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君子美德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君子美德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君子美德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君子美德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君子兰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君子兰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2、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3、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4、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5、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6、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7、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8、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搞笑口头禅
9、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10、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11、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12、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13、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14、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15、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16、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17、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18、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19、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20、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21、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22、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3、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24、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5、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26、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7、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8、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29、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30、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31、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描述兰花的优美古诗句。难将湘管笔,写出唇味道。
32、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33、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34、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
35、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36、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37、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38、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39、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40、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41、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拓展阅读】君子兰古诗
1、《兰花诗》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浣溪沙》
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及寓意
导语: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花中四君子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一、梅
*原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寓意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二、兰
唐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寓意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三、竹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寓意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四、菊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寓意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形容君子德行高尚的诗句
形容君子德行高尚的诗句有哪些,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留言传下来了不少的诗句,有些诗句把人的很多品质都很好的描述出来了。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形容君子德行高尚的诗句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杂曲歌辞·浪淘沙
刘禹锡
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林则徐
清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唐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国风·齐风·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这人长得真漂亮,身材高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明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外甥。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这人长得真英俊,眉清目秀闪柔光。舞姿端正节奏强,箭出穿靶不空放。四箭同中靶中央,抵御外患有力量!
《国风·郑风·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羊羔皮的.礼服是那样润泽光滑,衬托得君子多么纯洁正直漂亮。那穿着这身华贵礼服的君子啊,宁可舍去生命他也不改变信仰!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羊羔皮的礼服袖口镶着金豹纹,衬托得君子多么高大英武有力。那穿着这身华贵礼服的君子啊,为我们国家保障公*主持正义。
中华传统美德古诗词大全
我们应传承中华美德,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古诗词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没有松柏的伟岸,没有梅花的清香,也没有菊花的颜色,但同时位列“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竹,一直都是无数文人的精神榜样。
俗话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拥有着宁折不弯的的骨气、谦逊博大的胸怀,还有着超凡脱俗的眼界、载文传世的担当。
做人当君子,君子当如竹。
【奋进】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只要抓住了哪怕一点点的生机就不会放松,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它也能深深扎根岩石缝中。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它挺拔依旧,任凭酷热当头时吹来东南风,抑或是严寒逼人时吹来的西北风,它青翠不改。
