的荣誉,接受者只是一个人或至多几个人,但其基础则为全体家庭。因此,荣誉的获得者必须对家庭负有道义上的全部责任,保持休戚与共的集体观念。

      创作背景

      黄仁宇在1959年完成其博士论文《明代的漕运》后,感到自己对明代的财政制度只有一知半解,为了解决自己的疑惑,于是开始广泛搜集明史资料,另参考奏疏笔记、各地方志,搜寻有关的新旧著作,耗时7年,于1978年写成《万历十五年》。

      作品鉴赏

      主要思想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作者指出,“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是从这些细枝末节的中,作者认识到,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历史的关节点。

      艺术特色

      铺述方式

      由目录见,该书章节安排较有寓意, 全书选择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主要人物来解剖。书中的每一章,都像是主要人物的传记, 每部分都像是写某一个人,但作者展现的不仅仅是单个的人和事,其叙述的人和事都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中央集权制度、内阁制、科举制、文官制度、朝服特点、丧礼程序等等。作者以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展开,让读者对人物的生*、思想、政绩、履历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但是,在铺排叙述的过程中,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串联中,作者展现的是人物生活背后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

      叙事角度

      《万历十五年》以散漫的笔调叙事,叙事视角转换灵活而自由。全书多以全能视角叙事,但作者常转换叙述的角度。如在第一章“万历皇帝”一章中,作者以万历皇帝的角度,描述了身为君主的种种限制与无奈,从深层角度分析了其消极怠政的原因及其逐渐消极反抗的过程。作者从万历皇帝的角度展开分析,剖析其怠政的原因,站在万历皇帝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不一样的皇帝,使读者对万历皇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万历皇帝这一形象生动而丰满,更对其昏庸的印象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

      作品影响

      该书英文版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获得美国书卷奖1982年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影响最大的20本书”。

    [阅读全文]...

2022-07-15 15:56:31
  •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长歌行》选自宋代郭茂倩收编的《乐府歌词》汉代民间诗歌,那么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作者】:无名氏(汉乐府)

      原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简析

      《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在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其实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也正是应为这样,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

      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

      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长歌行》它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6-01 21:03:42
  • 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一组微诗)

  • 月亮
  •   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一组微诗)

      

      文/勃崛

      

      1、当中秋遇上国庆

      是天就人愿

      还是人情动天

      天人合一是真

      2、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是度日如年

      还是度年如日

      圆在人心

      3、一地清辉

      读过春秋

      心如止水

      十里金街不塑身

      4、檐角

      落叶时节

      与弯月呼应

      牵挂远方

      5、高秋

      绿也瘦

      红也瘦

      瘦成新的高度

      6、雁去

      来迟迟

      去匆匆

      是光阴语法

      7、开镰

      不用酒宴

      也不用爆竹

      开张用一种刀法

      8、残荷

      花容月貌

      终有度

      自信一种心境

      9、格桑花

      名字不重要

      重要是甜味

      在心里

      10、觅句

      寻花问柳

      答案

      与眼力无关

    [阅读全文]...

2022-01-25 22:21:11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 句子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 语录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 说说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 名言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 诗词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 祝福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