做人当如竹,坚韧、奋进,永不止步。
【质朴】
竹
清代: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子跟其他的花草树木都很不一样,树干是一节一节的,又笔直向上。竹林里,上千根竹条上积攒着无数青翠欲滴的竹叶。它把花儿深埋地底,素面朝天,免得招来野蜂与蝴蝶。
做人当如竹,质朴、低调,踏踏实实地做好属于自己的事便好。
【奉献】
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新生的竹子能够长得比原来的竹子更高大、更挺拔,完全是凭借着老竹的扶持和滋养。等到第二年春天,又有新生的竹子即将破土而出,今年受到扶持的竹子,也会如同老竹一般呵护他们。也正是因为这样,池塘周围的竹林才能如此郁郁葱葱。
做人当如竹,学会奉献,生亦无悔,死亦无悔。
【通透】
庭竹
唐代: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庭院中的竹子在清晨的露水中竹节分明,微风摇动着竹叶沙沙作响,显得格外青翠动人。他随风摇动的样子飘逸、洒脱,正如君子一般。是啊,不管是在这庭院中,还是在山尖的岩石缝里,他都能很快的适应环境,生长的枝繁叶茂。
做人当如竹,不管走到哪里,都正直地活着;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泰然自若。
【卓尔】
题李次云窗竹
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看着李次云家屋外的竹子,不禁感概:他不需要裁成用来吹奏的笙箫,也不需要人们截断了来做成钓鱼用的鱼竿,我们只需等到寒冬到来、百花凋零、大雪纷飞时,在窗外看到白色世界里点点葱翠,就能感受到竹子对我们的重大意义了。
做人当如竹,玉树临风、顶天立地,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失了风度。
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及寓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及寓意,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梅
*原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二、兰
唐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三、竹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四、菊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宽厚的叶子,成双成对的从叶鞘中伸出来,深的苍绿生烟,浅的青翠欲滴,明晰凸出的叶脉天然成趣的构成了许多匀称调和的几许图画。
它把标志生命生机的美,都在一片生意盎然的绿色云雾里有层次地、有风姿地展示出来。
至于那花,更是具有格外的魅力,酷似一盏盏橘黄色的小灯笼,闪耀着诡谲诱人光波,有十几朵相同的小花有条有理的合拢在一同,簇成一朵大花团,流金溢彩,光灿照人。
它在两排扇形般打开的叶子中心婀娜多姿,正犹如一位正经贤淑、雍容华贵的皇后,在两排绿衣御林军的簇拥下从皇宫里款款走出。
只需窗台上摆上两盆君子兰,屋子里就充满了生气,充满了生命的旋律,春天的气味。
格外惹人垂爱的是,它的花期是在新年前后,在白雪皑皑的天地里,燃起这样一团金灿灿的火焰,给人增加多少美感,多少吉利
君子兰兼有松柏的遒劲、荷花的艳丽、文竹的清雅、杜鹃的火炽、牡丹的正经、水仙的飘逸。
君子兰是万花丛中的奇葩,是一种奇树异草。
她奇就奇在叶花俱佳,叶、花、果、并美,赏叶胜观花。
君子兰是一种种类共同的花卉,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株形正经典雅,叶片对称挺立,四季常青,碧绿,如慊慊正人,其花姿美丽舒展,雍容洒脱华贵,花样美丽多彩。
君子兰一季赏花,三季看果,四季观叶,君子兰碧绿的剑叶托起火红的花团,并常在冬春两季,圣诞节、元旦、新年时间敞开,给人以喜庆、吉利、典雅、富有的标志。
题兰》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长。
坚贞还自抱,何群芳
古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 画 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秋 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君子兰 韩少华 兰,孔夫子曾誉之为香国的王者,屈原也曾用来比作贤人美士;而郑板桥爱兰,至死不渝,更为人所称道。
诗经君子阳阳赏析
《国风·王风·君子阳阳》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一说是描写东周乐官奏乐歌舞的诗,另一说是丈夫邀妻子一起跳舞的诗。本文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诗经君子阳阳赏析,欢迎阅读。
君子阳阳
作者:佚名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注释
①阳阳:得意的样子。
②簧:古时的一种吹奏乐器
③由:同“游”房:同“放”。由房,游乐
④只、且: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⑤陶陶:快乐的样子。
⑥纛:(dao)羽毛做成的舞具。
⑦敖:同“邀”。由敖:游遨。
译文夫君得意喜洋洋,
左手拿簧高声唱。
右手招我去游乐,
尽情欢爱真快乐。
夫君快乐乐陶陶,
左手拿羽把舞跳。
右手招我去游玩,
尽情欢爱真快乐。
赏析
按余冠英的说法,这是一首描写歌舞晚会场面的小诗,只有欢乐而已,没有多深的'政治意义。
在一个贵族欢宴的场合,有一个身份高贵的青年男子,在中央为大家起舞助兴。只见他一幅少年得志、得意洋洋之态,边舞蹈边吹奏笙竽之类乐器,人们欢呼雷动。他得意之际,便左手执定乐器,右手来招呼诗人与他协奏《由房》之乐。受这种氛感染,人人都能感到无比欢欣快乐。接着写这位男子狂欢之余,放下乐器,开始跳起舞来,其乐陶陶,令人陶醉。他左手执定羽旄,右手招诗人与他共舞《由敖》之曲。场面欢畅淋漓。
诗共二章,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由房”可能是“由庚”、“由仪”一类的笙乐,属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而“由敖”可能即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今天已不知两舞曲的内容,但从君子(舞师)“阳阳”、“陶陶”等神情上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其乐只且”恰恰说明其乐之甚。“只”,韩诗作“旨”;《诗三家义集疏》:“旨本训美,乐旨,犹言乐之美者,意为乐甚。”
诗的格调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如果按朱熹的解释,此诗写夫妻歌舞为乐。丈夫邀请妻子一起跳舞,由妻子唱出来,表现了他们自得自乐、欢畅无比的情绪。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写夫妻恩爱、歌舞自娱的情形并不多,多的是征夫愁弃妇怨。因为这样做,至少要这样一些前提:两个人情深意笃,有较高的修养和情趣,以及拥有较多的闲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夫妻,大字不识的衣夫,恐怕难以歌舞自娱。由此可以推断,此诗的主人公大概应是殷实人家,或是已经衰落了的世家子弟。这也容易让人想到,闲暇是人们自娱自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的重要前提。整日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不会有此雅兴。
拓展:诗经精选名句
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角弓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下面就是诗经君子于役赏析,请看:
出自先秦诗人佚名的《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赏析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说起贵族,给现在读者的感觉好像是很了不得的。其实先秦时代生产水*低下,下层贵族的生活,并不比后世普通农民好到哪里去。就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少族民族中的小贵族,实际生活情况还不如江南一带的农民。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四君子组诗欣赏
记梅
鲜红的蕊沿着冬天的方向盛开
金属般的骨骼,铿锵作响
吟唱一首伟大的史诗
这一刻,大地倾斜
见惯了疏影横斜
见惯了满目芬芳
沉重的雪花,克服寂寞和忧伤
镀亮诗人放逐的诗行
我用阳光的姿势摸遍全身
碎了一床的流星
记兰
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
人不知而不愠
用锈墨渲染时光的纹饰
在历史的装订线上,大写意
剥落立根破岩的伪装
是一双空洞的等待救赎的灵魂
冲破远古图腾的姿势
摇落满山谷的沽名钓誉
说什么忠贞不渝,讲什么仁义道德
不过是,自渐形秽
记竹
与石头牢固相连的爱情
托起了另一面的舒展
紧贴着大地的胸膛
也向往蓝天饱满的风景
一层层的.包裹与拥抱
一次次的突破与撕裂
记载着君子的一种品格
构思着上升的旋律
我深刻的沉思,有风
路过,一首歌
记菊
不需要背影,不需要飞翔
我是命运的傀儡
不需要舞蹈,不需要堕落
你是整个美洲的轮廓
我把奔放继续泼洒下去
把矜持依旧收在怀里
把爱情送给秋天做聘礼
让爱情随着梦的情节起伏
一切的幸福
从头到尾,覆盖
形容君子美德的古诗
君子之德的古诗
关于君子之德的古诗
品德高尚的君子古诗
表现君子之德的古诗文
美德的古诗
赞美君子的古诗
关于君子品德的古诗词
描写君子品德的诗句
有关君子道德的古诗词
美德的句子
描写君子品德的句子是
写美德的句子
有君子的古诗
美德有关的古诗
与美德有关的古诗
君子的古诗
关于美德的句子
赞美君子的诗句
体现美德的古诗
美德诗句
赞美君子的句子
古诗文的美德
美德的古诗词
以勤为舟传美德的古诗
古诗蕴含的美德
关于颂美德的古诗
蕴含美德的古诗
赞扬美德的句子
带君子的古诗